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特色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介绍了伊利河谷林果业的现状,分析了当地林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当地林果业发展的措施,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

关键词特色林果业;问题;对策;新疆伊犁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08-03

1 伊犁州林果业发展现状

1.1 林果业种植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底,伊犁州直各类林果总面积4.60万hm2。其中:苹果1.62万hm2,葡萄8 260.0 hm2,树上干杏8 813.3 hm2,核桃3 873.3 hm2,桃、李、西梅、鲜食杏2 400.0 hm2,其他(红枣、榛子、樱桃李、梨、文冠果等)6 486.7 hm2,已初步形成以苹果、葡萄、树上干杏和桃、西梅等时令果品为主的四大产业基地格局。2015年结果面积为18 640.0 hm2,其中:苹果7 086.7 hm2,葡萄6 013.3 hm2,树上干杏3 406.7 hm2,桃李西梅1 013.3 hm2,其他1 120.0 hm2。产量29.41万t,其中:苹果9.47万t,葡萄12.88万t,树上干杏2.92万t,桃李西梅2.94万t,其他1.20万t。林果总产值13.25亿元,拉动农牧民人均收入701元,较上年增收32元。

1.2 保鲜库、专业合作社、出口备案基地

州直(不含奎屯市)已建成投入使用低温保鲜库16.9万t,共有林果专业合作社65个,各类果品出口备案基地共有20个,州直共注册林果产品商标25个,审核认定州级特色林果示范园35个(表1)。

1.3 林果加工企业情况

州直现有大型林果加工企业6个,主营产品涉及葡萄、野酸梅、树上干杏等。固定从业人员292人,带动农户数7 050人,年销售额18 350万元,年利润3 260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林果基地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非常薄弱

低温冻害、倒春寒、霜冻、雪灾、冰雹、大风、暴雨、洪水等极端灾害天气连年给州直林果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州直林果重点县市近几年造林基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防护、灌溉等基础设施不配套或者严重缺乏,致使部分县市新造林基地的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退耕还林基地的毁林重造、四荒造林基地的嫁接改造、未达验收标准造林基地的补植补造、受灾受损基地的更新抚育尚存在较大的缺口等。

2.2 林果业科技支撑能力严重不足

林果基地的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促农增收致富贡献率不稳。科技攻关投入力度不够,培训指导任务繁重,实用技术推广维艰,技术人员较为缺乏。

2.3 林果业加工转化能力,不能适应州直林果产业发展的实际

伊犁州果以销售鲜果为主,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落后,州直已建和在建的冷藏保鲜库容量仅为16.9万t。对上市期集中的果品只能优质果贱卖,等外果、残次果几乎没有销路。林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业带动能力薄弱,现有的几家林果加工企业年加工各类林果仅2万余t,果品的收购、加工、转化率低,企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与果农的利益连接机制缺乏,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州直特色林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形势。

2.4 林果业市场开拓能力亟待加强

各类林果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层次还较普遍低,内部运作还不规范,组织引导能力还很薄弱,销售市场集中在本地,对区内外、国内外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大,导致果品销售难的问题严重。

2.5 果园投入产出低,效益不高

2014年伊犁州直苹果生产投入为31 755元/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 790元/hm2。2015年由于伊犁河谷受早春低温冻害影响,平均投入更低,苹果生产环节物质费用平均为16 408.35元/hm2,人工费用平均为5 191.5元/hm2,平均总成本为21 599.85元/hm2。树上干杏的投入更低,尚不足15 000元/hm2。如此低的投入带来的是低产出,果品产量和品质不高,难以发挥林果业较高的经济效益。

2.6 林果业专业合作社数量少,且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

目前,州直各类林果专业合作社共有65个,拥有种植基地规模518.0 hm2,占州直林果种植总面积的11.26%;各类林果专业合作社年产果品0.16万t,仅占州直林果总产量的0.54%,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合作社的规模来看,成员在50人以上的合作社不到合作社总数的50%,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薄弱。

合作社管理水平较低、运行极不规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化生产的效益无法发挥。由于果农分散生产,农业投入品、果树管理、采摘运输等环节不能统一开展,导致果品质量、上市时间等千差万别,无法充分发挥果树集中生产的规模化效应。二是合作社内部的规章制度缺乏,或是组织松散,或是由负责人说了算,没有发挥合作社应有的作用,缺乏凝聚力和带动力,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三是缺少管理和技能培训。新技术和新方法是果品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受合作社成员文化素质低、技术水平落后、资金不足、人员不够等因素的制约,合作社的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不大。三是对农民合作社的认识不足。虽然合作社近年来发展较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很多农户对合作社的相关知识了解非常少,对合作社的性质认识模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内容及好处不知情、不了解,致使有些农民对加入合作组织有顾虑,积极性不高。四是年二次返利额比例低,调查中发现年二次返利的合作社仅占合作社总数的18.6%。 2.7 精品园、高标准示范园少,示范效果不明显

2009年以来,州林业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州直一个特色林果县(霍城县)、10个特色林果乡(巩留县阿尕尔森乡、伊宁县多浪农场等)、22个特色林果村(霍城县莫乎尔牧场一村、特克斯县四乡阿克铁热克村等)、30个特色林果示范园。总的来看,林果示范园数量还是太少,覆盖范围不足,且具有较高科技管理水平的精品示范园缺乏,示范带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2.8 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不够

由于果农对病虫害的防控意识不够,苹果棉蚜、苹果小吉丁虫、苹果蠹蛾、苹果黑心病、腐烂病以及树上干杏细菌性穿孔病危害严重。

3 对策

3.1 完善规划,科学布局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林果业发展规划。依托规划区的水土光热资源,选定主栽树种的适生栽培区,合理确定发展优势树(品)种的最佳区域布局。发挥特色,实行重点区域优先发展。不仅规划区内,树种、品种搭配要科学合理,更要考虑株行距和单位面积的适宜保留的有效株数,便于间作套种和机械作业[2]。

3.2 强化林果业实用技术培训

要强化对各级业务干部的培训,提高水平,增强能力,使其尽快成为林果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和服务者,重点是强化州、县(市)、乡(镇)、村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广大技术人员的科技服务水平;在州、县(市)业务部门建立二级技术培训基地(中心),建立完善县(市)林果技术服务机构,保证经费积极举办特色林果专项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技术上门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百名专家技术服务团”的功能作用,为广大果农和林果基地提供培训教材、指导、服务;要加强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种林果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林果技术服务网络,解决林果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和素质偏低的问题,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再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