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启示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启示录——课程:痛苦–影评
我看的是加长版,全片202分钟。

私以为《现代启示录》是男人成长必看的经典,但对一姑娘来说,太沉重太痛苦了。

科波拉想要表达的精神我看懂了,可90分钟可以讲完的故事,硬生生演了三个多小时。

影片的类型可以算为公路片,通过一行人的所行所见,反应越南战场的真实情况,并揭示战争对于人类的摧残。

影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威尔德接受任务、遇见基尔高空军团、兔女郎和劳军晚会、与兔女郎发生一夜情、美军在湄公河上的最后一个据点、法国人的晚餐以及最后杀死目标。

每一部分之间通过队员们之间的对话或者故事做串联,通过这些部分结合成一部超长的“越战见闻录”。

Willard:Saigon... shit!I'm still only in Saigon... Every time I think I'm gonna wake up back in the jungle. When I was home after my first tour, it was worse. I'd wake up and there'd be n othing. When I was here, I wanted to be there; when I was the re, all I could think of was getting back into the jungle. I'm her e a week now... waiting for a mission... getting softer; every mi nute I stay in this room, I get weaker, and every minute Charli e squats in the bush, he gets stronger. Each time I looked arou nd, the walls moved in a little tighter.
一个体会过战争残酷的人也许想着的是逃离,一个深陷战争咒语的人却可能会自溺于战场。

威拉德就属于后者。

他对故乡有所不满是因为他都缺少三样东西:金钱、名誉、女人,于是他出发了。

典型的英雄三部曲:出发→完成→返回。

而英雄们出发的结果都是:获得的一个比一个少,失望却一个比一个大。

在影片的开始,在战场轰炸与威拉德毫无表情的溶镜中,The Door的那首著名的《The End》伴随着直升机像是有了知觉一样的悸动声,缓缓唱起,美轮美奂,导演似乎要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结束。

Kilgore:You either surf or you fight.
基尔高是《现代启示录》中最先出现的疯狂的个案,典型的美国西部牛仔形象。

他把整个战争当做了一个游戏场:给死去的越南人分放死亡扑克,在每个夜晚把将基地变成一个巨大的狂欢派对。

忽视上级的命令,但当知道冲浪高手兰斯的时候兴奋至极,为了冲浪指挥整个军队攻击有重型武器据守的越共村庄。

在那场壮观的空对地扫射中,科波拉选用了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恢宏的配乐参杂着直升机的轰鸣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战争中疯狂的屠杀和平民奔逃的无助。

Soldiers:You!Ugly!Bitch!Take it off!
随着威尔德一行人行程的进展,影片的基调也越发迷离、沉重。

整个劳军晚会上,我们看到的是美军士兵的疯狂。

这钟疯狂是赤裸裸的性欲,是人类最原始的胜利需要,是甘愿被飞机吊起也要一亲芳泽的压抑。

The Playmate:They can see your mouth moving,but they ca n’t hear what you trying say.
威尔德上尉始终是以一个理性和正义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不过他也挣扎于理性和疯狂的边缘,比如用两桶燃油换取和兔女郎共处的两个小时。

在特定的年代,兔女郎是士兵的玩具,而士兵,是战争的玩具。

他们都无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生存下去的权利。

The soldier:No commander,sir!
“我们教年轻人去炸死别人,却不允许他们把…操蛋‟一词写在飞机上,因为这并不…文明‟。


在湄公河的最后一个据点,战争更多的表现出的不再是之前的狂欢、盛宴,而是一场不知所谓的盲目的发泄。

士兵们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战,也就是战争信仰,是道德?是正义?指挥官们把年轻人仍在战场上,自己却不知所踪。

正是战争信仰的缺失,让这场战争变得空洞和虚无,正是由于这种虚无,恐惧才会成为了每一个人的敌人,甚至蔓延到整场战争,所以他们选择厮杀或是逃离。

Frenchman:We were wrong but don't prove you American p eople to do.
随着越来越接近的目的地,威尔德一行人(到此已经死了一个人)来到了倒数第二站:没落的法国殖民者的庄园,通过在晚餐上对越战的争论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

西方国家用血腥暴力的手段使自己富强起来,可一旦他们有了钱,就整天喊“人权”了。

美国对印地安人的屠杀,让纳粹党自叹不如;英国人对世界的血洗,让希特勒甘拜下风;法国人在二战时让非洲殖民地的子民来“解放”自己,可更早之前屠杀非洲人民的是哪国军队呢?不是德国人,而是法国人!
在所有战争中,一方干掉另一方。

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败退的法国都走了,嘈嘈嚷嚷的爱与和平的口号后,剩下满目苍胰的败土和不哭也不笑的人们。

是和平还是死寂?没有定论。

Kurtz:You have a right to kill me.You have a right to do tha t.But you have no right to judge me.
在一片烟雾萦绕的水面,威尔德此行的终点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悬挂的半裸尸体、祭祀用的瓦坛、数以千万计的土著人无一不在描述着这片土地的疯狂、残忍和道德缺失。

威尔德第一次和柯兹接触,威尔德被柯兹的信徒反绑着跪在地上,我们通过威尔德的主观视角,看到柯兹大BOSS终于登场。

可是柯兹在一片昏暗中,看不清面目,偶尔的侧光也只是打在白兰度的光头上形成一种光的对比。

“你曾考虑过任何真正的自由吗”?柯兹问威尔德。

他在自己的天堂地狱里洗脸,像在接受圣水的洗礼。

“他们说过为什么吗?”柯兹又问威尔德。

其实他自己早已知道答案。

他不怕死亡,宛若先知。

他似乎在等着像威尔德这样的人到来,来解救他,从这一片道德缺失和盲目的土地中。

威尔德第二次和柯兹接触,是在一个充分调动了雨水,油彩,泥浆和大厨的血淋淋的首级的晚上。

柯兹点燃了威尔德心中的恐惧和彻底的疯狂。

威尔德第三次和柯兹接触,柯兹坐在台阶上读报纸。

阳光普照它的圣徒。

柯兹明确的指出,报纸上的都是谎言。

其实何止是报纸,那是美国当局。

威尔德第四次和柯兹接触,是威尔德亲手将柯兹杀死,甚至没有遭遇到一丝反抗。

杀死柯兹的画面和土著人杀牛祭祀的画面交叉进行。

那是一种看透万事的解脱,死亡才是真的解脱。

这是现代启示录,不是越战启示录
越战期间,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万吨炸药,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
自己也损失惨重。

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规模大、时间拖延长,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巴克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愤怒地控诉道:“(政府)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战斗,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

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

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并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

越战彻底改变了美苏两霸争夺的格局: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转为战略守势,而苏联则处于战略攻势地位。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越南战争也许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应该闯进去的。

”资深参议员乔治·麦戈文说:“我认为,印度支那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和道义的错误。


越战之后,卸任了近30年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众多越战反省者的鼓励下,于1995年发表了《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一书。

麦克纳马拉认为,美国政府决策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

在不涉及我们自身存亡的事务中,要判断什么是另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应由国际社会进行公开辩论来决定。

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力,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

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可惜,这一用血和泪总结出来教训,在目前的美国政府中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鉴戒。

《现代启示录》以现代性掩盖了越战的实质,掩盖了其中昭然若揭的意识形态纷争、文化霸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以及阶级、种族歧视等事实。

美国人以其一以贯之的胸怀和眼光将越战演绎成现代性的谋杀现场,在这里,没有具体的凶犯和被害者,所有人:美国人,越南人都是受害者——同是天涯沦落人,而凶手则是虚无缥缈的“现代性”,种族,阶级,意识形态在这里虚化成空气。

这种“本质抽象化”的视角无疑有其独到而深刻的一面,但是同时也使人们漏过太多真实且血淋淋的东西。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典型地反映出为了寻找西方的本质而探人到故事底层或背后的渴望,反映出西方人根源蒂固的哲学嗜好或者说是本质主义情结,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怀疑美国人的用心险恶:他们想嫁祸于人(或者说嫁祸于“现代性”)。

如果再做稍加联想,我们便会发现这是美国人一贯的思维逻辑,套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那句话:“我们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也许还可追加一句:“我们的一次小过错,人类的一场大罪过。

”美国的骄傲属于人类,因为美国就是世界;美国的罪过属于人类,同样因为美国就是世界。

现代启示录讲的究竟是什么?这没有标准答案的。

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宏观上战争残酷血腥,微观上盲目无聊,历史上打着前进车轮的旗号,实质上对环境和平民的有过的伤害还不是一种倒退。

这在电影中得到最大体现。

疯掉的人们,是对战争的恐惧还是因惧而生的狂欢。

这是种秩序的破坏,世界上最可悲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战争,最痛苦的战争电影莫过于《现代启示录》。

《现代启示录》讲的是人性的倒退,秩序的破坏。

但文明的进程却没有人能够阻挡。

蛋蛋Dan_dan 发布于:2011-12-06 22:55
作者:蛋蛋
2011.12.6
本文原创,部分整理,请转载时注明出处,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