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耳鸣分型分级的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耳鸣分类分型分级的报告

定义:没有外界声源所感知的声音。

诊断:

病因和发表机制尚不清楚,激发和影响因素极多,尤其与心理状态密切关联,难以达到对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但以下几点应尽可能达到以确定治疗方法

1、明确耳鸣病因——询问病史,耳鼻咽喉科检查;

2、明确耳鸣病变部位——排查

3、明确耳鸣性质——主观描述和主观测试

4、心理因素诊断

诊断第一步:是否有听力损失——听力学检查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原发性耳鸣:伴或不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特发性耳鸣——不规矩提供影像学检查。

继发性耳鸣:与某种潜在病因(除感音神经性耳聋外)或可确诊的生理条件相关的耳鸣。

治疗目标人群:正有持续恼人的原发性耳鸣

目前大部分耳鸣治疗方案都是针对原发性耳鸣患者的,虽然治疗方法效果难以定论,但有些方法减轻症状,缓解痛苦。

根据时间分类:

持续性耳鸣:持续六个月及以上的耳鸣

新近发生的耳鸣:持续时间短于六个月的耳鸣

根据影响程度分类:

恼人的耳鸣:患者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或)健康功能状态;病人积极寻求治疗和干预策略以减轻耳鸣。

非恼人的耳鸣:耳鸣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可以引起患者对于病因的好奇,以及对病情演变和耳鸣是否会进展和改变的担心

治疗建议:

以控制、适应和缓解症状为主,很难通过治疗使症状从根本上消失,因此治疗模式应该为“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

不建议用药物、膳食补充食品和针灸治疗耳鸣——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至今没有批准任何治疗耳鸣的药物。

参考文献:

1、《耳鸣临床应用指南》:实践和理论的一次重大探索

2、耳鸣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及思考

附:中医诊疗方案

耳鸣诊疗方案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它可发生于单侧,也可发生于双侧,有时患者自觉鸣声来自头颅内部,可称为“颅鸣”或“脑鸣”。在中医古籍中还有聊啾、苦鸣、蝉鸣、耳数鸣、耳虚鸣、暴鸣、渐鸣等不同的名称。西医学的突发性聋、暴震性聋、传染病中毒性聋、噪音性聋、药物中毒性聋、老年性聋、耳硬化症以及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及耳鸣等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施治。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1.病史:如耳外伤史、爆震史、噪声接触史、耳流脓史、其他全身疾病史(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治疗史等。

2. 可急性起病,亦可缓慢起病;既可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呈持续性,也可呈间歇性;耳鸣的音调可呈高音调(如蝉鸣声、口哨声等),亦可呈低音调(如

机器声、隆隆声等);一般在夜间或安静时加重,严重时可影响睡眠及对生活、工作、情绪产生干扰;多数耳鸣患者伴有听力下降。

(2)西医诊断:

1.以耳鸣为第一主诉,耳鸣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耳内(单耳或双耳)或头颅右鸣响的声音感觉(如蝉鸣声、吹风声等),二是周围环境中(包括耳周围)没有产生这种声音的客观来源。

2耳鸣这种令人厌烦的声音对患者的睡眠、生活、工作和学习、情绪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将耳鸣作为一种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

3.听力正常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4.注意排除来自耳周围的体声,如与脉搏搏动一致的血管搏动声、腭咽喉肌阵挛的咔嗒声、咽鼓管异常开放的呼吸声等。

(二)证候诊断

1.风热侵袭证:耳鸣初起,病程较短,可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症。舌质稍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2.肝火上扰证: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情志抑郁或恼怒有关,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尿黄,便秘,夜寐不宁,胸胁胀痛,头痛或眩晕。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3.痰火郁结症:耳鸣,耳中胀闷,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咳嗽多痰,口苦或淡而无味,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脾胃虚弱症: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劳累有关,或在下蹲站起时加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5.肾精亏损证:耳鸣已久,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潮热盗汗或畏寒肢冷。舌质淡或嫩红,脉虚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口服中药汤剂:

1.风热侵袭证

治法:疏风清热,散邪通窍。

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薄荷(后下)、荆芥、桔梗、杏仁、蔓荆子、蝉蜕、甘草。临床应用时还可加入蝉衣息风止鸣,石菖蒲以通窍;伴鼻塞、流涕者,可加入苍耳子、白芷;头痛者,可加入蔓荆子。

2.肝火上扰证

治法:清肝泻火,开郁通窍。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后下)、黄芩、甘草。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郁金、陈皮以疏肝解郁。若火热之象较明显而肝气郁结之象尚轻者,亦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3.痰火郁结证

治法:化痰清热,散结通窍。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陈皮、制半夏、茯苓、胆南星、瓜蒌仁、枳实、杏仁、黄芩、石菖蒲、甘草。痰多气急者加鱼腥草、桑白皮;痰稠胶粘,可减半夏用量,加青黛、蛤粉。

4.脾胃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蔓荆子、葛根、黄柏、白芍、当归。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宁心安神;畏寒肢冷可加干姜、附子温中祛寒。

5.肾精亏损证

治法:补肾填精,滋养耳窍。

方药:肾阴虚者用耳聋左慈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磁石(先煎)、五味子、石菖蒲、枸杞子。虚火明显加知母、黄柏、玄参清热降火;干咳少痰加百合润肺止咳。

肾阳虚者用右归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补骨脂、益智仁、附子、肉桂、菟丝子、杜仲。夜尿多加肾气丸加五味子。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体针:

1.针灸治疗:局部取穴与远端辨证取穴相结合,局部可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为主,每次选取2穴。风热侵袭者,可加外关、合谷、曲池、大椎;肝火上扰可加太冲、丘墟、中渚;痰火郁结可加丰隆、大椎;气滞血瘀可加隔俞、血海;肾精亏损加肾俞、关元;气血亏虚加足三里、气海、脾俞。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针刺1次。

2.耳穴贴压:针刺内耳、肾、肝、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中等刺激,留针20分钟左右;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这些穴位,反复按压刺激穴位,以调理脏腑功能。

3.穴位注射:选用听宫、翳风、完骨、耳门等穴,针刺得气后注入药液,药物可选用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5~1ml。

4.穴位敷贴:用吴茱萸等药为末,温水或醋调和,每日睡前敷贴于双涌泉穴。(三)按摩疗法

1.鸣天鼓:双手掌心紧贴于两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即可闻及洪亮清晰之声如击鼓。

2.营治城廓:以双手分别自上而下按摩双侧耳轮。

3.鼓膜按摩:以手食指(或中指)按压耳屏,随按随放。

(四)预防与护理

1.注意情志护理,避免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2.慎起居,节饮食。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