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下的英语致谢行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貌原则下的英语致谢行为
摘要:Brown &levinson 的礼貌模式把礼貌看作一种普遍现象,且认为礼貌是相对概念,一种行为在既定语境下是否礼貌、恰当依赖于语境因素,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受到言语交际过程中诸如交际双方的人际距离、相对权利以及相关言语行为的强加力度的语境因素影响,本文从礼貌原则理论出发,探讨以上语境因素对交际双方礼貌语言选择的影响。

Abstract:Brown and Levinson regard politeness a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and hold that politeness is a relative concept and whether polite is polite and appropriate in a given context depends on a number of context factors. Among these factors, relative status,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S and H and ranking of imposition are the social variables that directly contribute to politeness decision. This paper takes thanking acts as topic, to analyze how the above mentioned context elements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thanks acts.
关键词:礼貌原则,人际距离,相对权利,言语行为,语境
引言
礼貌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属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goffman(1967)看来,基于面子的礼貌是人类社会生活和交际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Brown &levinson 将goffman 的“面子理论”进一步发展为普遍礼貌模式,认为礼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交际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交际者用来缓和可能出现的“面子威胁行为”的一种交际策略(Brown &levinson 1978,1987),他们指出,礼貌程度以及礼貌策略的选择会受到诸如交际双方的人际距离,相对权利以及相关交际行为的强加力度等语境因素的影响。

从Brown 和levinson 的普遍礼貌模式提出至今,一些应用该模式的论文和专著不断问世,语言礼貌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相当的发展。

然而,不足之处在于,相当部分的研究都局限在对自然话语中礼貌现象的研究上,很少有专门针对感谢行为的礼貌分析。

“感谢”这一言语行为是各个语言社会相当普遍并反复使用的,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语言行为。

本文拟用礼貌原则理论来对该行为进行考察,希望能对英语学习者起到一点作用。

二.礼貌语境制约性的内涵
关于礼貌受语境制约的问题,在Brown 和levinson (1978,1987)的普
遍礼貌模式中已有阐述。

Brown 和levinson 的“面子”内容是随文化的不同而变化的,而且他们所提出的用来缓和“面子威胁行为”的礼貌策论与社会语境关系密切。

在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Brown& Levinson 1978,1987) 一书中,把影响“面子威胁行为”的因素归结为以下三个社会因素:(i)D: 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
(ii) P : 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相对权利
(iii) R:交际中相关谚语行为的强加力度
从而得出“面子威胁行为”的测量公式:
Wx = D(S,H) + P(H,S) + Rx
(Brown & Levinson, 1978: 74-76)
两位作者又进一步提出,影响礼貌的三个社会因素本身就受语境的制约。

不同文化不同场合中P D:以及R 的值也会不一样,从而影响言语中所选择的礼貌策略。

Brown & Levinson 在文中举了个很典型的例子来证明交际双方的交际行为,受不同交际场景的制约:一般情况下,银行经理较之职员具有相对高的权利,但如果是在职员持枪威胁经理的情况下或是职员在法庭上出面指控银行经理贪污罪行的情况下,双方之间的相对权利则会发生变化,双方使用礼貌则略也随之变化(Brown & Levinson, 1978: 78)。

Brown & Levinson 有关以上三个社会语境影响言语行为中礼貌程度和策略的论证,在一定的程度上与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相一致。

如在其关于礼貌问题的阐述中,就强调言语交际中说话者双方的社会距离、相对权利以及言语行为的强加力度等三因素的重要性。

作为特定的礼貌行为,感谢言行同样受到以上三种因素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就以下过程收集材料:
(1),什么是感谢行为及其存在的恰当条件
(2),收集不同语境下的感谢行为
(3),分析语境制约下的感谢行为的礼貌程度
(4),从语用学角度来分析礼貌原则下的感谢行为
四.结果与分析
Brown & Levinson 对礼貌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为了顺利参加社交,我们有必要承认并意识到对方的两种面子:公众眼中的“个人形象”(the public self-image) 和自我面子(the sense of self.),交际双方理应尊重对方的交际愿望,充分考虑到对方的面子和感觉,避免面子威胁行为的发生。

一旦交际行为发生就会有惠和损,说话人要听话人为他做一件事,受惠的一方是说话人,受损的一方便是听话人;如果说话人自告奋勇地提出愿为听话人做事,那么受惠的便是听话人,受损的一方就是说话人,这里的“惠”和“损”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惠和损,并不专指物质上的得和失。

一般来讲,一方受惠,另一方就受损,因此,为使交际行为顺利进展下去,受惠方就必须顾及对方面子,采取感谢行为以示礼貌。

基于此,感谢行为可被认为是受惠方为受损方所作出的补救措施,同样受制于语境因素的制约。

本文中将分别从这三个社会变量分析礼貌原则对感谢行为的制约性。

礼貌策略的选择首先与交际中双方的社会距离密切相关。

“礼貌的其中一个功能便是创造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

”(Mey, 1993:70). Brown & Levinson 把交际中的距离分为两种:一种是交际双方的人际距离,即亲疏程度;一是交际双方交际时的空间距离。

我们所讨论的感谢行为主要涉及人际距离。

根据Brown & Levinson 的礼貌模式,交际中的两个社会变量即相对权利和言语行为的强加力度保持不变,交际中双方人际距离的不同会影响到礼貌策略的选择,产生不同的言语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交际中双方关系越密切,所需要的礼貌程度就越低;双方关系越疏远,越陌生,交际中双方就越要客气。

下面我们选取不同人之间的感谢行为为例,来验证交际中双方的人际距离对礼貌的制约性。

4,⑴.交际中双方人际距离对礼貌的制约性
例1.(迈克和他的女朋友正在电话中商量去看音乐会的事)
Mike: I’ll pick you up at 5:30, ok?
Kate: Fine
Mike: see you later. ( 实用社交英语,53)
例2.(大卫正在电话预约去看医生)
Nurse: Would 3:30 be all right?
David: Sorry, I can’t finish my work so early. 5:30 will be fine.
Nurse: ok, we’ll expect you then at 5:30 on Monday.
David: thanks a million. (实用社交英语,51)
例3.(在检票处)(检票员与乘客)
Crew member: Good evening, sir. Show me your ticket, please.
Passenger: yes, here you are.
Crew member: Thanks a lot. (After checking) have your ticket back, get on, please. (实用接待英语,3)
上述三个对话发生在亲疏关系不同的人之间。

在例1中,当迈克告诉他女朋友他会在5:30 去接她时,他女朋友只是简单回答了“fine”, 并没有说“thank you”,此时,迈克是受损方,他女朋友是受惠方,而这种基于亲密关系之间的惠和损,却没有感谢行为的发生。

例2当中。

由于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正式人际距离。

即便我们都清楚安排病人与医生见面是护士的工作职责,但病人还是要说“ thanks a million”以示感谢。

这是病人与护士之间存在的社会距离所决定的。

例3当中。

剪票员有权利检查乘客的车票。

然而,他在检查完乘客的车票后,还是说了“thank you”, 还是由于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

根据Brown & Levinson的礼貌模式,会话中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越大,使用的语言越礼貌;反之,则越不礼貌。

在以上的三个对话中,双方的社会距离由低到高发生变化,表现在言语中也发生了由不礼貌到礼貌的变化。

4,②.交际双方的相对权利对礼貌的影响
听话者和说话者之间的相对权利会影响受惠方感谢行为的实施方式。

采用哪一种方式有一定的规则,必须考虑到说话人与对方的亲疏关系与上下关系。

感谢行为之所以成为必要,其原因是对方为自己作了某件事,因此可以说是最单纯的关系表达,就是采取对该行为作出正面评价的形式。

例1.
A local farmer: this place is dangerous one, so don’t come nearer.
The officer: I guess what you said is right. I won’t (Great Gatsby, P231) 例子中描写的是一官吏靠近凶险水库的情形,附近的老农向他讲述了有关库房中一些恐怖事件的发生,并忠告他不要靠近水库。

官吏对老农作出“I guess
what you said is right. I won’t”的评价。

这类表达只能在说话人对听话人毫无顾忌的场合才能使用,因为是一种不太礼貌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感谢”不如说还停留只“评价”的阶段,可以解释为一种对对方的敬意很低的感谢表达。

但与此相反,如果听话人地位比说话人地位高,明确的感谢行为则是必需的,如下所示:
“Thank you very much, we’re so pleased that we have made this deal together and it is really a great honor to know all of you”. (Business English, P23) 上例中,说话人一连用了Thank you,so pleased 和a great honor 来表达他们由衷的感谢之情,因对方能提供给他们公司赖以生存的定单,这类感谢通常是针对对方有相对权势的情况。

例2.
(公司经理指着办公桌上如山的文件对秘书说)
Superior: go and get that files typed before midnight. Thank you.
Secretary: (holding back her irritation) yes, I will. (商贸英语)
在上例中,上司似乎在感谢秘书将要完成的任务,实则是在下达命令,这里的感谢与其说是感谢毋宁说是在命令。

4,③.言语行为的强加力度
礼貌这一语用现象不仅表现在其形式上,更表现在其功能与社会意义上,交际中的强加力度随礼貌程度不同而相异。

例1.
“S o, if you’ll be as kind as to shut up. I’d appreciate it.” (Elmore: Hombre.1998) John:I was wondering whether you can do me a favor, you see, I need 500 dollars urgently. One thousand thanks”
Jessie: let me see whether I can withdraw money right now. (实用社交英语,56) 在以上两例中,讲话者所附带的言语强加力度都比较大。

在第一例中,言语形式看似礼貌,实则不是。

讲话者想要对方停下讲话,但他知道这将威胁对方的面子,所以讲话者就把感谢词强加给予对方,目的是让对方赶快停止讲话。

例2中,约翰想从同学杰西那里借500元,一笔不小的钱。

发话者请求听话者借钱给自己,这个请求是使说话者受惠而不是听话者受惠,即这个言语行为
对听话者的强加力度比较高,所以在这个请求中,约翰使用了尽可能高程度的礼貌策略,竭力感谢听话者,使用了“千恩万谢(one thousand thanks).
例4.(约翰正在做作业,碰到了难题,他的同学想帮助他)
Charles: listen, you can’t manage it half an hour, shall I give you a hand?
John: don’t bother. I can make it myself. Thank you. (实用社交英语,81)
这里,Charles 拒绝了John 善意的帮助,但他知道这是有伤面子的,因此特意说“谢谢”,基于面子需要是人的本性。

4.④.具体实例的解析
基本说来,表示感谢的谈话整体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1),开始接触时的寒暄性感谢;2)对具体行为的评价与感谢,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3)谈话结束时的告别性感谢。

下面我们以奥斯卡获奖致辞为例来分析一下。

Academy Awards speech
I’m very grateful to receive this award for “Best Actress.” I can’t begin to tell you how much I appreciate this great honor. (谈话的开始)
There are many people I’d like to thank. First of all, I want to thank my parents for bringing me into this world. I also want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all of my teachers over the years, but especially to my acting teacher, Jim JONES, who taught me everything I know. I want to thank my husband, for his understanding and kindness. And finally, I want to express my appreciation to all of my friends for their support especially to Martin Miller, for being there when I needed him. (提供信息,表明感谢)
This award means a great deal to me. Words can’t express how honored I feel at this moment. I will remember this nigh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Thank you very much. (接触的结束部分,再次致谢)
这是一个获奖演员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所发表的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讲话。

因为是比较郑重的场合,到席的客人都是给予讲话者多方面照顾的恩师,益友,亲人。

所以讲话人用了慎重,礼貌,繁琐的感谢表达方式,这段演讲多次重复涉及感谢用语(8处),评价他人为自己所施与的恩惠(8 处),不仅由衷地表达出说话人对来自各方关照的感激之情,而且将“感谢”谈话的基本结构表
达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象社会距离、相对权利和言语行为的强加力度等语境对感谢行为具有制约性。

因此,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致谢方式,而对待不同的人致谢方式也相应不同。

既然感谢是说话人主动向听话人实施的行为,相对于要求对方承担起负担的“请求”,“命令”等行为,感谢似乎比较容易操作一些,但仍必须注意适当的质和量。

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与策略,这跟个人的性格,修养,社会经验等密切相关,人们要在不同的场合依据各种各样的要素,选择恰当的感谢方式。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感谢行为的恰当使用来达到某种目的,是最一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用礼貌原则来研究感谢行为也便显得格外有意义,这也是目前英语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书目:
1. Foan Cutting (2002),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London and New York
2. Jean Stilwell Peccei (2000), Pragma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Leo Hickey (2001), t 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 .何兆熊(1999),《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何自然,(2003),《语用学讲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黄景桓,(1998),《实用接待英语》,中国铁道出版社,
7.李春光,(2005),《实用社交英语》,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8.刘小珊,(2002,1),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日语的感谢行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报
9.吕和发,任林静,陈宁(:1997.)《实用公关英语》,旅游教育出版社
10.王雪玉,(2006,4),文学语篇中的礼貌探微,外语教学
11.王燕希,(2003),《商贸英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