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狗日的粮食>>分析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产生背景

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八十年代以来的的社会文化转型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严峻的挑战,一大部分作家《一地鸡毛》们感觉到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希望反映这种转变,但又无法把握这种转变。而在摆脱意识形态控制的文学风尚中,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了对现实社会和生存状况的关注,所以他们在写作中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段,却又拒绝含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创作原则,作家自身的角色也就不可能完全回到传统现实主义的位置。其次,先锋作家抢占了叙事变革、文本实验的风头,其它的作家不能再步其后尘。而先锋小说远离现实生活,疏离读者,只能有沙龙化的效果。一部分作家感觉到先锋小说的这种局限,期望克服或者避免这种局限。所以,新写实小说实现的是双重的悖离,既悖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又悖离“前卫”、“现代”的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家吸收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摈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摈弃了由无序叙述所带来的远离普通读者的文艺贵族作派。所以也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

[编辑本段]命名与界定

从总体情况看,新写实小说早期的代表性文本,如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塔铺》等的发表时间都略迟于先锋小说,而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受到注意引发热烈讨论,并得到正式的命名则更后于先锋小说。“新写实”现象最早受到评论界比较集中的关注,是1988年秋在无锡举行的“现实主义与先锋派”研讨会上。那时,一些批评家把这种创作倾向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回归”,还有一些批评家把这种创作倾向称为“后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新小说派”,等等。“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则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同年10月,《钟山》又和《文学自由谈》联合召开了“新写实小说”讨论会。对新写实小说这一概念的理论界定,最早也是由《钟山》杂志社完成的。在1989年第3期该刊的“卷首语”中,编者对什么是新写实小说作了比较正式的说明:“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但是,不同批评家对“新写实”特征的描述并太不一致,还有一些批评家坚持认为不必对新写实小说这一概念作勉强的理论界定。由于新写实小说的提出只是对一种写作倾向的概括,而且还受着批评家和文学杂志“炒作”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新写实小说家身份的界定也就存在一些问题。被归人到这一名目之下的作家非常广泛,包括刘震云、方方、池莉、范小青、苏童、叶兆言、刘恒、王安忆、李锐、李晓、杨争光、赵本夫、周梅森、朱苏进、迟子建,等等,几乎包括了“寻根文学”以后文坛上最活跃的一批作家,

其中的苏童、叶兆言还常常被评论家放到先锋小说家名单中,他们一些被看成是新写实的小说,有时还被当作先锋小说的代表性文本。还有一些作家,对自己被列在“新写实小说家”名下也不以为然。但不管怎么说,被比较一致认定“新写实小说家”身份的至少包括方方、池莉、刘震云和刘恒。

[编辑本段]代表人物

池莉(1957~)1978年开始创作诗歌、散文,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和《凝眸》等。其中1987年发表的《烦恼人生》是常常被批评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文本之一。这一小说连同《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也曾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方方方方(1955~)198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之前曾致力于诗歌创作,1987年发表的《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风景》之后的主要作品有:《落日》、《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灿烂》、《纸婚年》,等等。刘恒(1954~)1977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小石磨》,1986年发表《狗日的粮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后的主要作品有:《黑的雪》、《白涡》、《伏羲伏羲》、《虚证》、《连环套》、《苍河白日梦》、《消遥颂》等。另外,还出版有《刘恒自选集》。《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和《白涡》也被比较一致地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刘震云(1958~)的作品有《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单位》、《官场》等,这些作品,特别是其中的《一地鸡毛》,通常都被看成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进入90年代后,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和《故乡面和花朵》等。

[编辑本段]与现实主义的悖理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传统的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人们接触到的只是一个现象的世界。在这个现象世界的后面,有一个本质的结构控制着这个世界,而这一现象世界中的这事物和它事物之间,也有着某种本质的、因果的联系。所以,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认为,现象是世界的表象,表象的事物是不可靠的,而本质和因果才是可靠的,文学作品的“认识意义”必须建立在这基础上。因此现实主义创作的经典性表述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艺术上的“真实”不仅来自于生活现象本身,还必须揭示出生活背后的“本质”。刘恒那么,什么是世界或生活的“本质”呢?不同的作家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捕捉”。托尔斯泰用人道主义来衡量,巴尔扎克通过对金钱的批判而揭示,茅盾的《子夜》用的是政治经济分析,十七年小说以阶级斗争为纲,八十年代初期的大部分小说则依靠人本主义。所以,现实主义小说的共同点,就是创作者用理性、理念作参照,分析整合现象世界;他们放弃那些所谓非本质的东西而建构一个完整有序的、由因果关系构成的小说世界。现实主义作家用自己建构的小说世界告诉或回答读者,世界是什么?生活是什么?人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办?所以,从本质上说现实主义是理性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的“本质”或“理性”,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在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社会中,这种“本质”或“理性”还带有浓厚的政治权力特征。新写实小说兴起所体现的,正是新写实小说家对这种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的悖离。他们认为五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实际上是浪漫主义,它所写的生活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们追求的是还原生活本相,或者说力争在作品中表现出生活的“纯态事实”。这种“纯态事实”是不受任何观念形态(尤其是政治权力意识)的过滤或遮蔽,未经任何理性理念加工和处理的生活的本来面貌。这样,新写实小说所描写的生活,就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有序化为无序化,变戏剧化为生活流,他们的小说文本也就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传统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是情节的性格化,塑造典型性格成为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要求,现实主义作家也把为世界文学画廊提供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当作自己的最高追求。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