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的抗静电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程度共分为四级,1级最差,4级最好(不吸
灰)。定量法:用比较精密仪器测试,测试结
果能用具体的物理量来表示。常用的测试方
法有[7]:
(1)半衰期法,试样在高压静电场中带电
至稳定后,断开高压电源,使其电压通过接地
金属台自然衰减,测试电压衰减到起始电压
值一半时所需时间,单位为s。
(2)电荷面密度法,将经过摩擦装置摩擦
导电纤维编号初始洗10次洗30次洗50次
无导电纤维>20 14.6/16.8 9.2/11.4 15.3/15.9
1 2.0/2.6 2.7/3.1 2.7/3.6 3.4/3.9
2 2.5/3.1 2.6/3.1 2.9/3.6 3.3/4.2
3 3.0/3.8 2.9/3.4 3.3/3.9 3.6/4.6
韩国第一毛织公司已在韩国内第一个研
制成功抗静电原纱,并已投入批量生产。这
种抗静电原纱是在纯羊毛中加入导电纤维后
研制成功的,它具有持久抗静电的功效,利用
这种原纱制作纯毛套衫和T恤衫,可以防止
静电火花,而且不吸尘,不刺激皮肤,衣服不
粘身,不起皱,清洗后仍可保持抗静电功能。
8
《天津纺织科技》 2006年 第2期研究探讨第一毛织公司己开始向韩国生产高尔夫服装
纺织品抗静电整理方法通常有三种:
2.1 使用抗静电剂对织物进行化学后整理
抗静电剂是抑制合成树脂等电气绝缘性
能好的材料表面所产生的静电量或消除已积
累的静电量所使用物质的总称。它们在合成
纤维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发挥着作用,特
别是在阻止静电发生、积累,克服纤维相互摩
擦产生电荷方面意义重大。
加方法,以达到不同外观和性能要求。
3 抗静电性能的评估方法
织物抗静电性能的评估一般有两种方
法:定性法和定量法。但具体的测试方法和
指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尚未统一规定,
各国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制订了一些标准。
我国纺织品静电性能测试方法常用的有
GB/T12703—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ZB
大比例使用导电纤维才能既达到产品的抗静
电要求,同时又具备最高的性能价格比,均需
要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一、二十旦的细旦导
电纤维无法直接进行纺织染整加工,必须根
据织物组织和规格作不同形式的复合后方可
织造。复合方式包括在化纤纺纱阶段进行;
在织前经纱准备阶段进行;在织前纬纱准备
阶段进行。纺织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其外观
为10~1Ω·cm)的市场。索富特雷格电阻
率为10~4Ω·cm,接近于镍丝的电阻值,由
于结构好,同样可纺织成导电性织物,此外,
还可制成赛车手手套、熔雪面罩,玻璃热处理
用袋子和保温材料。
2.3 在织物中混纺或嵌织导电纤维
导电纤维尚未形成公认的定义。通常把
电阻率小于107Ω·cm的纤维定义为导电纤
纺织品的抗静电整理
贺晓丽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300160)
[摘 要] 本文论述了纺织品的静电现象,抗静电整理的方法和原理,织物抗静电性能的
评价,以及抗静电织物新产品开发情况。
[关键词] 抗静电剂;抗静电纤维;导电纤维
1 纺织品静电现象
纺织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中易因摩擦和
感应产生静电。回潮率普遍较低的合成纤维
·cm,为了使织物具有抗静电性,抗静电纤
维在织物中的混用量要达到50%以上。纳
米抗静电剂的出现改变了抗静电剂加入量多
的现状,目前研制的纳米抗静电剂的加入量
在5%~10%左右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帝人公司开发的索富特雷格(商品名,
SOLLUTEMGU),用途广,现在正部分取代
锦丝(电阻为10~5Ω·cm)和碳帘子(电阻
维[3]。用于纺织品的导电纤维应有适当的细
度、长度、强度和柔曲性,能与其它普通纤维
良好抱合,易于混纺或交织,具有良好的耐摩
擦、耐屈曲、耐氧化及耐腐蚀能力,能耐纺织
加工和使用中的物理机械作用;不影响织物
的手感和外观;导电性能优良,且耐久性好。
导电纤维的现有品种类型有:金属纤维
(不锈钢纤维、铜纤维、铝纤维、镍纤维等)、碳
色性能良好,最适合于制造永久抗静电的纺
织品。
在规格为300dtex×300dtex×230根/
10cm×220根/10cm×147cm的纯涤纶平纹织
物中以2.5 mm间距沿纬向分别织入8种有
机导电纤维后的织物抗静电性能列于表1[5]。
表1 导电纤维织入后织物的电荷面密度
(平均值/最大值)μC/m2
压下测出流过样品的电流,并计算出极间等
效电阻。单位为Ω[8]。表面比电阻与抗静电
效果的关系如表2所示[9]:
表2 织物上静电的表面比电阻大小与抗静电效果
表面比电阻/Ω抗静电效果
<109良好
<1010一般
1011~1012较差
>1013差
4 抗静电新产品开发情况和抗静电技
术展望
4.1 抗静电原纱
4 8.9/9.7 9.4/9.9 9.8/10.3 9.9/10.7
5 2.5/2.9 2.7/3.2 3.1/3.6 4.4/5.0
6 3.3/3.8 4.4/5.2 4.0/4.7 5.0/5.8
7 2.8/3.5 2.6/3.1 3.2/4.0 3.9/5.1
8 1.0/1.3 2.3/2.7 3.2/4.1 3.3/4.2
电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静电性和
较好的耐久性。例如用亲水性的聚乙二醇、
烷基磺酸钠等,与聚合物共混或共聚改性等
方法可以改善纤维的抗静电性[2]。但是,这
样处理往往会降低纤维的物理性能和耐热性
能,而且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抗静电纤维织物
在碱减量处理时,亲水组分易被碱液溶掉,并
使纤维原纤化,在纤维热定型以及织物精练、
磺酸盐、高级酸磷酸酯(盐)。平衡离子的阳
离子部分除使用钠、钾等金属离子外,也用三
乙醇胺等烷基醇胺。
抗静电剂整理的作用机理就是依靠所加
入抗静电剂的定向排列和表面离子化作用而
达到抗静电的目的[1]。
(1)定向排列:按纤维不同,整理剂(表面
活性剂)在织物表面排列不一,对棉而言,整
理剂亲水端吸附于棉表面,而疏水基却向外
排列,所以反会增加静电。但对涤纶而言,恰
恰相反,疏水基吸附于涤的表面,而亲水基却
向外排列成一层吸水层,从而提高了导电性,
具有抗静电效果。
5
《天津纺织科技》 2006年 第2期研究探讨(2)表面离子化:抗静电剂多为离子型,
在纤维表层所含水中电离而导电,以降低静
电的积累。
2.2 对纤维进行改性来制造抗静电纤维,然
制品的电荷积聚现象更加显著。生产中纺织
材料的带电现象常会导致纤维缠绕或堵塞机
件、半制品或纱线发毛断头,织造时经纱开口
不清,织物折叠不齐等现象,影响生产的顺利
进行;纺织品使用中,静电电荷的积聚易引起
灰尘附着,服装纠缠肢体产生粘附不适感;并
可引起血液pH值上升,血液中钙含量降低、
尿中钙含量增加,血糖升高、维生素C含量
维,即可得到一定配比的棉条,经粗纱、细纱
工序,即可得到一定不锈钢含量的导电纱。
为缩短工序,加快生产速度,降低成本,研制
了金属纤维长丝束与短纤维生条混并牵切方
法和装置,解决了不锈钢纤维束牵切成不锈
钢牵切条进行并条。此方法克服了以前金属
纤维长丝束牵切和混并分两步进行所带来的
缺点,可以在普通并条机上实现牵切、混并一
足很多品种的抗静电要求[6]。
7
《天津纺织科技》 2006年 第2期研究探讨 有机导电纤维在解决纺织品的永久性抗
静电方面效果显著,但如何将为一、二十旦的
导电纤维顺利应用于纺织染整加工,如何保
证有机导电纤维在整个纺织染整过程不发生
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热学性能、化学性能方
面的损伤;如何达到纺织品的特定外观;以多
W04008—89织物摩擦带电电荷密度测定方
法、ZB W 04009—89织物摩擦起电电压测定
方法及GB 1410织物表面比电阻测试方法
等。
定性法:可以大致判断静电程度。比如
烟灰实验法,用塑料笔杆在织物上摩擦几下,
使织物带电荷,然后把织物放在距离烟灰
2mm的位置,观察织物吸附烟灰的程度。吸
后的样品投入法拉第筒,测量其静电电压并
换算成带电电荷密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织物
实际穿着时的摩擦起电情况,单位为C/m2。
(3)摩擦带电电压法,在一定的张力条件
下,使样品与标准布相互摩擦带电达到稳定
后测量其静电电压值。用以评价服装与服装
之间因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带电关系,单位为
V。
(4)表面比电阻法,采用伏安法,在定电
和性能要求也不同。有的纺织品需要将导电
纤维严密隐蔽,不得外露,使产品具有抗静电
能力而不显现导电纤维,如一般服用织物面
料和时装面料。有的纺织品则要求突显和夸
张导电纤维的使用,在具备抗静电性能的同
时,标榜其抗静电功能的存在,起到标识作
用,如抗静电工作服面料。针对不同的品种
需要,在织物组织上设计专门的导电纤维添
但模量高、缺乏韧性、不耐弯折、无热收缩能
力,不适合纺织品使用。
有机导电纤维中由聚乙炔、聚苯胺、聚吡
咯、聚噻吩等高分子导电材料直接纺丝制成
的有机导电纤维纺丝困难,价格更高,也难在
纺织品中使用。
从目前的应用经验来看,被覆型和复合
型有机导电纤维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
化学试剂性能,可适应常规纺织染整加工,染
抗静电剂主要指金属粉末和碳等无机
物、聚硅氧烷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目前
使用最多的是外部抗静电剂。它用于合成纤
维生产,加工过程等表面喷淋、浸渍、涂覆。
外部抗静电剂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
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其中,阴离子型抗
静电剂热稳定性好,多用于合成纤维生产、加
工过程。其主要有高级醇酸酯(盐)、脂肪族
下降。较高的静电压可对人体产生电击,并
引起电子元件损坏,甚至导致起火和爆炸。
2 纺织品抗静电整理的方法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国外就开始了织物
抗静电技术的研究;60~70年代,日本、德
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陆续提出对抗静电
织物及服装的要求;80年代以后,国内外对
抗静电织物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目前采用的
经实验可知,纯涤纶平纹织物沿一个方
向加入有机导电纤维后有良好的抗静电效
果,并且有极佳的耐久性。
GB12014-89防静电工作服标准规定
的电荷面密度为不大于7μC/m2。观察导电
纤维以变间距方式织入时的织物电荷面密度
(C/m2)与导电丝间距(cm)的关系曲线时可
以看到,即使在较大的导电丝间距下仍可满
蚀。但对于纺织品而言,金属纤维抱合力小,
纺纱性能差,成品色泽受限制,多用于地毯和
工作服面料,制成高细度纤维时价格昂贵;金
属不锈钢纤维是经过多次拉伸,集束拉伸,熔
融纺丝,切削或须晶等过程,把不锈钢做成直
径1~16μm的纤维材料(长丝或短纤),然后
混入常规纺织材料,做成防静电织物。在纺
纱工序的并条过程中,按比例混进不锈钢纤
6
《天津纺织科技》 2006年 第2期研究探讨次完成,不需要专用设备,提高了牵切、混并
质量,减少了金属纤维的损耗,经济效益显
著。混有不锈钢导电纤维的导电纱,不受酸、
碱和其他化学药品的影响,染色可采用常规
方法,由于织物中不锈钢纤维含量较低,完全
不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手感[4]。
碳纤维导电性能好,耐热、耐化学药品,
后用抗静电纤维与普通纤维进行混纺
和交织
一般合成纤维比电阻多在1013Ω·cm
以上,通过吸湿改性方法,可以使纤维达到抗
静电的水平。化学改性一般是将成纤聚合物
与某些具有特定抗静电功能基团的高分子化
合物,如聚丙烯酸的衍生物(季胺、磺酸、羧酸
等)进行接枝共聚,或将亲水性聚合物与
PET共聚,聚合物大分子上引入的这类抗静
染色、洗涤中,抗静电性能都会受到损失。为
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复合纺
丝法,即把纤维制成海岛型或芯鞘型复合纤
维,基中岛相或芯部为含抗静电剂的聚合物
组分,作为海相或鞘部的基体聚合物对抗静
电组分起保护作用,以保持长期抗静电性能,
同时不失去纤维原有的风格。
一般抗静电纤维的电阻为108~1012Ω
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有机导电纤维又包括
普通纺织纤维镀金属:普通纺织纤维镀碳;碳
黑、石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等导电性物质与
普通高聚物共混或复合纺丝制成的导电纤
维;导电高分子直接纺丝制成的有机导电纤
维。这些导电纤维从其结构可分为导电成分
均一型、导电成分被覆型和导电成分复合型
三类。 金属纤维导电性能好,耐 Nhomakorabea,耐化学腐
灰)。定量法:用比较精密仪器测试,测试结
果能用具体的物理量来表示。常用的测试方
法有[7]:
(1)半衰期法,试样在高压静电场中带电
至稳定后,断开高压电源,使其电压通过接地
金属台自然衰减,测试电压衰减到起始电压
值一半时所需时间,单位为s。
(2)电荷面密度法,将经过摩擦装置摩擦
导电纤维编号初始洗10次洗30次洗50次
无导电纤维>20 14.6/16.8 9.2/11.4 15.3/15.9
1 2.0/2.6 2.7/3.1 2.7/3.6 3.4/3.9
2 2.5/3.1 2.6/3.1 2.9/3.6 3.3/4.2
3 3.0/3.8 2.9/3.4 3.3/3.9 3.6/4.6
韩国第一毛织公司已在韩国内第一个研
制成功抗静电原纱,并已投入批量生产。这
种抗静电原纱是在纯羊毛中加入导电纤维后
研制成功的,它具有持久抗静电的功效,利用
这种原纱制作纯毛套衫和T恤衫,可以防止
静电火花,而且不吸尘,不刺激皮肤,衣服不
粘身,不起皱,清洗后仍可保持抗静电功能。
8
《天津纺织科技》 2006年 第2期研究探讨第一毛织公司己开始向韩国生产高尔夫服装
纺织品抗静电整理方法通常有三种:
2.1 使用抗静电剂对织物进行化学后整理
抗静电剂是抑制合成树脂等电气绝缘性
能好的材料表面所产生的静电量或消除已积
累的静电量所使用物质的总称。它们在合成
纤维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发挥着作用,特
别是在阻止静电发生、积累,克服纤维相互摩
擦产生电荷方面意义重大。
加方法,以达到不同外观和性能要求。
3 抗静电性能的评估方法
织物抗静电性能的评估一般有两种方
法:定性法和定量法。但具体的测试方法和
指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尚未统一规定,
各国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制订了一些标准。
我国纺织品静电性能测试方法常用的有
GB/T12703—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ZB
大比例使用导电纤维才能既达到产品的抗静
电要求,同时又具备最高的性能价格比,均需
要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一、二十旦的细旦导
电纤维无法直接进行纺织染整加工,必须根
据织物组织和规格作不同形式的复合后方可
织造。复合方式包括在化纤纺纱阶段进行;
在织前经纱准备阶段进行;在织前纬纱准备
阶段进行。纺织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其外观
为10~1Ω·cm)的市场。索富特雷格电阻
率为10~4Ω·cm,接近于镍丝的电阻值,由
于结构好,同样可纺织成导电性织物,此外,
还可制成赛车手手套、熔雪面罩,玻璃热处理
用袋子和保温材料。
2.3 在织物中混纺或嵌织导电纤维
导电纤维尚未形成公认的定义。通常把
电阻率小于107Ω·cm的纤维定义为导电纤
纺织品的抗静电整理
贺晓丽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300160)
[摘 要] 本文论述了纺织品的静电现象,抗静电整理的方法和原理,织物抗静电性能的
评价,以及抗静电织物新产品开发情况。
[关键词] 抗静电剂;抗静电纤维;导电纤维
1 纺织品静电现象
纺织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中易因摩擦和
感应产生静电。回潮率普遍较低的合成纤维
·cm,为了使织物具有抗静电性,抗静电纤
维在织物中的混用量要达到50%以上。纳
米抗静电剂的出现改变了抗静电剂加入量多
的现状,目前研制的纳米抗静电剂的加入量
在5%~10%左右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帝人公司开发的索富特雷格(商品名,
SOLLUTEMGU),用途广,现在正部分取代
锦丝(电阻为10~5Ω·cm)和碳帘子(电阻
维[3]。用于纺织品的导电纤维应有适当的细
度、长度、强度和柔曲性,能与其它普通纤维
良好抱合,易于混纺或交织,具有良好的耐摩
擦、耐屈曲、耐氧化及耐腐蚀能力,能耐纺织
加工和使用中的物理机械作用;不影响织物
的手感和外观;导电性能优良,且耐久性好。
导电纤维的现有品种类型有:金属纤维
(不锈钢纤维、铜纤维、铝纤维、镍纤维等)、碳
色性能良好,最适合于制造永久抗静电的纺
织品。
在规格为300dtex×300dtex×230根/
10cm×220根/10cm×147cm的纯涤纶平纹织
物中以2.5 mm间距沿纬向分别织入8种有
机导电纤维后的织物抗静电性能列于表1[5]。
表1 导电纤维织入后织物的电荷面密度
(平均值/最大值)μC/m2
压下测出流过样品的电流,并计算出极间等
效电阻。单位为Ω[8]。表面比电阻与抗静电
效果的关系如表2所示[9]:
表2 织物上静电的表面比电阻大小与抗静电效果
表面比电阻/Ω抗静电效果
<109良好
<1010一般
1011~1012较差
>1013差
4 抗静电新产品开发情况和抗静电技
术展望
4.1 抗静电原纱
4 8.9/9.7 9.4/9.9 9.8/10.3 9.9/10.7
5 2.5/2.9 2.7/3.2 3.1/3.6 4.4/5.0
6 3.3/3.8 4.4/5.2 4.0/4.7 5.0/5.8
7 2.8/3.5 2.6/3.1 3.2/4.0 3.9/5.1
8 1.0/1.3 2.3/2.7 3.2/4.1 3.3/4.2
电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静电性和
较好的耐久性。例如用亲水性的聚乙二醇、
烷基磺酸钠等,与聚合物共混或共聚改性等
方法可以改善纤维的抗静电性[2]。但是,这
样处理往往会降低纤维的物理性能和耐热性
能,而且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抗静电纤维织物
在碱减量处理时,亲水组分易被碱液溶掉,并
使纤维原纤化,在纤维热定型以及织物精练、
磺酸盐、高级酸磷酸酯(盐)。平衡离子的阳
离子部分除使用钠、钾等金属离子外,也用三
乙醇胺等烷基醇胺。
抗静电剂整理的作用机理就是依靠所加
入抗静电剂的定向排列和表面离子化作用而
达到抗静电的目的[1]。
(1)定向排列:按纤维不同,整理剂(表面
活性剂)在织物表面排列不一,对棉而言,整
理剂亲水端吸附于棉表面,而疏水基却向外
排列,所以反会增加静电。但对涤纶而言,恰
恰相反,疏水基吸附于涤的表面,而亲水基却
向外排列成一层吸水层,从而提高了导电性,
具有抗静电效果。
5
《天津纺织科技》 2006年 第2期研究探讨(2)表面离子化:抗静电剂多为离子型,
在纤维表层所含水中电离而导电,以降低静
电的积累。
2.2 对纤维进行改性来制造抗静电纤维,然
制品的电荷积聚现象更加显著。生产中纺织
材料的带电现象常会导致纤维缠绕或堵塞机
件、半制品或纱线发毛断头,织造时经纱开口
不清,织物折叠不齐等现象,影响生产的顺利
进行;纺织品使用中,静电电荷的积聚易引起
灰尘附着,服装纠缠肢体产生粘附不适感;并
可引起血液pH值上升,血液中钙含量降低、
尿中钙含量增加,血糖升高、维生素C含量
维,即可得到一定配比的棉条,经粗纱、细纱
工序,即可得到一定不锈钢含量的导电纱。
为缩短工序,加快生产速度,降低成本,研制
了金属纤维长丝束与短纤维生条混并牵切方
法和装置,解决了不锈钢纤维束牵切成不锈
钢牵切条进行并条。此方法克服了以前金属
纤维长丝束牵切和混并分两步进行所带来的
缺点,可以在普通并条机上实现牵切、混并一
足很多品种的抗静电要求[6]。
7
《天津纺织科技》 2006年 第2期研究探讨 有机导电纤维在解决纺织品的永久性抗
静电方面效果显著,但如何将为一、二十旦的
导电纤维顺利应用于纺织染整加工,如何保
证有机导电纤维在整个纺织染整过程不发生
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热学性能、化学性能方
面的损伤;如何达到纺织品的特定外观;以多
W04008—89织物摩擦带电电荷密度测定方
法、ZB W 04009—89织物摩擦起电电压测定
方法及GB 1410织物表面比电阻测试方法
等。
定性法:可以大致判断静电程度。比如
烟灰实验法,用塑料笔杆在织物上摩擦几下,
使织物带电荷,然后把织物放在距离烟灰
2mm的位置,观察织物吸附烟灰的程度。吸
后的样品投入法拉第筒,测量其静电电压并
换算成带电电荷密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织物
实际穿着时的摩擦起电情况,单位为C/m2。
(3)摩擦带电电压法,在一定的张力条件
下,使样品与标准布相互摩擦带电达到稳定
后测量其静电电压值。用以评价服装与服装
之间因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带电关系,单位为
V。
(4)表面比电阻法,采用伏安法,在定电
和性能要求也不同。有的纺织品需要将导电
纤维严密隐蔽,不得外露,使产品具有抗静电
能力而不显现导电纤维,如一般服用织物面
料和时装面料。有的纺织品则要求突显和夸
张导电纤维的使用,在具备抗静电性能的同
时,标榜其抗静电功能的存在,起到标识作
用,如抗静电工作服面料。针对不同的品种
需要,在织物组织上设计专门的导电纤维添
但模量高、缺乏韧性、不耐弯折、无热收缩能
力,不适合纺织品使用。
有机导电纤维中由聚乙炔、聚苯胺、聚吡
咯、聚噻吩等高分子导电材料直接纺丝制成
的有机导电纤维纺丝困难,价格更高,也难在
纺织品中使用。
从目前的应用经验来看,被覆型和复合
型有机导电纤维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
化学试剂性能,可适应常规纺织染整加工,染
抗静电剂主要指金属粉末和碳等无机
物、聚硅氧烷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等。目前
使用最多的是外部抗静电剂。它用于合成纤
维生产,加工过程等表面喷淋、浸渍、涂覆。
外部抗静电剂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
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其中,阴离子型抗
静电剂热稳定性好,多用于合成纤维生产、加
工过程。其主要有高级醇酸酯(盐)、脂肪族
下降。较高的静电压可对人体产生电击,并
引起电子元件损坏,甚至导致起火和爆炸。
2 纺织品抗静电整理的方法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国外就开始了织物
抗静电技术的研究;60~70年代,日本、德
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陆续提出对抗静电
织物及服装的要求;80年代以后,国内外对
抗静电织物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目前采用的
经实验可知,纯涤纶平纹织物沿一个方
向加入有机导电纤维后有良好的抗静电效
果,并且有极佳的耐久性。
GB12014-89防静电工作服标准规定
的电荷面密度为不大于7μC/m2。观察导电
纤维以变间距方式织入时的织物电荷面密度
(C/m2)与导电丝间距(cm)的关系曲线时可
以看到,即使在较大的导电丝间距下仍可满
蚀。但对于纺织品而言,金属纤维抱合力小,
纺纱性能差,成品色泽受限制,多用于地毯和
工作服面料,制成高细度纤维时价格昂贵;金
属不锈钢纤维是经过多次拉伸,集束拉伸,熔
融纺丝,切削或须晶等过程,把不锈钢做成直
径1~16μm的纤维材料(长丝或短纤),然后
混入常规纺织材料,做成防静电织物。在纺
纱工序的并条过程中,按比例混进不锈钢纤
6
《天津纺织科技》 2006年 第2期研究探讨次完成,不需要专用设备,提高了牵切、混并
质量,减少了金属纤维的损耗,经济效益显
著。混有不锈钢导电纤维的导电纱,不受酸、
碱和其他化学药品的影响,染色可采用常规
方法,由于织物中不锈钢纤维含量较低,完全
不影响织物的外观和手感[4]。
碳纤维导电性能好,耐热、耐化学药品,
后用抗静电纤维与普通纤维进行混纺
和交织
一般合成纤维比电阻多在1013Ω·cm
以上,通过吸湿改性方法,可以使纤维达到抗
静电的水平。化学改性一般是将成纤聚合物
与某些具有特定抗静电功能基团的高分子化
合物,如聚丙烯酸的衍生物(季胺、磺酸、羧酸
等)进行接枝共聚,或将亲水性聚合物与
PET共聚,聚合物大分子上引入的这类抗静
染色、洗涤中,抗静电性能都会受到损失。为
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复合纺
丝法,即把纤维制成海岛型或芯鞘型复合纤
维,基中岛相或芯部为含抗静电剂的聚合物
组分,作为海相或鞘部的基体聚合物对抗静
电组分起保护作用,以保持长期抗静电性能,
同时不失去纤维原有的风格。
一般抗静电纤维的电阻为108~1012Ω
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有机导电纤维又包括
普通纺织纤维镀金属:普通纺织纤维镀碳;碳
黑、石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等导电性物质与
普通高聚物共混或复合纺丝制成的导电纤
维;导电高分子直接纺丝制成的有机导电纤
维。这些导电纤维从其结构可分为导电成分
均一型、导电成分被覆型和导电成分复合型
三类。 金属纤维导电性能好,耐 Nhomakorabea,耐化学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