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考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考点总结
1、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2、化的本义,即为变易、生成、造化
3、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4、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5、中国文化特征:一统与多元;群体与个体;事功与审美
6、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贵仁;尊礼;重教;尚中
7、儒家哲学的主要特征:“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
8、道家哲学的基本观念:老子的基本思想:道本体论、否定是辩证法、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庄子的基本思想:泛神色彩的天道观;逍遥自适的人生观;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9、魏晋玄学:魏晋玄学,是指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潮。魏晋玄学的主要经典是《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三玄”。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魏晋时期,道家思想便主要表现为玄学。
10、道家哲学的主要特征:尚自然、重个性
11、四圣谛说: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12、三法印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13、如何理解最具特点的佛学思想是佛性说、顿悟说和无念说
慧能在《坛经》中曾说:“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静。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这是说,佛性是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人的本性本来清净,具有先天的智慧,只是因为一向被妄念的浮云所覆盖,所以未能自悟。所以,学佛修行的要义,就在于除却妄念,拨开云雾,自识本性,即可见性成佛。所谓顿悟,是指无需繁琐仪式和长期修行,一旦掌握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也就是说无需长期修行,而凭自己的智慧,一旦觉悟,即可成佛。
顿悟成佛的关键在于吹散妄念浮云而自见真如本性。禅宗认为“无念”就可做到。“无念”是禅宗的最高宗旨和最高境界。
14、中国佛教哲学的主要特点:重现实人生;重个体心性;重直觉思维
15、五礼:吉礼是对天神、地衹、人鬼的祭祀典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16、什么是宗法:宗法,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
17、魏国李俚的《法经》6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法典形式的著作。
18、古代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皇帝为立法与司法的枢纽;以刑法为法律的主要内容;以行政机关兼理司法;以诸法合体为法典编纂体式。
19、古代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中心;以培养统治人才为主要目标;以经学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群体发展为教育模式。
20、察举:所谓察举,又叫荐举,是三公九卿、地方郡国守相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授予他们官职或提高其官位。
21、征辟:所谓征辟,是朝廷和高级官吏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
2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豪门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竭力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其品评人品只看门第出身高低,并不看重实际才能。
23、科举制度开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7年)结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24、科举制度的影响:积极影响:第一,把选用官员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收归朝廷,有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第二,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标准,使官僚队伍的知识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根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能调动地主阶级,尤其是中小地主阶层子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从下层吸收人才参加各级统治机构,不仅改变了封建政府中的官吏成分结构,使官僚队伍保持一定的活力,提高统治效能,而且有利于缓和地主阶级上下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于笼络下层士大夫,吸纳天下英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五,科举考试还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影响社会风尚。
消极影响:第一,科举诱使士人死读书,一味寻章摘句,不务实学,而录取名额有限,也使一些人才落地,清代文学家吴敬梓、蒲松龄就屡试不第。第二,由于考试竞争激烈,富家子弟走邪道、行贿赂、通关节、走后门,费尽心机,科场丑闻屡禁不止。第三,科举考试在实行之初,曾激起人们读书的积极性,但由于考试内容和方法的失当,又逐渐使人们不认真读书。
25、墨家思想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26、阴阳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战国后期的邹衍。
27、子学的成就和影响:建构了中国学术思想的根本精神;创制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基本元典。
28、朴学:朴学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的一种以考据为主要治学内容的学术思潮。这种学术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轻义理,因此被称为朴学。由于朴学采用的是汉儒训诂、考订的
方法治学,所以又有“汉学”或“考据学”之称。
29、围棋的审美特征:首先,围棋艺术体现形象美。其次,围棋艺术体现情感美。最后,围棋艺术还体现了思想的美。
30、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31、楷书四大家:赵孟頫、颜真卿、柳宗元、欧阳修
32、画圣:吴道子
33、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34、清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
35、扬州八怪: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翎、郑燮、李方膺、罗聘
36、国画审美:首先,国画和其他艺术不同,注意整体和谐,任何细部都必须符合整体性,比如绘画中的墨的浓淡枯湿,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其次,由于绘画的整体性要求,中国画内在的生动气韵便被凸显出来了。此外,中国画还具有独特的诗性意境。绘画与诗文、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代表之一。
37、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38、宗法制度: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39、门阀制度:所谓门阀制度,“乃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地方性组织”。
40、门阀制度特点:把持权势;标榜门第;重视谱系
41、我国医学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
4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以土木结构为主;追求宏阔的空间尺度;布局的中轴对称
43、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曲径通幽,天然成趣;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44、在中国历史上,外来文化的进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巨的有两次:一是公元1世纪(东汉)之后的佛学西来,一次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之后的西学东渐
4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