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教学
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

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篇一: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教学设计说明教师:陈小路一.指导思想本节体育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在认知、情感和态度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同时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力求给学生一个亲切、和谐、灵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的探索性学习,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
二.教学对象与教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较大,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思维也较活跃。
田径是小学体育教学基本内容之一,本节课结合五年级学生身体特点,选择主教材“蹲踞式跳远”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三.课的构思:根据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要求,真正促进身心两健,体育课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特别是小学阶段,更应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强健,技能得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准备部分首先是设计了一个慢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其次是设计一个捕鱼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课的基本部分“蹲踞式跳远”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达到身心两健。
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运用情境引导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教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以比赛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与学习,提高“蹲踞式跳远”基本技术以及各方面身体素质。
体育与健康《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公开课教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团队、责任、安全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渗透,重点突出团队合作探究的教育。
1、指导学生做徒手放松
2、在音乐背景中,教师带领学生,并与学生共舞
3、教师评价本次课的完成情况
4、教师归纳总结,宜布下课
1、坐在地上自己通过抖腿,拍臂进行放松2、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做芭蕾舞手位操放松,在音乐的渲染下身心回归到最初状态……
3、学生自我评价本次课的表现情况
4、帮助老师收还器材,下课
OOOO000000000000
▲
要求:呼吸均匀,心情舒畅,积极主动交流学习感受
5
分
1
小
场地器材
场地一块海绵垫16块音响1台
课后
UH标记
□□
海绵垫
要求:积极主动,敢于尝试,并在练习中能做适当调节,注意安全
IO
分
大
课的
环节目标
教师指导
学生学练活动
组织教法要求
运动负不
结构
学练内容
策略
时
间
次
数
强
度
生主究作习段学自探合学阶
五、学生展示助跑与起跳,表扬并总结本次课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要点
六、学生素质练习
1、语言鼓励学生出来展示今天所学的内容
1、带领学生做各种跑的练习2、提示学生充分运动,重点在于踝关节,腰腹,腿部肌肉和下肢韧带的拉伸
3、语言激励、鼓舞士气
1、各小组一起做各种跑的练习
(慢跑,小步跑,后踢腿跑,高抬腿步,提膝振臂)
2、练习认真,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_
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

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教案: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学内容:蹲踞式跳远(助跑与起跳)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蹲踞式跳远的作用和意义。
技能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会蹲踞式跳远的助跑和起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一、常规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和器材。
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并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安排见生。
二、准备活动1.领做徒手操,包括上肢、扩胸、踢腿、全身、正压腿、侧压腿、膝关节活动和踝腕关节活动。
2.给学生分组,每一排为一组,进行小组练。
教学重点:助跑和起跳的衔接。
教学难点:助跑和起跳的协调和配合。
一、准备部分1.学生将器材拿至场地。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汇报人数。
3.师生问好,认真听讲,分明确要求。
二、基本部分1.组织辅助练,包括高抬腿、弓步跳、收腹跳、上一步练单腿跳双脚落地和三步练起跳。
2.示范蹲踞式跳远的完整动作。
3.让学生先试着做蹲踞式跳远的完整动作,并鼓励提出问题。
4.讲解和示范蹲踞式跳远的助跑和起跳。
5.助跑速度要快,节奏要稳定,踏板前要达到最快速度;起跳时,脚上板要快,两臂和摆腿要配合摆动快,起跳腿要瞪伸起跳快。
6.组织学生进行助跑起跳练,包括原地摆腿起跳练和跨一步起跳练。
教学次数:4次×8拍目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改写了一些表述,使文章更加流畅。
1.提出疑问在进行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大胆地提出疑问,以确保我们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注意听讲解和示范我们需要认真听取教练的讲解和观察示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训练内容。
3.认真体会每个动作的要领在进行训练时,我们需要认真体会每个动作的要领,以确保我们能够正确地执行每个动作。
4.重点练助跑起跳动作在进行挺身跳训练时,我们需要重点练助跑起跳动作,以确保我们能够正确地完成整个动作。
5.纠正自己的错误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以确保我们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田径运动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挺身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进行讲解和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挺身式跳远的基本技术,提高其田径运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爆发力,提高运动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确保起跳时的身体平衡。
教学重点:助跑的节奏、速度和起跳时的发力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跳远沙坑、跳远板、测量工具。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助跑练习,引导学生关注助跑节奏和速度。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的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助跑与起跳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一名学生进行助跑与起跳的示范,分析其技术动作,指出优点和不足。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助跑与起跳的练习,教师给予反馈。
6. 指导与纠正(5分钟)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与纠正。
7. 小组比赛(5分钟)组织小组进行挺身式跳远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要领2. 助跑节奏、速度与起跳发力顺序3.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动作练习。
答案:完成50次助跑与起跳动作,注意技术要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田径运动会,提高其竞技水平。
(2)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授课,让学生了解更多挺身式跳远的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2. 助跑的节奏、速度和起跳时的发力顺序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练习动作和技术要领一、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1. 助跑:助跑时应保持身体平稳,步频逐渐加快,几步速度达到峰值。
小学生跳远助跑与起跳的训练方法探究

小学生跳远助跑与起跳的训练方法探究引言小学生跳远是体育课程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小学生跳远中,助跑和起跳是两个关键环节,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对于提高跳远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究小学生跳远助跑与起跳的训练方法,帮助小学生正确、高效地进行跳远训练。
一、助跑的训练方法助跑是小学生跳远中非常关键的一步,良好的助跑技巧可以为起跳提供更好的动力。
以下是几种小学生助跑的训练方法:1. 基本姿势的训练在助跑过程中,正确的基本姿势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点:•身体保持挺直,不前倾也不后仰;•头部保持正视前方,目光集中;•臂膀自然下垂,手指稍微弯曲,手掌向后。
通过反复训练基本姿势,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助跑习惯。
2. 助跑节奏的训练助跑的节奏对于跳远起跳有着重要影响。
学生需要掌握适当的助跑速度和节奏,使助跑与起跳之间的过渡更加流畅。
可以通过以下训练方法来提高助跑节奏的掌握程度:•利用音乐节奏进行助跑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节奏感;•设置定点练习,让学生在不同距离的起跳点上进行助跑练习,通过不断调整助跑步伐和速度来找到最佳节奏。
3. 灵活性和爆发力的训练助跑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爆发力,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种可进行的训练方法:•进行关节灵活性训练,包括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伸展运动;•进行爆发力训练,如快速蹲起和跳跃训练,可以帮助提高小学生的爆发力。
二、起跳的训练方法起跳是小学生跳远中决定着最终距离的一步,正确的起跳技巧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小学生起跳的训练方法:1. 腿部力量的训练起跳需要较大的腿部力量,因此,进行腿部力量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可进行的腿部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单腿深蹲练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进行跳绳训练,可以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腿部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2. 准确落地的训练起跳之后,正确的落地姿势同样重要。
体育教学中跳远由助跑到起跳的转换技术分析

体育教学中跳远由助跑到起跳的转换技术分析跳远作为田径项目中的一项,要求选手在助跑后通过起跳,以最大的水平速度将身体投出,再在空中完成飞行并完成身体姿势的调整,最终稳稳地降落在着地线上。
在整个跳远过程中,助跑到起跳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助跑的速度和角度、起跳时的姿势和力量转换等都影响着选手的跳远技术和成绩。
本文将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跳远从助跑到起跳的转换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助跑在跳远项目中,助跑是整个跳远过程的起点。
良好的助跑可以帮助选手获得更大的速度和动力,为后续的起跳做好准备。
助跑的技术包括起始步、中间步和加速步,选手需要通过这三个步骤逐渐提高速度,并且在最后的加速步中达到最高速度。
1. 起始步起始步是助跑的开始,也是从静止到动作的转换。
选手需要以一个小跑的姿势出发,保持身体的平衡,并向前迈出第一步。
在起始步中,选手需要注重踩地的频率和力量,尽量迅速地将身体推向下一个步骤,为接下来的中间步做好准备。
2. 中间步中间步是助跑的主要部分,也是获得速度和动力的重要阶段。
在中间步中,选手需要逐渐加快速度,并且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节奏,以确保能够顺利过渡到加速步。
在中间步中,选手需要注意保持平稳的姿势和推动地面的力量,同时要保持身体的速度和节奏,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3. 加速步二、起跳起跳姿势是起跳的基础,也是获得水平速度和高度的关键。
在起跳姿势中,选手需要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力量转换,保持良好的腿部力量和上身拉伸,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平速度和垂直高度。
在起跳姿势中,选手需要以蹲姿开始,并在最后的一瞬间用力腾空,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身体投出。
2. 起跳力量3. 起跳角度跳远从助跑到起跳的转换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选手的跳远技术和成绩。
在体育教学中,教练员需要关注选手的助跑和起跳技术,并且针对不同的选手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技术指导,以帮助选手提高跳远技术水平和成绩。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能够为体育教学中跳远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让更多的选手能够掌握跳远的技术要领,发挥出更好的竞技水平。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田径运动教材第四章“跳跃项目”第二节“挺身式跳远”,主要详细内容包括:挺身式跳远的助跑技术、起跳技术以及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挺身式跳远助跑的正确姿势和起跳技巧,提高动作质量。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节奏感,增强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挺身式跳远助跑的步频、步幅和节奏,起跳的发力顺序。
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动作,挺身式跳远的动作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挺身式跳远教学视频、示范图、口哨、测量工具。
2. 学具:跳远沙坑、跳远板、标志物、助跑标记。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助跑和起跳练习,让学生感受跳跃的乐趣。
引导学生关注助跑与起跳在挺身式跳远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讲解挺身式跳远助跑的技术要领,强调步频、步幅和节奏。
讲解起跳时的发力顺序,示范挺身式跳远的动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挺身式跳远教学视频,让学生观察助跑与起跳的动作细节。
分析优秀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引导学生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助跑和起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设置标志物,让学生在助跑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步频和步幅。
5. 指导与纠正(10分钟)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指导与纠正。
强调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动作,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让学生分享练习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助跑技术:步频、步幅、节奏2. 起跳技术:发力顺序、动作协调3. 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动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录制一段自己挺身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视频,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2. 答案:视频分析:学生在助跑过程中,注意保持稳定的步频、步幅和节奏;起跳时,发力顺序正确,动作协调。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优秀教案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整体设计评价,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二、教材分析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是学生喜乐见闻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
主教材《挺身式跳远——助跑起跳技术》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教材,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属于跳跃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是一堂新授课,由于挺身式跳远技术难度较大,所以本学期将安排8个课时进行教学,该课次为单元计划第二次课。
、三、说学情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
田径运动中的很多项目是中学校园内非常普及。
因此有一定的运动基础,这位挺身式跳远教学提供了有力条件。
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跳远的助跑起跳要领。
让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跳远助跑起跳动作。
(2)能力目标: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快速有力地起跳是挺身式跳远的关键技术,也是教学重点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六、说教法跳远是人体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即助跑和起跳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越过水平障碍的一项运动。
整个动作由四个部分组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1、助跑:为获得水平加速度。
三级跳助跑与起跳优秀教学案例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问题导向,培养思维:教师针对三级跳远的技术要领,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答案。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5.及时反馈,个性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巡回指导,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6.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教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态度、参与程度及技能提升。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7.培养品德,全面发展:本节课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技能提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不拔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强调三级跳远的技术要点,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动作的正确性。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训练中。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三级跳远的心得体会。
2.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分组练习,巩固所学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3.提醒学生关注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3.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公平竞争。
4.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不拔的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场景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三级跳远的乐趣,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选择,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体育教案跳远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小学体育教案跳远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远的基本技术,学会助跑、单脚起跳和双脚落地。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动作协调性。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跳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跳远基本技术教学2. 助跑、单脚起跳和双脚落地练习3. 团队协作跳远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的协调,双脚落地轻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做好跳远准备。
2. 技术教学(10分钟)1. 讲解跳远的基本技术,示范动作。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进行助跑、单脚起跳和双脚落地练习。
3. 实践训练(10分钟)1. 学生进行跳远练习,每人跳远三次。
2.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出指导和建议。
4. 团队协作跳远比赛(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跳远比赛。
2. 比赛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及时纠正错误。
5. 结束放松(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轻松的游戏,缓解疲劳。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跳远技术进行评价,关注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协调性。
2.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看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比赛。
3. 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与参与度。
六、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至少20米×10米)。
2. 沙坑或海绵垫子作为着陆区。
3. 标志杆或绳子用于助跑标记。
4. 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跳远成绩。
5. 保护装备,如护具和跌倒垫。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或助教进行动作示范,讲解技术要领。
2.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视频分析:观看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视频,分析技术细节。
4. 反馈与纠正:教师观察学生练习,及时给出反馈和纠正错误。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着陆区柔软且有足够的缓冲,避免受伤。
2. 检查助跑路线是否有障碍物,确保学生安全助跑。
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

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教案标题: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跳远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动作要领。
2. 掌握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
3. 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和技术水平。
教学内容:1. 跳远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动作要领介绍。
2. 助跑的基本要素和技术要点。
3. 跳远起跳的基本姿势和技术要领。
教学准备:1. 跳远场地和跳远器材。
2. 讲解用的PPT或教学板书。
3. 模拟跳远助跑和起跳的示范视频。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跳远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动作要领,激发学生对跳远的兴趣。
讲解助跑技术:1. 通过PPT或教学板书,介绍跳远助跑的基本要素和技术要点,如起跑姿势、加速、步频和步幅等。
2. 结合示范视频,展示正确的助跑技术动作,并解释每个动作的关键点。
实践助跑技术:1. 学生分组进行助跑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姿势和动作。
2. 强调助跑时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平稳的节奏、控制好加速度和保持身体平衡等。
讲解起跳技术:1. 通过PPT或教学板书,介绍跳远起跳的基本姿势和技术要领,如起跳腿的用力、起跳时的身体姿势和起跳点的选择等。
2. 结合示范视频,展示正确的起跳技术动作,并解释每个动作的关键点。
实践起跳技术:1. 学生分组进行起跳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姿势和动作。
2. 强调起跳时的注意事项,如保持良好的身体协调、用力的时机和起跳点的把握等。
总结:1. 汇总学生的练习成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进步。
2. 强调跳远的重要性和对身体素质的培养作用。
拓展练习: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跳远的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2. 可以组织跳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小学体育教案跳远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小学体育教案跳远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远的基本技术,学会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动作协调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跳远基本技术动作讲解与实践2. 助跑与起跳的配合练习3. 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练习4. 团队协作跳远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跳远的基本技术,学会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2.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配合,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要领。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跳远沙坑、跑道等)2. 跳远器材(跳板、沙坑等)3. 安全保障用品(护具、急救包等)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组织学生做热身运动,活动全身关节。
b. 教师简要介绍跳远的基本技术,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教师讲解跳远的基本技术动作,强调助跑与起跳的配合。
b. 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实践训练(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跳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b. 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教师及时进行纠正。
4. 团队协作跳远比赛(1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跳远比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b. 教师记录比赛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跳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练习)a. 学生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复习跳远技术动作。
b.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技术动作掌握情况:观察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熟练完成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
2. 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协作跳远比赛,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效果。
3. 学生参与度与兴趣: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拓展1. 增加跳远难度的练习:在学生掌握基本跳远技术后,可增加助跑距离或要求学生在更远的距离上完成跳远。
《急行跳远——助跑与起跳》的教学设计

《急行跳远——助跑与起跳》的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及确定跳跃运动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跳跃练习,既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身体素质的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自我,体验成功乐趣,获得获得自尊和自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进行跳远教学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
重点:踏跳。
难点:助跑的节奏。
三、教学过程1、课的准备部分本课采用免子舞、跨越壕沟游戏等练习,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通过舞蹈、游戏起到热身作用,使学生以较好的生理、心理状态进入基本部分。
2、课的基本部分(1)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自选器材,自编练习内容,自主进行跳跃练习,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跳跃能力。
(2)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四种急行跳远的方法:A.助跑踏跳箱起跳练习B.助跑腾越低皮筋练习C.助跑起跳后头顶悬挂物练习D.不同起跳点的急行跳远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获取跳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个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3、课的结束部分音乐和舞蹈结合,师与生,生与生情感交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
四、本课特点本课的教学主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尝试、体会、交流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教学形式同原来单向交流,变成了师生,生与生多变互动的交流,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生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

序号内容一引言二挺身式跳远助跑的基本原理三步骤一:站姿准备四步骤二:助跑五步骤三:起跳六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的关键要素七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八结论九个人观点和理解一、引言挺身式跳远是一项综合性的田径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有限的跑道上充分发挥身体的力量与技巧,通过一系列的助跑与起跳动作,尽可能远地跳出。
而助跑与起跳是挺身式跳远中最关键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能够达到的距离和成绩。
本文将介绍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个教案以帮助教练或运动员更好地掌握这两个环节的技术要领。
二、挺身式跳远助跑的基本原理挺身式跳远助跑是为了帮助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积累足够的动能,以便在后续的空中飞行阶段充分施展身体的力量和技巧。
助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连续、有节奏的加速过程,逐渐将身体的速度和动能转化为跳远的力量。
助跑的速度和步幅决定了运动员能够达到的起跳速度和起跳点的位置,因此助跑的控制和技巧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助跑过程应该是从缓慢加速到最高速度,然后保持平稳,以便在起跳时能够有足够的冲刺力和稳定性。
三、步骤一:站姿准备在进行助跑前,运动员应该站在跑道上,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注意保持平衡。
双手自然下垂,目光注视着前方。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掌握身体平衡,同时为助跑做好准备。
四、步骤二:助跑1.第一步:起跑线挺身式走法•将右脚放在起跑线上,弯曲左腿,并将重心向前转移。
•将左脚弯曲至与右脚处于同一直线上。
•保持这个姿势,用脚尖进行小幅度的移动,使身体前移略微压缩脚面,使其产生弹簧效应。
2.第二步:挺身式小步助跑•使用脚尖和前脚掌迅速地小步行进。
•前脚掌着地的瞬间,用力后退右腿,使整个身体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3.第三步:挺身式加速助跑•随着跑动速度的增加,加大步幅,用力推开地面。
•脚腕和小腿以一直线向前方推进,确保身体的稳定性。
五、步骤三:起跳在助跑的最后阶段,运动员需要通过正确的起跳动作来转化助跑速度为跳远的力量和高度。
2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一》

少华中学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学科“和谐互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一》教师郭军峰班级1-6 时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
2、技能目标: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素质和全身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跳远技术,培养学生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跳远的起跳技术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课堂常规1、教师考勤,检查着装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并说明课堂要求4、安排见习生5、安全教育1、体委整队,检查汇报出勤人数2、向老师问好3、认真听讲,明确要求4、见习生随堂见习3二、准备部分1、绕操场逆时针慢跑一圈2、徒手操:①、伸展运动②、扩胸运动③、体侧运动④、体转运动⑤、腹背运动⑥、弓步压腿⑦、手腕、踝关节运动3、专项活动1、高抬腿跑2、双腿交替单足跳3、后蹬跑1、教师观察学生跑中的活动2、讲解练习要求:慢跑要求四路纵队,保持队形呼吸要求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二、教与学: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和要求并做镜面示范。
2、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教师在旁指导。
3、做到充分热身,避免拉伤。
二、教与学: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和要求并做镜面示范。
2、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教师在旁指导。
3、每排四名学生一起练习,教师喊口令指导全班同学练习。
1组10至15米1、队形整齐、一致2、仔细听教师的讲解,了解练习的要求,并在练习中认真体会动作1、在教师的口令下变化练习的方式2、动作到位,态度认真,充分活动开各个关节一、组织形式:分组练习××××××××××××××▲××××××××××××××1动作整齐、到位、幅度逐渐加大。
教案7跳远和三级跳远助跑与起跳

X O
X O
X OX▲OFra bibliotekX OX O
X O
要求:学生全体积极参与自我探索学习。认真听从老师讲解示范动作。
互动探究和训练内化
1.反复做6-8步助跑,起跳后成“腾空步”姿势,摆动腿单腿落入沙坑后继续向前跑进。
2.结合确定“助跑标记”反复进程全程助跑练习。
3.反复进行全程助跑接起跳练习。
4.人际交往目标:团结协作和关心同学,认知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
5.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主动选择个性化发展教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进助跑和起跳技术。
难点:助跑节奏、准确踏板起跳。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组织形式
要求
学习引导与课堂常规
1、遵守各项课堂常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报告人数。
XXXXXX
OOOOOO
OOOOOO
▲
要求:动作自然身心投入。
小结
1、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小结、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再由老师点评。提出不足与期望。表扬做得好的地方。
3、师生道别。
要求:切实提出学生的不足和提出老师对学生的希望。
预计密度
60%
预计心率
最高心率:160次/分
平均心率:130次/分
场地器材
自主体验和讲解示范
先让学生们自己体验跳远中助跑与起跳的感觉。再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分别进行自我探索练习。
讲解示范:
1.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方式去跳。
2.原地做单脚起跳示范,并强调手脚的协调以及在空中的姿势,然后让学生练习。
3.教师做上三步起跳示范,学生练习。
初中急行跳远助跑教案

初中急行跳远助跑教案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急行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学会正确的助跑、起跳、落地等动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动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体育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助跑:学生应掌握正确的助跑节奏和距离,确保起跳时的力和速度。
2. 起跳:学生应学会用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同时摆动双臂,利用腰腹力量向上跳起。
3. 落地:学生应学会用脚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全脚掌,尽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跌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助跑节奏、起跳时机和落地姿势。
2.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协调性、落地时的身体平衡。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让学生充分热身,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并示范急行跳远的助跑、起跳、落地等技术要领,让学生明确动作要求。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助跑、起跳、落地等动作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组合练习:学生将助跑、起跳、落地动作组合起来进行练习,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5. 比赛:设置比赛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培养竞技体育意识。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急行跳远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练习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助跑节奏、起跳时机和落地姿势的正确性。
2. 学生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如速度、力量、技巧等。
4. 学生对急行跳远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以上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2024年《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精彩教案

2024年《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六章“田径运动”第三节“跳远”,详细内容为挺身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挺身式跳远的基本助跑与起跳技术,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协作的优良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3. 增进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身体协调性。
教学重点:助跑速度与节奏,起跳技术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跳远沙坑、跳远板、测量工具、教学视频。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简单的跳远比赛,让学生初步体验挺身式跳远。
2. 理论讲解(10分钟)(1)讲解挺身式跳远的助跑技术,强调助跑速度与节奏的重要性。
(2)讲解起跳技术,包括起跳腿、摆动腿、上体的动作要领。
3. 示范与模仿(10分钟)(1)教师示范挺身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技术,学生观看。
(2)学生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技术要领。
5.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助跑与起跳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教师评价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挺身式跳远助跑技术助跑速度与节奏助跑距离与起跳点2. 挺身式跳远起跳技术起跳腿摆动腿上体动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练习。
答案:按照课堂所学,进行助跑与起跳的练习。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文字描述助跑与起跳技术要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学生掌握了挺身式跳远的基本助跑与起跳技术,但部分学生在动作衔接上仍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观看挺身式跳远的比赛视频,提高自身欣赏能力。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

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一、主题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教案二、教学目标1.了解挺身式跳远助跑与起跳的基本步骤;2.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身体控制力;3.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决心,从而提高其跳远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热身请学生进行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以减轻身体疲劳和提高身体温度。
2.教学内容(1)助跑:挺身式跳远中的助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教师要在大家前面先示范一遍,主要步骤如下:①身体略微前倾,两臂放松伸直向前方分开,双手则做握拳状;②快速跑步,使用膝盖并保持重心略向前倾。
(2)起跳:当助跑完成,学生即将进入起跳阶段。
教师指导如下:①在助跑接近最后,将左脚放到助跑线的最末端并停止跑步。
②一旦停止,将右脚往前迈一大步,并用左脚在地面上向上滑动推动身体向前跳,同时抬起右腿,然后弯曲左脚和双臂,并且身体笔直向前膨胀。
3.实践操作请学生举行两个人一组比赛,每个人都跳同样的距离,以此来模拟真实比赛。
4.总结请学生切记,挺身式跳远不是一项单纯的力量运动,更是需要技巧和协调性才能成功完成。
在以后的上课练习中,请将这些步骤牢记在心。
四、教学评估请教师观察学生的行动,评估他们对运动的理解水平。
看看学生是否顺利穿越了跳跃的过程,并且看是否正确地完成了相应的姿势,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来让他们正确地完成。
五、教学资源操作性指导板、展板和录像教程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助跑不够自然,跳跃欠缺力量控制等问题。
因此在下一次课程中,应该多安排一些技术训练,注意技巧细节,加强动作的力量掌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教学
跳远技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技能统一体,它分为若干个环节,其中起跳技术、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腾空技术、落地技术是主要组成部分,而在这里主要谈谈助跑与起跳技术教学。
一、助跑与起跳的技术动作概念
助跑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高的水平速度,并为准确踏板和起跳做好充分的准备,它的任务是在有限的距离之内使学生到达起跳板时达到接近个人的最高速度,以正确的节奏使起跳脚准确地踏在起跳板上,并在身体姿势和心理上为起跳动作做好准备。
1.起跳技术的教学。
(1)体会起跳脚上板技术的踏跳过程、起跳脚以全脚掌上板,着地点在身体重心投影点的前方约30~40厘米处,脚上板要快。
(2)体会起跳时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
摆动腿折叠向前上方摆至水平时,两臂配合腿做前后或向前侧摆,形成一个起跳的腾空步动作,动作要到位,有一个“突停”的动作。
(3)走3~4步上台阶(箱盖)做起跳模仿练习(台阶高度为20厘米左右),要求放脚要快,摆动腿折叠向前摆出,起跳脚的蹬伸动作在慢速中完成,以帮助学生体会蹬伸动作过程。
(4)上一步起跳模仿,摆动腿摆上箱盖,要求在起跳脚离箱盖约1.2米处,使摆动腿摆上箱盖时形成一个未起跳的腾空步。
(5)连续上一步起跳练习,要求完整的起跳动作后,摆动腿落地后紧接着蹬地,起跳腿快速向前摆动着地接下一个起跳动作,强化蹬摆动作的协调配合。
(6)连续三步起跳练习,要求跑三步做一起跳练习,以摆动腿着地后紧接着做下一个
跑三步起跳练习,反复练习,并注意三步助跑的节奏。
2.助跑技术的教学。
(1)助跑的速度和距离。
跳远的助跑速度与腾起初速度的关系密切,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很大。
据有关调查显示,优秀运动员在起跳前的速度可达到10~10.7米/秒。
要达到这样高的速度,必须有相应的助跑距离加以保证。
现代跳远技术,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因此,助跑距离也相应地拉长。
小学生男子的助跑距离一般为25~35米,约跑16~20步;小学生女子的助跑距离一般为20~30米,约跑16~18步,速度发挥快的,助跑距离和步数可相应减少,反之则适当增加。
助跑距离的长短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要根据助跑的性质、天气及身体情况等进行调整,助跑的跑道的松软、气候变化、逆风和体力不好时,助跑距离要缩短;反之,应加长。
(2)助跑的方法。
助跑的开始部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静止状态开始,一般采用两腿微屈,两脚前后分立成“站立式”的方法,开始一步的步幅和速度容易做到稳定,有利于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第二种,行进间开始,先走几步或跑几步,踏上起点后开始加速跑,这种方法的助跑动作较放松、自然。
启动后的加速方式也有两种:第一种,积极加速,即从助跑一开始就用力跑,步频始终很高,用增加步长提高速度。
这种方法能迅速获得较快的速度,助跑距离较短。
第二种,逐渐加速的方式。
这种方式与一般加速相似,开始步频较低,在逐渐加大步长的基础上同时提高步频,它的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较均匀,助跑距离也较长。
采用哪一种加速方式要根据学生个人的习惯而定,重要的是:不论采用哪种加速方式
都要在起跳前获得高速度,并有助于准确踏板和正确起跳。
二、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教学
1.加速跑(30~50)米,要求逐渐加速,到最后20米步长与步频都要加到最大限度,主要让学生体会最后阶段在保持步长的情况下加快节奏的技术感觉,要求学生动作放松,节奏快但不能明显缩短步长。
2.练习步长稳定性的加速跑(30~50)米,要求从站立式开始逐渐加速争取每一次跑过终点时都以同一只脚落在前后误差不超过20厘米的地方。
这是提高跳远学生助跑与起跳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此练习可与上一练习结合进行。
3.下坡跑接平地跑。
此节奏要快,利用周围地形的下坡30米左右场地进行下坡接平地跑练习,让学生较容易地达到训练的目的,到平地后努力继续保持速度和节奏再跑30米左右,主要发展学生快节奏踏板起跳的能力。
4.间隔跑(俗称跑格30~40)米。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步长情况,在跑道上用适当的材料(如海绵块)放10~15个标记,标记间的距离逐渐加长,然后保持,最后6~8个要逐渐略微缩短。
此练习主要发展学生的助跑与起跳节奏。
5.全程助跑练习。
这一练习是助跑与起跳练习中最基本的训练手段,需要反复、多次地进行大量的练习,使学生逐渐体会掌握助跑与起跳的节奏、步长步频的变化以及身体前倾角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等,从而让学生全面掌握积极快速、稳定、准确的助跑与起跳
技术。
助跑与起跳技术练习要安排在体力相对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学生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应注意练习次数,不宜过多地练习,保证质量是确定练习次数的主要标准。
6.意念想象训练。
在安静的环境中,让学生闭目想象理想的助跑与起跳节奏。
这是一种不用体力的训练,对于强化节奏感有一定的作用,许多好的学生都采用这种练习,甚至在比赛中都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在试跳前闭目想象助跑节奏起跳动作等。
我认为在学生的训练中也应大力提倡这种练习。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