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倮人习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倮人习俗
林颂文/图
花倮,1958年划属彝族,他们自称为倮人。

广南县那洒镇龙汪洞行政村的新挖聋、老挖聋和那腊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366户1737名花倮人,加上篆角乡和西畴县的,全国的花倮人不足4000人。

荞年节:花倮人最重要的节日
花倮人的荞年节,一般是每年的农历四月第一个属龙的日子,但是,凡农历四月初一到初六间的任何一个属龙的日子他们都不用,往后推到第二个属龙日子。

花倮人就这样祖祖辈辈把这个风俗传袭至今。

花倮人性格豪爽,只要你诚心诚意,不用多少时间就会成为好朋友。

你若请他办什么事,先干三碗酒再说,不会让你失望。

5月6日,笔者来到新挖聋村采风,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国华对我说了荞年节的来历。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花倮人的祖先受仇家的追赶,勇敢的花倮人爬过九十九座山,趟过九十九条河,终于甩开了仇家,躲进一个可以藏身的山洞,才避免一场灾难。

后来,花倮人的祖先就在山洞的外面盖了茅草房子安身。

第二年四月属龙的这一天,全寨老老少少都上山劳动,待傍晚回家时,他们的村庄成了一片火海,只剩下一个碗翻扑着,人们翻开碗一看,里面还有几粒没有被烧坏的荞籽,他们就把这几粒荞籽种下,最后,荞籽救了他们的命。

为了感激荞籽的救
命之恩,花倮人便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六以后的第一个属龙日子定为“荞年节”,相传至今。

我问王国华:“过荞年节都有些什么名堂?”他说,当天清早,先由村中的头面人物及几个有威望的长辈来到村外的荞地里,杀鸡看卦、占卜来年吉凶。

之后,毕摩念颂荞魂经,众人齐声呼唤荞魂,荞魂被群众请到村中,人们以最隆重的礼仪,把荞魂请到各家各户的楼上。

此时,只听寨中鸡叫声、猪哼声响成一片,各家各户开始祭祀祖宗、供奉荞魂。

各家各户准备好菜肴之后,选派一名男子抬着祭祀的贡品,到村头的龙树下祭龙树。

所用菜肴中,荞菜和鲜鱼是不能少的。

葫芦笙舞和踨弦子:演绎花倮人生产生活
芦笙舞俗称“跳笙”,是歌舞结合的自娱性舞蹈,主要流传于广南县和西畴县的花倮人中,舞步以跺脚、颠跳、屈膝、跨腿等为主要动作。

根据芦笙伴奏曲的不同,有直歌调式、二折歌调式、翻歌调式等跳法。

各种婚丧喜庆等活动场合均可跳。

人们围成圆场,手拉手,边唱边舞。

关于葫芦笙舞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

花倮人的祖先在奔波迁徙过程中,只剩下母亲玛索和女儿红妹相依为命。

红妹长大后,被邻近的一条蛇精卷去,玛索斗不过蛇精,哭得死去活来,躺在荒山上又累又饿,随手采下身边的荞籽吃下,不久她生下一个男孩,并很快长大成人。

一天,飞来一只怪鸟,不停地叫:“姐姐红妹,姐姐红妹。

”他去问母亲哪个是红妹,玛索流着泪告诉了他红妹的故事。

男孩一怒之下,跟着怪鸟去救红妹,怪鸟停在田间一个巨大的葫芦上,不停地用嘴啄击葫芦,发出奇特的声音。

男孩采下葫芦,制成葫芦笙,和怪鸟来到蛇洞,
他一吹响葫芦笙,就天昏地暗,电闪雷鸣,蛇精在葫芦笙声中不断地呈“S”形扭动,尾巴完全放开了卷着的红妹,直到气绝身亡。

姐弟一齐回家后繁衍后代。

从那以后,花倮妇女就以跳葫芦笙舞来驱逐缠在身上的“蛇精”,并流传到现在。

1987年10月,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女士看了花倮葫芦笙舞后说:“这是中国式的迪斯科,应该把它介绍到国外去。


花倮口弦:花倮人青年男女的随身携带品
口弦又叫响篾,彝语称为“荷火”或“勒果”,是一种用竹片或铜片制成的小型弹拨型簧乐器。

竹质的一般只有一片或两片,长8~10厘米,宽1~2厘米,顶部尖利,形如短剑,铜质的一般有三片或四片,也有两片和五片的,其长4~6厘米,宽1厘米左右,顶端宽肩,形如竹叶。

竹质口弦声音低沉浑厚,铜质口弦清脆高亢,音质不同,各具特色。

弹奏口弦时,先将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执尾端放在唇边,然后用右手来回弹拨,以口腔为共鸣器,口形变化和气流强弱的吹吸,构成高低错落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时高时低,时强时弱,千变万化,颇具魅力。

口弦平时装在特做的口弦筒里,而口弦筒是用竹制的,上面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做工精美,小巧玲珑;顶上系彩线编织的带子,扎一朵彩花,佩于胸前,不失为一件美丽的装饰品。

由于口弦小巧玲珑,携带方便,音色宽广、清脆、柔和、抑扬顿挫,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因而深受彝族人特别是青年男女的喜爱,几乎人人都有一副口弦。

年轻人一人拥有二至三副口弦的也不鲜见。

纺纱文化:仍然在花倮人中沿袭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纺纱工具的存在和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全国三十几个省市已考古发掘的早期居民遗址中,几乎都有纺坠出土。

出土的纺坠一般都是烧成的陶制品,其形状和新挖聋村的木制纺坠一模一样,新挖聋村的人们沿袭了原始社会的纺纱技术,对后世纺纱传承和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蹴鞠:还在花倮人中流行
《汉书.艺文志》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

”如果这一“传言”属实的话,那么我们中华民族四千多年前上古时代的黄帝,就是中国第一个球迷了!
我国古代的球类运动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叫“蹴鞠”的足球。

蹴(cù音促)是踢的意思,鞠(jū音居)是一种以皮革为外壳,里面装满毛发的实心球。

而花倮人的球是用麻线裹成的,直径一般在20厘米左右。

另一种叫“击鞠”,或叫“击球”,是骑在马身上用球杖打的球。

蹴鞠运动起源较早。

战国以后,蹴鞠运动逐渐普及,球迷及球迷帝王也就逐渐多了起来。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太公就爱好这种足球运动。

据史书记载,他经常在自己的家乡和“屠贩少年”踢球。

高祖刘邦本人也对蹴鞠有浓厚的兴趣。

他不但自己爱踢球,而且爱看比赛。

为此,还专门在宫苑里建造大规模的“鞠域”,作为足球竞赛之用。

在他的宫室中还藏有《蹴鞠新书》,命令全国要以蹴鞠来训练士兵。

汉武帝刘彻除在长安宫苑内建造大型的足球场外,还在“三辅离宫”建造“戈猎、射驭、狗马、蹴鞠”场地。

在他当政时进行的对匈奴战争中,行军所到之处,都设立球场,统
帅带头踢足球,官兵从上到下,人人都必须踢球,也就是说,蹴鞠已成为军队里正式开展的军事训练科目了。

花倮的蹴鞠至于说起源于什么年代,现已无法考证,他们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到今天。

漂亮的服饰图案:记录着花倮人古往今来的故事
花倮人的服饰非常漂亮,衣服由几百片红黑白绿蓝青的六色三角形布片拼凑而成,就像荞籽的形状一样,又似古时将士身上穿的甲片。

衣服的袖口和大襟边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是花倮人早先的充饥食物——山中的大蚂蚁。

这说明花倮人曾经有过特别苦难的经历。

在领口处那些犬牙交错的花纹,其实是一种白描手法,绣的就是犬类动物的牙齿,它警示着花倮民族的危险随时在脖颈上,也可以说花倮民族有尖利的兽牙作保护。

头上的饰物重达数斤,为深红色的绒线冠顶,无论老幼,统一穿着青黑色褶裙,身后腰间系九条红黄色的绒线粗茎,远处观望犹如雄鸡一般。

这些图案符号就像大百科全书一样,向今天的人们诉说着什么。

听说今年他们的荞年节预备工作却要提前进行,首先要为本年的荞年节选出主持人。

荞种是圣物,主持人的选定自然也不能马虎,得由村中德高望重的毕摩于正月间占鸡卦选出,只有父母双全、夫妻和睦、子女康健的中年男子才有被选中的机会。

被选中的主持人有生之年在花倮人群中极为风光,死后亦会得到祖灵庇佑的待遇。

第二天的葫芦笙舞和踨弦子在荞年节的傍晚时进入高潮,最后由主持人带领,向西、南、北三个方向舞出村外,伴随着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口中发出“哩
哩”的喊叫声。

舞到村边时,每人折两支树枝返回,并从村头开始,向每家粮仓里扔一支树枝,意为祝其来年粮仓丰盈。

昔日寂静的山寨,彻夜地喧嚣着,直到拂晓时分。

漂亮的服饰图案是记录着花倮历史的百科全书。

踨弦子是花倮人茶余饭后的重要活动之一。

花倮口弦是花倮青年男女的随身物品。

花倮人的芦笙舞——中国式的迪斯科。

几千年前的纺织文化仍然在大山深处沿袭。

蹴鞠活动还在花倮人中沿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