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二子说》苏洵,及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二子说
苏 洵
教学目标
1、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熟练诵读通译全 篇古文。 2、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 和期望。 3、结合文章深意及“三苏”生平要事,启示 自我人生。
解题
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记叙事 物、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 都是为了阐明道理给人启示或给自己 明志。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后来 统称论说文,如《爱莲说》。 本文的题目可以理解为论说二子取名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 死 而 不 学 则 殆
3.苏轼和苏辙两人的名字有什么共 同之处,其寓意是通过什么来体 现的?这种写法叫什么?
都带车子旁,和车有关;通过说明其 构造在车上的功用来体现的;托物引 喻。


品味他人,思考人生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 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嘉祐二年(22岁)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 判官。 熙宁二年(32岁),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 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 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元丰二年(42岁),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 团练副使。 元祐八年(56岁)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 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 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jiá)城县(今河南郏县)。
说:
轼和辙的缘由。
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 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他年轻时 参加科举考试不中,27岁时决心闭门读书。 37岁时,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 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 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 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 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 轼11岁,苏辙8岁。
读书百遍, zhěn 轸 zhé 辙
shì 轼 yù 与
jù 惧 pū 仆
皆: 都。 若:好像。 好记性不 虽然如此。 虽然: 如烂笔头 与: 参与。

轼 轸

轮 辐
其义自见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它们) 在车上都有用途,可是这轼,惟独好象没 有什么用处。虽然如此,去掉轼,那么我 没有见过这个样子算是完整的车子。轼啊, 我担心你不注意表面的修饰啊! 天下的车子没有不经由车辙,可是人 们谈论到车子的功劳,车辙是不相干的。 虽然如此,车翻马倒了,灾祸也不会波及 车辙。这车辙啊,正好处在灾祸和幸福之 间。 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祸了!

• • •



品味他人,思考人生
• 由苏洵给二子命名的深意 以及他们的生平中,你获 得了哪些启示? 知子莫若父
性格决定命运
……
学 而 时 习 之 , 不 亦 说 乎
回顾这堂课文,我们收获了什 么?
学习了一点儿文体知识; 积累了一点儿文言字词; 获得了一点儿人生感悟。
标题四
一做命行样自造要 步起。成可己自想 一,”习以的己把 步培就,活出的握 走养让积出身人自 向自我习伟低格己 幸己们成大微开的 福良从性和,始命 的好点,精平,运 明的滴积彩凡不就 天习的性。的要要 !惯行成“人埋从 ,为 积同怨塑
品味他人,思考人生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眉山人,晚年自号颍 (yǐng)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 仁宗嘉佑二年(18岁)与苏轼一起中进士。 熙宁五年(31岁),出任河南推官。 元丰二年(40岁),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 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 酒税。 元丰八(46岁)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 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哲宗元佑四年(50岁)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 丞。 元佑六年(52岁)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崇宁 三年(65岁),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
源自文库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 死 而 不 学 则 殆
1.苏洵的两个儿子叫什么名字? 苏轼 苏辙
2.苏洵给给儿子取名轼和辙的缘由是什么?
苏轼起名原因:苏轼从小性格豪放,锋芒 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洵希望 苏轼要像车轼那样处于要位,放低身段, 甘为人扶,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 苏辙起名原因:苏辙性格平和淡泊,深 沉不露,左右逢源,尽力王事;苏洵希 望他像车辙一样甘居人后,仿效依循, 深沉持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