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欲望化的历史叙事_莫言小说创作的三向维度
![欲望化的历史叙事_莫言小说创作的三向维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7a840f763231126edb11be.png)
收稿日期:2010-09-10作者简介:李国(1981 ),男,山东省日照市人,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欲望化的历史叙事莫言小说创作的三向维度李 国(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摘要:莫言的小说创作中,欲望化的历史叙事成为关注的焦点,并据此形成了独特的话语实践方式。
这涉及个体的生命欲望、性爱欲望以及最具野性的权力欲望等三个主要维度。
生命欲望是理解历史知识的一般主题和最终目的,体现了现实中的想象书写、想象中的现实记忆以及非人性物体的人性化展露等三重变奏;性爱欲望实现了历史的主观把握与审美体验,不仅有野性与激荡同生的性爱,更有理性与俏皮并存的性爱;权力欲望下形成了一种生产与压制、控制与反抗、表彰与惩罚共存的生存状态,体现为逆境中抗争权力、外在的强加权力以及精心偷取的权力等内容。
可以说,这三向维度成了莫言小说中欲望化叙事的鲜明特点,成了他揭秘历史真伪叙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历史叙事;生命欲望;性爱欲望;权力欲望中图分类号:I 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10)06-0048-07莫言在对以往历史怀疑与颠覆的同时,也试图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性思考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在他的作品中,欲望化的历史叙述成为关注的焦点,涉及了个体的生命欲望、性爱欲望以及最具野性的权力欲望等,成为他建构历史的主要支撑点。
他将以往作品中所失掉的作为 人 之根本的 人性 重新拾起来,在那些人们似曾熟悉但又有一定的陌生感的人物和故事中,探寻一种新的话语实践方式;从人物的话语与表达的方式中,分析人的种种欲望及其心理特征;从人的生存与生命的双重角度中,赋予历史以某种文化意蕴。
这样,莫言借助一种从容不迫的叙述方式在复杂的结构形态中将人物的命运和欲望展现出来,人们为了生存、为了欲望、为了权力而付诸行动,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欲望化历史叙事特征。
一、立足脆弱的生命之基卡西尔说, 理解人类的生命力乃是历史知识的一般主题和最终目的 [1](P233)。
新历史主义叙事的模范文本_丰乳肥臀_叙事视角分析
![新历史主义叙事的模范文本_丰乳肥臀_叙事视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9e39dcb14e852458fb5751.png)
2011年6月第27卷第2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 f Shaanx i Inst itute of Educatio n Jun.2011V ol.27 N o.2收稿日期:2010-12-20作者简介:王西强(1978-),男,山东费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
新历史主义叙事的模范文本丰乳肥臀 叙事视角分析王西强1,张笛声2(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2.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摘 要:莫言的小说 丰乳肥臀 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叙事的模范文本,具有文学史的典范意义,而作为叙事性文学作品,它在叙事层面的典范性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
要较好地理解 丰乳肥臀 ,就要通过文本细读,以叙事视角探索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叙事学层面上典范意义得以实现的途径及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莫言; 丰乳肥臀 ;叙事视角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8X(2011)02-0053-03张清华先生称赞莫言的 丰乳肥臀 是 新历史主义叙事的典范 , 是莫言迄今为止最好和最重要的一部小说 。
[1]而他所谓的 新历史主义时期 ,指1987年至1992年前后的一段比较集中的、由先锋小说家推动的、一个特别具有 实验 倾向的历史叙述。
[1]他归纳了 新历史主义叙事 的几个倾向: 它有倾向于 民间历史观念的一面, 它常常是以与民间历史叙事相近的面目出现的,体现了 边缘化 的或者 暧昧的 立场与趣味 它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历史情怀,体现了把历史 交还于人民 的意志, 它甚至体现了 消极 的历史怀疑论、宿命论以及历史的不可知论等倾向,它不相信所谓终极的 真实 意义上的历史,也不相信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历史价值。
[1]那么,莫言带有上述倾向的、 作为新历史主义叙事的典范 的 丰乳肥臀 又是如何处理 小说技巧的关键 ,即叙事的 角度问题 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 [2]的呢?一、小说的叙事视角探索实践小说共八卷(含卷外卷:拾遗补阙)。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莫言小说研究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莫言小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1a222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a.png)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莫言小说研究1. 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新历史主义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选取莫言小说进行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2. 理论分析:探讨新历史主义的相关理论,包括历史转向、权力话语、文化重构等,分析运用这些理论来解读莫言小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 研究对象:简要介绍选定的莫言小说,包括其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叙事策略等。
4. 历史转向与莫言小说:分析莫言小说中的历史元素,探讨小说如何通过历史转向来重塑传统历史观。
5. 权力话语与莫言小说:研究莫言小说中的权力话语,探讨小说如何揭示或者塑造权力关系,并且介绍权力话语如何在小说中被体现。
6. 文化重构与莫言小说:研究莫言小说中的文化元素,探讨小说如何通过文化重构来表达文化认同和价值观。
7. 相关研究:归纳总结前人对于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莫言小说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为本次研究提供参考。
8. 实证分析:以莫言小说中的典型场景或者人物为例,分析和解读小说中的历史、权力、文化等元素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和表现。
9. 结论和展望:总结本次研究结果,提出可以改进之处,并且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研究重点。
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这个提纲主要是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2. 理论分析:这个提纲要介绍相关的理论,这对于研究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可以更好地理解新历史主义的概念,理解这些概念如何适用于莫言小说的文学研究。
3. 研究对象:这个提纲主要是介绍所选的莫言小说,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叙事策略等,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辅助。
4. 历史转向与莫言小说:这个提纲主要是探究莫言小说中的历史元素,从历史转向的角度来研究莫言作品,看如何通过历史转向来重塑传统历史观。
5. 权力话语与莫言小说:这个提纲主要是揭示莫言小说中的权力话语,通过研究小说中的权力话语,探究小说如何揭示或者塑造权力关系。
6. 文化重构与莫言小说:这个提纲主要是研究莫言小说中的文化元素,如何通过文化重构来表达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莫言小说的文化内涵。
莫言的文学历史叙事文本
![莫言的文学历史叙事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0d97fbb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2.png)
莫言的文学历史叙事文本一、原生态的民间历史《丰乳肥臀》书写的时空背景处于20世纪的中国,莫言没有借惊心动魄的大事件、翻云覆雨的大人物去凸显历史的厚重,而是借助小事件的始末、小人物的起落去展现当时的风云变幻。
莫言曾说:“当作家站起来用自己的作品为老百姓说话时,其实已经把自己放在了比老百姓高明的位置上,我认为真正的民间写作应该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在创作中,他不是故事的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将自己融入其中,力图展现原生态的民间历史图景。
在《丰乳肥臀》中,莫言抛弃了启蒙主义者的角色,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刻意地褒扬或严厉地批判,只是书写了社会中底层人物命运的苦难。
书中的人物形象不是标签化、程式化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自身的丰满性,脱离了传统小说中“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
莫言在人物的塑造上,超越了传统的价值观念,突破了非黑即白的界限,塑造了一系列亦正亦邪的人物形象,力图展示真正的人性,书写原生态的民间历史图景。
二、人类悲剧性的苦难史《丰乳肥臀》以上官鲁氏孕育新生命为开篇,以历史演变为节点,叙述了以上官家族为主体的小人物们在一次次波折动荡中饱经苦难的过往,最后以上官鲁氏的死亡为终结。
这既是母亲上官鲁氏的苦难一生的记述,也是20世纪中国人民的苦难史,更是全体人类悲剧性命运的缩影。
身处其中的人们,虽也不乏激情与狂欢,但短暂的兴奋幻灭之后,便是长久的苦难的绵延。
于是,大多数的人选择了以死亡来终结个人的苦难,枪杀、砍杀、饿死、撑死、跳崖死、上吊死、跳楼死、溺水死等多种多样的死亡方式充斥在字里行间。
上官鲁氏,作为九个儿女的母亲,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母亲的象征,就像苦难中的一束微光。
她既是“历史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幼时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少女时期,被迫缠脚,成为封建迷信最后的受害者;青年时期,遭受婆家的虐待,承受乱伦、强奸与欺凌;中年时期,经历儿女孙儿的相继离世;哪怕到了晚年,依旧逃不开饥饿与病痛的折磨。
红高粱——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
![红高粱——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945811390c69ec3d4bb750b.png)
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特色的文献综述【前言】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个性的小说家,写作风格大胆。
其作品的文学史意义与学术价值日益引起研究界的重视。
本文从《红高粱家族》分析莫言的多视角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主题】80年代的中国文学界伸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作家的创作具有浓厚的西方色彩。
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
而且,他又立足于民间文化的源泉,把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艺术,深深扎根于高密东北乡的民族土壤里,广泛吸收了民间文化的生命意义,叙述了“高密乡”的悲欢离合。
在创作上,他用具有穿透性的语言、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对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进行个性化创作,并融合西方现代派,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与惊奇感以及悲剧的美。
一.多视角的叙述方法詹姆斯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种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结构,是作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作家叙述方式、叙述结构的不断调整,则是作家对叙述艺术不断探索的表现。
如果对莫言的创作做一个考察,就会发现其小说的叙述是多视角的。
莫言说过:“我不愿意四平八稳地讲一个故事,当然也不愿意搞一些过分前卫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我希望能够找到巧妙的、精致的、自然的结构。
”“结构与叙述视角有关,人称的变化就是视角的变化,而崭新的人称叙事视角,实际上制造出来了一个新的叙述天地。
”这天地就是莫言所实践的多视角的叙述方式,既主客体相互交织,时间、空间打乱,叙述主体打乱,形成了莫言的特殊叙述方法。
莫言1986 年发表了中篇小说《红高粱》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
随后,他又连续写了相关的几个中篇,并将其结集为《红高粱家族》。
成为莫言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对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学者认为其为“寻根派”,称莫言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骁将”[1]。
李洁非认为莫言是先锋派,“在莫言哪里,小说写作超越于…讲故事‟这个层面‟……”[2] 《红高粱家族》的叙事模式成为以后小说写作模式,其中叙事特色达到了写作的高峰,颠覆了以往传统小说写作的规范,他不仅汲取了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叙述特色,还结合了中国传统野史的写作特点,从而使《红高粱家族》成为一个经典的文本,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对理解其他作品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ec44b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e.png)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莫言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其小说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本文将对莫言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进行分析,旨在深入探究其小说作品的叙事特点和艺术价值。
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历史、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学作品是历史与文化交织的产物。
莫言的小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因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得到广泛关注。
莫言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背景的再现。
莫言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往往是关乎人民生活的重大事件,如文化大革命、抗日战争、土改等。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实描绘,生动再现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例如,他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就生动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农村家庭的命运变迁,让读者体验到当时战乱时期人民的痛苦和艰辛。
二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思。
莫言小说中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背景设定,更是驱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反思,揭示了文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刻影响。
例如,他的小说《檀香刑》中,通过对满族文化的研究,从中发掘出古代社会的秘密和恶果,对当代社会产生了启示和反思。
三是对历史事件的批判。
莫言小说中的历史事件往往是一个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这种批判不仅限于历史事件本身,更包括其历史背景和潜在的文化价值。
例如,他的小说《丰乳肥臀》中,对于封建传统的批判就贯穿于整个小说之中。
通过对封建传统的批判,再现了中国近代史的苦难与惨痛。
莫言小说的这种新历史主义叙事,有着多重的艺术价值。
首先,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历史感,能够使读者身临其境、情绪激荡。
其次,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文化思考,能够带给读者历史和文化的启示,并对现实提出思考和建议。
最后,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反倒性,对于当前社会的问题和现实中的不合理、不公正、不合法状况进行了探究和揭示。
综上所述,莫言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方式,通过对历史、文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刻思考和阐述,反映了作者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现代性的悖论——莫言乡土小说历史叙事的文化内涵
![现代性的悖论——莫言乡土小说历史叙事的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926d2d986bec0975f465e238.png)
现 代 性 的悖 论
莫言 乡土小说 历史叙 由 的 ,但 却 无 往 不在 枷锁 之 中 。 ” 以宏 大名 义进 行 的历 史运 动首 先带来 的是对 生命 的摧 残。 《 生 死 疲 劳 》 处 处 体 现 了 历 史 对 人 之 命 运 的 扭 曲 与 异 化 。西 门闹靠勤俭持 家积累 了一 点家业 ,但 仍保持着劳动人 民 的美 德 。 他 勤 劳 善 良, 接 济 佃 户 ,善 待 长 工 , 却 因 为 地 主 的身份 被推上历史 的审判 台 ,被 自己帮助 过的农 民打死 。小 说 用 魔 幻 现 实 主 义 的 手 法 , 打 通 人 间和 地 狱 , 让 他 进 行 了几 次 轮 回 , 然 而 在 每 个 时 期 , 历 史 的暴 力都 仍 然 压 制 着 他 的人 性 。革 命 的 化 身 洪 泰 岳 曾经 以政 治 权 威 代 言 人 的 身 份 对 蓝 脸 进 行 整 治 。 然 而 ,几 经 转 折 ,他 却 成 为 革 命 打 压 的 对 象 ,在 “ 文化 大革命 ”初期 被批斗 ;到 了田产承 包期 ,由于过去虚 妄 历 史 理 念 对 他 精 神 的 顽 固 桎 梏 ,他 完全 迷 失 了 自我 , 并 最 终在 历史 的戏谑 中爆 炸 。历史 的荒诞 并未因时代 的更 替而 改 变 ,在 历 史 和 命 运 的 交 锋 中 , 年 轻 一 代 也 受 到 了 历 史 的捉 弄 。 西 门金 龙 因为 出 身 问题 一 直 生 活 在 历 史 的 阴 影 中 ,为 了 摆 脱 污 点 改 变 命 运 , 他 不 顾 亲 情 ,狂 热地 参 加 政 治 运 动 ;他 凭 借 着 自 己 的努 力 想 通 过 经 济 手 腕 来 改变 与 提 升 自 己 。然 而 他 的行 为 都 因缺 乏 自主 意 识 ,而 最 终 导致 了 自身 的 毁 灭 。 面 对 历 史 的荒 诞 性 ,大 家 似 乎 都 无 能 为 力 。 《 檀 香 刑 》 在 猫 腔 与 火 车 两 种 声 音 的 变 奏 中 隐 喻 了历 史进程 与乡村淳 朴人性的关系 。作为 一部 “ 多种声音 的奇怪 的混合 ”,铁路 、火车 以及其响彻 空间的轰鸣声 ,象征 了现 代 历 史 进 程 强 行 突进 的 庞 大 势 力 ,它 虽然 出 现 不 多 ,时 隐 时 现 ,但 却 一 直 没 有 消 失 过 ,它 像 一 个 影 子 让 人 时 时 感 到 它 的 强 大 与 不 可 逆 转 ; 而 猫 腔 则 借 喻 了人 生 主 体 性 的 自 由理 想和 状 态 , 它 是 自然 生 活 状 态 与 原 始 生命 秩 序 的 象 征 。在 西 方殖 民地 的 入 侵 下 ,现 代 历 史 通 过 工 业 文 明 的 成 果 以机 器 武 力 破 坏 了 乡 土 社 会 的 生活 形 态 和 生 命 秩 序 ,激 起 了 以孙 丙 为 代 表 乡 民 的 挣 扎 与 反 抗 , 然 而 ,来 自 乡土 的 生 命 形 态 对 现 代 历 史 进 程 的 抵 抗 最 终 失败 , 现 代 历 史 进 程 以无 所 忌 惮 和 永 不 回 头 的气势 ,对猫腔 艺术的演绎者进 行了精神与 肉体 的双重 折磨 与 扼 杀 。猫 腔 的 声音 在 经 历 了最 绚 丽 的挣 扎 后 消 失 ,而 现 代 的历 史 车 轮 却 一 直 在 乡 间 的 田野 中呼 啸 着 前 行 。 作 为 启 蒙 运 动 后 世 界 社 会 文 化 史 的 核 心 主 题 , 现 代 性 曾 在 个 人 主体 意 识 的 自觉 、 主 体 能 力 的 发 展 以及 现 代 民主 与 法 制 的建 设 等 方 面 做 出 了 巨大 的贡 献 。 然 而 随 着 工业 文 明 的发 展 , 现代化 导致 了人类 生活的非理性化,并构成 了恒久 困扰 人类 的 “ 现代性悖论 ”。作为文化历 史形态与想 象的载体 , 乡土叙 事成为2 0 世 纪 的 中 国现 代 性表 达 的 一 个 立 足 点 。知 识 分子试 图通过对 乡土 的文学想象来表 达对 中国社会 的现代性 思 考 。 本 文 从 现 代 历 史 进 程 与 人 的 本 质 追 求 的 冲 突 、现 代 革 命 伦 理 与 自 由人 性 的 悖 反 、 现 代 政 治 意 志 与 生 命 伦 理 的 悖 逆 三 个 方 面 试 图阐 述 莫 言 小 说 蕴 含 的 现 代 性 悖 论 的 文 化 内涵 , 并从 民族精神 的重建与 “ 种 的退 化”的尴尬揭 示作家建立新 的 、和 谐 的现 代 性 秩 序 的 尝试 与反 思 。 2 O 世 纪的 中 国历史 是一 部追 求现 代 性 的历史 。 白鲁迅 开 始 , 以启 蒙 精 神 为 代 表 的 现 代 性诉 求 始 终 贯 穿 于 文 学 的历 史 叙 事 之 中 。而 乡 土 作 为 承 载 最 繁 复 文 化 形 态 和 历 史 想 象 的 载 体 , 成 为 现 代 性 表 达 的 一 个 立 足 点 。2 0 世 纪 初 期 ,乡 土 历 史 叙 事 主 要 表 现 在 对 民 众 思 想 与 精 神 的现 代 性 启 蒙 ,知 识 分 子认为 乡土 中国落后 的根本在于群众 的愚昧与 落后 。然而 , 随 着 现 代 化 不 断 推 进 , 工 业 文 明 开 始 进 入 乡土 , 并 强 行 推 进 乡土历 史的现代 性进 程 ,自给 自足的稳定 乡土 生活秩序被 巨 大 的历 史 车 轮 所 碾 碎 , 于 是 ,知 识 分 子 开 始 意 识 到 现 代 性 所 包含 的两面性 。特 别是新时期 以来,乡土在现 代化进程 中的 复杂性 和艰难性得 到了进一步显示 。丁帆认为 : “ 在 新 时期 乡土 历 史 叙 事 中 , 明 显 地 表 现 出 一 种 困惑 两 难 的 情 结 ,这 就 是 一 方 面 对 于 旧文 化 的 眷 恋 ,表 现 出 一 种 旧 ’的 “ 情 结 ’ ; 另 一 方 面 又 对 现 代 文 明 与 文 化 进 行 追 求 ,表 现 出 一种 ‘ 喜新 ’的 ‘ 期 待 ’。 ”面 对 这 一 困 境 ,知 识 分 子 肩 负 起 社 会 的 责 任 ,站 在 传 统 与 现 代 、历 史 与 现 实 的边 界 , 将 自 己 的 个 人 体 验 与 思 考 放 大 为 整 个 社 会 和 民族 的历 史 , 通 过 对 乡土 历 史 的 重 新 阐示 , 参 与 当代 文 化 与 思 想 的对 话 。诺 贝尔 文 学 奖 获得者莫 言就 是其中 的一 员。依赖于 “ 高密 东北乡 ”独特 景 象的营造 ,莫 言乡土小说 的历 史叙 事成为他 历史表达 的支 配性媒 介 。在其 乡土作品 中,作 家依赖 自己对 人生 的深刻洞 察 ,通 过对 中国乡土民众 的个人 生活 的隐秘 的发掘 ,阐释 了 国家现代化进程 与 “ 人 ” 的现 代 性 发 展 之 间 的 悖 论 ,并 试 图 用 文 学 来 寻求 解 决 的方 法 。
浅谈从《红高粱》看新历史主义潮
![浅谈从《红高粱》看新历史主义潮](https://img.taocdn.com/s3/m/d519ef58fd0a79563d1e72b8.png)
浅谈从《红高粱》看新历史主义潮概要:莫言把对理想的隐寓于先辈们的优秀品格中,在运用文学这一武器对现实、历史、人性等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于理想人性与生存状态等的期待与憧憬。
希望通过追忆先辈历史,唤起人们追求充实丰厚生命的热情,这才是他对传统的复活与重构的终极意义所在。
《红高粱》以其独特的视角,将历史视角的个人化,从叙事立场的民间化,历史主体的边缘化,以“我”和“我父亲”的角度穿插回忆了在整个宏大的民族抗日背景下,以“我爷爷”和“我奶奶”为代表的生在长在东北高密乡十八里坡大片红高粱地里的底层百姓的真实生存状态。
一、个人历史的主观视角化《红高粱》,以独特的个人视角切入作品,对于历史事件的讲述并不是不做参与、不作判断的附和,而是在一方面,考虑到抒情主体的需要,直接让“我”来建构历史,混淆了历史与故事的界限,消解历史的客观性,使得作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顺利融入的剧情中,并在追溯“游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染地里的英魂和冤魂”们事迹的过程中,直接采纳“我”、“我父亲”、“我爷爷”、“我奶奶”的人称称呼,营造出后辈伴长,围炉忆祖的真实而又虚渺的氛围,使得小说的情感转换灵活,自然显露自己的声音,建立起自己个人化、主体化的历史视角。
另一方面,从小说的创作结构看,作为一个后辈,“我”又极容易跳出那段历史环境,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对历史进行主观切割,提供时间的破碎图景来拼凑故事情节。
线性时间流程被按照逻辑顺序主观切割倒叙与插叙的并用,于是有了小豆官一边跟着大部队穿梭在高粱丛,一边却随心思飘回十多年前,将过去历史里的儿女情劫、国仇家恨编织在一起,使得这支原本显得松散落魄的队伍紧凑起来,使得在人们意识中匀速的时间突然加速、叠加、分离,变得不稳定起来。
这场战斗,成功地将先辈们的爱恨情仇、是是非非揉成一团,从而构建起小说乱而不散的有序结构。
二、边缘历史的民间视角化(一)淡化宏观的历史背景新历史主义小说所描写的历史都是小说家们虚拟或假想的历史,他们给笔下的民间生活披上了一件“历史”的外衣,即使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在作品中往往也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点缀。
浅谈从小说牛看莫言的历史视角
![浅谈从小说牛看莫言的历史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1e5a1732e2bd960590c677d0.png)
浅谈从小说《牛》看莫言的历史视角"论文摘要:基于魔幻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的影响,莫言在小说《牛》中选取个性化的视角切入历史并解构历史。
小说中聚焦小人物的生活,以领导阶级的丑陋反观历史,从动物的命运反映文革时期的社会状况,以此呈现莫言自我的历史观,带给读者对历史崭新的审美感受。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致分析,窥探莫言独特的创作倾向和历史观念,并对莫言创作的历史视角作出评述。
论文关键词:莫言《牛》历史视角解构历史一.引言中篇小说《牛》中,莫言聚焦于小人物的生活,或借人物之口质疑新社会较之旧社会是否具有优越性,或描述从村到公社的领导阶级的丑陋,或通过反讽嘲弄官僚阶层夸大历史功绩。
小说《牛》所描述的世界不并等同于现实生活,但却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意义。
莫言从自我的经验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文革时期的历史图景,带有他个人鲜明的主观倾向。
他在瑞典的演讲中曾说:“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
”莫言从个人出发的历史叙述,没有宏大概括的叙事,深切地表现了人在文革时期的真实状态。
也是因为此,莫言的小说给人以历史真实感。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些“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曾对莫言的创作作出“高度评价”,但莫言对于将自己简单地归入新历史主义是不认同的。
然而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历史主义的特征。
新历史主义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进行了历史——文化的转轨,强调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等角度对文本实行一种综合性解读,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作为自己分析的中心问题,使历史意识的恢复成为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纵观莫言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莫言将人物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之下,而人物们的生活与政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读者从小说中看到的不仅是人物们的生命遭际,还有政治对于人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本文以下将从人的生活、政治状况、牛的形象解析三方面剖析莫言表现历史观的历史视角。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358e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f.png)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莫言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以描写中国乡村的小说而闻名于世。
他的小说不仅仅是故事的叙述,更是对中国现实的观察和批判。
莫言的小说常常融入了历史的元素,并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他对历史事件和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
本文将以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为例,通过新历史主义的叙事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中国乡村家族的兴衰,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动荡和变迁。
莫言通过故事的叙述,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背后,揭示了权力斗争和社会阶级矛盾的复杂性。
他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构建多个故事线索和人物关系,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社会画面。
在新历史主义的叙事分析中,重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多个角度和视角的交叉叙述,展现了历史事件的多重性。
他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和叙述,呈现了一个事件的多个版本和解读。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不同的主观解读。
莫言在《红高粱家族》中还运用了历史隐喻和象征意义的手法,以丰富故事的内涵。
他通过红高粱的种植和生长过程,象征着中国农民的坚韧与顽强。
红高粱家族的兴衰,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命运,更是中国农民经历了近现代历史的扭曲和痛苦。
通过红高粱的象征意义,莫言揭示了中国乡村的命运与中国历史的紧密联系。
莫言的小说中,还反复出现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暗示和影射。
他通过回溯历史,挖掘历史事件的根源,并以小说的方式重新诠释历史。
莫言在小说中描写了苦难的历史,以及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生存和抗争。
通过叙事的方式,他让读者反思历史的深意,并展示了个体与历史的关系。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ef3db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8.png)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莫言是当前中国文坛最为著名和影响最为深远的小说家之一,其小说虽然不同于一些以批判现实为主要手段的文学作品,但却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历史责任感。
本文将针对莫言小说中新历史主义叙事进行分析。
首先,莫言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体现在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再现和解读上。
他将历史中的一些具体事件和人物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通过深度的叙述、对细节的描摹、对事件背后深层次含义的挖掘,展现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表达了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批判性思考和感悟。
例如,《红高粱》以小说形式呈现了中国北方乡村在民国初期动荡时期的生活,展现了中国农民群体的悲苦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物背景。
而《蛙》则通过对文革时期农村知识分子被批斗的再现,勾勒出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表现出对于中国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独特解读。
其次,莫言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还体现在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态度上。
他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既不完全接受和肯定历史事件和人物,也不是单纯的否定和批判,而是站在现代的角度,用深入思考的方式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理解和解释,展现出了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反思力度。
比如《丰乳肥臀》描写了一位平凡的中国妇女的一生,以其生活经历来反思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历史变革,观照从辛亥革命到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对于中国妇女的伤害。
《蛇身》则通过对贵州山区的两个家庭命运的对比,表现出人类为了生存而采取极端方式的动机和后果,对于野蛮和文明的界限和人类道德价值等问题作出了思考。
总之,莫言小说的新历史主义叙事在挖掘历史背景和探讨历史意义上极为突出,有别于一些小说家的现实主义叙事,为中国小说风格中开辟了另一条道路。
莫言与新历史主义小说
![莫言与新历史主义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55f6bd55312b3169a451a42e.png)
一
文 献 标 识 码 :Aபைடு நூலகம்
文 章编 号 :1 0 — 1 x(O1 ) 2 0 3 - 1 9 9 2 0 — 2 2 0 0 4 0
部作 品的 阅读 史就 是 一部 漂流 史 ,每 一个变 化 的评 判背 后 , 都隐藏着 一个时代的影子 ,是 一个时代的文学在这一 阶段的困惑 、探 索 与痛苦 。刚开始接 触拉美文 学时,家族叙事和魔幻主 义成为我们心 中文学创 新的样板 ;“ 人的解放 ” 个 人 自由” ,“ ,成为我们这代 人新的 价值观 ;我们 隐约感 觉到,十七年 红色经典所讲述 的革 命与 国家的历 史 与当时的政 治话语 并非那么和谐 ……莫言的 《 红高粱 》在这些方面 满足 了一个时代 的阅读期待 :原来历 史还 可 以这样写 !他用 性与欲望 代替阶级斗争作 为历 史发展的动 因,以土匪的视角解构 了教科书的抗 战史叙事 ,以家族 回忆 的方式替代 了民族 、国家这些宏大 的词 汇,被 称之为 “ 新历史主义 ”的开山 以及代表之 作。正所谓一切历史都 是当 代史,《 红高粱 》的写作方式 ,绝不仅仅是莫言 自称的要抵达 “ 历史的 某种真实” ,而是历史为什么竟会 以这样 的方式讲述。很多人都会对 父 母的情史有极强 的窥探欲 ,对物质财 富有隐秘 的抢夺欲 ,这并不奇怪, 哲学家说人们都喜欢 问 “ 我从哪里来 ” 。但在中 国的伦理框架下,并没 有多少作家愿意或者说有勇气探究这些秘密 ,《 红高粱》扯块 “ 家族 史” 的幌子, 已经算难得 了。回想 一下作品里令人激 动的那 些场景 ,我们 就会知道 ,这样充满荷尔蒙和情欲的叙事决非偶然。最蓬勃的生命 力, 最 理直气壮 的情欲 ,最张扬 的色 彩,最狂欢 的表达 ,细 节所达 成的每 次交流 的默契里, 已经暗示 了一个生机勃勃 的欲 望时代的来临 。那 些 重新合 法化的物欲和情欲并 非历史的场景 ,而 是一个时代心态的真 实摹 写。在 这个 意义上 ,《 红高粱 》与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 小说一样, 同样是最具政治意义、最吻合 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文本。《 高粱》即 红 是 “新历 史 小说 ” 的 重 要 起 源 ,也 是 新 历 史 小 说 的 代 表 作 品 , 明 显 地 区别于 以往 的革命 历史题材的 小说 。也就是说 ,新历史 小说恰 好是从 不 同的立场和视 角一 土匪、地主和传 统家族一 出发 的,是对 革命神话 的质疑和瓦解 。曾有论 者这样写道 《 红高粱》标示 出人文精神 的新向 度 ,以原欲为基础 的粗粝 而蓬勃的 民间文 化精神 ,以历史话语 的解放 洞开 了 “民间”这一更 大的精神 门户 。也有学者论 ,历史本身在任何 意义上不是一个本文 ,也不是主导本文或 主导叙事 ,但我们只 能了解 以本文形式或叙事模式体 现出来的历史 ,换句话说 ,我们只能通 过预 先的本文或叙事建 构才能接 触历史 。 人们喜欢用 巴赫 金 的狂欢化 理论 来诠释 莫言 的创 作 ,他 说 :拉 伯雷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破 坏官方所要描绘 的时代 及其事件那种美好 的 国家,用 新的观点来看待他们 ,从 民间广场嬉笑 的合唱观点 ,说 明时 代 的悲剧 和喜剧 ,把有利于统 治阶级的任何 官方 的谎言和具有局 限性 的一切已经统统清 除掉 ,它要 向人民、朝气蓬勃和 不朽 的人 民揭示它 的真正含 义。在狂欢节广场上支 配一切的是人们之 间不拘形式地 自由 接触 的特殊 形式,同时也形成 了官场 言语的特殊风格 ,在狂欢节的笑 声里 ,有 死亡 与 再 生 的结 合 , 也有 否 定 与肯 定 的 结合 。 莫 言 的 《 乳 肥臀 》 最 为 典型 地 体现 了新 历史 主 义 的小 说 观 丰 念 。这部 问世之初就 以其 艳 名惊 世 骇俗 的 巨制同他 的红 高粱系 列一 样 ,是 以历史和人类学 的复调展 开叙述 的 ,但与 以往不 同的是,有关 性 、潜意识情结 、生殖 繁衍、种族性质 等等人类学 内容在这部 小说中 只是感性的表层部分 ,而莫言所要探 究的和回答的却是 “ 历史 上到底 发生 了什 ”这样一个 问题 。他将一部近现代 史还原或缩微到一 个家庭 诸成员的经历或命运之 中,把历史还原 民间,以纯粹 民问 的观 点,写 民间的人生 ,写他们在近世诸 多重大历 史事件 中的命运 ,莫言所 自称 的 “ 献给母亲和大地 ”正 是这一观念 的模糊表 述 从叙事结构和风格 上看 ,它也典范地体现 了西方新历史主义 理论家们所总结和推广的某些 方法 。如那种 “ 交叉文化蒙太奇”式 的方法,即把不 同意义的文化符码 故意并置和拼贴在一起 ,以 利于隐喻历史的本然状态和丰富复杂的情境。 他们将 “ 广告、性手册、大众文化、日记、政治宣言、文学、政治运”等 等文化符码或文本并置在一起,构成 了一幅 “ 交叉文化蒙太奇的蓝 图” 。 《 丰乳肥臀》在展开关于历 史的叙事时 ,正是采用 了这种 拼贴法、 并置法 。他不无暴力倾 向地将二十世 纪中国所发生 的所有 重大历史事 件 ,都通过母亲上官鲁 氏及其后代所 组成的家庭命运 的描写而汇聚一 起 ,这种通过家族和个人 辐射历史 的方法不仅是感性和鲜 活的,而且
论莫言作品的结构艺术
![论莫言作品的结构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5f70939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7.png)
42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义,就是真实、自由、平等、善良和宽容。
莫言的人道主义在他笔下首先表现在他的新历史主义题材的小说上。
(1)新历史主义莫言对历史重新审视、思考,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历史,历史因此有了多重言说的可能性,学者张清华把莫言的小说写作称为“历史主义叙事”。
莫言以来自百姓、来自民间的历史祛除官方历史的遮蔽性,他笔下的“高密东北乡"还原了另一个中国。
“按照知识分子的人文理念,历史的正义性在很多情况下仍然处于被删削、扭曲和遮蔽的状态下,而历史的悲剧和荒谬也还需要不断的反省和再认识。
”Ⅲ从《天堂蒜薹之歌》到《红树林》、《檀香刑》、《生死疲劳》,再到《蛙》,莫言都以他的底层立场,作为老百姓展现了正史的另外一面。
“它是对传统小说意识形态化的正史的颠覆与解构,提出了历史‘合法性’的质疑,从而将历史还原到民间本然状态,展示人类历史的丰富多彩的可能性。
”㈢这里没有非黑即白的英雄或是枭雄,没有最纯粹的的善和恶,莫言笔下的人物形象颠覆了正史中对历史人物的定位,超越意识形态的制约,体现理性精神:《檀香刑》中的孙丙装作义和拳招兵买马抗击德国兵,而迫使他反击的目的不是民族大义,而是德国兵伤害了他的小桃红;小说《蛙》中,使得我姑姑一直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信念,并不一定是政策的驱动,更多的是对国家和政府革命般的忠诚;《丰乳肥臀》中,上官家族在20世纪中国里与各种政治势力先后发生奇妙复杂关联卷进各种政治漩涡,上官鲁氏在几乎整个世纪中,先后面对着日本人的马蹄、黑驴鸟枪队、抗日别动大队、抗日爆炸大队、文革时的批斗。
而对所有政治势力的纷争,作者没有评述,司马库从战胜者变成了战败者再到最后死去。
政治势力的是非成败并没有“正史“叙述的那般简单,《丰乳肥臀》所要述说的,只是母亲坦然面对的所有苦难与失去亲人的伤痛。
小说中,连罪大恶极让人咬牙切齿的日本人也有他复杂的一面,日本兵几乎杀光了村子,却找来日本军医救活了上官金童。
《生死疲劳》中,关于西门闹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对传统地主形象的“对抗”,他不是大年夜收租的黄世仁,西门闹是对传统观念上穷凶极恶为富不仁地主形象的颠覆,“我喷吐着腥膻的油星子喊叫:我自信平生没有干过亏心事。
简谈莫言《生死疲劳》对新历史主义的深化
![简谈莫言《生死疲劳》对新历史主义的深化](https://img.taocdn.com/s3/m/2b6e7f59f01dc281e53af0c5.png)
简谈莫言 生死疲劳 对新历史主义的深化
。杜 文 娟
生死疲 劳》中 ,莫言 继续往前 迈进试 图弥补新历 史 八 十年 代 新历 史 主义 写 作 兴起 后 ,小 说 界普 遍存 在 新作 《 着 “ 反历 史 ”的写作倾 向,小说家们 以此竭力爆破 官方 正 主义 的某些缺憾 ,很 明显他 发现 了新历史主义 以往书写 过 史 、挖掘 边缘野 史、玩弄历 史碎片 ,诉 说颓败 的家族 、荒 程 中的理性启 蒙霸权和 自我主观偏 见, 即专注 于对历 史客 蛮 的轶 事、压抑 的人性 ,一时间真真假 假的幽 灵鬼魅到 处 体 的 正史 权威 的挑 战和 主体 对历 史 的肆 意 编织 ,二者 都 流窜 ,非理性 、暴力 、阴谋 、欲望开 始锣鼓喧 天 ,与各 种 过 于关注历 史化 了的 “ 界 ”,文 本的历 史性有余 ,而 文 世 实验 形式相结合 ,整个历 史领域沟壑 纵横 ,硝 烟弥漫 。在 本 的 本 质 属 性 审 美 性 不足 。 同 时 莫 言 也 将 新 历 史 主 义 的 某
与此同时,无论是列于正史的单面英雄还是逸出正史自乡 的美 盼吉说 ;牛的倔强表现 在饱受苦难 、不幸 ,负载着土 l I
野 村夫 、匪帮流寇等历 史人物都 已经表现得足 够丰 富了, 地耕 植者 的历 史伤痛 :表现 在猪身上 的贪婪和暴 烈,便是
《 生死疲 劳》 中,莫言很大程 度上放弃 了历史启 蒙性 ,寻
方 式浸泡下 ,忽视理 论的逻辑基 质和精神 内涵 的问题 是不 找 “ 史认识 ”和 “ 历 历史解释 ”的动 因弱化 ,也 不再为高 可避 免 的,新历史主 义更多带有 了一种外 延性 的文 本操作 密东北 乡继续构造 历史轶事 ,创作 中明显多 了些现 实主义 技法 ,其理论与创作都有待于深化。 而从莫言最近 的作品 《 檀香刑》和 《 生死疲劳》『中, 1 成分,开始真正考察民间本位 的历史性生存状况 。 有评 论家讲 到这 是一部 由地主讲述 的关于 土改的历 史
《生死疲劳》的创新型新历史观叙事形式
![《生死疲劳》的创新型新历史观叙事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a63216f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0.png)
《生死疲劳》的创新型新历史观叙事形式[摘要]莫言的《生死疲劳》以20世纪后半叶的历史作为背景,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深入挖掘《生死疲劳》叙事形式的创新,莫言将历史叙事大背景放置于20世纪中期,同时糅合和民间立场、多元叙事、传统章回体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既表现了传统叙事的张力,又契合了现代小说精神,体现出一种新历史观的叙事形式。
这种新的历史叙事为小说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指引作用。
[关键词]莫言;《生死疲劳》;新历史观;叙事形式莫言的《生死疲劳》在叙事形式上所做的探索和创新是十分成功的,我们可以看到小说里有很多新历史主义的叙事方式和元素,比如从家族表现历史、以多元对话叙事、神话传说等的应用,但又不止步于此,他利用传统文学叙事和现代小说的众多技巧结合,在小说结构、视角设置、历史叙事处理上都表现出精湛的叙事艺术。
本文认为莫言的《生死疲劳》在叙事形式方面体现出的新历史观写法为以下几点:一是传统章回体结构与佛教轮回的结合,二是“黄金律”的多元化叙事分配,三是虚构视角下的非虚构合理表达。
一、传统章回体结构与佛教轮回的结合二、多元化叙事分配的“黄金律”多元化叙事是《生死疲劳》叙事形式中一次大胆尝试,如果掌握不好就会造成文本内部的秩序混乱。
很少有作品的叙事主体超过两个,但是《生死疲劳》的叙事主角达到了五个,分别为西门闹、动物意识、蓝解放、蓝千岁、莫言。
这五个叙事者的叙述分配构成了两个完美的“黄金律”,也即“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讲的是整体与部分的最有美感的比例,即0.618。
学者刘伟也在自己的研究中指出:“快的写作速度并没有使小说内在韵律受到影响,相反,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音乐性。
”这种内在韵律、音乐性我想就是叙事分配比例和谐产生的美感。
《生死疲劳》情节发展流畅、阅读韵律感强,这和叙事者的叙述分配符合“黄金比例”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黄金律”是在动物视角与西门闹之间形成的。
西门闹几次进入轮回,成为驴、牛、猪、狗、猴五种动物。
论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
![论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cdc2b2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f.png)
论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论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莫言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流传广泛并受到国内外读者的瞩目。
莫言小说的叙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妙的叙述方式,使其作品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论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
一、审美叙述手法莫言的小说中,叙事手法独特新颖,充满着诗意和韵味。
他运用了大量的暗示和隐喻,为读者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
在《红高粱》一书中,莫言以一种夸张、变幻的方式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一段血腥而悲壮的历史。
小说中的奶奶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她的言行举止似乎与尘世无关,同时她又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所在。
她不仅具有神秘而又具有威严的形象,同时也是整个故事的象征。
通过以奶奶为代表的形象,莫言把人们对中国历史中那段黑暗而又痛苦的记忆进行了深刻而意象化的表达。
此外,在叙述过程中,莫言还注重对动态和静态的处理。
他不仅注重情节的推进和角色的塑造,还注重描绘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读者更容易融入到故事中去。
他对场景的描写通常是充满细节和感情的,如《蛙》一书中描写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莫言通过丰富的细节和色彩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乡村的温暖和宁静。
二、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莫言的小说往往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
他通过这种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时间的错乱和空间的扭曲。
在《丰乳肥臀》一书中,莫言通过不同章节的跳跃,将故事中不同时间段的情节交织在一起。
这种叙事方式既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又使读者在阅读中更能深入思考人性的弱点和命运的无奈。
同时,莫言还巧妙地运用了回忆和倒叙的手法。
在《檀香刑》一书中,故事开头就以警察局的调查为线索展开,然后以回顾的方式逐渐揭示出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这种叙事方式引人入胜,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疑问,并期待着答案的揭晓。
三、人物与叙事的关系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真实,他通过塑造不同的人物,展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以《红高粱》为例分析新历史小说的特点
![以《红高粱》为例分析新历史小说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6befd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b.png)
以《红高粱》为例分析新历史小说的特点首先,文字风格,作者极善于心理、场景和人物表情的描绘刻画。
在这方面,与老舍很相似。
当然,两个人的文字风格还是有很大差异。
其实,这种重笔描绘的手法,是小说创作的基本功。
要写出好的小说,这方面不可少。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超快的年代,这种写法稍显过时,因为人们没有那么大耐性去读那些重笔的心理描绘。
读一些当代小说,特别是网络小说便会发现这种差别。
网络小说,往往叙述轻松简约明快,很少在一种具体的细节之处过多停留。
读起来固然没有前者那么深刻,但是颇为流畅快意。
其次,结构方面。
这是典型的穿插式穿越叙述手法。
古今交替,依次相隔。
这方面与《 *** 的葬礼》应该是一个路数。
好处是明显的。
试想如果纯粹按照时间前后顺序叙述,那么显然乏味。
而采用这种古今两个时段交替叙述的方式,使两者情节并行推进的方法,却可以始终保持小说的张力,始终扣人心弦。
当历史都交代清楚的时候,也是整个故事结束的时候。
而且,这种叙述很考验作家的整体架构思维。
第三,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诺贝尔文学奖文员会将文学奖颁给莫言,理由之一便是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对此,我并不是很懂。
如果按照自己对于魔幻的粗浅理解,那么《红高粱》里是有魔幻的味道的。
就比如,其中的“祖母”临死前,那些心理描述,玄。
但是并不确定,这就算魔幻现实主义。
第四,感觉莫言似乎有一种女性主义情节啊。
作者似乎总在有意突出女性的伟大,特别是女性长辈的伟大,如母亲或者祖母等,她们不光美丽善良,而且勇敢智慧,普通人的生活中显现的尽是智者,或是觉者的境界。
《丰乳肥臀》便是经典一例。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48c095f111f18582d05a91.png)
名作欣赏 / 小说论丛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崔 谦 [西安欧亚学院, 西安 710065]摘 要:阐释中国20世纪的历史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
进入新时期文学之后,多位作家都做出了独特阐释。
作为一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进行创作的高产作家,莫言的作品非常关注对历史题材的重新处理。
在多部长篇小说中,莫言都有意通过一种新的视角来反观历史、解读历史,试图找出“历史”与“当代”这两个时空之间的某种联系,寻找一种解决当下类似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莫言 新历史 叙事 解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文学开始走上了一条自我革新之路。
作家们旨在离开“十七年”的话题范围和写作模式,这使得当代作家注重社会政治的“传统”开始出现分裂,“回到文学自身”和“文学自觉”成了热门话题。
80年代末“新写实”文学潮流出现,这一潮流更新了作家对“现实”的认识和反映方式。
与此同时作家们的笔触也开始向前推移,对过去几十年的历史重新进行个人化的叙述和描写,即“新历史”。
自80年代起,在莫言的作品中持续存在着这种对于历史题材的重新处理,作品中莫言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于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显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莫言小说民间化叙事立场莫言进行历史展示的背景是高密东北乡的民族土壤,在这一背景中呈现出独特的民间化叙事立场。
高密东北乡是以其故乡大栏乡为原型构建起的,在这一充满民间色彩和乡土气息的文学世界中,莫言立足于民间的历史叙事的别样眼光,其目的不在于对政治和革命进行表现和歌颂,而是旨在通过叙述民间充满野性和活力的土地上有关“先人”奔放的生命、传奇的经历,表达对后代生存压抑、人性扭曲的伤感和迷惘,其中内蕴着莫言小说中的“种的退化”这一哲学概念。
在《红高粱家族》里,莫言一开始就这样写道:“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
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
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
![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019a62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9.png)
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张清华【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5(018)002【摘要】莫言的小说创作推动并且完整地反映了当代新历史主义叙事思潮的发展与演变过程.首先,这一思潮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舶来品,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历史叙事即有很多"新"意,结构主义等理论对当代小说叙事观念的影响早就表现在小说写作中;第二,<红高粱家族>明显地反映了由"启蒙历史主义"到"新历史主义"叙事的过渡;第三,作为新历史主义叙事的代表作的<丰乳肥臀>,体现了这类叙事的各种典范的特点与成就;第四,<檀香刑>又重现了鲁迅式的"血的历史"的主题,具有文化反思与启蒙的双重意义,因而又可以看成是"重返历史主义"的叙事典范.【总页数】8页(P35-42)【作者】张清华【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I207.4【相关文献】1.莫言的爱情世界如此绚烂——从《红高粱》与《檀香刑》之比较看莫言爱情故事创作风格的嬗变 [J], 陈然2.论莫言小说的叙事策略与审美风格——以《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中英雄形象为中心的考察 [J], 朱永富3.莫言小说中的力比多书写与民族文化反思--以《红高粱》、《丰乳肥臀》为例[J], 杜丽华4.简论莫言小说中的女性生存本相——以《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为视点 [J], 陈春霞;肖向东5."走向民间"的莫言--从《红高粱》到《丰乳肥臀》到《檀香刑》 [J], 李燕群; 曾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言小说新历史主义叙事分析
莫言是我国当代文学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真实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现实感受而著称。
莫言的小说中自然充满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烙印,特别是他的新历史主义叙事方式对于当今中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历史主义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流派,主张历史本身的辩证性和社会性,认为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文学性的美学标准,还应该包含丰富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莫言的小说更是将新历史主义注入情节、人物和语言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
莫言小说的叙述方法非常灵活,有时候是拼接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场景,有时候是以一个人物为主线叙述他生命中不同的经历,展示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性格、习惯和道德观念。
比如在《生死疲劳》中,莫言就以“疲劳病”为线索,交织着多个人物的生活故事,呈现出一个“疲劳病”肆虐的虚无世界。
在《红高粱家族》中,则通过一个家族三代人的经历,展示出了中国农村社会在大时代变革和历史事件中的变迁和生活百态。
除了情节上的新历史主义外,莫言的小说人物塑造也充满了新历史主义的特色。
莫言的小说人物往往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他们在小说中不仅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被再现,更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气息。
比如《丰乳肥臀》中的能侃侃而谈的母亲和《檀香刑》中的死刑犯都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形象和言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的空气和人文温度。
当然,莫言的小说在语言上也运用了新历史主义的叙述方式,从而更贴近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语言和当代口语相似,且充满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比如《蛙》中的“德性小人”、“大野猪”和《檀香刑》中的“秧鹤”、“母鸡”等词语都是普通话里极为常见的。
这样的叙述方式使得小说更加容易被当代读者所接受,也更贴近文学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感。
莫言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刻的探索和奇妙的想象力赢得了众多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赞誉。
他的小说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复杂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尝试展示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在这样的小说内容和形式下,我们看到了历史和现实的冲撞,也在这些零散的画面中,找到了隐藏着的共同体验与心灵符号。
(总字数: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