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1.概述
板栗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经济利用率高、寿命长(山东泰山玉泉寺尚存10树龄900的栗树),素有“铁杆庄稼”之称,是山地丘陵地区和冲积平原保持水土、发展绿色生产的重要树种。
果实富含营养,可供生食、菜用、糖炒和制罐,也可作糕点或食品。
板栗长期以来就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尤以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盛名于世。
板栗树木材质细致而坚硬,耐湿抗腐,是建筑、军工和车船的优良材料。
生产上常以板栗作为材果兼用的树种来栽培。
此外,花是蜜源;栗树皮内含有大量单宁、坚果总苞可提取栲胶,用于制革和印染等行业;刺苞是活性炭的原料;果皮、雄花、叶片、根具有益气补肾、活血化淤、止血止痛、治疗外伤等功效。
板栗树适应性强,分布广,树冠高大美观,是绿化、美化和净化环境的良好树种。
板栗为壳斗科栗属植物,全世界栗属植物约有10上千个品种。
作为经济栽培的有:板栗、日本栗、欧洲栗和美国栗等几个种。
此外,锥栗和茅栗的坚果也可供食用。
其中以中国板栗分布最广、产量高、品质最好。
2.我国板栗栽培状况及优良品种
2.1栽培现状
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了全国栗属资源普查,共查出我国栗属资源有板栗、茅栗、锥栗和野板栗等种类约700种。
我国在1970年代开展了良种选育、繁殖技术、栽培技术等研究,以实生选育、外地选种、杂交育种等方法选育出了红光、九家种、华丰、华光等良种;并将袋接、插皮接、单芽接、双舌接、蜡封接等嫁接技术在板栗栽培上应用;1970年代通过矮化密植栽培研究,获得了板栗矮化密植丰产栽培技术;1975莱县小柱村亩栽74株,5年生栗树产量达329kg,费县周庄亩栽222株,4年生板栗树亩产达524kg,并提出亩栽56~66株为最宜。
1978年进行矮化密植修剪技术研究,提出每平方米留8~12个结果母枝为宜。
1980年国家林业部进行板栗区划,由山东果树研究所主持,1989年实施以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为主产区。
板栗在安徽也是主要干果树种之一,栽培也十分广泛,是发展山区经济林的主要树种。
2.2优良品种
我国南北各地的板栗品种很多,由于自然条件和繁殖、栽培技术的不同,大体上形成南北两大品种群。
南方品种群以果多、粒大、含糖量较低、淀粉含量高,肉质偏粉性为特点,多数以菜用为发展方向。
北方品种群以果粒较小,果皮光滑,蛋白质及糖的含量较高,肉质糯性,风味好,宜于炒食为特点。
南方良种有:湖北秭归的浅刺大板栗;安徽舒城的叶里藏和广德的大红袍、迟栗;江苏宜溧山区的焦扎、青扎、处暑红,吴县的九家种;浙江上虞的魁栗和诸暨的毛板红;淮北地区还广泛栽种山东郯城的尖顶油栗,海阳的石丰,莱西的红光栗,泰安的红栗以及江苏新沂的炮车2号等优良品种。
近年,又选育成的华光、华丰、蜜蜂球、叶里芷、二新早等品种,表现出粒大、早产、丰产、出实率高、坚果品质好等性状,南方各地引种试栽。
3.生长结果习性
板栗是树体高大的落叶、乔木果树。
根系深、分布广,须根前端常有外生菌根菌共生,使板栗耐瘠、抗旱、适应性强。
一年生枝可分为发育枝和结果母枝两类。
顶芽在生长后期多自枯。
发育枝依其生长强弱又可分为普通发育枝、纤细枝和徒长枝三种。
普通发育枝在幼树期是构成树冠的基础,多由枝条先端的叶芽生长而成。
进入结果期后,生长充实、长度适当的普通发育枝,抽出的新梢多易转化为结果母枝,使板栗树具有外围结果的特性。
纤细枝由一年生枝中下部的芽萌发而成,多位于树冠内膛,小于10厘米的纤细枝多易自行枯死,是冬季修剪时的主要对象。
板栗树枝条基部的休眠芽,寿命很长,是树冠更新的基础。
花芽为混合芽,着生在结果母枝先端第1~4节的部位上,外形肥大可辨。
粗壮结果母枝上的混合芽数量多,能抽生的结果新梢数也多。
生长衰弱的结果母枝,混合芽有时只能抽生没有雌花簇的雄花枝。
结果新梢结果后,如生长健壮,果前梢(尾枝)较长的,常可继续发育成结果母枝而连续结果;反之,生长纤细、果前梢较短的结果枝,则难以继续形成混合芽。
新梢在抽生花序的叶片节位上无芽,雌、雄花序脱落后就成为空节。
板栗雌雄异花同株。
雄花为柔荑花序、花小而无花瓣,连续着生于结果新梢的中上部。
有小花600~900
朵/雄花序,雄雌花比例约为2000~3000∶1,雄雌花序之比为5∶1,雄花序和小花在枝条上的开花方式是自下而上,呈无限型,有狐腥味。
雌花序是中心花先开,呈聚伞花序,以柱头促出反卷宗时为最佳授粉时期(开花后20~30天),雌花呈小球苞状,簇生于最上部1~4条雄花序的基部,通常并生有1~3个雌花簇。
每个雌花簇又由3朵水平排列的小花组成。
栗树为异花授粉植物,同品种授粉常形成空苞,但也有自花结实率较高的品种(如金丰栗)。
花粉传播方式风媒和虫媒兼有,但花粉常聚合成团,散布距离不超过20米。
栗的花期比一般落叶果树要长。
雌花受精后较少落果,自我调节的能力差,易发生大小年。
种子:种子属坚果类、种皮(涩皮)对种子起保护作用,对发育有抑制作用,采收后放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也不会发芽,但剥去涩皮后5~7天就可发芽,若不去涩皮需层积处理,使涩皮对种子发芽失去控制能力,层积1~3个月。
4.壮苗技术
板栗是用种子繁殖的苗木,长成后结果年限长,树体空心少,木材利用价值高,但进入结果期较迟,树体高大不易管理。
生产上为使板栗提前结果和取得栗果商品的一致性,除林果兼用的栗树采用直播造林外,多提倡和推广嫁接繁殖。
砧木选用实生板栗或野板栗,后者作砧木时并有矮化趋势。
茅栗、锥栗和栎属植物(如麻栎、白栎、槲栎等)与板栗间的亲和性差,不宜作为砧木。
播种量依果实大小而异,一般每1000平方米需120~220kg。
种子失重(失水率)与种子发芽有关:失重15~20%时,发芽率为68%,失重26~30%,发芽率10%以下。
故采收后的种用栗果,宜在7~10天内沙藏层积,保持2℃~4℃的低温,然后于次年春播。
秋播种栗容易腐烂和遭受鼠害。
板栗枝条有棱沟,枝面不平,且当年新梢上的芽充实较晚,芽接成活率低,故生产上嫁接板栗多在春季采用切接、劈接、皮下接或插皮舌接等方法。
嫁接时间掌握在1月中下旬到3月上旬,从砧木树液流动前直到接穗萌芽以前都可以。
芽接比一般果树要晚,约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方法可用带木质部的嵌芽接或大形盾状芽接。
近年,我国板栗扦插生根已获成功,不久将可应用于育苗生产。
1.建园
板栗对栽植地的土壤要求不严,山区的砾质土、滩地的沙壤土都极相宜,土层厚度需在60厘米~80厘米。
板栗喜微酸而不耐盐碱,盐碱过重的土壤栽植后容易引起缺素症状,生长不良。
选择品种时,应注意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特别是南北不同生态群品种间对环境适应性的差异,宜以地方良种为主,引入为辅。
山区可选择成熟一致的晚熟耐藏品种。
为提高结实率,建园时应选择几个品种进行配植。
板栗喜光性强而单产低。
栽植距离根据品种、立地条件及管理技术确定,适当密植。
平地栗园株行距可按4~5×6米;山地栗园可按4×5米。
进行集约化栽培的还可适当增加密度,也可进行计划密植。
山地丘陵栗园应等高栽植,防止水土流失。
为保证栽植成活良好,出圃苗苗龄不宜过大,起苗时要多带土,少伤根,侧根长度最好保留30厘米以上。
有条件时可接种菌根菌制剂或菌根菌土,以利生长。
丘陵山地野板栗资源丰富的,还可利用定植嫁接苗木建园、定植实生苗缓苗1—3年后嫁接建园、直播实生苗后嫁接建园、改造粗放管理栗园成园、利用野生砧就地嫁接改造成园、低产残冠大树高接改造成园等方式建立新栗园。
2.加强花果期管理
2.1雌花促成
上年贮藏的树体营养和从萌芽到雌花出现的营养状况都关系到雌花的形成和质量,从而影响栗园的产量和经济收入。
促成雌花可有效地提高产量,具体采取如下十项措施:
(1)选用良种进行嫁接;(2)早春适时浇萌芽水;(3)摘心;(4)抹芽;(5)除雄:当雄花序不足2cm时,将新梢最上端的3—5个花序保留,其余雄花全部疏除(以节省营养促进雌花形成,减少败育);(6)摘除尾枝(摘除果前梢或蓬前梢):当结果新梢的最先端一个混合花序刚刚露红长约0.5cm左右时摘除尾梢,摘除此混合花序上的新梢,减少营养消耗,减少生长素合成,保进雌花数量的增多;(7)早春叶面
喷肥:增强叶面的抗逆性,提高叶片生长质量,故生产上有“春风吹坏基部叶,当年雌花要减少”的农谚;(8)早春供给CO2;(9)秋施有机肥;(10)壮枝修剪等技术促成雌花。
2.2提高结实率
(1)适时疏花疏果:生产上一般每一果枝上留1—3个雌花序为宜。
疏果宜在幼果有黄豆粒至玉米粒大小期间为好,并注意外围枝多留、树冠内少留的原则。
(2)创造良好条件授粉受精:栗园放蜂、合理配置授粉树等。
(3)果前梢留4—6芽时摘心可提高结实率。
(4)前期追肥和浇水:促进受精、座果和果实快速膨大。
(5) 花期喷布5—10%的蔗糖液+0.1%的硼砂+50—100ppm的抗坏血酸或Vb。
(6) 可以有效地防止空蓬和落蓬。
2.3提高单粒重
(1)秋季浇水。
蓬皮是树体营养转给栗实的载体,水分是转给媒介。
秋季干旱栗蓬厚、果小;秋季雨水好时,栗蓬皮薄、果大,故秋季适时浇水后栗蓬薄、种仁大而重。
无浇水条件的栗园,可在采前15天开始每隔2—3天进行一次叶面喷水。
(2)秋季增施有机肥:秋施基肥、覆盖、栗园生草等。
(3)叶面喷肥:采前15—20天喷磷酸氢钾。
(4)夏季追肥:每年7—8月在雨季来临前适量施用化肥,可促进叶片肥厚,色绿、梢粗、粒大,增加单果重。
(5)秋季深翻:生产上有“春刨枝、夏刨花、秋刨栗子果粒大”的农谚。
2.4防止空苞
生产上经常会存在总苞内坚果不发育或仅存种皮的空苞现象。
原因主要与品种配植、当年气候及树体营养有关。
凡自花授粉或花期长期阴天多雨,影响授粉受精,均易产生空苞;土壤瘠薄缺氮、缺硼的也多空苞。
可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综合措施(如喷硼、施肥、人工授粉、壮树壮枝环剥和疏雄等)进行防治,以降低空苞率。
3.整形修剪
板栗喜光,枝条顶端优势特性强,任其自然生长时,树冠高大,枝条常外密内稀,结实少,大小年现象较严重,通过整形修剪可以改变这种状况。
根据板栗的生长特性,树形以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为宜。
长势强旺的品种或立地条件较好时多采用有中心干的疏散分层形树形,到后期再落头开心。
长势中庸偏弱的品种或立地条件较差时,以采用自然开心形为好,否则中心干不易培养。
具体整形过程与苹果、梨相似,整形时要防止轮生枝的发生。
栗树以生长健壮的结果母枝抽梢结果为主,产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果母枝的多少和强弱。
在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修剪可促使树冠上下内外各部分都能抽生健壮的结果母枝,达到立体结果。
具体修剪时,在土壤瘠薄、肥水不足的条件下,对弱树、弱枝应采取多疏少留,使树体养分集中供应,促进形成良好的结果母枝;在土肥水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对旺树、旺枝应采取多留少疏,缓和长势,培养良好的结果母枝。
树冠外围枝梢过密,可疏去细弱枝,保证内膛通风透光。
如树冠内膛过空,可利用徒长枝在夏季摘心,促发分枝,然后冬季去强旺枝留中庸枝,2-3年后即成良好的结果部位。
也可将生长旺盛的发育枝拉弯放平,以增加内膛的结果部位,并便于回缩更新。
着生部位不当的徒长枝可随时从基部疏除。
全树结果母枝过多时,对同一基枝上有2个以上结果母枝的,可对弱枝或疏或截。
结果新梢结果后,凡长度在15厘米以上,生长充实和果前梢较长的,应多加保留不剪;凡生长纤细、果前梢短小的结果枝则予疏除。
同一母枝连年抽梢结果趋于衰弱时,应缩剪更新,在其下部培养新枝代替。
对过长的一年生发育枝和雄花枝(新梢中上部只有雄花序而无混合花序的枝条)可留基部2芽短截,防止结果部位上移过快。
当树冠衰弱,结果枝大量减少,甚至出现焦梢现象时,可充分利用隐芽更新树冠。
对先端失去结果能力的大枝分年进行较重的回缩,促进更新,并积极利用基部发生的徒长枝代替原有枝头,即能恢复正常生长和结果。
4.肥水管理
过去栗园单产较低,同土壤贫瘠、养分严重不足和管理粗放密切相关。
加强土肥水等综合管理,增产潜力很大。
根据板栗树的吸肥规律,每年至少应施肥三次。
第一次施肥应掌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为主,可明显促进雌花的形成,增加每枝总苞数和每苞果实数,并加速新梢生长。
如基肥秋季早施并适当增施速效化肥的,这次追肥可以不施或少施。
第二、第三次肥料分别掌握在板栗花期和总苞迅速发育期施用,氮磷钾三要素配合,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和增加板栗百粒重。
基肥一般多结合秋冬季树盘深翻扩穴时施入。
栗为多锰植物,需钙量也较大,宜根据地区特点适量补入。
5.主要病虫害防治
板栗病害较少,虫害较多。
有时会造成死树或大幅度的减产。
5.1主要病害
(1)胴枯病:也称干枯病或腐烂病,主要为害枝干,引起腐烂,严重时全树死亡。
病菌借风、雨、昆虫等从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栗园管理,增强树势,防止病菌的侵入和蔓延。
对发病轻的植株,在5~6月削除病部,用400~500倍的401抗菌剂进行伤口消毒,并涂抹波尔多液保护。
生长期间对枝干喷布波尔多液也可减少侵染。
初冬或春季发芽前刮除病部后,对枝干涂抹或喷洒40%福美砷50~100倍液,则可杀死残留病菌。
(2)白粉病:在栗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梢、叶和幼芽,尤以苗木和幼树受害较重。
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布波美0.2度~0.3度石硫合剂或50%可湿性退菌特1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10~15天后再喷一次。
同时注意冬季清园,减少越冬病源。
(3)炭疽病:主要危害枝干和花序。
病菌随雨水传播入侵。
防治方法是:秋冬季及时剪除病枝,3—6月连喷3—4次500—800倍的百菌清,初冬或春季发芽前刮除病部后,对枝干涂抹或喷洒40%福美砷50~100倍液,则可杀死残留病菌。
5.2主要虫害
(1)栗瘿蜂:又称栗瘤蜂。
幼虫在先端栗芽内越冬、为害,使栗芽膨大成瘤状虫瘿,枝叶不能生长,影响结果。
一年发代1代。
6月上中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然后飞出交尾产卵。
防治方法:在成虫羽化出飞前后喷布50%敌敌畏乳油l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每隔7天依为害严重情况连续喷药2~3次。
被害较轻的幼龄栗园在成虫羽化前可及时剪除虫瘿烧毁。
如将剪下的虫瘿干燥保存,次春放还栗园内,则可提高天敌的寄生率。
(2)栗红蜘蛛:在干旱年份为害严重,常使叶片早落。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5~9代,以卵在枝上越冬,夏季为害最盛。
可用药剂涂干法防治。
春季越冬卵孵化后,在树干上刮15厘米~20厘米宽的环带至露出绿色,然后涂抹40%氧化乐果乳油10倍液或50%久效磷乳油20倍液,用塑料布包扎好,10天后再涂一次。
也可在栗树生长前期喷布波美0.2~0.3度的石硫合剂,或800~1000倍的三氯杀螨醇或20%螨死净2000~3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3)栗链蚧、栗新链蚧、栗绛蚧、栗大蚜:危害枝干、叶片,吸取汁液,引起树势衰弱,新梢干枯和早期落叶。
防治关键是在初孵若虫阶段喷布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
并积极保护红点唇瓢虫等天敌。
(4)桃蛀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
长江流域一年发生4代,淮北地区约发生3~4代,最后1~2代危害栗苞。
在堆苞脱粒期间转入栗果。
所以栗苞采收后要抓紧时间脱粒,并在堆苞期间喷布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止转果为害。
药剂用量掌握栗苞重量的3%左右。
山地丘陵栗园特别要做好害虫的综合防治工作,如烧毁各种落地栗苞,清除周围各种近缘寄主、适时进行果园土壤深翻等措施。
6.采收和贮藏
长江流域和淮北地区的多数品种在9~10月间成熟。
采收早晚与产量和价位相关,采果前10天果实增大最快,采收过早影响产量、栗果含水量高,采后容易腐烂,不耐贮藏;采收过晚,总苞多数开裂,栗实落到地面,容易损失。
故宜在果蓬由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并逐渐开裂成十字口时采收或在果实由黄白色转至褐色时采收。
在采摘时,应避免打落叶片,若打落50%的叶片,将会影响树体果后补充营养,导致翌年
减产。
采果后集中在阴凉、干燥和通风处进行堆积。
堆高不宜超过0.5米,堆后用草覆盖,如果天气干燥,还需适当洒水使总苞湿润。
3~5天后,总苞自行开裂,再捶打总苞,即可拾取栗子。
贮藏板栗应选择耐藏的中、晚熟品种,在栗果充分成熟时采收。
先薄摊晾开2-3天,使充分散热并除去表面水气,同时拣出病虫果及裂口果。
准备大量贮运的栗果,如虫果多,需用二硫化碳药剂熏蒸杀虫,每立方米用药20毫升,温度在20℃以上时,密闭处理20小时,即可杀死全部害虫。
二硫化碳易燃,使用时注意忌火。
为防霉烂变质,可用5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充分喷湿板栗,再行沙藏。
两种方法对栗子的发芽率和食用品质均无损害。
贮藏方法:南方一般在室内沙藏。
栗子在贮藏中怕热、怕干、怕冻。
宜选不会受冻的阴凉房间,地面先铺一层稻草,再铺5厘米厚的微湿沙,以手捏能成团,松手能散开为合适。
然后按l份栗果,3份微湿沙的比例混合堆放,最后再覆沙3~5厘米,上盖稻草。
堆高0.7米~1米。
每隔一周翻动一次,结合拾出腐果与调湿。
第二个月以后,翻动次数可以减少。
北方多挖窖或挖沟沙藏。
为降低霉烂率和减少栗果失重,还可将待贮栗果装入打孔塑料袋内,然后置筐中入贮于经消毒过的干净仓库内,定期检查、翻动。
贮藏期间要严防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