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风自救装置性能指标

压风自救装置性能指标
压风自救装置性能指标

压风自救装置

压风自救装置产品介绍

压风自救装置具有减压、流量调节、消音、泄水、防尘等功能。结构轻巧、使用方便、快捷,当煤矿井下瓦斯超标时,通过该装置向工作人员提供新鲜空气,达到安全避灾的作用。

压风自救装置工作原理:

压风自救装置由管道、开闭阀、连接管、减压组及防护套等5部分组成。当煤矿井山东神华下发生瓦斯浓度超标或超标征兆时,扳动开闭阀体的手把气路通畅,功能装置迅速完成泄水、过滤、减压和消音等动作后,此时防护套内充满新鲜空气供避灾人员救生呼吸。防护套内的空气压力为0.05~0.1Mpa防护套外有毒气体的压力低于套内压力,因此外部有害气体不会进入防护套内对避灾人员造成危害。

压风自救装置性能指标

操作方式手动调节、操作

单个装置耗气量150~300L/min

供气方式连接压风系统或单独配气站(地面)气源压力0.3~0.7MPa

输出压力调节范围<0.09MPa

减压噪声≤85dBshenhua10

质量 1.65Kg

MT390-1995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

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 更新日期: 2008年02月06日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压风自救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压风管道供风的压风自救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 引用标准 GB/T 2626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 GB 5898 凿岩机械与风动工具噪声测量法工程法 GBl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MT 113 煤矿井下用非金属(聚合物)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3 技术要求 3.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3.2 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 3.3 装置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3.4 装置配有口罩时,口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3.5 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3.6 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3.7 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3.8 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3.9 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3.10 装置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 压力时,每个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3.11 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dB(A)。 4 试验方法 4.1 一般规定

4.1.1 试验用压力表、气体流量计的准确度不低于2.5%;声级计为Ⅱ型。仪表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1.2 试验时,气源压力不小于0.75MPa,稳定、可调。4.1.3 试验系统如下图所示: 试验系统示意图 1—气源;2—开关;3—压力表;4—被测装置;5—气体流量计 4.1.4 气体压力和流量的测量次数应不少于3次,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值。 4.2 外观质量检查 用感观法按本标准3.5、3.6、3.7、3.8条的规定检验。4.3 舒适感检查 在试验系统上,当供气压力为0.7MPa时,距出气口250mm处,用手心迎气流检查是否有刺痛和压迫感。 4.4 供气压力和排气量测定 4.4.1 调整试验系统开关、观察供气压力。 4.4.2 调整装置的阀杆位置,使供气压力分别为0.3,0.5,0.7MPa,测量排气量。 4.5 噪声测定 当试验系统供气压力为0.7MPa时,在装置的减压部件轴线的水平面内,距其1 m远的3个方位和减压部件上方1 m远处,按GB 5898的规定测量噪声。

ZYJ(A)压风自救装置说明书

ZYJ(A)矿井压风自救装置 使用说明书 执行标准: MT 390-1995 警告:使用时必须先打开压缩空气开关(流量调节开关),让隔离呼吸面罩里有新鲜空气进入。 一、 概述 ZYJ (A)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是一种隔离式呼吸保护装置。主要 6.长×宽×高 490×165×320 (mm) 5. 重量 12 kg 四、 结构特征

自救装置的结构如图(一)所示:主要由气源接头、输气管、压缩空气气水分离器、减压调节器、压力表、压缩空气开关(流量调节)、呼吸快速接嘴、流量计、隔离呼吸面罩、放水阀等组成。隔离呼吸面罩的连接采用快速接头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清洗、 更换。 图(一) 1. 减压器调节旋钮 2. 压力表 3. G1/2外气源活接头 4. 气水分离器 5. 过滤器 6.放水阀 7. 开关(流量调节开关) 8.流量计 9. 快速接头 10. 清洗螺母 11. 弹性导气管 12. 隔离呼吸面罩 由于本压风自救装置采用的是流量调节方式来满足佩戴者的呼吸需要,所以特别适宜人的正常呼吸,佩戴时感觉十分顺畅、舒服。同时由于是开放式的供气方式,所以呼吸面罩始终处于正压力范围内,使佩戴者不会受到毒气的伤害。 五、 工作原理 由地面压风站,通过压风管道输送到矿井下工作面的低压风(即压缩空气),经过减压、过滤、分流、限流后成为可供人体呼吸的空气。 当工作面出现有毒有害气体的时候,工作面上的施工人员即可及时带上隔离面罩打开压缩空气开关(流量调节开关)形成自救。一台压风自救装置可同时供多人使用。 六、 操作使用方法 将自救装置安装在煤矿井下工作面中的压风管道上,当工作面发生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突出时,施工人员须马上带上隔离面罩、打开压缩空气开关(流量调节开关),气源应以300~420L/min 的总流量(单个面罩50~60L/min)向隔离呼吸面罩提供新鲜空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490-39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包括管路直径、安装组数、每组个数、吊挂高度),随作业规程一并下发贯彻。机电队负责管路的加工,各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现场施工队负责安装。 2、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0㎜;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80㎜。 3、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每50m 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为5个,靠近迎头一组不少于15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

压风自救安装管理规定

马场煤矿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结合我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我矿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与管理规定。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2、《煤矿安全规程》(第437条、第438条、第439条) 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第106 条 4、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 5、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一采区安全设施设计 二、安装要求 1、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空气压缩机在满足供气需要的同时,要至少有1台备用 2、空气压缩机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定要求的压力表、安全阀,油润滑、水冷压缩机必须分别装设断油、断水、超温等安全保护装置;压力表必须定期校准。安全阀和压力调节器必须动作可靠,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空气压缩机吸气口必须设置过滤装置。 3、使用闪点不低于215℃的空气压缩机油。

4、压风泵站内所有设备必须具有产品生产合格证,设备布置符合设计要求,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 5、压风管材应使用钢管,钢管规格满足区域供风强度和风量要求,压风量满足供风区域人员紧急情况需要(每人供风量不小于0.1m3/min)。 6、安装要求 1)压风管路和阀门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连接紧密、不漏风;在管路安装的较低点,应安装油水分离器,定期排放。 2)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①压风自救装置(标准见附件)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和避灾路线巷道的压缩空气管道上,间距不大于100m。 ②在以下每个地点都应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避难峒室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等。在长距离的掘进巷道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设置。 ③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且压风自救装置的数量应能满足服务区域人员的需要。 ④压风自救装置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阀门安装高度距底板1.2~1.3m,便于现场人员使用压风自救装置。 3)其它矿井采掘作业地点、避难硐室及避灾路线巷道均需安装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距不大于100m。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通用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通用版)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包括管路直径、安装组数、每组个数、吊挂高度),随作业规程一并下发贯彻。机电队负责管路的加工,各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现场施工队负责安装。 2、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为φ150㎜;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0㎜;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80㎜。 3、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为5个,靠近迎头一组不少于15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安装一组(15个)压风自救装置,向外每隔100m安装一组(5个)压风自救装置;放炮撤人地点要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5个袋)。安装距离超过规定,

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 标 准 号

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标准号:MT 390-1995 替代情况:替代- 发布单位:煤炭工业部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点击数:4986 更新日期:2008年02月06日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压风自救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压风管道供风的压风自救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 引用标准 GB/T 2626 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 GB 5898 凿岩机械与风动工具噪声测量法工程法 GBl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MT 113 煤矿井下用非金属(聚合物)制品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3 技术要求 3.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3.2 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外协件、外购件具有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用于装配。 3.3 装置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 3.4 装置配有口罩时,口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 3.5 装置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3.6 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3.7 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3.8 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3.9 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3.10 装置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MPa,在0.3MPa压力时,每个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L/min范围内。 3.11 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dB(A)。 4 试验方法

4.1 一般规定 4.1.1 试验用压力表、气体流量计的准确度不低于2.5%;声级计为Ⅱ型。仪表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1.2 试验时,气源压力不小于0.75MPa,稳定、可调。 4.1.3 试验系统如下图所示: 试验系统示意图 1—气源;2—开关;3—压力表;4—被测装置;5—气体流量计 4.1.4 气体压力和流量的测量次数应不少于3次,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值。4.2 外观质量检查 用感观法按本标准3.5、3.6、3.7、3.8条的规定检验。 4.3 舒适感检查 在试验系统上,当供气压力为0.7MPa时,距出气口250mm处,用手心迎气流检查是否有刺痛和压迫感。 4.4 供气压力和排气量测定 4.4.1 调整试验系统开关、观察供气压力。 4.4.2 调整装置的阀杆位置,使供气压力分别为0.3,0.5,0.7MPa,测量排气量。4.5 噪声测定 当试验系统供气压力为0.7MPa时,在装置的减压部件轴线的水平面内,距其1 m远的3个方位和减压部件上方1 m远处,按GB 5898的规定测量噪声。 5 检验规则 5.1 出厂检验 5.1.1 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5.1.2 产品应按本标准的3.5、3.6、3.7、3.8、3.9条的规定逐台进行检验。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 为了强化我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明确通风管理方面的职责范围,杜绝无风、微风作业、瓦斯煤尘事故等,从我矿实际出发,依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通风设施、设备、风流路线工程、风机安装供电及现场生产等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主要通风机设备零部件必须齐全完好,螺栓、螺母、垫圈、开口销、铆钉等都必须齐全、完整、紧固。 二、主要通风机必须装置两台同等能力的通风机,主、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起来;设备必须合理使用、性能良好,运行效率不能低于额定效率的90%。 三、电源电压必须与电机电压等级、接线方式相符。 四、对机壳和叶轮的安装、叶轮的质量,叶片安装质量必须保证以下几点要求: 1、机壳不漏风,防锈良好; 2、叶片、辐条齐全、紧固、无裂纹; 3、轴流式叶片角度安装一致,误差不超过±1°; 4、叶片顶部与筒圈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单边间隙不得小于2.5㎜): 5、保持叶轮平衡,能在任何位置上停止。 五、必须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检测装置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主通风机必须有可靠的双电源; 2、电动机、启动设备、开关柜必须符合规程要求,接地装置合格; 3、转动及带电裸露部分必须有保护栅栏和警示牌; 4、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温度计等仪表齐全,灵敏可靠并定时进行校验;通风机各轴承必须要有超温报警装置(电机轴承温度最高允许为95℃、电机定子温度最高允许为80℃)并保持良好; 5、过流和无压释放保护装置动作可靠、整定合格、接地良好、电阻符合规定;

6、高压电动机必须安装避雷装置; 六、必须保证主轴及传动轴的水平偏差不能大于0.2‰;轴承油质合格、油量适当,油圈转动灵活、不漏油;轴承运转无异常。 七、必须有反风装置,反风设施必须齐全、灵活,并能保证在10分钟内改变风流方向,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 八、通风机在启动前,必须清除流道中,特别是进风口前50m范围内的异物,以防止吸入通风机损坏其叶轮。 九、通风机在运转时要经常观察电流、电压、功率、电机轴承和电机定子温度指示仪表,发现异常应立即报矿总工程师、及时进行停机检查并做好记录。 十、主要通风机在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运行、检修记录本,系统地记录通风机的运行情况,其中包括: 1、通风机的启动和停机时间,停机的原因; 2、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3、电机工作电压、电流,轴承、绕组的温度; 4、通风机工作的风压、风量; 5、电动机轴承加换润滑脂的时间、数量及牌号; 6、定期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 7、工作中发生故障的详细内容及排除情况。 十一、备用通风机在长期停用重新投入运行前,必须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经检查合格(额定电压380V时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0.38MΩ;额定电压660V时用10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0.66MΩ;额定电压6000V和10000V时用2500V以上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20MΩ)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通风机。 十二、通风机运行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探头,应按要求定期校准。 十三、通风机的运行与维护必须严格按机电设备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四、检修过程中,端盖、叶片不得随意调换位置,用硬刷清除叶片上的煤尘,用手摇动叶片看叶柄有无松动,叶片因腐蚀而出现小孔时,必须及时更换。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压风自救系统建设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必须满足在灾变期间能够向所有采掘作业地点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 2.空气压缩机应设臵在地面,空压缩机房管路出口总阀门处必须安装空气过滤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 3.在压风各支线管路的入口处设臵阀门,在各用户管路终端安装排气阀门。 4.入井管路应在井口附近将管路进行不少于2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5.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应按矿井需风量、供风距离、阻力损失等参数计算确定,但主管路直径不小于100毫米,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毫米。 6.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臵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设臵压风自救装臵。 7.掘进工作面应敷压风管路,并设臵供气阀门。 8.主送气管路应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与自救装臵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

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9.压风自救装臵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臵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10.压风自救装臵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毫米的现象。 11.压风自救装臵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臵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兆帕;在0.3兆帕压力时,压风自救装臵的供气量应在100~150升/分钟范围内。压风自救装臵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分贝。 12.压风自救装臵安装在采掘工作面巷道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臵在宽敞、支护良好、水沟盖板齐全、没有杂物堆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应保持在0.5米以上,管路敷设高度应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13.压风管路应敷设至回采工作面的材料巷和运输巷、掘进顺槽,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臵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紧急避险硐室内、采区皮带巷和采区轨道巷最高点等地点。 14.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臵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臵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3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 15.井下压风管路应采用钢管材料,敷设牢固平直,采取保护措

压风自救标准

表4-4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项目标准评价结果存在问题评价人员 一、空气压缩机安装 空气 压缩机 空压机应安装在地面,且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并保证其运行正常。空压机在满足 供气需要的同时,要至少有一台备用,且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压风机房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 空气压缩机房管路出口总阀门处必须安装空气过滤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井下使用多 套压风系统的应进行管路联网。 安装要 求 1、固定式空压机及其储气罐四周应留有足够的空间,并保持通风良好;井下空压机及风 包应设臵在2个硐室内,硐室有独立的回风系统,不得存放可燃物,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 护。 2、使用闪点不低于215℃的空压机油。 3、空压机配备的压力表、安全阀、润滑油、水冷压缩机必须装设断油、断水、超温等安 全保护装臵;压力表必须定期校准。 4、安全阀和压力调节器(或压力传感器)动作灵敏、可靠,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压 力的1.1倍。空气压缩机吸气口必须设臵过滤装臵。 性能要 求 压风泵站内所有设备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设备布臵符合设计要求,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 入井设备有MA标志证书,电气设备符合防爆要求。 二、管路安装 管路 安装规 格 1、压风管材必须满足供气强度、阻燃、抗静电要求。 2、钢管规格满足区域供风强度和风量要求,压风量满足供风区域人员紧急情况需要(每 人供风量不小于0.1m3/min)。 3、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一翼主压风管路)直径不小于φ150mm;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 主压风管路)直径不小于φ100mm;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管路直径不小于φ75mm。

二、管路安装 管路及 阀门安装要 求 1、压风管路和阀门型号符合设计要求,连接紧密、不漏风;在立井井筒中,每 隔100~150m宜装设中间直管座和伸缩器;在管路安装的较低点,应安装油(气) 水分离器,并定期排放。 2、采区避灾路线上必须安装压风管路,并设臵供气阀门,阀门间距不大于200m。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应在各水平、采区和上山巷道最高处敷设压风 管路,并设臵供气阀门。 3、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能保证系统正常使用。采掘工作面压风管路 及阀门安装高度距底板应大于0.3m。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吊挂高度一致且便 于使用。 三、压风自救装臵安装要求安装地点总 体要求 压风自救装臵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顶板没有淋水、没有杂物堆积、 水沟盖板齐全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 功能要求压风自救装臵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外观要求压风自救装臵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连接要求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等现象。 操作要求压风自救装臵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性能要求 当供气压力为0.7MPa时,距出气口250mm处,用手心迎气流不应有刺痛和压迫 感。 三、压风自救装臵安技术参数要 求 管路供气压力为0.3~0.7MPa,每人供风量不小于0.1m3/min,自救装臵工作时 的噪声小于85 dB(A)。每组压风自救装臵应可供5~8人使用,且压风自救装 臵的数量应能满足服务区域人员的需要。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运行要求及使用管理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运行要求及使用管理规定 (试行) 燕煤公司机电部 2011年3月26日

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及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2010年11月编制的《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的要求,特制定燕煤公司压风自救系统建设标准、运行要求及使用管理规定。 一、基本要求 1、压风自救装置应符合《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的要求,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压风自救系统的防护袋、送气管的材料应符合MT 113的规定。 3、压风自救装置配有面罩时,面罩用材料应符合GB 2626的规定。 4、压风自救系统组成: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阀门、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包括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部件及防护袋或面罩)。 5、在主送气管路中要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进入与自救装置连接处,要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压风自救系统阀门应安装齐全,阀门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6、压风自救装置应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7、压风自救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 8、避灾人员在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时,应感到舒适、无刺痛和压迫感。 9、压风自救系统适用的压风管道供气压力为0.3~0.7 MPa,在

0.3 MPa压力时,每台压风自救装置的排气量应在100~150 L/min 范围内。 10、压风自救装置工作时的噪声应小于85 dB(A)。 11、压风自救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表面涂、镀层应均匀、牢固。 12、压风自救系统零、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得存在无风、漏风或自救袋破损长度超过5mm的现象。 13、压风管路应接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0.2米3/分?人,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 二、安装要求 (一)安装地点及数量 1、煤巷掘进工作面: 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距迎头25~40m的距离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单班最多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在掘进工作面顺槽口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数量为5~8台。 2、岩巷掘进工作面: 距迎头100~130m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其数量应比该区域单班最多工作人员数量多2台,在掘进工作面顺槽口和放炮撤人地点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数量为5~8台。 3、采煤工作面:

压风自救系统安装标准与管理规定

压风自救系统管路部分安装标准 1、井下所有避灾路线上必须敷设压风管路,沿途及有人工作岗点附近必须设置压风自救分支阀门。 2、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规格选用标准: (1)由地面压风机房至井底主要轨道运输大巷(含-488轨道暗斜井、-920轨道巷)的主压风管路为φ159mm镀锌钢管; (2)各采区轨道巷及-820水平以下采掘工作面顺槽的主压风管路为φ108mm镀锌钢管; (3)主要运输巷的主压风管路为φ75mm钢丝骨架聚乙烯管; (4)-488水平以上的采掘工作面顺槽与采区运输巷等地点的主压风管路为φ57mm镀锌钢管。 (5)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的压风管路直径不得小于φ57mm。 (6)压风自救分支阀门统一选用φ13mmQJ型球阀,与主管路接口处使用φ13mm直通。 3、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压风管路吊挂固定间距不得超过3m,采用金属托架配合U型卡固定,不便使用托架的地点采用钢丝绳吊挂。 4、在与其它用途管路吊挂在同一侧时,应吊挂于其它管路上方。 5、管路吊挂在行人侧时,最低处应距底板1.8米以上,与该侧巷帮应保持0.05米以上距离;管路吊挂在非行人侧时,最低处应距底板0.5米以上,与该侧巷帮应保持0.05米以上距离 6、主送气管路中要下井口附近装设集水放水器;各采区开门点

应装集水放水器;各条管路最低水平点或积水不便排放点必须在管路下部装设放水阀。 7、各采区开门点分支三通前的主送气管路上应安装一个截止阀(距风源最近和最远点不受此限);各分支管路在与上级管路开口点处必须安装与分支管路直径一致的阀门,阀门额定压力不得小于1.0MPa。 8、避灾路线的压风管路上,压风自救用分支供气阀间距不超过200米;阀门设置位置应与供水管路分支阀门设在一处,间距不超过1米。 9、进入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前20米的管路应埋入底板或使用高压软管。 10、避难硐室和救生舱内的供水管路上必须有消音、过滤、减压装置和控制阀门。 11、压风自救分支阀门安装高度应在距巷道底板0.5米~1.5米范围内,其位置应设在行人侧。管路布置在非行人侧的,必须使用高压软管或金属管沿顶板延伸到行人侧。 12、阀门等管路附属装置公称压力不得小于1.0MPa; 13、井底车场处主压风管道上和主要轨道巷的主压风管道末端应各设置压力表一块。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规定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

牌板申请

申请 尊敬的领导: 由于锦富煤矿新开了几个工作面;井下机、运、通、监测等设施、设备相关管理牌板严重不足,为满足矿井建设及上级部门要求特申请制做牌板。 望领导给予批准 妥否,请批示 矿长签字: 总经理签字: 2014年6月1日

科室名称规格(长*宽)数量

通风科 瓦斯检查牌板700mm×600mm 40 防尘管路设施牌板600mm×450mm 30 测风记录牌板700mm×600mm 30 水幕管理牌板600mm×500mm 35 一炮三检记录牌板700mm×600mm 40 地测科 探放水记录牌板450mm×600mm 20 物探管理牌板450mm×600mm 20 探放水设计牌板450mm×600mm 20 探放水掘进记录牌板450mm×600mm 20 探放水打钻起始牌板200mm×250mm 150 监控中心 甲烷传感器牌板300mm×400mm 50 风筒传感器牌板200mm×300mm 10 馈电传感器牌板200mm×300mm 10 温度传感器牌板200mm×300mm 5 一氧化碳传感器牌板200mm×300mm 5 风速传感器牌板200mm×300mm 5 负压传感器牌板200mm×300mm 5 设备开停传感器管理牌板200mm×300mm 20 安全监控分站管理牌板300mm×400mm 10 压风自救装置管理牌板200mm×300mm 10 供水设施装置管理牌板200mm×300mm 10 人员定位分站、读卡器管理牌板200mm×300mm 30

机电科 充灯房600*900 11 井下主水泵房600*900 8 主扇风机600*900 8 绞车房600*900 2 设备管理卡170*110 100 设备布置图3000*1500 1 机房重地300*500 20 35KV模拟牌板2400*1500 1 电缆指向牌10*4 200 安全科停工整顿牌板500*500 10 生技科拉拔试验标识牌300*200 500 调度室岗位责任制600*900 9

☆6-4-AQ2034-201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标准[详]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 建设规范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ssed-air self-help system in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 1 围 (2) 2 规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2) 4 建设要求 (2) 5 维护与管理 (3)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用于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煤科工集团研究院、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马矿山研究院、中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延松、文贵、朱丕凯、祁保明、周玉新、王云海、旭阳、牟声远、王者鹏、王东武、梅国栋、坤。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维护和管理要求。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压风自救系统compressed-air self-help system 在矿山发生灾变时,为井下提供新鲜风流的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送气管路、三通及阀门、油水分离器、压风自救装置等。 3.2 压风自救装置compressed-air self-help equipment 安装在压风管道上,通过防护袋或面罩向使用人员提供新鲜空气的装置,具有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开关等功能。 3.3 油水分离器oil mist separator 分离压缩空气中油滴和水分的装置。 4 建设要求 4.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根据安全避险的实际需要,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可以与生产压风系统共用。 4.2压风自救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 4.3压风自救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并能在10min启动。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地点有效供风时,可以安装在风源质量不受生产作业区域影响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的井下地点。 4.4压风管道应采用钢质材料或其他具有同等强度的阻燃材料。

煤矿、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防尘隔爆设施的安装标准

###煤矿压风自救装置、隔爆水棚、防尘喷雾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我矿压风自救装臵、隔爆设施及防尘喷雾的管理,完善井下通防安全设施,规范通防安全设施安装及使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安装标准及使用管理规定: 一、压风自救装臵的安装及管理 井下压风自救装臵,由通防科按照相关规定安装并经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单位进行维护管理。 1、工作面压风自救装臵安装标准 ⑴每个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m—40m范围内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臵,并不得少于10个呼吸袋;随着巷道掘进由使用单位及时前移压风自救装臵,始终保证压风自救装臵距迎头在25m—40m范围内并能正常使用。 ⑵各掘进巷道回风流中的固定排水点、绞车处、运输转载点等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各安装一组5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臵。 ⑶作面回风流中有人作业地点,放炮站岗警戒点、操纵放炮地点必须安装一组5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臵。 ⑷掘进巷道避难硐室内安装一组不少于12个呼吸袋的压风自救装臵;压风自救装臵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交由巷道施工单位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⑸进巷道的压风自救装臵由施工单位自己安装,管理、挪移、维护。不使用的必须向调度室汇报,并及时回收。巷道施工完毕形成工作面时移交采煤工区。 2、管理规定 ⑴有压风自救装臵必须有减压装臵和带有控制阀门的呼吸嘴。 ⑵各点压风自救装臵的每个呼吸袋供风量符合要求:

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装臵每个呼吸袋供风不得少于0.3m/min,其它地点压风自救装臵每个呼吸袋供风量不得少 0.1m/min。 ⑶压自救装臵的总阀门必须常开,每个呼吸袋的阀们常闭,人在使用压风自救装臵避灾时首先打开呼吸袋阀们,然后用呼吸袋套住头部及上身即可使用。 ⑷各个掘进巷道施工时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每50米安装一组压风三通,便于安装压风自救装臵。 ⑸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装臵安装高度必须以呼吸罩能完全罩住人体头部为准(考虑人员坐在座椅上)。 ⑹其他地点的压风自救装臵安装高度应以普通人坐在巷道底板上后呼吸罩能完全罩住人体头部为准。 ⑺必须及时按规定安装、维护、回收压风自救装臵,各施工单位要求及时移挪和管理好分管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臵。33⑻各巷道负责范围内的压风自救装臵必须定期清洁除尘并明确专人管理,安装压风自救装臵地点保持巷道畅通,便于人员应急佩用。 ⑼压风自救装臵的压风管路要安设牢固,具有足够的抗冲击强度,保证应急使用安全。 一、隔爆水棚的安装及管理 1、隔爆水棚的安装标准 ⑴主要隔爆水棚安装在矿井主要进、回风井筒及大巷内,水棚设臵在直线平段巷道内,棚区巷道断面应与前后各20米的巷道断面一致,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距离不得小于50米。 ⑵根据巷道断面计算,主要隔爆水棚水量不低于400L/m,其排间距为 1.2~3.0m,且棚区长度不小于30米。

ZYJ-(A)压风自救装置说明书

安装及使用本产品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ZYJ—(A)压风自救装置 使用说明书 执行标准:MT390-1995 Q/JJH001-2011 济南嘉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本01/2015

一、应用范围 ZYJ—(A) 型压风自救装置主要用于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煤矿井下救灾防护。当煤与瓦斯突出或有突出预兆时,工作人员可就近进入自救装置内避灾,戴上呼吸器,等待救援。 二、技术特征及型号说明 1、型号含义说明 Z Y J — (A) 设计序号 自救 压风 装置 2、技术参数表 分类序号名 称规格 压风 1 系统供气压力0.3-0.7MPa(若外部供气压力>1MPa,必须安装降压装置) 2 呼吸器调节压力范围0.05-0.08MPa(手动式调压) 3 呼吸器供气量范围30-55L/min 4 供气方式地面系统供气或单能泵站供气 5 消音能力<85dB(A) 6 操作方式手动 7 防护方法自吸过滤式口罩 8 输出压力有压力表显示 9 压力表规格0-0.25MPa(在调试时能清晰地观察到呼吸器气压值)

10 减压阀装置具减压、消音、过滤(水、油)、自动排水、防尘等功能 11 呼吸口罩压力>300Pa 三、呼吸器结构及功能: 1、结构: ZYJ—(A)压风自救装置是由外管路系统、压风接口、开关阀、进气连接管、压力表、气动减压阀、呼吸口罩等构成。 2、功能: 装置具有稳定调节压力、手动流量调节、过滤、排水、防尘等五种功能,通过该装置输送新鲜空气,使避灾人员能呼吸轻松,达到安全避灾,稳定工作情绪。 四、安装、使用及维护 1、安装: 安装前,首先确定外部供气压力。供气压力应小于1MPa,如果压力超出范围,必须安装降压装置。 一般在大巷中,或上下顺槽装设呼吸器。安装时,需严格依照煤矿安全生产章程进行安装,每隔50米安装一组或几组。最好安装在靠巷道边沿,或专门避灾的小硐室里。这样,既不妨碍运输,也可以使呼吸器延长使用寿命。 压风自救装置应安装在工作面硐室或安全硐室靠邻处,车场及流动人员多的风段内要安装在弯道内侧或专门硐室内。安装高度自定,可让避灾人员能方便拿到呼吸面罩,并能舒适的坐蹲为宜,安装地点要选择在顺槽的两邦顶底板完善平坦处,防止摔跤和由于片邦和冒顶而打伤人员而达不到救灾的目的。 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全矿系统集中检查和个别抽查试用。 (1)检查:按图纸要求安装后,检查各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可靠,连接处的密封是否严密,管路有无漏气,呼吸器是否畅通,位置方向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应及时纠正。 (2)压力的调节:将调压旋钮向上拉起,顺时针旋转,压力上升,逆时针旋转,压力下降。调整至所需压力,以0.05-0.08MPa为宜,然后将调压旋钮按下呈锁定状态。 (3)抽检:任选一个面罩,打开气动阀,带好面罩。如不适应,请按上述第2条方法进行调节,直到感觉舒适为止。调节好后,再复位。 2、使用: 当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危及在场人员生命或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或瓦斯严重超标,对工作人员有严重威胁时,现场工作人员要以最快的速度打开压风装置的箱门,再打开气动阀,戴上面罩进行呼吸、待援。 注意:不能猛力拉拽面罩,以防将输气导管的接头拉开或将导管拉断!!! 3、维护及保养 压风自救装置是为避灾而设置的,所以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可靠、准确,因此需每

压风自救管理制度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矿井安全防护水平,确保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可靠,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井下采掘工作面压风自救系统的安装标准(包括管路直径、安装组数、每组个数、吊挂高度),随作业规程一并下发贯彻。通灭队负责管路的加工安装。 第二条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安装规格为:压风自救主管路(矿井主压风管路)为φ159㎜;压风自救分管路(采区主压风管路)及岩巷掘进工作面为φ108㎜;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为φ89㎜。 第三条煤巷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每100m设置一组三通及闸阀,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m安装一组三通及闸阀,向外每隔100m安装一组三通及闸阀;放炮撤人地点要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安装距离超过规定,对责任单位罚款50元,少安装一个三通及闸阀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 第四条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上安全出口以外25~ 40m范围内设置一组三通及闸阀,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三通及闸阀,每少一个三通及闸阀罚责任单位100元。 第五条三通及闸阀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要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装高度按距底板1.2~1.3m,,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达不到要求,每处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系统由在该区域施工的区队管理维护,丢失照价赔偿。压风自救系统管路上不得堆放杂物,否则每外对责任单位罚款50元。

第六条管路敷设要牢固平直,压风管路每间隔3m吊挂固定一次,岩巷段采用金属托架配合卡子固定,煤巷段采用双股8#铁丝吊挂,管路吊挂不符合要求,每处罚责任单位50元;进入采掘工作面巷口的进风侧要设有总阀门。 第七条各采掘队必须保证所负责区域内压风自救系统完好性和安装的规范化,凡压风自救系统存在有无气、漏气、或闸阀损坏的,1~5处(个)罚责任单位500元,5个以上加罚1000元。 第八条凡压风自救系统存在残缺(缺少阀门、阀门损坏或不起作用、无减压阀等)、出气量大小不一及压风自救系统下面有水沟无盖板或盖板不齐全等,每处(项)对责任单位罚款100元。 第九条掘进工作面贯通后,掘进队拆除多余的压风自救装置并按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配齐两巷所需压风自救装置。巷道移交时,两巷压风自救系统交于巷道(或设备)接收单位进行管理。工作面安装完毕后两顺槽压风自救系统随工作面一起移交综采队管理,综采队按规定负责工作面回采期间两顺槽压风自救管路的移动、拆除、装置的维护等;回收的阀门、螺丝(回收率80%)、三通、管路(回收率80%)等数量,在两天以内以书面形式报生产技术科,每推迟一天罚款50元。若不及时拆除、维护,对管理单位罚款50元。各施工队拆除的压风自救管路运到附近车场,存放的管路够一车时,由运输队集中回收运到指定地点,并在二天以内以书面形式将回收情况报生产技术科,每推迟一天罚抽放人员50元。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工作面两顺槽替棚回收段由通灭队拆除,替棚回收结束后剩余的压风自救管路和抽放管路由通灭队负责一并拆除和回收,并运到指定地点,并在二天以内以书面形式报生产技术科运送管路的数量,每推迟一天罚安装队50元。压风自救装置丢失,责任单位照价赔偿。

压风自救管理规定[1]

压风自救管理规定 一.设计与安装 1.压风机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且必须有一台备用压风机。供电必须采用双回路,确保24小时不间断供给井下充足的压风。严禁使用井下移动压风机作为压风自救系统的风源。 2.压风自救袋应采用人性化设计,逐步推广使用透明压风自救袋等新的自救装置。 3.供风能力的确定:根据压风自救安装区域工作人员数量,并考虑到输气管路的漏风量和一定的富裕量、按下式确定供风量。 1).供风能力的确定 根据压风自救安装区域工作人员数量,考虑输气管路的漏风量,并保持一定的富裕量,按下式确定供风量。 Q源≥Q常 Q需=K.K1∑总q自 式中: Q源——气源的供风能力,m3/min; Q需——受灾区的所需风量,m3/min; K——压风管路漏气系数,取1.2; K1——压风自救安装区域工作人员不均衡系数,取1.2; ∑总——压风自救安装区域工作的最多人数; q自——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按0.1m3∕min计。 2).供气源的风压为0.3MPa~0.7MPa.

4.压风自救系统管路的安装要求 l、管路规格:掘进工作面的压风自救管路直径不小于四吋,以满足压风自救与深孔打钻的需要。 2、管路敷设要求牢固平直,接头严密不漏风,离地高度0.5米以上。气源接口处要有总阀门.便于压风自救器的维护。 3、必须在巷道口处压风自救管路上设置油、水分离器(小风包),确保供风清洁,防止自救袋喷头经常堵塞。 二.安装位置及数量 1、压风自救的安装原则: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有害气体波及到的区域,在此区域内有人工作的地方都必须安装压风自救装置。 2、掘进工作面:自巷道回风口开始,每隔50米设置一组不少于五个压风自救器,靠近迎头一组压风自救所安装压风自救器个数不少于15个,并且随工作面掘进往前移动,保持距工作面掌子头25m—40m的距离。 3、回采工作面:风巷距采面上出口25m—40m范围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器;机巷在采面下出口以外50—100m放炮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器,以上两处压风自救器的数量分别按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数确定。 4、突出威胁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安装压风自救系统的位置与危险工作面相同,压风自救系统之间的距离按100m一组设置。 回采工作面按照危险工作面的要求安设压风自救系统。 5、压风自救器要安装在地点宽敞、支护良好没有杂物堆积的人行道侧,其人行道宽度保持在0.8m以上。 6、自救器的安装高度要适当,开关位置便于操作,其高度距巷道底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