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集约高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集约高效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淄博市沂源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沂源县城东部,下辖16个行政村,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2.6万余人。近年来,沂源县把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县工业发展的主阵地,立足发展基础和产业禀赋,坚持走产业集群化、集群专业园区化的集约发展路子,园区承载能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2年,开发区入驻企业达78家,实现生产总值69.1亿元,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0.5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2.4亿元,增长39.6%;地方财政收入89078万元,增长14.6%。2012年在全省综合排名中上升11位。
一、强化规划政策引导,打造特色专业化园区
沂源县按照“全域一体、产业集聚、链式发展”的理念,全面审视县域工业发展基础和产业禀赋,明确发展定位,统筹制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培育打造医药、节能新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主导产业,并按照专业园区进行项目的空间布局和安排,逐步实现了“一个园区聚集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的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共享,拓宽了发展空间。期间,沂源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医药和新材料两个产业集群发展意见》、《关于扶持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加大了企业“退城进园”和“退镇进园”的工作力度,明确了财政、信贷、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形成了集约发展的鲜明导向,从而引导新项目向专业园区布点,老企业向专业园区转移。目前,新材料产业园区聚集了以鲁阳公司为龙头的企业18家,2012年集群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44亿元、10.5亿元;医药产业园区聚集了瑞阳、药玻为龙头的企业4家,集群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116亿元、22.5亿元;高分子产业园区聚集了瑞丰、慧科为龙头的企业11家,集群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21亿元、2.5亿元。在集中培育主导产业集群的同时,专门设立了小微工业园,引导其他行业企业向园区聚集,优化了整体布局。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壮大产业集群规模
近年来,沂源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医药、节能新材料、高分子材料三大产业集群,把拉长集群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作为着力点,进行连续密集的项目投入,努力实现质与量的同步提升,每年全县新上项目中70%以上为两大产业集群项目。一是以项目推动既有企业拓展发展领域。积极引导企业瞄准新兴市场和产业高端,丰富产品结构,带动产业优化升级。鲁阳公司通过新上“玄武岩纤维建筑保温板项目”,一举实现了由工业节能材料领域向前景更为广阔的建筑节能材料领域的延伸,产品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满足住建部建筑节能和公安部建筑保温隔热双重要求,全部达产后,产能为国内最大。药玻公司通过新上“年产6000万只带针玻璃预灌封注射器项目”,实现了从传统医药包装材料领域向新型绿色包装材料领域的转型升级,解决了玻璃瓶包装和塑料一次性注射器的缺点,成为我国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新型药用包装生产线,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进口产品替代。二是以项目催生壮大企业群体,拉长产业链。近几年来,着眼于找准并放大产业链中的某个关键链条,引进项目、企业,为集群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点。如医药产业,着力培育发展了医药中间体这一产业链中的重要子行业,鑫泉公司由一家制鞋企业转型进入医药中间体行业,入区后通过持续上项目,3年累计新上项目投资近10亿元,2012年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与国内排名前12位中的9家医药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国内头孢类抗生素医药中间体龙头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为集群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医药产业集群为例,该集群形成了医药、医药中间体、药用包装材料三个紧密衔接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生产终端医药产品的瑞阳公司,吸纳了鑫泉公司头孢曲松钠医药中间体75%以上的产品,同时,药玻公司的模抗瓶等产品直接为瑞阳公司提供药品包装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到“十二五”末,三大产业集群将发展成为500亿级的国内领先产业集群。
三、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沂源经济开发区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立区之本,把创新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县里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科技项目基金,专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高的工业项目和科研平台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工业经济步入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目前,全县拥有博士后科研
工作站4家、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4处,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处;牵头组建了山东省医药包装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帮助企业与6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设立了20余处产学研基地。聘请6位院士、30余名专家教授为科技顾问。比如,瑞阳制药公司在设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基础上,2010年又被批准设立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岗位和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011年获准组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创新平台,瑞阳制药公司的“抗生素类新药美洛西林钠产业化项目”突破了五大关键技术瓶颈,制备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6项发明专利和12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完全替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之首;起草的美洛西林钠国家质量标准超过美国药典33版,载入《中国药典》,引领了我国该类药品整体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
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园区发展保障能力
受区域条件限制,沂源经济开发区整体发展空间相对不足。为此,管理者坚持不乱铺摊子,把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集约化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整合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向三大产业集群集中,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度和企业聚集度。一是优化土地资源空间布局。强化规划制约和引导作用,在开发区大的平台上,以医药、节能新材料、高分子材料三大产业集群为依托,实施专业化园区布局。以节能新材料产业为例,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以鲁阳公司为核心的陶瓷纤维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园区占地1057亩,成为亚洲最大的陶瓷纤维制造基地。同时,为促进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发展,专门为鲁阳公司预留500亩土地,用于建设更为集约、专业的工业园区。瑞阳公司、药玻公司、鑫泉公司等医药集群龙头企业也逐步形成了各自的专业化园区,构建了开发区内的小园区,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类基础资源的共享。二是加大资金保障供应。实施银行信贷向产业集群、集群重点企业的集中投放,突出做好借力资本市场文章。一直以来,沂源县把企业上市作为破解资金“瓶颈”、促进企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按照“上市一批,培植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目前,全县6家上市企业中,有5家(药玻、鲁阳、瑞阳、联合化工、瑞丰高分子)在沂源经济开发区;另有5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通过上市,为企业开辟了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融资渠道,促进了项目建设,加快了企业规模扩张,提升了经济开发区整体实力。
五、深化各类服务,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沂源县坚持把服务作为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从体制机制、行政效能等多个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将开发区体制理顺、管理做实。将县城规划区内16个村划归开发区管委会管辖,设立了7个管理服务单位,明确了管理职能和权限,按编制配备了干部,使经济开发区真正成为服务经济、管理企业的行政主体,从而理顺了村企关系,为土地征用、社区化改造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提高集约服务水平。目前,正在依托小微工业园,建设集经济服务部门办公、工业产业发展展示、科技研发于一体的工业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实行行政审批部门集中办公,同时,落实项目建设的“一口代办”制,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促进了项目的加快建设。三是实施项目领导挂包负责制和部门承办制。每个项目,确定了一名县级领导进行挂包,分工负责领导,深入企业一线,靠前指挥,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确定一个县直部门作为承办单位,具体靠上服务,提高了项目推进水平。四是实施工业项目建设年、企业现场管理年等活动,健全完善部门服务机制、建立项目要素投入机制等多项保障机制;围绕提升产业集群的管理人才竞争优势,组织部分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参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训,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沂源经济开发区尽管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园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项目单体规模相对不大。下一步,开发区将按照全域一体、产业集聚、链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经济开发区东展扩容,顺接石桥工业小区,拓展园区经济发展空间。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提升园区经济发展质量。同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着力把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要素完善、功能完备、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