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病机课件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 发病倾向 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受性 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
的特性。 15
3.精神因素 内伤性病因 4.营养和锻炼 5.遗传因素 (先天禀赋 遗传疾病)
16
• 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疾病发生后病 变本质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指在疾病过程 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
10
邪气的侵害作用
导致生理功能异常——阴阳失调, 气血精津液的代谢及功能障碍,以及 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等。
造成脏腑经络的形质损害——损伤 皮肉筋骨脏腑,亏耗精气血津液。
改变个体的体质特征——改变个体 体质特征,影响其对疾病的易罹倾向。
11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六淫致病—发病急、病程较短,初 起多有卫表证候。
七情内伤—发病多缓慢,病程较长, 多直接伤及内脏。
12
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 感邪轻者病情轻,感邪重者病情重。 • 受邪浅者成表证,受邪深者成里证,
表里同受成两感。 • 风邪轻扬多在肺,湿易阻气多伤脾,
疠气发病急骤易入里。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 失常、津液失常,以及“内生五邪”等。
17
一、邪正盛衰
•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 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 发生的盛衰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 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就是邪正 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 虚”。
概说
病机与病机学概念
• 病机: 含义: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
归的机理。 意义:是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现象,从
而得到的对疾病内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 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依据。
1
• 病机学: 含义: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
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论分支学 科。
形成:病机理论源于《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 奠定了脏腑病机、六气病机理论基础。 发展:
• 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是机体自身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
7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邪正相争与发病 •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
正气——是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总 称,即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 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 抗邪防病能力、自我康复能力。
8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表现 疼痛喜按,二便失禁,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
虚无力等。
20
虚实错杂
• 含义: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邪相争,邪 盛和正衰并存的病理状态。
• 形成原因: 实性病变失治,邪久留、损正气,形成
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变。 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 或本正虚,兼内生痰、食、瘀血、水湿
凝滞的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变。
3
• 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 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 形质损伤或机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 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
•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即机体处于病 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 发病机理—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和基本机制的理论。
6
18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实证的病机
邪气盛则实
含义
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 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
邪气较盛,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的一 系列证候。
形成
外感六淫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 留体内的内伤病。
表现
体质壮实,精神亢奋,壮热烦躁,疼痛拒 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
热结肠胃、痰食壅滞、湿热内蕴、
形成 大积大聚,使实邪结聚于内,阻滞
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
21
• 虚实错杂一般有虚中夹实与或实中 夹虚两类。
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 夹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
(如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湿滞中焦证)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 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邪热
炽盛灼津,致气阴两伤证)
22
虚实转化
• 由实转虚——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的 病理转化过程 。
19
虚证的病机
精气夺则虚
含义 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 一种病理状态。 气、血、精、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以及脏腑经络
特点 功能减退,使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
烈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证候。
形成 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耗损、邪 气损害等。 体质瘦弱,神疲乏力,声低气微,自汗,盗汗,
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发展了六经病机,发挥了脏腑、经络、 气血、痰饮病机。
2
2.隋·巢元芳《诸病源候论》 为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专著。
3.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奠定了儿科病机理论基础,阐明了儿科
病机特点。 4.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 李东垣确立“阴火”的病机概念。 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有余、 阴不足”及阐发“六郁”病机。
疠气、虫兽伤、金刃伤、化学毒剂
13
正邪相争胜负决定发病
1、正邪相争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正胜邪
不发病
邪胜正
发病
2、正邪相争决定证候类型
wenku.baidu.com
14
1.环境因素: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气候、地域、生活工作、
社会环境
2.体质因素 (发病的内部因素)
体质:形成于先
天,定型于后天 的个性在形态结 构、代谢和生理 机能上相对稳定
• 由虚转实——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 的病理转化过程 。
23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
至虚有盛候
含义
“虚”为病机本质, “实”为假象的病理状态。
形成
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 功能减退,气化无力所致。
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嫩。
表现 又兼腹满(时减)、腹痛(喜按)
等假象。
24
真实假虚
大实有羸状
含义
“实”为病机本质, “虚”为假象的病理状态。
• 正气的防御作用 抵御外邪入侵 祛邪外出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修复调节能力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 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正虚感邪而发病 正虚生邪而发病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9
• 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
称“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 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如六淫、疠气、外伤、虫兽伤、寄生 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痰饮、瘀 血、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