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诊治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的诊治指南
【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注意有无急性期病人接触史、疫苗接种史及既往麻疹病史。接种疫苗后发病年龄向大年龄推移。任何季节可发病,流行高峰在亚热带为冬春季。临床表现:潜伏期10天(6~18天)
(1)临床经过
前驱期:2~4日,发热,一般在39℃左右,伴结合膜充血、流泪、流涕、咳嗽等其他症状。于发热后2~3日可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出疹期:3~5天,多于发热后第4~5天出疹,初见于耳后、发际,逐渐向面、颈、驱干及四肢蔓延,2~3日遍布全身。为暗红色斑丘疹,充血性皮疹。此期体温持续升高,全身中毒症状加剧。
恢复期:2~3天,皮疹出齐出透,体温随之下降,1~2日内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疹顺序隐退,遗留褐色的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2)临床类型:除上述典型麻疹外,尚有:
轻型麻疹:病情较轻,病程短,皮疹散在稀疏。
中毒性麻疹:中毒症状重,高热,大片融合性皮疹或出疹不透或刚出疹又隐退,伴气促,心率快,发绀,循环或心力衰竭,昏迷,抽搐。出血性麻疹:少见,皮疹为出血性,伴高热等全身严重中毒症状。(3)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肺炎、喉炎与脑炎。
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减低或正常。
鼻咽部涂片或尿沉渣染色:找多核巨细胞,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血清学检查:血清抗麻疹病毒IgM抗体为早期、快速的特异性诊断方法;血清抗麻疹病毒IgG抗体双份血清滴度≥4倍增长有回顾性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常见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主要为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肠道病毒感染、药物疹、过敏性皮疹等。
【治疗原则】
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
隔离、居室应保持空气新鲜、整洁温暖。
口腔、鼻、眼、皮肤应保持清洁,多饮水,给予易消化和营养丰富饮食。
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或头部冷敷,烦躁不安可给少量镇静剂。
体弱多病者早期可给丙种球蛋白0.2~0.6ml/kg,肌注,q.d,共2~3日。
中医中药;初期,可用辛凉透表法,选用升麻葛根汤、银翘散加减;热症重者,可用三黄石膏汤或犀角地黄汤;体虚肢冷宜用人参败毒汤;恢复期热退疹收,宜用养阴清热法,可用沙参麦冬汤等。
并发症的治疗
肺炎:治疗同一般肺炎。
喉炎:蒸气吸入,呼吸道梗阻者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并选用抗菌药物,喉梗阻严重者及早考虑气管切开。
心血管功能不全:应及时使用快速洋地黄药物,同时应用速尿等利尿剂。
脑炎:基本同乙型脑炎。
【疗效标准】
皮疹消退、体温正常3天以上,症状消失可予出院,有并发症应待症状基本消失,方可出院。
【预防】
因高热和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特别是成人高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背疼、肌痛、关节痛就诊者要做分泌物(鼻咽、眼分泌物及尿沉渣)涂片检查多核巨细胞,单间隔离观察3~5d,是否有皮疹出现,发现麻疹病人要执行呼吸道隔离,精心合理的护理是促进病情恢复的重要措施,对症和防治并发症治疗,于6h内填卡上报,凡接触病人的易感者应检疫3周,接受过被动免疫者检疫28d。
对患者实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6日,伴有呼吸道并发症延长至出疹
后10日;
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童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无并发症儿童在家中隔离,以减少传播和继发院内感染。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最主要的措施。
易感儿接触麻疹后早期注射丙种球蛋白3ml。
麻疹防治院内感染的对策
麻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一、对处于潜伏期的麻疹病人管理缺失;
二、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患儿,如流动人口、特殊疾病患儿(惊厥病人不能接种麻疹和脑炎疫苗)等,不具备特异性免疫;
三、小儿免疫力发育不成熟,抵抗力差,易感性高,一旦感染后自身清除病毒的能力差,在危害自身的同时又成为新的传染源;
四、麻疹以飞沫空气传播为主,不易控制,易造成小范围播散;
五、社会因素:探视麻疹病人缺乏有效的管理,多人探视造成传播;
六、麻疹病人临床表现的异性化、轻型化、早龄化,给早期诊断增加了难度。
防治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各项麻疹预防控制措施
二、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
三、加强麻疹监测,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建立四级监测网络:病房传染病监测医生、护士—病房院感领导小组--病房院感领导小组—院感管理科
四、切实做好麻疹疫情传染源管理工作,杜绝麻疹病例院内感染现象发生
五、对一线医生和基层医务人员广泛开展麻疹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使他们对麻疹保持高度警惕,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门诊医
生要彻底排除传染病后再将病人收入普通病房。同时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传染病首诊医师职责:
1.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详细登记病例地址、联系方式等,及时会诊、诊断、隔离、报告和(转院)治疗。
2.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
3.及时将处理情况及病例上报县区卫生局和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急诊处理流程
急诊科应成立传染病管理小组,加强对传染病的监督和管理。预留一个独立的传染病区域,用一道门相隔,平时打开,两区相通,有传染病病人时或传染病流行时此门关闭,两区完全隔离。平时散发的传染病或疑似者,在传染病区域按传染病的要求隔离患者。患者病情危重需有创检查和治疗时医护人员根据情况要二级或三级防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安全转运至相关的科室和传染病医院,急诊科不能留观传染病人。患者居住过的房间、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运转经过的走廊过道及使用的车辆必须做终末消毒。
要求一线的急诊人员要时时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状况,除常见传染病外医护人员对甲类和按甲类处理的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的情况必须掌握,思维敏捷,认识清晰,行动迅速,救治规范,绷紧传染病有严重危害这根弦,按相应的级别防护,对有传染病的家庭或密切接触者进行宣教,能够在第一时间防止传染病的进一步流行。对不明原因的疾病按传染病处理,在诊疗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敏感性,警惕性,防止误诊、漏诊、漏报。并减少或杜绝传染病的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