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的娱乐性

合集下载

浅谈李渔小说创作手法的娱乐性

浅谈李渔小说创作手法的娱乐性
《无声戏》是李渔的第一本 活本小说集 ,娱乐性是其小说创作 的重要 目的。他在《风筝误》中说 :“惟我填 词 不卖 愁 ,一夫 不笑 是吾 忧 。举 世尽成 弥勒 佛 ,度 人秃 笔始 堪投 。”李 渔小 说 以“游戏 笔 ”幻 出艺术 世 界 ,以 “欢 喜心”化解人生酸苦 ,用玩世不恭的娱乐性来做文章 ,使小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娱乐风格。
李渔借 自娱发挥娱人 的作用 ,满足更多人娱乐消遣 的需要 ,这和他作为卓越戏曲家的经历是分不开 的,读 者能从 其 小说 中获 得娱乐 。
二 、戏 剧化 的情 节设 计 李渔 运用误 会 、巧合 、错位 等方 式增 加小 说 的戏剧 化情 节 ,使 小说 妙趣 横生 。 “无巧 不成 书 ”。巧合 能够 更集 中 、强烈 、深刻 地反 映社 会本 质 ,增 加 文本 的戏 剧性 ,是 戏 剧创 作 中不 可 缺 少 的手段 。李 渔作 为一 位戏 剧大 师 ,将 巧合运 用 到小说 创作 中 ,增 添 小说 娱 乐性 。如《生 我楼 》中合 理铺 陈三 宗巧 :一巧 日尹小楼 自卖与人为父 ,姚继为父买他 ;二巧 日欲买佳人 为妻 ,却买来 了恋人曹氏 ;三巧 日独卵。 《美男子避惑反生疑》也设置三宗巧 :一是媳妇何 氏与书生蒋瑜住隔壁 ,因生活不便就搬到另一 院落 ,不想书 生也 为避 嫌搬 到此 处 ,反 而惹 出众 人对 二人奸 情 的猜 测 ;二是 蒋瑜 拾 一扇 坠 ,每 日戴 在身 上 出出进 进 ,恰 巧 此 物与何氏扇坠相仿 ,被人认作是奸情的标记 ,告上公堂 。知府见媳妇相貌标致 ,必是淫邪之人 ,坐实奸情 ;三是 知府 因本 衙 中“奸情 ”引发 重 审何 氏奸情 ,果 然沉冤 得 雪 ,还 将错 就错 地 把何 氏许 配给 了蒋 瑜 ,成 就一 桩 姻缘 。 巧合 让李 渔小 说 的情节更 离 奇 、娱 乐性 更强 。 在《丑郎君怕娇偏得艳》中颠覆传统才子佳人样式 的搭配,偏教丑八怪 的阙里侯娶上三个貌美如花 的女 子 ,女子 “有仙 子临 凡之 质 ”,“独有 那种 聪 明 ,可称 绝 世 ”,嫁 给 阙里侯 这样 一 个 “口气 、体 气 、脚 气 ”交 杂 、貌 丑 如鬼 的男 子 ,女子 的期望 与现 实产 生 巨大 的差异 ,这是 一重错 位 ;古来 传奇 小说 ,一旦 有嫁 错者 ,作 者便 如 同造 物 主一样 代替 主人 公抒 发怨 怼之 心 ,再 让这错 搭 的男 女归 正 ,各 自找 到相应 的人 物 ,进而各 得 其所 。但 本文 中 三个 美貌 妙人 和这 个丑 不堪 言 的男 人竟 然相 安无 事 ,活得 寿终正 寝 。双重 错位 的设 置 目的是显 露李 渔 对婚 姻 的认识 :世上的佳人才学高不过邹小姐 ,容貌美不过何小姐 ,才貌双全不过吴氏,不过也嫁与这样一个丈夫 。 设置错 位 是李 渔小 说 的惯 用 手法 ,增加 了文本 的娱 乐效 果 。 合理的误会提升了小说的娱乐性。《十卺楼》中,楼宇之间,明窗眺望 ,可见十种景致 ,故名十景楼 ,却被 题词 人醉 中挥 毫写 成 “十卺楼 ”。“十卺 ”意味 着 十次 合 卺 ,这重 误 会 成 了 日后 主人 公 诸 多烦 心 事 的 源 头 。第 一 次 合卺 就碰 上一 个石 女 ,姚 公苦 得抓 耳挠腮 ,幸 喜这 女子 美貌非 常 ,只好 如 画中人 般 留在 家 中欣 赏 。然而 女 子 的父亲 深恐 姚公 不满 ,趁其 不备 ,将 幼 女替 了石 女 来 与姚 公 做 夫 妻 。姚 公 醉 后误 以为 是 自家 新妇 ,乐 之 不 尽。几 日后 ,此女尿床的毛病显露 ,只好退回。岳丈又趁姚公不知 ,将其五个月身孕的长女送来 ,姚公懵然不 知 ,误 以为是早 前 的石女 ,乐 得做个 长久 夫妻 ,可 身孕被 看 破 。如此 这 般 的九 次 合 卺之 后 ,才 又 得 了最 先 的石 女回来 。一个巧事又治好 了石女的毛病 ,皆大欢喜。笑料在重重误会 中生出 ,矛盾又在误会 中解除。 李渔 对小 说娱 乐性 的追求 是从 始 至终 的 ,而 在 小 说情 节 中设 置 必要 的手 段 增 加娱 乐性 是 重 要 的 表 现 手 段 。正

[精品]论小说的娱乐性

[精品]论小说的娱乐性

论小说的娱乐性论小说的娱乐性[摘要] 通过对小说的娱乐性是现代生活的需要,文学的社会作用决定小说必须具有娱乐性,作家的目的要求小说必须具有娱乐性,小说的娱乐性对小说今后发展的影响等几方面阐述娱乐性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娱乐性;小说;发展一、引言回顾我国小说的发展历史,其功能一直在小说政治教育功能和娱乐审美功能上存在着极大的争议。

就我国的文学历史来看,占据社会功利性上风、强调娱乐消遣的鸳鸯蝴蝶派,一直处于被批判的对象。

梁启超更是把小说推崇为文体中心,限定在救国、开启民智的地位,夸大教化作用。

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创作的武侠小说为代表的娱乐、消遣类小说大行其道,充分说明了小说的娱乐性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那么,在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流,人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里,小说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呢?本人认为,小说的本源是娱乐、消遣性,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商业气氛浓厚的今天,面对分化细了的读者群体,小说只有回归本源,将娱乐性作为小说的生命,我国的小说才能健康繁荣发展。

二、小说的娱乐性是现代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处社会的纷繁复杂,小说主题更加丰富多样,写法多样,更重要的是阅读的群体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

改革开放前,我们大部分人是贫下中农,看的书大多也是英雄主义系列,讴歌社会主义新面貌为主题的有固定套路的小说。

现在,作为小说消费主休的城镇居民,社会、就业、工作压力有增无减,节奏更快,回到家时往往已精疲力竭。

于是追求高品味的休闲娱乐来达到自我解压,成为他们生活中又一不可缺少的部分,像徐枕亚说的:“原夫小说者,俳优下技,难言经世文章,茶酒余闲,只供清谈资料。

”,一些轻松有趣的小说作品是他们的选择。

三、文学的社会作用决定小说必须具有娱乐性来源于社会生活的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价值的特殊有机体,它以自己特有的途径和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能动的推动作用,通过影响人而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其它意识形态乃至风俗民情。

辩论辩题的娱乐性

辩论辩题的娱乐性

辩论辩题的娱乐性正方辩手:辩题,“娱乐性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娱乐性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娱乐性可以带来快乐和放松。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工作压力大,娱乐可以让人们暂时远离烦恼,放松身心,调节情绪。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娱乐使人变得圆满。

”其次,娱乐性可以促进社交和交流。

人们通过参与娱乐活动,结识新朋友,拓展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再者,娱乐性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观看电影、阅读小说等娱乐活动,人们可以获得灵感,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因此,可以说娱乐性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反方辩手:辩题,“娱乐性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尽管娱乐性在人们生活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并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过度追求娱乐可能导致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人们在追求娱乐的过程中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

其次,娱乐性过强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

如果人们过于沉迷于娱乐活动,就会忽视学习和工作,影响自己的发展和进步。

再者,过度依赖娱乐可能会导致精神上的空虚和焦虑。

当人们无法获得娱乐时,就会感到空虚和焦虑,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娱乐性并不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应该适度对待。

综上所述,娱乐性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应该适度对待,不能过度追求娱乐。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适度的娱乐可以使人更加高效地工作。

”因此,我们应该在娱乐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为什么人们需要阅读小说?

为什么人们需要阅读小说?

为什么人们需要阅读小说?小说是一种文学创作形式,以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人物形象、语言描写、情感表达等手法营造出一个个别致的文化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以及娱乐丰富的时代,为什么人们还需要阅读小说呢?一、文化娱乐的需求人们需要一种既能消磨时间,又能丰富思想的娱乐方式。

相对于其他娱乐形式,小说有着更为精致的文学构思、极具张力的情感叙事以及更为跨越时空的历史记忆。

所以,不少人选择在课余时间、旅途中和睡前闲暇阅读小说,获得一份文化娱乐的心灵满足。

二、情感交流的需要小说的情节是人物的行为和语言交流的动态展现,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

阅读小说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更多人、事、物之间隐晦、复杂、矛盾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小说里的人物产生共情,让人们通常从主人公或其他角色或其他方面中寻找自己的影子,从而获得一份情感上的满足。

三、心灵寄托的需要在人们日常压力渐增的环境中,阅读小说可以成为一种心灵寄托的方式。

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们的内心带来安慰,并激发人们的反思与感悟。

有人说,小说是“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我,也可以帮我们思考人生、人类和世界的意义。

通过阅读小说,我们可以找到一份心灵平衡,舒缓压力、解除疲劳。

四、文化境界的提升小说是文化的一部分,涉及到人类历史、文明、风俗、信仰、语言等方面。

通过阅读小说,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空下的生命与文化,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文化阅历和人类生活经验,不但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也能够拓展自己的人类视野。

五、心智成长的需要阅读小说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和娱乐需求,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

通过阅读小说,我们可以学会思考,掌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和观察事物的能力。

小说的经典之处往往就在于其对人类心理、文化等方面进行的深刻探讨和反思,有助于我们的心灵成长、思想升华。

综上所述,阅读小说是人们的一种需求。

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也能够帮助人们在情感、文化、心灵等各方面得到完善。

小议《红楼梦》的娱乐性

小议《红楼梦》的娱乐性

夸 巧 误 悬 编 从 《 楼 梦 》 为我 国经 典 的章 回体 小 说 , 直 以来 都 以 其 深 刻 性 和 多 义 想 象 、 张 、 合 、 会 、 念 等 表 现 手 法 , 织 出 新 奇 有 趣 的 故 事 情 节 , 红 作 一
营造 娱 乐性。在作 品开端 , 者就 为我们 巧妙 地 作 性 , 引着 一 批 又 一 批 的 文 学 爱好 者 为 它 哭 , 它 笑 , 它 嗟 叹 , 它 哀 怨 。 而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 吸 为 为 为 f J 二 无论 是 艺 术 上 , 是 思 想 上 , 红 楼 梦 》 还 《 都达 到 了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度 , 品透 射 安排 了 -  ̄充 满 传 奇 象 征 色 彩 的 梦 幻 故 事 。一 是 顽 石 造 劫 历 世 的故 事 ; 作
层 次 两个 方 面 。 前 者 主 要侧 重 于满 足 人 们 单 纯 的 感 官需 要 , 由 视 觉 听 觉 是
四 、 语 结
等 引起 的生 理 快 感 ; 后者 主 要 侧 重 于 主 体 情 感 的 投 入 , 种 娱 乐 能 引 起 精 这
《 楼梦》 书于清 朝年 间, 经 漫漫 时光 , 直 闪耀 着智慧 的光芒。 红 成 历 一 没 有 与 之 比 肩 者 , 世界 小 说 名 著 中 也 自 有 其 一 席 之 地 。 在 思 想 上 , 说 在 小
由 引 的一 丛 丛 绿 色 。 其 中 , 它表 现 出的 娱 乐 性 是 历 代 读 者 所 热 衷 的焦 点 。 文 本 性正 是 通 过 作 品向 读 者 传 达 这 样 的 高 级 情 感 , 视 觉 进 入 内心 , 发 心 灵 主 要 从 作 品 中 的娱 乐 活 动 、 事 片 段 的 渲 染 、 味 画 面 的 描 绘 以 及 格 调 的 的感 触 。 故 趣

议论文网络小说对学生阅读的影响

议论文网络小说对学生阅读的影响

议论文网络小说对学生阅读的影响网络小说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网络小说的普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网络小说的阅读中来。

然而,网络小说对学生的阅读究竟有何影响呢?这就是我们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网络小说为学生提供了娱乐途径网络小说通常是以小说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分享和传播,它们往往充满着幻想和冒险,非常的引人入胜。

对于那些喜欢读书的学生来说,网络小说成为了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同时也开拓了他们的阅读视野。

网络小说不同于传统图书,它们不需要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章回小说的形式也非常适合快节奏、碎片化的现代生活。

二、网络小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化素养网络小说中充满着奇思妙想的故事情节,许多古代文化和神话传说都得到了精彩的展现。

通过网络小说的阅读,学生们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文化,这对于他们的想象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三、网络小说也有一定负面影响然而,网络小说对学生的阅读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它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其次,网络小说的成品数量较为庞大,而且内容质量良莠不齐。

学生们很容易沉迷于一些虚构的故事情节中,从而忽略了真实生活中的重要事情。

四、应加强网络小说的管理为了避免网络小说对学生阅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网络小说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在学生群体中进行教育和宣传,让他们意识到网络小说的利弊,避免上瘾。

同时,在网络小说的编辑和审查上加强管控,对于一些未经审核的虚假内容加以屏蔽,以保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质量。

五、结论正如硬币有两面,网络小说对学生的阅读存在利弊两面性。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网络小说对学生阅读的影响是好还是坏,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尽管网络小说也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但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它对于促进学生们的想象力、文化素养和阅读兴趣的提升是有积极意义的。

新派武侠小说娱乐性浅谈

新派武侠小说娱乐性浅谈

新派武侠小说娱乐性浅谈武侠小说古已有之,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派武侠小说形成,普遍的观点认为这一股潮流是由梁羽生所带动,“开风气之先”,这一点也被梁羽生先生自己所承认,尽管在当时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作家,他们的作品文风已近新派武侠小说,而且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当时尚在人间的还珠楼主。

总的来说,新派武侠小说的定义比较繁杂,认识也不尽一致,但公认的有这样一些特点:西化的写作手法,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武侠世界的理想化。

还有一个特点许多学者未曾提及,那就是对神魔世界的摆脱,尽管新派武侠小说的想象十分活跃,甚至可以说是活跃到肆无忌惮,但对神魔世界的接触很少,摆脱了传统武侠小说的神话色彩,除了某些神功的原理比较没有根据外,故事的情节一般都遵循自然规律。

这些特点并不是一下就冒出来的,也并非是新派武侠小说作家的首创,在民国时期的一些武侠小说家中就已经出现了某些特点,例如王度庐的小说就十分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讨,写作手法也十分西化,没有传统武侠小说中的神话色彩,与新派武侠小说之不同者,但其武侠世界未能理想化,烟火世俗气过于浓重,与正规文学作品相比较则过于荒诞,与武侠小说相比较又显得过分有正规文学的色彩。

新派武侠小说的理想化是与传统武侠小说十分不同的一点,即许多学者们所批评的“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新派武侠中的理想化色彩是传统武侠小说中神魔世界的一种嬗变,将传统武侠小说中的剑仙一类具有神话色彩的元素异化而成,也实在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如果说还有什么其他来源的话,那就是民国时期新鸳鸯蝴蝶派的影响。

新派武侠小说自五十年代兴起,在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此时正是举世公认的武侠小说三大家精力最旺盛、创作欲望最强、创作精品最多的时候,进入八十年代以至于今,新派武侠小说渐走下坡路,梁羽生1984年封刀,金庸早在七十年代初便再没有新作品问世,古龙渐渐失去了创作力,于八十年代中期逝世,时间差不多与梁羽生封刀的时间重合。

三大家之后,最杰出的武侠小说家首推温瑞安,这位爱国的马来西亚籍华人的小说中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爱国气息,例如名篇《空手道》,但最终将他推上大家地位的还是他的那部《四大名捕》,一部超长到几乎看不到尽头的作品,一直到现在都还未结束。

好小说应该具有哪些特性

好小说应该具有哪些特性

好小说应该具有哪些特性现在我准备冒昧地谈一谈,在我眼中一部好的小说应当具有哪些特点。

首先,它应当拥有一个能在广泛的读者群体中引发兴趣的主题。

换句话说就是,一部好小说的主题不应当只限于引发某一个小群体的兴趣——不论这个小群体是评论家、教授、知识分子、酒保,还是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它应当具有更加广泛的人性,从而对不论男女的读者群体具有普遍的感染力。

同时这一主题的趣味性应当是持久的:对于小说家来说,围绕某一仅在当前具有话题性的主题进行创作无疑是轻率的选择,因为一旦该主题失去话题性,小说本身也就变得像上周的报纸一样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其次,小说的剧情应当有条有理,并且具有说服力,它应当完整地具有开端、中段以及结尾,并且结尾应当是由开端自然演变而来的后续。

插曲式情节的发生应当具有合理的可行性,同时它应该既有利于主题的发展,又是随着故事的展开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小说家塑造的角色应当体现出作者的个人特质,同时他们的行为又应当源于小说中本身的性格。

因此小说家绝对不能让读者作出这样的评论:“某某人是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的。

”与此恰恰相反,读者应当不得不承认:“这正是我认为某某人会做的事情。

”同时如果人物本身也塑造得很有趣,那就更是再好不过了。

虽然福楼拜的《情感教育》获得了诸多知名批评家的高度赞誉,但他塑造的主人公是一个索然无味、毫无特色,并且空洞无味的角色,这让这一人物的行为和遭遇几乎完全不可能引发读者的兴趣,因此本书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整体来说依然难以卒读。

我想我必须在此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认为小说家笔下的角色应该具有个人特质。

因为对于小说家而言,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新角色完全是强人所难。

小说家创作的素材是人性,然而人群固然形形色色,人性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特质,但这一切也并不是没有尽头的。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创作着各种小说、故事、戏剧与史诗,这使得某一作者创作出全新角色的概率变得微乎其微。

纵观古往今来的各类虚构作品,我唯一能想到的完全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只有堂·吉诃德,不过倘若有博学的批评家也为他找到了什么古老的原型,我也并不会觉得惊讶。

分析金庸小说中痴傻疯癫的人物形象地娱乐性

分析金庸小说中痴傻疯癫的人物形象地娱乐性
¥ e Q #O Q

表 现小 人物在残 酷 的社会 中承受 心灵 的创伤 ,寄寓 他们深 深 的 同情 微笑是 其喜剧 形式 。 欧 阳锋 贯穿 了 《 射雕英 雄传 》 《 神 雕侠侣 》 的一个重 要 人物 ,绰号 “ 西毒 ” ,系 “ 五绝 ”之 一 。后 因错 练 《 九
阴真经 》而 发疯 ,最终与 “ 北丐” 洪 七公 比武后油 尽灯枯 ,


内心的儿童
《 射雕 英 雄传 》 、 《 神雕 侠 侣》 中的老 顽童 周伯 通 就是顽 童 中最典 型的代 表他生 性活泼 ,喜 欢打 闹是个 爱玩 儿的 “ 孩子 ”,他 一 出 场 时就 令 人感 到 儿 童 带给 人 们 的 太 真无邪 的快 乐 “ 这人 盘膝 而坐 , 满 头长 发 , 直 垂至 地 , 长 眉 长 须 ,鼻子 嘴 巴 都被 遮 掩 住 了 。… …那 老 人 哈哈 一 笑 ,装个鬼 脸 , 神 色甚 是滑稽 , 犹 如孩童 与人 闹着玩 一般 ”在他 一 出场 就与 他人不 同,像漫 画般 的人 物活 脱脱 的展 现在大 家面 前 。生 活 中更能体 现他 的一颗 童心他 喜欢 无拘 无束 的玩 儿,逍遥 自在 的生活 在天地 之 间,例如 《 射 雕 英雄传 》 “ 左右互搏 ”一章 中周 伯通 想要坐 大船而 不得 的描写周 伯通 突然往地 上 一坐 ,乱 扯 胡子 ,放 声大哭 。众 人 见他如 此都 是一怔 ,只有 郭靖知 道他 的脾气 ,肚里 暗暗 好 笑。周 伯通扯 了一 阵胡子 ,突然 乱翻 乱滚 ,哭 叫: “ 我 要 坐新船 ,我 要坐新船 。”周 伯通 出现 的每个 章节 ,每个 情 节中都会 让 人感 到轻 松愉 快 ,就 像与 儿童对 话 ,与 儿童 游 戏 的过 程不 必考虑任 何其他 因素 , 摒 除所有 的私 心杂念 , 因为金庸 塑造 的就 是一个 活脱脱 的孩子 ,用最 纯真 的方式 来 解读他 ,每 次读 到他都在 武侠世 界 中找到 了一块 最轻松 最 愉快最 没有压 力 的净 土 。 二 、 丑 角 金 庸小说 中痴傻 疯癫 这类 人物 形 象明 显运 用 了戏 曲小 说中 的塑造 “ 丑 ”角 的塑造 方法来 塑造人 物这类 人物 。 《 天龙 八部》中 的南 海鳄神 “ 一个脑袋 大得异 乎寻 常 , 张 阔嘴 中露出 白森森 的利齿 ,一对 眼睛 却又 圆又小 ,便 如两颗 豆子 , 两 眼之下 隔了好远 , 才 有个 圆圆 的朝 天鼻 子 , 小眼 中光芒 四射 。他中等 身材 ,上身 粗壮 ,下肢 瘦削 ,颏 下一丛 钢刷 般的胡 子 ,根 根挺 出 。身上一件 黄袍 ,长仅 及 膝, 袍 子是上 等锦缎 ,甚是 华贵 ,下身却 穿着条粗 布裤 子 , 污秽褴 褛 ,颜色难 辨 。十根手 指又尖 又长 ,宛 如鸡爪 。段 誉初见 时只 觉得此 人相貌 丑陋 , 但 越看越 觉得他 五官形 相 、 身材 四肢 ,甚而衣 着打扮 ,尽 皆不妥 当到 了极处 。 ”他 的 长相 、穿着 打扮尽 皆不 妥呢 ,搭配不 当 、不伦不 类 ,想 想 就像 是现代给 某 个名人 画的抽 象画 ,只突 出 了一个字一 一 丑 ,又隐 隐透 漏着 “ 恶 ”,但 是想起 来 ,这个 小丑似 的恶 人 ,滑 稽 。丑角 一般会 带来喜 剧气 氛,是 戏剧演 呈现 出跳 跃性 的节奏 。悲 中有喜 ,喜 中有 悲 ,使 文章 张弛有度 。 看到这 样丑 角是 的人物 , 自然 不会有 紧张感 ,反 而会 觉得轻 松愉快 ,看看 他到底 又会 吐出什 么惊人 的 “ 傻 ”话 , 做 了什么惊 人的 傻事 。他们 语 出惊 人 ,做 事方 式都与 他人 不 同,在某 一方面 过于 执着 ,成 了偏 激的做 事方 式。

看小说为什么会令人上瘾

看小说为什么会令人上瘾

看小说为什么会令人上瘾在现代社会,娱乐形式极其丰富,不同的人群有着各种各样的娱乐选择。

而在这些娱乐中,小说无疑是一种受欢迎程度非常高的娱乐方式。

每天有无数的人翻看各种手游、电视剧、综艺节目以及电影,但为何他们会对小说如此着迷?这是因为小说有着其它娱乐方式无法替代的独特魅力,是看小说令人上瘾的原因所在。

一、小说能让读者沉浸在虚构世界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无疑对心理和身体健康都会有负面影响。

而这时候,读小说可以让人们暂时从这些问题和挑战中解脱出来。

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背景错综复杂,令读者沉浸其中而忽略周围的干扰。

在读小说的时刻,读者可以忘记自身现实的问题和极端压抑的状况,进入作者的虚构世界中,感受到那种无穷尽的想象力所带来的解放和美好。

二、小说给予读者的极大满足感在大部分小说中,读者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小说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思想和情感都以非常逼真的方式被刻画出来。

读者可以在小说中找到自己的感情、思维模式和想法。

每一个人都希望在生活中受到重视和理解,而小说给予了读者在这方面的极大满足感。

读者不仅能够在小说中感受到自己的精神受到满足,还可以将小说中看似完美的人物和场景作为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给予自己不断努力的方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小说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说在启迪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为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带来更为详细和栩栩如生的想象画面,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说是一种非常逼真和人性化的创造,对于读者来说,它可以让读者在知道真相的情况下想象到更多的新情况。

所有这些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上都可以获得发挥。

综上所述,虽然社会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但人们的对小说的独特依赖却是不可替代的。

小说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充满了创新和情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能够带来新鲜的感觉和快乐,可以从虚构事物中演绎出人们真实的生活问题和思考。

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说明文学

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说明文学

结合作品分析《红楼梦》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说明文学《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

作者往往只用了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对凤姐出场的描写;薛宝语言的圆滑事故知礼,林黛玉语言的尖酸刻薄人性。

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使读者仅仅凭借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

《红楼梦》全篇弥漫着浓郁的诗词色彩,第一回的《题金陵十二权》;《好了歌》;《葬花词》;诗社里的诗歌对垒等。

作者曹雪芹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独见,书中生花笔俯拾皆是。

诗文中无不揭示小说蕴意。

开头的一首《石上偶》“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表明作者创作《石头记》的缘由。

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医世济时,被弃置世间,半生凉倒,一事无成,只好转而著书,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与成小说《红楼梦》所谓“无才”貌似自惭,实则自负,是作者的愤激之言,是一种“缚将奇士作诗人"的感慨:以顽石为喻,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正是“伤心一首葬花词,似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疱续红丝?”内容美无论是情节跌宕起伏还是人物性格的丰富刻画,或错中复杂的内容吸引读者,或荒诞怪异吸引读者等等。

好的文学作品内容是价值之根,没有作为内容的依托,文学美是不存在的。

《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的社会悲剧。

它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基本线索,以宝黛爱情为中心事件,写出了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命运。

封建官惊家庭政治上的腐败,四大家族生活的穷奢极欲揭露封建家族必然衰萎。

以牺牲和压抑个性去迎合封建道德文化的悲剧。

小说中的薛宝就是一个典型的按照封建礼教规范自己言行的封建淑女,她为了达到人人喜欢的要求,不惜磨灭自身的各种人性的欲望。

文学娱乐功能

文学娱乐功能

所谓文学的娱乐功能,也就是文学活动使人们获得快乐的效用。

鲁迅在世纪之初接受了西方文学观念后曾经指出:"由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他强调的也正是文学等"美术"即艺术所包含的娱乐性。

我国的文学传统历来强调"文以载道",对文学娱乐功能的认识较多局限于小说、戏曲等非正宗样式的领域里。

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则长时期强调文艺的政治功利性,忽视、排斥乃至绝对否定文学艺术的娱乐功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文艺的娱乐功能才逐步受到正视和重视,昔日文学死板的面孔也变得和蔼可亲起来了。

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认识误区。

片面强调文学娱乐功能在生理层面上的实现快乐是一种心理现象,导致快乐产生的原因和获得快乐的途径是多样的。

由视觉、味觉、听觉等引起的生理快感,并非人类所独有,动物也有这种本能性的功能,只是这种快感本身并无社会内容。

而美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感觉,则伴随着丰富的社会内容,是一种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相联系的精神愉悦。

娱乐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和生产活动之外获取快乐的非功利性活动,它包括生理上获得快感,更主要是指心理上得到愉悦。

将娱乐仅仅归结为感性的消遣、感官的快乐,认为娱乐活动所满足的仅仅是一种低级的生理欲望,而不可能是高级的心理需要,是一种过于狭隘的认识。

我们不排除人类的某些娱乐方式或某些人的娱乐活动只局限于生理快感的层面上,但也不应该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都只能或应该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更不能因此认同庸俗、丑陋甚至伤风败俗、扭曲人性的娱乐方式和趣味,而放弃提倡健康、高雅、完善人性的娱乐方式和趣味。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但毕竟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和存在的,是人类多种实践活动的一种。

它贯穿着人自由自觉的特性,应该与人的基本生存要求相符合,对社会人生的生存发展完善有益,达到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述六朝小说之娱乐功能

述六朝小说之娱乐功能

摘 要: 六朝 时期是“ 文学的 自觉时代” 也 是 古代 小说 的形 成期 , 时小说 已经取得 了文体 上 的 , 此
独立 。小说 作者 虽然是 为“ 明神 道之 不诬 ” 品评人 物 言行 , 以《 神 记》 或 但 搜 为代 表 的志 怪 小说 、 以 《 说新语 》 世 为代表 的志人 小说 以及《 笑林》 笑话 类 小说 , 等 客观 上 均表 现 出各 具特 色的娱 乐功能 ,
如 “ 吴 ” 传说 中 的帝 王 少 昊 之母 皇娥 乘 桴 木 而 少 写
昼游 , 与其 父天帝 之 子 , 星 之神 , 缥 缈 的穷 桑 之 金 在 浦, 唱着优 美动 听 的情 歌 , 着 万年 一 结 籽 的桑 实 , 吃
演 是古代百 戏艺术 的重 要形 式 之 一 , 带有 很 强 的 娱
王嘉 之《 拾遗 记》 。
显现 出它 的娱 乐功能 而被人们所偏 爱 。
六朝时期 是“ 学 的 自觉 时 代 ” u 人 的 自我 文 , 意识 进一步觉 醒 , 小说成 为一种 独立 的文体 , 流传 民 间的俳优小说 已成 为宫 廷 贵族 的手 中爱 物 , 些对 这 魏晋 时期士人 心理产 生 影 响 , 应 地也 影 响到 了这 相

干宝乃 晋之史官 ,性好 阴 阳术 数 ” “ “ ,撰集 古今 神 祗 灵 异 人 物 变 化 , 为 《 神 记 》 凡 二 十 名 搜 , 卷 。 l 干宝在 《 ( 神记 ) 中亦 自称其 内容 ”4 上 搜 表》
时期 小说 的 题 材 内Fra bibliotek 、 言 风格 、 会 功用 诸 方 语 社
小说 中记载 了许 多 神奇 怪异 之 事 , 如汉 晋 间 的方士
作者简介 : 樊庆彦( 95 )男 , 17 一 , 山东鄄城人 ,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心博士后 。

关于小说的演讲稿

关于小说的演讲稿

关于小说的演讲稿
小说是人类文化传承和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

通过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和描绘情感,小说能够深入人心,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提供思考和启迪。

本文将探讨小说的重要性,以及小说在教育、娱乐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小说对于个人的心灵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小说,人们可以暂离现实,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培养情感和道德观念,并促进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

同时,小说也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处理情感问题,缓解压力和焦虑。

其次,小说也为人们提供娱乐和休闲的方式。

众多的文学作品给予读者丰富多样的享受,让人们可以逃离日常生活的繁琐和压力。

通过小说,人们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冒险,感受到各种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小说作为娱乐的一种形式,能够让人们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感受。

此外,小说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小说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阅读小说,人们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增加对多元化的理解和包容。

同时,小说中的思想和观点也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推动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变革。

综上所述,小说在个人、社会和文化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娱乐和思考的方式。

通过阅读小说,人们能
够拓宽眼界,培养高尚情感,体验多样化的生活,以及影响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崇和传承小说的艺术和价值,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小说带来的启示和乐趣。

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

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
和教育 两 大功 能 。娱 乐功 能则 主要 分 两个 层 次 , 低级 的层 次是 生
理 快感 , 级 的层 次是 心理 愉 悦 , 者 是后 者 的基 础 , 者是 前 者 高 前 后
收 稿 日期 :0 00 —8 2 1—92
作者简介 : 樊庆 彦(9 5 )男 , 17 ~ , 山东鄄城人 , 文学博士 , 山东 大学文学 与新 闻 传播学院讲 师。 ①本文所引《 聊斋 志异》 原文及评点文字均据张友鹤辑校《 聊斋志异》 会校会 ( 注会 评 本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 7 版 , , 9 8年 以下 不 再 一 注 明 。

《 聊斋 志异》 究 ・ 研
文 章编 号 :0 23 1 (0 10 .0 5 1 1 0 .7 2 2 1 ) 1 3 .7 0
论《 聊斋 志异》 的娱乐功能
樊庆 彦
( 山东大 学 文学 与新 闻传播 学 院 , 山东 济 南 2 0 0 ) 5 10
摘要 :聊 斋 志异 》①虽是 一部 借 谈 狐 说 鬼 以抒 发 忧 愤 的著作 , 《 但
从书中对黑暗腐朽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对统治阶级的无情鞭挞对封建科举制度弊端的大胆批判对青年男女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的由衷歌颂对自立自强的女性形象的热情赞美来看作品蕴涵着那种冲破传统精神枷锁大胆要求个性解放勇于追求理想生活的民主思想是对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本能反抗是作者真实情感的宣泄迥异于充斥其间却又难以促读的道德劝诫型作品合乎读者的审美趣味与接受心理给人以身心愉悦
中图分 类 号 :2 74 9 I0 .1 文献标 识 码 : A
人 类创 造 文学 , 因为 文 学对 人类 有 积极 作 用 。文 学 的功 能 是 就 是探 讨文 学对 社 会 、 对人 类 精神 世界 的影 响与 作用 问题 。文 学 是 主体 审 美 意 识 的语 符 化 显 现 , 于 审美 的意 识 形 态 , 其 特殊 属 有 的、 不可 替 代 的功 能 。文学 的 功能 是多 元 的 , 而 言 之 , 括 娱乐 要 包

辩论辩题的娱乐性

辩论辩题的娱乐性

辩论辩题的娱乐性正方,娱乐性对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作为正方辩手,我认为娱乐性对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娱乐性可以带来快乐和放松,有助于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焦虑。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娱乐是生活的调味品”,它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和色彩。

在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娱乐成为了他们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比如,电影、音乐、游戏等娱乐活动都能够让人们忘却烦恼,享受快乐。

其次,娱乐性也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通过娱乐活动,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比如,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为人们交流的桥梁。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娱乐是文化的灵魂”,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着文化的精髓。

最后,娱乐性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娱乐产业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好莱坞为例,它不仅是美国的文化符号,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好莱坞电影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巨大的市场,还为美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因此,可以说娱乐性对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反方,娱乐性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作为反方辩手,我认为娱乐性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过度的娱乐性会导致人们沉迷其中,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工作。

比如,一些青少年沉迷于游戏和网络视频,导致他们荒废了学业,甚至影响了身心健康。

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娱乐是心灵的毒品”,过度沉迷于娱乐会让人们迷失自我,无法自拔。

其次,娱乐性也可能带来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

一些娱乐作品中存在着暴力、色情等不良元素,会对观众产生不良的影响。

比如,一些电影和游戏中的暴力场景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因此,娱乐性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

最后,娱乐性也可能成为社会道德和文化的扭曲者。

一些娱乐作品中存在着低俗、庸俗的内容,会对社会的道德和文化产生负面影响。

试论儿童文学的娱乐性

试论儿童文学的娱乐性

试论儿童文学的娱乐性摘要:儿童文学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审美性、教育性、娱乐性和认知性,其中娱乐性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属性,但它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定性,而游戏精神、快乐原则和幽默意识是儿童文学体现娱乐性美学思想的三个支点。

关键词:娱乐性;幽默;游戏;快乐一、娱乐性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属性在儿童文学中,娱乐性是最具本行特色的属性。

儿童代表着人的潜力最完美的形式,让儿童由着自己的天性自然地成长,愉快地生活要比接受人为的教育远为紧要得多。

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优劣的标准就是看它能否给儿童带来精神的愉快,愉快是儿童内在和谐的象征,所以能让儿童感觉愉快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优秀的。

不仅如此,儿童文学特定的接受群体的特殊性,对于儿童文学的娱乐性作了质的规定性。

娱乐,是儿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需求,特别是学龄前期的儿童,他们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记忆有很大的无意性、幻想性,语言和理解力正处在发展阶段。

年龄越小的儿童,他们“游戏”的成分就越重。

因而越是针对年幼的儿童的作品,越要注意作品中的可读性、趣味性,即要充分发挥娱乐性的功能,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从事独立活动的愿望。

儿童文学固然也具有教育性,作家创作当然不能忽视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

但儿童文学毕竟首先是文学,而且是服务于特殊对象———儿童的艺术,所以,儿童文学(这里指童年文学)在给儿童以教育的时候,更要强调“寓教于乐”,让娱乐性作为载体,使儿童通过有趣的故事使他们在欢乐中接受教育。

所以,幼儿文学应该更加注重作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少年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层次。

少年有别于成人,他们在学习、成长中,仍然需要较多的愉快和欢乐。

所以,娱乐性应当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无论是幼年的、童年的,还是少年的。

从作家创作的角度看,作家开始进入儿童文学创作时,游戏冲动往往是其创作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作家自娱的形式之一。

无论从读者的角度还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或者追溯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娱乐性都是儿童文学中的重要属性之一;不管以前自觉不自觉,重视不重视,它都是一个客观存在。

论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现象

论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现象

论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现象摘要:网络文学是21世纪出现的文学思潮,是中国文学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是新媒体时代特有的产物。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网络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方式和商业模式趋于成熟,但也出现了诸如网络小说类型化的问题。

本文正是着眼于网络小说类型化这一文化现象,将其放置在文学史的横纵坐标系里,从整体上分析网络小说类型化的现状和特点,探究这一承接着通俗文学传统的现象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讨论其现象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的发展策略。

这有助于批评界理性对待和评价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现象,从而促进网络文学的长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网络小说;类型化;通俗文学;价值自1999年蔡智恒创作的第一部中文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正式在中国台湾出版,引起大陆广泛注意的同时也成为中国网络文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而网络文学作为新世纪出现的文艺思潮,它的兴盛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新媒体革命给中国文学带来的巨大机遇,也将其背后的诸如网络小说类型化的问题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大众面前。

本文着眼于网络小说类型化这一文化现象,将其放置在文学史的横纵坐标系里,深入剖析网络小说类型化的现状和特点,探究这一承接着通俗文学传统的现象背后显现的价值和意义,由此进一步讨论网络小说类型化的局限之处以及发展策略。

这有助于批评界理性对待和评价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现象,从而促进网络文学的长久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一、网络小说类型化的现状和特点网络小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高度“类型化”创作的阶段,但评论界对网文类型的划分,尚缺少比较专业的分析。

要想了解网络小说类型化的现状和特点,首先得清楚类型的定义。

将文学划分为不同类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与罗马时代的喜剧、悲剧、讽刺剧等类别,正如南帆所说的“文学类型即是表明,一批文本共同遵循一套相对固定的惯例与规则。

”[1]那样。

网络小说类型化就是指日益增多的创作者们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遵循着共同的写作习惯和规则,在小说题材、人物设定、审美风格以及文本的组合方式等方面有着比较类似的倾向。

文学价值与娱乐性的平衡

文学价值与娱乐性的平衡

文学价值与娱乐性的平衡文学价值和娱乐性是文学作品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文学价值是指一部作品的深度、广度,它应该提供思考、反思和探索人类本质的机会。

另一方面,娱乐性是指作品所提供的愉悦、乐趣和消遣。

在理论上,文学价值和娱乐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它们可以相互促进、统一,实现平衡。

文学作品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

严肃文学着重于对人类本质的探究和深入思考,例如诗歌、小说和戏剧等。

这些作品通常以其审美特质和哲学深度吸引读者。

虽然其中有一些作品可能是较为艰涩难懂的,但它们也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

然而,这些作品也可能被普通读者视为枯燥乏味,缺乏娱乐性。

通俗文学着眼于提供娱乐和消遣,通常包括轻小说、言情小说和科幻小说等。

通俗文学不同于严肃文学的是它们更有趣、更易懂,并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它们更容易取得商业成功。

然而,通俗文学也因其浅显易懂而被某些人指责为缺乏文学价值。

因为通俗文学更多地强调故事情节和娱乐效果,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物刻画和文学语言的要求相对较低。

实际上,文学作品中文学价值和娱乐性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

文学作品通常有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文学语言三方面的表现。

在构建故事情节时,作家可以通过巧妙地在情节和冲突设置中揭示出人类固有的本性和社会问题。

在人物塑造方面,作家可以通过心理刻画、生活描写和语言表达来深刻地描绘出人类的多种面貌和性格特征。

在文学语言方面,作家可以通过语言结构和节奏选择,体现出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

当三个方面能够有机结合,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娱乐性的文学作品。

在发挥文学价值的同时,维持足够的娱乐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读者往往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阅读背景,他们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接受度也是不同的。

有些读者会更倾向于不受限制的娱乐性,而有些读者则更注重作品提供的思考和启示。

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应该注意平衡,不仅要让作品有足够的文学价值,也应该给读者带来愉悦的体验,以此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说的娱乐性
-----兼论社会背景对小说娱乐性的影响
摘要: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小说娱乐性对小说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各个朝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到小说的娱乐性”的观点,之后,着重拿唐传奇与清朝的小说产生时的社会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三个方面对小说的娱乐倾向的影响来进行比较,阐述“各个朝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会影响到小说的娱乐性”这一观点,比较过程中通过一些典型小说的具体分析来佐证社会背景会对小说的娱乐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呼吁小说的娱乐性在当代仍然很重要的观点。

关键词:小说的娱乐性;社会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
中国小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和传说,后历经魏晋南北朝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宋元话本小说,及至明清则达到了小说的空前繁荣期,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更有像四大名著这样不朽的著作。

到了近代,小说的时代也并没有过去,近代小说家们承袭了古代先贤的作风和遗志,一直兢兢业业,在小说这块沃土里勤勤恳恳的耕耘,创作出了新题材的小说,如狭邪小说、狭义公案小说等。

小说为什么能够在众多文本题材中脱颖而出?小说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甚至成为当今的中国最为流行的文本之一?这些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想过,也有过不同的看法。

但在我看来,小说能够在众多文本题材中脱颖而出,能够流传至今,甚至成为当今的中国最为流行的文本之一,与小说的娱乐性有相当大的关联。

与诗词歌赋等文体相比较,小说更容易带给人娱乐,正是这样,小说文本也比其他文本来得更普遍。

在当今社会,看小说是很多人的一个业余爱好,工作之余、学习之余,都可以选择用小说来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但是阅读其他文本却不容易达到这样的功效,对一般人来说有时候甚至会是一种折磨。

同样是阅读,却会有这样大的反差,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娱乐性。

虽然,从某些方面来说,娱乐性没有教育性和文学性的研究
价值高,但是,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完全忽略了它本身的娱乐性,那么它在流传上将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其教育性和文学性也将很难得到发掘。

那么,对文学作品如此重要的娱乐性到底是什么呢?用通俗的话来说,娱乐性就是可读性,是能够引发读者想继续读下去的欲望的一种文本属性。

一篇小说只有在吸引读者的基础上,作品中的主旨才能够得以传达。

而读者也只有在小说
的情节当中充分感受书中人物的情感世界,从而进一步获取阅读的审美快感。

所以,小说的娱乐性对小说文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小说娱乐性对小说来说有下面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小说的娱乐性是小说大众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
小说的娱乐性和教育性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小说的娱乐性,那么小说的大众文化功能和教育启蒙作用将无从谈起。

晚清思想家梁启超把小说的社会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即小说对读者的熏陶、默化、刺激、提升的作用,在这里,梁启超的着眼点是小说对社会的教育启蒙和大众文化功能,他看中的正是小说对社会大众的巨大娱乐作用,并认为传统社会的“状元宰相思想”、“佳人才子之思想”、“江湖盗贼之思想”都来自小说。

其次,小说娱乐性是小说进入社会流通领域的重要手段
不管是唐传奇的兴盛,还是明清小说的兴盛,都有其多样的原因,而我认为,小说能够在那个时代兴盛,能够在社会上流通,并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文体,与小说的娱乐性息息相关。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唐传奇步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大约是《离魂
记》和《任氏传》。

《离魂记》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讲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倩女离魂的故事,说张倩娘为追求自由爱情,冲破封建家庭的阻挠,其灵魂离躯体而去,与所爱男子结合,后返回故里,与其在闺房病卧数年的身躯“翕然而
合为一体”。

《任氏传》则写的是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与贫士郑六邂逅相爱,郑六的从内兄、富家公子韦鉴知此事后,白日登门欲行非礼,任氏坚拒不从,并责以大义,表现了对爱情的忠贞。

后郑六赴外地就职,勉强任氏同行,在途中任氏为猎犬咬死。

在人狐相恋之后,类似的是人神相恋,如李朝威的《柳毅传》,还有摆脱志怪气息的社会人情小说,如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等。

唐代小说家们能够在《离魂记》和《任氏传》之后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感染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也感染影响了现代的人,使得传奇至今不衰,为很多人所喜欢,就是因为小说本身的娱乐性让读者有了读下去的欲望与兴趣,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

小说的娱乐性是读者和小说文本之间进行的一种互动的情感交流和对话时所
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娱乐性最终体现为阅读主体和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

读者在读一部小说时,会随着小说中的情节或悲或喜、气愤或激动。

正是因为小说的
这种感染形式,才会有更多人对小说的需求,有了这种市场需求,小说的生产流通才得以展开。

再者,小说娱乐性是小说能够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小说至少在三个层面上拥有它的现代审美形态,即小说的文学性、
教育性和娱乐性,三者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或者说是互为依据的。

而这互为依据、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在小说的流传过程所起的作用同样的是互为依据、相互联系的。

不管是当世之人还是后世之人,他们选择一本著作保存并流传下来除了要考虑该著作的教育性和文学性,娱乐性也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范畴。

所以我说小说娱乐性是小说能够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小说没有娱乐性,便不能得到世人的青睐,至少说要得到世人的青睐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别说流传至今了。

虽然说,小说的娱乐性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小说的娱乐倾向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作用在各个时期也并不是一样大的。

各个朝代
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小说的需求,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娱乐性,影响到小说的发展。

比如说唐传奇与明清小说,因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小说的表现形式、小说的娱乐倾向都有很大的差异。

一、是社会背景的不同会造成小说娱乐性的差异
(一)、社会政策对小说娱乐性的影响
政策是开明的还是保守的会对当时社会风气、社会思想、社会生活娱乐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娱乐性。

1、社会风气对小说娱乐性的影响
唐朝的社会风气是开放的、大度的。

唐王朝的统一,一系列开明政策的实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我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时期。

唐士子们不同于秦士子,他们不用担心皇帝会突发奇想的来一个焚书坑儒,所以士子们能够大胆创作,追求浪漫风尚,追新求异。

唐传奇的崛起和兴盛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文体成熟的标志,在唐传奇以前只有一些“志人”和“志怪”小说,如《搜神记》和《世说新语》等。

到了唐朝,文人作家们在内容上有了一些创新,把目光从空远的神怪世界慢慢的投到了丰富
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在众多唐传奇作品中歌颂现实生活中有人物原型的作品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例如《李娃传》、《虬髯客传》、《霍小玉传》《谢小娥传》、《无双传》。

相对于唐代来说,清朝的社会风气则显得严谨、保守得多。

清朝自统一以来,民间反清复明的组织就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很多人倡导“满汉一家”的思想观念,但是满洲人却总觉得比他们多无数人的汉人低他们一等,统治者们很难用一颗宽容、公平的心去对待天下的汉人。

自然的,满汉两族是不可能亲如一家的,社会矛盾严重。

《斩鬼传》、《儒林外史》等讽刺小说应运而生。

2、社会思想对小说娱乐性的影响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叙述过志怪小说兴盛之因: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转,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秦,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

可见,唐代社会风气虽然开放,却不免热衷于超现实的事物。

正是由于中国历来对鬼神的信奉让民众对关于鬼神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为了满足大众娱乐的需要,唐传奇中写鬼神的小说特别多。

如《任氏传》、《离魂记》、《柳毅传》。

清朝小说历经唐宋元明四朝,在思想上已经相当成熟。

与明代相比,清代小说更呈现内敛和写实的倾向,志在隐晦的表现出当时的社会百态。

当时的老百姓生活得很苦,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水深火热”,所以,他们也希望有一些作品能够把他们当作主人公来写,有一些作品能够反应他们的苦与难,能够代替他们向这个社会提出申诉。

众所周知的《儒林外史》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通过对一些小人物的生活百态的描写,揭露出当时社会的腐朽与落后。

继续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