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其出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前言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自我发展潜力不足,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改造与发展,党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新世纪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的,使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就要从区域经济战略高度研究振兴之计,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之新路。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以东三省的区域发展角度,重点研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和对策。一是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衰退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二是研究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的振兴措施,从中得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三是从现状出发,从机制、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
第二章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环
境分析
2.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现状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献。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东北是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敌伪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结构。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并将东北作为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进行建设。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点投资的地区,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安排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共56项,其中:辽宁省23项,吉林省11项,黑龙江省22项。5年中固定资产投资123.39亿元,约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0%。以这些重点工程为核心,利用东北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全国统一计划的部署下,扩建和改建了鞍山和本溪钢铁联合企业,对东北各地的原
有工业如抚顺、阜新和鹤岗的煤炭工业,沈阳的机器制造工业,吉林的电力工业,也进行了改造与扩建,兴建了一批以重型机械为主的大型机械厂,使这个老工业基地跃上了新台阶,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投资开发了东北的北半部平原地区,建立了一批大型的机械化农场。北大荒出现了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国营农场群。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开发农、林、牧、渔的基础上,相应地发展了纺织、食品、木材加工、造纸、水产品加工等轻工业,初步改变了过去轻工业极端落后的局面。从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的比重看,“一五”时期,东北地区基建投资占24.47%,居全国首位;“二五”时期为15.77%,也居全国前列。新增固定资产占全国比重分别高达22.33%和16.47%。由此,东北地区成为全国的采掘、原材料、装备工业基地。
区域经济的计划开发和工业基地的大规模建设,使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东北初步改变了伪满时期殖民地战争基地的军事工业结构,转向了全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轨道;它加速了基础原料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使东北地区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起飞,并为以后的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
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黑龙江松嫩平原发现了石油,定名为“大庆油田”。自1963年开始,中国的石油实现自给,其主要油源来自大庆。目前,大庆仍为中国最大的油田,年产量一直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加上后来开发的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东北石油产量占全国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大庆开发建设4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油17.26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7%,创造了连续27年高产稳产5000万吨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生产基地,累计上缴各种资金6061亿元,以87倍回报当初国家的投资,承担原油价差4190亿元,出口创汇495亿美元。
以大庆油田的开采为契机,东北兴建了一批石油化工厂,新建了交通铁路和输出原油专用的大连新港,在油井、石化工厂和输出港之间构建了较完备的输油管道网,从而改变了东北地区的能源结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及出口贸易结构。从1952年到1975年,机械工业的比重不断
上升,而轻工业所占比重趋于下降。至此,东北地区的重化工业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初步形成了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到“二五”期末,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60. 8%,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东北全区就业人口的32.4%。
在产业布局中,北部出现了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新的工业中心。著名的机械制造中心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全国生产发电成套设备四大基地之一的哈尔滨是东北经济区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北国之春”长春是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海滨城市大连成为东北最大的外贸港口城市;“钢都”鞍山是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煤都”抚顺同时也是我国生要的石油加工中心;石油城市大庆的原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随着这些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及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它们在全区的内外经济联系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工业结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东北工业基地作用大大加强。以钢铁、石油工业为基础,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工和纺织、造纸、制糖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间,工业产值增长了11倍多,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东北源源不断地调出上千种工业产品、上百万台机械设备支援全国各地,仅钢材一项就达5亿多吨。东北还调出大批工人和技术、管理干部,支援各省市区的工业建设,到改革开放前,东北累计为全国输出近200万各类人才。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承担着较高的指令性性计划和较重的财政上缴任务。以辽宁为例,自1953年至1994年间,累计平价调出钢材近亿吨、生铁5608万吨、水泥8410万吨,累计上缴中央财政3234亿元,占同期地区财政预算收入的71.5%。调出的钢材、油品等原材料占同期产量的3/4左右,累计抽调数十万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支援其他新兴工业基地的建设。[1]
2.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现状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有过辉煌的经历,对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往经济发展诸多前提条件逐渐消失,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渐显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制约着东北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金融、交通、通讯等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形成了所谓的“东北现象”,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东三省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工业竞争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