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
新历史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新历史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美国一种文化批评理论,旨在破除旧有历史观的局限,探究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和互动,重点关注边缘化历史群体和他们的文化经验。
这一理论强调文本和历史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文本不仅是社会历史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是历史与社会关系的反映,因此,文本的研究需要结合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历史现象的背景,以全面了解历史的多重维度。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反抗主流正统历史观的文化批评理论,主张关注被历史学界忽视的边缘文化,尤其是在语言表达、想象力和权力关系上反映的文明表现。
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较少关注文本的内在美学特征,而更注重文本如何反映出作家自己的时代,以及作品如何与社会和政治权力关系相互作用。
新历史主义对美国文学史的传统分类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要求重审历史文本,并深入挖掘隐含的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
新历史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1.强调历史背景:新历史主义强调文本的阅读必须结合历史背景,了解文本在历史时期内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文本、历史事件、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多个层面的分析,新历史主义可以探讨文本背后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义,揭示文本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建构。
2.文本分析:新历史主义强调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并且关注文本中的话语和意义形成过程。
通过文本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深入挖掘隐含的社会和政治想象,并探究作家的文学风格和意识形态。
3.关注边缘文化:新历史主义主张关注边缘化的文化群体和他们的文化经验。
他们在历史和社会中的经历和表达方式,反映出历史象征和文化价值的多样性。
4.阐释权力关系:新历史主义对文本和社会中不同的权力结构和关系进行反思和阐释。
通过对权力结构的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家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中隐含的权力罗曼史,从而推断文本所存在的社会制度和方式。
5.认为历史是主观建构的过程: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不仅仅是客观的记录,而是一种主观建构的过程。
新历史小说名词解释
新历史小说名词解释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背景的小说体裁,同时也将现实中的历史与小说中的虚构情节相结合,以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为主线展开故事。
在新历史小说中,有很多特定的名词需要进行解释。
1. 历史事件:指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如战争、政治动荡、宗教改革等。
这些事件为小说提供了背景和时间线索,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可以与这些事件相互交织。
2. 历史人物:指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可以是国家领导人、军事将领、文化名人等。
新历史小说常常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虚构塑造,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
3. 虚构人物:指小说中创造的不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
这些人物常常被置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之中,通过他们的视角和经历,展现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后的人性。
4. 国家命运:指国家的兴衰荣辱、政治动荡或统一分裂等历史命运。
新历史小说中,常常通过人物的故事来体现国家的命运,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对于国家的影响。
5. 欲望和情感:指人物内心的欲望和情感,如爱情、友情、权力欲望等。
这些欲望和情感的冲突和交织,是新历史小说中常常描写的重要元素。
6. 历史背景:指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和环境,如古代、现代、战争时期等。
历史背景为故事提供了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7. 时代风貌:指历史背景中的社会风尚、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
新历史小说通过对时代风貌的描写,情景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感和力度。
8. 政治权力:指国家政治体制中的权力集中和权力斗争。
新历史小说中常常通过对政治权力的描写,展现了历史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权力欲望。
9. 阶级矛盾:指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对立等。
新历史小说通常通过对阶级矛盾的描写,体现历史时期社会的不公正和动荡性。
10. 历史意义:指历史事件对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新历史小说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人物命运的描写,深化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并且使读者能够从历史中寻找到对现实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当代文学: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特征
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并不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作为叙述话语,它是主 观的,具有虚构性、想像性、创造性和权力性,服从话语的逻辑规则。
因此,对历史氛围的虚构、对正统的宏大历史叙事的倾覆、对蕴含在传统历 史叙事中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解构,是新历史主义的小说的突出特色。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 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 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 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 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 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 精神却崩溃了。它以博大的温情 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 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 求生的欲望。
苏童
苏童,原名童忠贵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 苏省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包括《园艺》、 《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 《碧奴》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 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 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
《一句顶一万句》是河南作家刘震云重要作品, 分为两部: 《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出版 于2009年,描述了一种刘震云中国式的孤独感 和友情观。被称中国版《百年孤独》,是刘震 云的一个成熟、大气之作。
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 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 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 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 他不得不走出延津。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概观
中国文学中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出现,是文学创作实践中自然发展的结果,也与 整个世界性的后现代文化氛围有关。
新中国史的简单概括
新中国史的简单概括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宣布成立的,建国后的新中国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时期、1978年到21世纪初的改革开放时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新时代。
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主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脱离封建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到迎接新中国成立30周年等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土改和剥削阶级的专政,实现了土地国有化,解决了绝大部分人民的温饱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无数的解放思想,从而为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奠定了基础。
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大跃进”运动,追求农村集体化、速成工业化,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农民的大规模死亡,这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一个灾难性事件。
1966年,毛泽东推出了文化大革命,号召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从而最终演变成了无数的暴力斗争和极左政治斗争。
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文化大革命的高潮逐渐退去。
1978年以后,新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时期,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发展。
在政治方面,中国逐渐走向“三个代表”的思想,人民代表大会系一切权力机关和领导干部队伍的补充必经之路,创造了党的两个决定和三重一大重要历史和制度经验。
在经济方面,中国采取了有计划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工业体系,享受了高速经济增长,特别是在1978年到1989年这一阶段,中国的GDP提高了近6倍,这是新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在文化方面,中国大力推动了各种文化事业的发展,包括教育、科技、文娱等等。
文艺的繁荣也是整个中国民族和文化的繁荣,新中国创造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
在社会方面,中国真正成为了世界上强大的力量和国家,跟随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
中国政府也大力推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
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这一面目模糊的创作思潮自 80 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 文坛后,被某些论者称为“1989 年——1992年这段时期,最值 得文学史记忆的文学现象”,“形成近十年一种令人瞩目的小 说创作趋向”,并出现了一大批被广为关注的作品,如《白鹿 原》《丰乳肥臀》《夜泊秦淮》系列、《妻妾成群》等。
新历史主义小说则主要指一批接受西方新潮理论的新锐作家所 写的“反映了一种具有‘新历史主义’倾向的历史观”的历史 小说。
五、作品解析
陈忠实《白鹿原》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紧紧抓住白鹿原上“白鹿”家族,紧紧抓住这一家族的族长 ──白嘉轩,并赋予了他宗法家族那种强大的道德力量,让他 与鹿子霖、黑娃、白孝文等人在矛盾冲突中,一同走过改朝换 代、军阀混战、农民运动、国共分裂、年馑与瘟疫、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从而表现出一个家族的命运变迁,让人自觉地认 识到无论宗法社会所蕴含的道德力量有多么强大,它都必然走 向崩溃。
3.客观历史的主体化和必然历史的偶然化
传统历史观把历史看成是独立于认识评价的客观存在,新历史 主义改变了这种观念,强调了“历史”的“诗性”,即虚构性、 想象性、创造性和权力性(比如现在的中国人们对大唐帝国, 对武则天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等人物、事件及情感的叙述就是一 种虚构)。这些因素造成了历史的“主观性”。 这一切在话语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来,历史话语经常采用过去时 态,但“在简单过去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造物主,这就是上 帝或叙述人”(巴尔特)。历史话语一旦形成,首先要遵循的 就不是历史过程的逻辑,而是话语自身的逻辑。这似乎使话语 有了特权,但这种特权使作家暗中活跃起来。 主体情感的密集渗入使历史的偶然性凸现出来。多数新历史主 义作品都表现出对偶然性的强烈兴趣,并通过对历史偶然因素 的渲染,加进自己对历史进程的参与欲望、主观态度和内心焦 虑。
新中国史的主要内容概括三篇
新中国史的主要内容概括三篇新中国史的主要内容概括一篇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9491956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二、社会改革全面展开三、统一财经与恢复国民经济四、独立自主外交和抗美援朝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起步六、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19561978一、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脱离实际的大跃进三、国民经济和政治社会关系的调整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五、维护国家主权和加强军队建设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艰难发展七、结束文化大革命和在徘徊中前进第三阶段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1992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与改革开放的起步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四、国防、外交的调整和一国两制的提出五、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六、在严峻考验中深化改革开放第四阶段深化改革开放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19922002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二、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和跨世纪发展战略三、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四、祖国统一事业与外交工作的新进展五、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第五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2012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发展民主政治和繁荣文化三、推动以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四、推进国家统一与建设和谐世界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第六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22019一、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全面依法治国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文化建设五、消除贫困和改善民生六、建设美丽中国七、深化军队改革和港澳台工作新进展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九、全面从严治党新中国史的主要内容概括二篇新中国史,四史之一。
70多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不断探索和深化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历史。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的诞生
• 20世纪80年代诞生 • 格林布拉特确立了这一流派的存在及名称, 成为该派的精神领袖 • 将工作重点放在对半个世纪以来的形式主义 批评和历史主义批评的清算上,进行历史— 文化转型,强调对文本实施政治经济社会综 合治理并将形式主义颠倒的传统颠倒过来, 重新注重艺术与人生、文本与历史、文学与 权力话语的关系
历史主义
• 新历史主义之新是相对于历史主义之旧而言的。 • 历史主义是指研究历史的历史哲学方法,这里的 历史包括文化史、文学史和思想史。近代著名思 想家哲学家如黑格尔、柏克、卢梭、维柯、克罗 齐、斯宾格勒等人都强调历史的总体发展观: • ⒈坚持任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关 于人类历史的深思熟虑之上。 • ⒉强调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着历史进程并容许做长 期的社会预测和预见。 • ⒊注重思辨的历史哲学为被看做一个整体的人类 历史总方向提供一种解释的模式。 • ⒋注重批判的历史哲学将历史最终看作一种独立 自主的思维形式。
对历史主义的进攻
• ⒊解构主义: • 解构主义从语言哲学入手对历史主义清 算之后仍然无法找到历史哲学的出口, 在写作—文本—批评三维上仅仅注意批评 之维,必然在艺术意义与历史语境、文 学本质和历史意识等问题上造成观念的 对立和偏激化,因此历史意义对文本中 心论具有纠偏去弊之效,历史意识是文 本解读意义的不可缺少的维度。
理论特征与走向理论特征与走向
• 3. 历史与文本: • 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 • 文本是历史的文本,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的文 本 • 历史不是矢量的时间而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过程 • 历史具有不可逆转性但过于与未来在文本意义生成 中瞬间接通 • 历史视界使文本成为一个不断解释而且被解释的螺 旋体 • 历史语境使文本构成一种连续又断裂的感觉和反思 的空间 • 历史是大于文本的,过程是大于结果的
新历史小说的特征
新历史小说的特征所谓“新历史小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题材小说,它不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的故事,而只是把小说人物活动的时空推到“历史形态”中,表现的却是当代人的态度与思想感情;1、新历史小说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首先表现在作家对人类的一种终极关怀,它是在现实品格提高到文化哲学层次上,从而使小说中的现实人生获得了历史性;2、新历史小说是作家危机意识的产物;3、新历史小说以“特定的历史图式“表达了作家的”历史整体化思考“和“文化介入精神”;在新历史小说中,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成就最突出;“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之所以被评论界公认为一部具有史诗性品格的作品,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作家在小说中对“民族灵魂的秘史“的描绘;1、白鹿原的史诗品格首先源自其混沌而又感性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叙述;小说的架构非常宏大,作家把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全部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以“白鹿村”这个舞台为艺术的支点,通过白、鹿两族人物命运的刻画,真实凸现了“历史”的丰富神秘甚至荒诞的一面;白鹿原有效地避免了新历史小说抽象化和观念化的弊端,而是把历史融注到老百姓具体感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方式中去;2、其次,小说的深度还在于作家对特定的历史状态下的人生命运和人性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并成功地揭示了历史演变的偶然性以及历史与人性的特殊关系;小说所展示的“仁义白鹿村”的毁灭既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同时也是一种人性悲剧;3、再次白鹿原还是一部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巨着;小说无论从人物的设置,还是意象描写上都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如果说“仁义白鹿村”象征一种整体性的儒家文化的话,那么白嘉轩维护“仁义”和道德理想的艰辛历程的刻画,以及对于朱先生“圣贤人格”的塑造,都散发出强烈的文化气息;白鹿原显示了陈忠实驾驭宏大叙事的非凡能力,繁杂的事件、众多的人物、多重的主题在小说中浑然一体,结构完整而又对称,内涵丰富而又不滞重;。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理论的精神领袖
美国批评家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1982年应学术刊物《风格》 (Genre)之邀,组一批研究文艺复兴文 学的稿件,在为此撰写“前言”时,用 “新历史主义”来概括该组文章的共同特 点(Veeser 1989:1)。 一批颇有声望的批评家:海登· 怀特,刘易 斯· 蒙特洛斯,斯蒂芬· 奥格尔等 Representations 新历史主义阵地 因为害怕被体制化,所以新历史主义者们 并不愿意相互拉扯在一起,宁愿称各自在 批评实践上“各行其是”(Montrose), 认为新历史主义“根本没有现成的理论” (Greenblatt),说这个术语只是“一个 词汇,没有任何指涉对象”(Veeser 1994:1)。
海登· 怀特的“元史学”
海登· 怀特的元历史理论从学理上加强 了新历史主义的思辨性,从元理论上 对新历史主义做了强有力的辩护,但 他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新历史主义者。 他在《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 想象》中强调历史编撰离不开想象, 历史叙述和历史文本不可避免带有虚 构性。 他认为解决历史与文本的关系是新历 史主义研究的关键。作为研究对象, 人们可以在文学文本的研究中采用历 史文本研究法,在历史文本的研究中 采用文学文本研究法。这样才能打通 学科间的界限,使历史“真实”地回 归。
Stephen Greenblatt
格林布拉特的文艺复兴研究
格林布拉特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专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 英国文学,他1980 年出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 从莫尔到莎士比亚》一书中强调新历史主义应该是一种批评 实践,而不是教条,试图为走向死胡同的文学理论找到一条 新路。 文艺复兴研究是新历史主义的突破点,它通过研究历史语境 中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去修正打破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占支 配地位的主要文化代码,从而实现“去中心”和重新书写文 学史的目的。 通过对历史的重新取舍,力图证明文学书写了心灵的历史, 记录了主题的状态,参与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一种在历史 语境中塑造人类主体的有效载体。
新历史主义
一.新历史主义在历史批评方法论上也受到解构思维的深刻影响,也倾向于以历史的文本性的基点从而颠覆作为宏大叙事的历史叙事,但在文化层面却更加重视从文本的历史性角度出发重构历史叙事的文化动因。
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文本历史主义,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像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是一种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
这里的文本历史主义,即文本历史性,新历史主义把他看作文学研究与文化批评的基点之一,另一个是历史文本性,这个等下会细讲。
(后一句)其实是对文本历史主义的进一步解释,也就是说,历史是主特征:1.“跨学科研究”性,即跨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学科界限,使其具有了多维视野的研究。
跨学科特即把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本与传记、心理学、社会、思想以及其他艺术等放置在一起加以分析细读,文学打破了自治的领域,参与到与其他文化文本的不断对话和循环之中。
2.“文化的政治学”属性,使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成为论证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权力斗争、民族传统、文化差异的标本。
新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政治化批评的特征,它在文化思想领域对社会制度所依存的政治思想原则加以质疑,揭示复杂社会状况中文化产品的社会品质和政治意向的曲折表达方式。
3.“历史意识形态性”,即认为人的文学在文化中具有抗争性作用,而文化变革就是一种文化通过策略向主导意识挑战,进而去“重写文化史”。
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参加意识形态的塑造。
二.内涵: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它在70年代末已经初露端倪,即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且这种阐释文学文本历史内涵的独特方法日益得到西方文论界的认可。
新历史主义的两位代表人物是哈佛教授格林布拉特和斯坦福教授怀特,这一术语最早见之于格林布莱特1982年为《文类》杂志文艺复兴研究专号写的一篇导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批评等形式主义批评的审美壁垒遭到解构主义批评的瓦解,文化诗学赞同解构批评对文本开放性的追求,却抵制其无限消解的主张,转而提出解构与建构并重的文化诗学念。
“新历史小说”论
“新历史小说”论一"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的-个分支,从时间上看,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几乎同时出现,尽管1989年《钟山》杂志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时并没有"新历史小说"这一称谓,但作为一种小说形态,实际早已经在文坛出现。
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就已具备了后来被称为新历史小说的诸种质素。
通常人们习惯把苏童的《妻妾成群》、《米》,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叶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池莉的《预谋杀人》,赵本夫的《刀客与女人》,周梅森的《沉沦的土地》、《孤乘》、《心狱》,范小青的《顾氏传人》,乔良的《灵旗》,廉声的《妩媚归途》,李晓的《民谣》、《相会在K市》等看作是新历史小说的重要代表。
长篇小说《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丰乳肥臀》等,当然要远比前面提到的许多小说复杂得多,内容也丰富得多,但从创作思潮和文学史的发展流脉看,它们与新历史小说也有许多极为相似的艺术质素,譬如《白鹿原》,把家族与民族,国史与心史等诸多因素纠缠在一起,以此展示历史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曲折性和人的多层次的精神结构与文化品格,使小说不但有很强的可读性,也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给读者提供了多种解读的可能。
这是在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优秀历史小说。
对于这些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创作,"新历史小说"这一概念显然不能全部涵盖,因而,一般也不把它与新历史小说等量齐观,自然也就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所以在新写实小说之外给它另外一个"新历史小说"的命名,是因为这类小说与方方、池莉、刘震云等被人们看作新写实小说代表的《风景》、《烦恼人生》、《一地鸡毛》等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
按陈思和先生的说法,新写实小说的取材和表现领域一般限定在现实时空,或往前追溯至新中国成立之初--也即共和国时代。
而新历史小说的取材一般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至20世纪40年代末,即习惯上被称为"民国时期"的这一历史阶段。
新历史小说
二、解构“宏大叙事” 【本节看点】 1 正史、宏大叙事 2 苏童对元话语的改写 3 刘震云对元叙事的拆解
1、正史与“宏大叙事”
★ 正史是官修的历史,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的 历史,是根据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编撰的历史, 因此也是该时代最具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历史叙述。
★ 使历史讲述具备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基本成规,就 是“元叙事”或“元话语”。 “元叙事”(metanarrative)是法国后现代主义批 评家利奥塔德将叙事引入“历史—哲学—社会学”领 域而生成的一个术语。他把“证明知识的合法性”叙 事称为元叙事。 “元话语”( metadiscourse),指一门学科知识证 明自身地位合法化的话语。 ★ 正史之所以为“正”,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合法 性和权威性的标准,具有“以正视听”亦即裁定所有 差异进而统一所有话语功能,具备这类功能的叙事和 话语就是所谓的“元叙事”或“元话语”。大凡根据 “元叙事”或“元话语”来讲述的历史都具有“正史” 的性质。
2、话语的谋逆:苏童《红粉》对元话语的改写 ★ “话语”(discourse):“能完全独立存在的语言 行为单位”,“内容被借以传达的手段”。→福柯: “把话语当做系统地形成它们所谈的对象的实践。” 过去是从语言学方面理解话语;现在则多从意识形 态动机和话语的实践功能去理解话语,即把把话语视 为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的意义结构。换言之,话语分 析不仅是分析话语的结构方式,更主要是要了解某种 话语形态要“做”什么和它在实际上所能做的,即它 的内在动机、价值和作用于社会生活方式。 ★ 话语与历史的关系
★ 陈思和:
“新历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它限定的范围 是清末明初到四十年代末,通常被称作“民国时期”, 但它有别于表现这一历史时期中重大革命事件的题材。 因此界定当代新历史小说的概念,大致是包括了民国时 期的非党史题材。 ★ 王又平:
新历史小说1
但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念与“新历史主 义”有内在的契合。原因是八十年代的 作家也已接受诸多西方理论的影响,而 新历史主义也是各种理论碎片的杂糅。 (“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和文学同属 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虚构成分和叙事 方式同文学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类似”。)
新历史小说之新,不在题材上(题材多为中国 近现代史),而在于作家在新的哲学观、历史 观的支配下对历史进行重新叙述和再度结构, 从而获得新的文本特征。新历史小说的基本特 征可以概括为: 1、以民间(或个人化)的历史观念评判历史, 大胆挑战政治视角对历史理解的垄断,对“正 史”观和“历史进步论”持质疑态度;
从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看其历史 观: “《故乡天下黄花》是写一种东方式的 历史变迁和历史更替。我们容易把这种 变迁和更替夸大得过于重要。其实放到 历史长河中无非是一种儿戏。”
刘震云把历史看成是一种非常世俗化的权力斗 争的过程,在这种权力的争夺史中,那些最卑 鄙恶劣的私欲被激发出来,而往往是那种敢冒 天下之大不韪的、胆大妄为、欺世盗名之徒最 终夺得权力,广大的百姓在刘震云的故事中被 处理得十分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被动,他们往往是无谓的牺 牲品。历史的前行在刘震云的故事中丧失了庄 严的面目,是一代不如一代的鸡鸣狗盗之徒在 机会来临时的权力运作,充满戏谑化色彩。
四、《生命通道》
一个被迫为日本人做事的汉奸军医苏原 的故事: 参与日军军医高田的“生命通道”计划 在试图逃跑的过程中为抗日队伍提供情 报,最后死在自己情报所造成的包围中。
小说结尾: 高田先生将这本薄薄的册子带回宾馆,一页一页仔细 往下翻阅,在一九四四年大事记中他终于看到了对那 场著名的谷地伏击战的记载,记述十分地简洁,如同 一纸电文: 十月二十一日,胶东抗日部队痛击“扫荡”我海 阳、牟平根据地之敌军,在现石谷地伏击战中全歼日、 伪军四百余人,其中日军司令北野少将毙命,军医队 长八木中佐毙死,日军尉官十三人死命,伪军中队长 冯永福毙命,汉奸军医苏原毙命。
新历史主义的理解
新历史主义的理解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它在70年代末已经初露端倪,即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且这种阐释文学文本历史内涵的独特方法日益得到西方文论界的认可。
这种新历史主义打破了本质化的文献叙事化,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被打破。
文学不是自然的纯粹的文学,每一种文学,每一时期的文学都与其历史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严密联络,文学的文本是对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仔细反映,每一次历史的变动,朝代的更替都能在文学领域里找到其栩栩如生的描写。
历史的文学性,文学的历史性,二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为我们研究前人的世界变化,提供了极为有力的证据。
?史记?的创作成功,不仅成为历史学家理解此前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历史巨著,也是一本文学巨著。
历史绝对不是仅仅局限 :过去,这个概念,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其历史的功能不言而语,每朝每代的开国皇帝都知道自己的江山来之不易。
都把历史的教训深深的记在自己的心中,时刻提醒自己。
这就是历史的作用。
历史在表达过去的根底上,同时也对将来的开展做出了预测,指引社会的开展方向引领社会的趋势。
同时历史的的每一次的书写都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他们往往书写自己有力的一面,对自己的光芒事迹大加宣传,对自己的丑陋的一面加以遮蔽,历史是一种话语霸权,在以往,谁是书写历史的人?如何书写?新历史主义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更指出文学与历史之间不存在所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而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它强调文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络,认为文学隶属于大的文化网络。
它着重考察文学与权利政治的复杂关系,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参加意识形态的塑造。
历史是人为的一种想象建构下的产物,历史在表达把历史当作故事来讲,构成文学宏大的虚拟性,文学在这里生成文学层面的意义,同时也追溯到文学的历史意义。
文学与历史的界限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虚拟性。
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具有说服力强的方法去阐释,那如何阐释这两者的区别呢?文学与历史的更大的区别在于在同一个表达事件的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角度,侧重于文学性的表达,较多使用了文学性的描绘手法的大多是文学类的,与之相反,侧重于对事实的历史性的观点的描绘,归属于历史性的一类。
新历史主义
1
目录
• • • • • 新批评主义 新历史主义的概念及影响 新历史主义vs旧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之”新“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解读方式 -历史即文本 -文本即历史 逸闻主义 代表人物:史蒂芬.格林布拉特 海登.怀特的叙事史学理论 福柯的“权力关系”
• • • •
2
新批评主义
• 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 学的本体即作品,因此新批评理论又称“本 体论批评”。 • 文学研究应该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 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 反对印象主义,含含糊糊,浪漫主义,多愁 善感的“鉴赏”,以及对美国自然主义小说 的赞扬。 • 提出文本中心理论,强调诗歌的本体性和文 3 学作品的语言,形式和结构。
14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解读方式: 历史即文本,文本即历史 • 历史文本化( textuality of history) 1.如果没有保存下来的文本,我们就无法了 解一个社会的真正的,完整的过去,这样 文本就成为我们了解过去的一个窗口 2.文本在转变成”文献“,成为历史学家撰 写历史的基础时,它们本身将再次充当文 本阐释的媒介,而人的主观性就不可避免 地渗透到文本之中了
11
• 传统上认为历史文本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历史文本也就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新历 史主义认为历史经过历史文本的表述已经具有了 种种主观性的因素,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真 实生活也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文本之中,文学与历 史背景的界限应该被打破,这就把历史与文学看 作是一种“互文性”关系。
12
新历史主义VS旧历史主义
• “新历史主义”这个称号所反映出的渊源,最直接的就是与历 史主义的关系。“新”的标榜自然会使人想到它与“旧”的历 史主义的不同之处:
新历史主义名词解释
新历史主义名词解释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一种文化批评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和政治的相
互关系。
新历史主义的关键概念包括权力、历史、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
新历史主义批评者认为文学作品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受到该时代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不仅是个人创作的产物,也是文化和历史的反映,是权力关系和社会问题的表达。
新历史主义批评者通常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
他们关注历史的片段、被遗忘的历史事件和边缘群体的经验。
通过对历史主题的重新解读和社会权力关系的分析,他们试图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各种文化现象。
新历史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与历史的相互关系,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诠释和再现,以及文学作品对历史事件的反应和影响。
他们认为历史是被叙述和重构的,因此不同历史记载可能存在差异。
他们试图揭示历史叙述的权威性和隐含的意识形态,挑战权威历史叙述的普遍性。
新历史主义注重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强调文本内外的各种因素。
他们认为文本和历史密切相关,不能被隔离开来分析。
他们通过文本所传达的语言、符号和意象来研究历史和文化。
他们关注作家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和文化模式,以及作品中展
现的权力关系和社会冲突。
总之,新历史主义是一种关注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和政治相互关系的文化批评理论。
通过重新解读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分析文化现象和权力关系,揭示历史叙述的权威性和意识形态,他们试图理解文学作品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80年代得以正式命名的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流派和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者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文系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1943——;他在1982年文类杂志第一期专刊的前言中打出了“新历史主义”的旗号,以后这个称谓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英国的路易斯艾德里安蒙特鲁斯等;由于新历史主义理论来源的复杂性、批评取向的多样性以及它作为一个学术流派的松散性和跨国性,造成了对其归类评析的特殊困难;尽管如此,人们对其基本内涵还是形成了一些大致趋同的看法;这些大致趋同的看法体现了作为一个批评流派的不可取代的共性,这种共性可简洁地概括为:以特有的方式回归历史;“新历史主义”之所以“新”就在于它回归历史的方式是独特的,不是要简单地回复到旧历史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它吸收了非历史主义批评的若干成分,特别是后结构主义,尤其是福柯的一些理论成分;新历史主义批评要回归的“历史”不是所着力考察的以、制度为主的状况,而是一种“性的”历史;它的价值在于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相结合,将历史纬度输入到后结构主义批评当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历史主义批评;正如格林布拉特自己所承认的,他们的批评实践很难划入哪一个居主导地位的理论营垒,只能置于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间来加以说明;另一个重要的“新历史主义”的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也说过:“新历史主义既过于历史化,又不够历史化,既过于形式主义,又不够形式主义,而这完全取决于以何种历史和文学理论为基础来对其加以评判;”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历史主义批评是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者致力于恢复文学研究的历史维度,把注意力扩展到为形式主义忽略的、产生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即将一部作品从孤零零的文本分析中解放出来,将其置于与同时代的社会惯例和非话语实践的关系之中;这样,文学作品、作品的社会文化语境、作品与其他文本的关系、作品与文学史的联系,就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因素和整体策略,并进而构成新的文学研究范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流派,新历史主义进行了历史-文化“转型”,强调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等角度对文本实施一种综合性解读,将被形式主义和旧历史主义所颠倒的传统重新颠倒过来,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作为自己分析的中心问题,打破那种文字游戏的结构策略,而使历史意识的恢复成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一个实践实绩高于理论建树的文学批评流派,正如其创立者格林布拉特所言:新历史主义是一种实践,而不是教条;②因此,我们似乎只有从这一流派批评者的具体批评实践中去考察分析他们的批评方法和策略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理论倾向;一、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的领袖人物是美国着名学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Jay Greenblatt 1943-;他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见长;1982年,他首先用“新历史主义”,这一名称并很快被广泛地接受和使① [美]海登·怀特:《评新历史主义·导论》,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②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通向一种文化诗学》,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用;其主要着作有:文艺复兴人物瓦尔特·罗利爵士及其作用1972、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1980、再现英国的文艺复兴1987、莎士比亚的商讨1988、学会诅咒1990、不可思议的领地1991等;他在政治上对60年代风靡一时的新左派运动抱有好感,曾主讲“马克思主义美学”课,后改授“文化诗学”课;这位教授的“文化诗学”研究似乎取了“与政治和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毫不相干的文学视角”,殊不知到了80年代却日益成为一种热门的政治文化批评;他在解构主义成为“热门”的70年代,却一头扎进文艺复兴的“冷门”研究中,1980年出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一鸣惊人,大有以新历史主义取代强弩之末的解构批评的趋势;他强调新历史主义应是“一种实践,而不是教条”,力图以自己的批评实践为20世纪末的文学批评寻找一种新的走向;1980年,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在文艺复兴自我造型一文中提出了“文化诗学”的概念;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诗学”是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形式主义批评的反动,它所试图建立的或表述的,是一种新的历史语境批评,是从人所共知的解构主义语言游戏的迷宫中走出来,进入文化批评的“大语境”;格林布拉特的这种“文化诗学”是吸收了多种理论元素的营养而创造出来的,其中不但有福柯的理论,而且还有形式主义批评的不少成分,最为重要的是它也是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中去仔细寻找灵感,譬如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从亨利四世等剧作中去寻找,以支撑自己的论述观点;从他的这些批评我们可以抽绎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倾向;1、互动:文学、文化与历史相互生成;文学、文化和历史的互动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新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就认为文学具有相对独立自主性并对其他的社会构成要素产生作用;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指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各自成为一种对应关系;文艺是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它处于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之下,而且对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反作用;”③问题是这里仍然存在着文学与历史的一种割裂与对立,是一种将历史看作是阐释稳定基础的逻各斯中心模式;这种对立的观念从丹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决定论问世以来就已经明显地渗透到文艺批评中来,这样就使得历史成为一种文学诞生的客观化“背景”和“土壤”,而文学则是历史土壤上开出的花朵,是对这种“背景”的反映或表现;新历史主义就是要打破这种“背景”和“前景”区分的幻象,认为并不存在固定、客观和统一的一成不变的作为“背景”的历史,历史不是固定的,而是生成的,文学也是这种生成的一部分,一切都是“前景”;文学和历史都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们始终在相互塑造中生成着;新历史主义试图探索“文学本文周围的社会存在和文学本文中的社会存在”,④它试图解释具体文化实践的相互作用,这些具体文化实践产生了本文也由文学本文而产生;它是通过对六位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发现尽管这些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的“自我塑造”模式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致性;自我的概念总是与各种特定的权威或恶魔式的异己关系中逐渐形成的;这也就是说,“自我塑造的过程实际是自我与外力的复杂互动的过程;”不仅文学文本与文化和历史,而且“自我”与文化和历史之间,也都是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每个“自我”并没有一种超越历史和文化的本质,“自我”是多种历史合力的产物;人总是诞生于某种文化中,被文化所构造;同时也构造着文化,文③陆贵山、纪怀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着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④ Stephen Greenblatt.: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From More to Shakespeare.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的产物”,人和文化嵌合为一,相互塑造和生成;格林布拉特的名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从莫尔到莎士比亚探讨的就是文艺复兴时代个人完成“自我塑造”的机制问题;它是通过对六位作家及其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发现尽管这些作家及其笔下的人物的“自我塑造”模式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致性;自我的概念总是与各种特定的权威或恶魔式的异己关系中逐渐形成的;这也就是说,“自我塑造的过程实际是自我与外力的复杂互动的过程;”作为作家的个人来说,一方面,他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另一方面,伟大的作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形成塑造他人和时代精神的能量;这样,文学绝不是个人的独白和梦呓,也不仅仅是一堆无关世事的“语言的构造物”,而是携带多种信息的文化“通货”,它不停地经受“流通”的考验与变化,同时也是在进行着“塑造”;2、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互文性阐释从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的清理中站起来的“新历史主义”,其核心就是要恢复“历史”的维度,将文学重新置于“文化历史”的大语境中来加以理解;格林布拉特还原历史文化语境的理论和方法是独特的,他试图打通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界限,认为传统的历史主义批评将历史解释得过于狭隘,所以他要打破人为的界限,将各种边缘化因素一同考虑进来,诸如绘画、风俗、轶闻、轶事,甚至是巫术中的咒语、病历、出生和死亡的记录以及对精神异常的描述等等;这些看似边缘性的文化因素与文学构成了一种互文的关系,他们可能体现了相同的文化关注,通过对这些边缘文化因素的考察可能捕获时代精神中很难为人所知的一面,而这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很可能就成为成功解读某部文学作品的关键点;格林布拉特称自己的文艺复兴批评的办法就是“不断返回到个别人的经验和特殊环境中去,回到当时的男女每天都要面对的物质必需与社会压力上去,以及沉降到一部分共鸣性的文本上”;⑤这些共鸣性文本形成一种“互文”关系,互为彼此的回声,带有相同的精神印痕;这些“共鸣性文本”,多为一些边缘性的或被压抑的历史文化因素;“文化诗学”的批评策略在于要千方百计地去挖掘和拾掇这些文化断片,来重新缀补成某种文化精神的地图,以其作为文学批评和阐释的参照;有研究者曾对格林布拉特的批评模式的典型操作程序概括为:“批评家首先从历史典籍中寻找某一被人忽略的轶事或看法,然后将这一轶事或看法与有待读解的文学文本并置,看它对这部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提供了怎样的新意;”⑥可以说,新历史主义者有意识地摆脱有关历史的几成定见的社会、政治、经济结论的控制,而希望另辟蹊径,从前人所忽略的东西入手,读出文学文本的新意,寻求对历史叙述也是对文学文本的新解释;此外,“文化诗学”对自己的阐释者地位有着相当的自觉,格林布拉特说:“如果文化诗学意识到它作为阐释者的地位,这种意识应进一步扩展,直到承认他不可能完全建立并重新进入16世纪的文化;同时也承认,一个人是不可能遗忘自己所处的环境的;”⑦这显然是对读者反映批评和解释学理论的吸收,也是新历史主义批评与传统历史主义不同的重要表现;格林布拉特明白自己的阐释只是可能阐释的一种;3、“含纳”理论或“陷入圈套模式”格林布拉特所主导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并非纯粹的一种文化批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涉及政治的分析,这一点以其“含纳理论”为代表;这种也被称为“陷入圈套模式”的理论是格林布拉特在莎士比亚的协商1988中就戏剧本身的审美效果而谈的看法;他认为戏剧的结构本身“含纳”了戏剧所具有的颠覆效果;譬如在莎⑤ [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导论》,见《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⑥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⑦ [美]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导论》,见《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士比亚戏剧中反抗性的成分被整合进了对充满魅力的王权的赞许性肯定中;就是说,戏剧的形式结构和修辞策略是观众很难抑制对亨利王子胜利的肯定,譬如福斯塔夫对王权的抗拒被漫画化,亨利王子一开始将其当作朋友,后又将其处置,观众一方面感到观赏“别人被捉弄”的快乐,另一方面,那种对王权的怀疑和抗拒也在哭声中被带走;戏剧舞台上表现的一是对皇家的崇拜,一是对反抗这种崇拜者的最终惩罚,因此,王权激起颠覆并予以惩罚,这是巩固王权的一种策略,格氏认为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对观众产生的也是这样一种效果,即虽然表现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但背后却无意间勾勒出了人们内心对王权的臣服和崇拜;由此看来,有限的反抗,是被剧情结构吸纳、包含了;二、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海登·怀特Hayden White,1928—他早年研究中世纪史和文化史,1960年后涉足历史哲学领域,是当代西方最着名的历史哲学家之一;海登·怀特是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加州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历史系荣誉教授,当代美国最着名的学者之一,新历史主义最主要的批评家,被誉为“在文化理解和叙事的语境中,把历史编纂和文学批评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主要着作有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1973年、话语的比喻:文化批评论集1978年、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表现1987年、比喻实在论:模拟效果研究1999年;1、作为文学构造的历史传统的历史主义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可供客观认识的领域,历史是独立于历史研究者认识主体的、独立于它的研究手段“发现”和工具“语言”的实际存在;在新历史主义看来,上述的历史观是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映,他本身就是非历史的;历史研究者的主体和工具本身都是历史的产物;任何具体的人在借助语言而把目光投向过去的时候,他的视点和视野都已经被限制在某一现刻历史、语言的历史沉淀以及它们错综的复合影响之中;展现在他眼前的不过是他所看见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本身”;因此,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认为历史是现时的人对过去的一种“知识”,是“被写下来的”、“供人阅读的”的历史话语,至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它则不管,它认为历史主要是由一套文本及释读这些文本的策略组成的;在新历史主义者那里,历史完成了从一种“过去发生的事件”向一种关于过去的“知识”,一种“话语”、“文本”的过渡;对此海登·怀特说:“从这种观点看,‘历史’不仅是指我们能够研究的对象以及我们对它的研究,而且是,甚至首先是指借助一类特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⑧所以说历史是一个文本,是因为历史是对过去实践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并非纯粹的客观再现,而是语言对事件的再度构成,其中必然渗透着语言运用者对事件的解释;海登·怀特极力强调“历史的文本化”,从语言层面分析了历史叙述和文学叙述的同质性,强调了“历史叙述”的“叙述”是如何左右历史的呈现的;在海登·怀特看来,历史事件作为原材料,是杂乱的、中性的、没有意义色彩的,过去的事实也并不都是历史事件,像某个小人物死了,我们今天早上没有吃饭之类根本没有历史意义;所有的“事实”在未经过筛选的形式中毫无意义;历史学家用特殊的“情节结构”对历史事件进行编码后,历史才有了生命作为话语和文本而存在的历史,带有一般文本的特征,想象和虚构因此而成为历史文本无法摆脱的特质;海登·怀特曾强调指出,在这个历史文本的表层之下,⑧Hayden White: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Baltimore&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 pp253还存在一个“潜在的深层结构”,而且这个历史文本的深层结构“本质上是诗性的”,“具有语言的特性”,它是一个先于批评的、用以说明“历史”阐释究竟是怎么回事的认知范式;所谓历史的深层结构是诗性的,即是说历史从根本上不能脱离想象这个动因;说历史具有语言的特性,即是说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阐释,它不能不带有一切语言构成物所共有的虚构性;当海登·怀特把历史的深层结构解释为“诗性”的时候,他已经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建立起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的联系;而在历史与文学之间进行类比,正是新历史主义的一大理论特征;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和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虚构成分和叙事方式同文学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相似;历史话语是通过“形式论证”、“情节设置”以及“意识形态的暗示”这三种策略来进行自我解释的;历史话语所采用的不外乎是“浪漫传奇、喜剧、悲剧和反讽”这样一些叙述程式,⑨而这与文学话语的虚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在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把事件变成故事,这是文学叙述的力量的表现;这种叙述不仅提供给人们以事件,而且同时决定了人们理解这些事件的角度和方式;通过文学叙述,人们对事件的理解受到了叙述者的叙述策略、叙述方式的影响,看到的是叙述者希望让人们看到的一面;历史叙述也是如此;它不仅记录事件本身,而且“制造”了此事件与他事件之间的联系,建构出一种历史故事,并赋予这个故事以社会意义;在新历史主义者那里,历史和文学都是一种话语、文本或叙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历史话语没有自己的固定术语,只能用隐喻、象征性的语言建立文本,正是这一点使历史话语远离了科学叙述而倾向于文学叙述;2、“历史的文学性与文学的历史性”⑨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6—167页“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the historicity of texts and the textuality of the histories这一命题最早是由蒙特洛斯Montrose提出;按照他的解释,“文本的历史性”是指所有的文本,既包括作为批评家研究对象的文本,也包括批评家研究之后撰写的文本文本又可能成为其它批评家再进行研究的对象,都含有历史的具体性、社会性、物质性的内容,由此,他将文本的内涵扩展为一切包含历史具体性、社会性内容的形式;“历史的文本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要接近一个完整的、真正的过去历史—一个物质性的存在,我们就必须以所要研究的社会文本为媒介,这个文本并非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应该被看成是一定程度上经过有意选择和修饰过的;其次,文本兼有了二重性,一方面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物质与意识形态斗争中被人文学家经过描述、解释性加工而转化为文本;另一方面,这种文本又具有了“档案”功能,因为它自身同时又充当了被后人再阐释的媒介;蒙特洛斯这一经典性命题,非常准确地概括出历史与文本之间的鱼水关系,这也正是海登;怀特历史书写理论的要旨所在,为我们准确把握其理论精髓与价值提供了钥匙;“文学的历史性”指文学活动总包含历史的维度,不论是作家、文本、批评家及其批评性文本,还是作家与世界、作家与作品、作品与世界、批评家与文本、批评家与世界等诸多关系中,都离不开历史;按照后经典叙事学观念,文本与语境构成了更为广阔的“历史”大文本,历史不再是文学发生、存在的“背景”,而是走入文学的“前景”,直接成为文学构成不可或缺的维度;同时,文学作为历史性存在“事件”,直接成为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文化、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等熔铸于一个彼此紧密关联的网络结构中,通过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互文性阐释,揭示文学是如何通过这个复杂的互相关联的文本化世界的审视,参与历史意义的创造的过程,甚至参与政治话语、权力运作和等级秩序的重新梳理与建构;“历史的文学性”指我们无法直接面对一个所谓客观的、真实的历史,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不过是人类社会历史流传下来的各种文本作为解读的文本,而各种文本的书写都具有文学性的维度,无论是在历史事实的选取方面,还是在写作过程中都融入作者的主观性,而且在历史文本的书写中,其话语的建构在深层次上讲是文学性的,文本的存在本身就是人们有意识选择、建构的结果,而对文本的阐释更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存在众多不确定“空白点”有待重新阐释;文学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学性研究,可以使我们在二者的互动建构关系结构中把握文学与历史;以历史维度审视文学,就会发现文学是如何由封闭的、静止的、稳定的系统变成开放的、动态的、活跃的体系,并通过不断解读、积淀而成为一个意义增殖的文本;在这个增殖的过程中,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构成某种平衡与制约关系;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穿越而解读文本的历史情境,把文本直接植入历史文化关系之中,文学活动的参与者成为文学的共谋,通过对社会权力话语的展示,揭示其对立面的权力一方,从而较准确地复现、再生产当时的历史语境,文学意识形态的介入是对社会权力话语的颠覆性建构,这种文化“颠覆”的性质构成历史解释的本质;文学在与历史的互动性建构中赋予历史意识以新的意义,文学的历史就是聚集复杂的文化符码,并构成了文学与社会彼此互动的历史;⑩这种将历史诗意化的研究使怀特受到文艺理论家和历史学家的双重批评;但怀特仍然坚持自己的“历史阐释论”和“语言行为论”,并且,进一步⑩Lonis A. Montrose, "Shaping Fantasies”:Figurations of Gender and Power. in Elizabethan CultureRepresantations 2, Spring 1983, ,又参见王岳川:《后殖民土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185页。
新历史主义概论
新历史主义诞生前的奠基
• 在新历史主义正式命名之前,美国的文化符号 学、英国的文化唯物主义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尤其是哈贝马斯以及法意新历史学派等,已经 将历史意识、历史批判、文化诗学作为自己文 化解释和审美分析的底蕴
• 这种完全不同于旧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思潮直 接冲击着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操作和 意义拆卸,使得什么是文学、文学与历史的本 质意义何在、文学史的功能何在等本质问题重 新走上历史舞台,人们被逼迫重新思考这些本 质问题并进而朝新的历史意识迈进了一大步
• 选择了主体与历史,是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政 治解读释义的文化诗学,使文本的历史性与历 史的文本性得到了关注
• 这种阐释文学文本历史内涵的独特方法日益得 到西方理论界的认可
• 主要代表人物有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多利 莫尔、蒙托斯和维勒等人
历史主义
• 新历史主义之新是相对于历史主义之旧而言的。 • 历史主义是指研究历史的历史哲学方法,这里的
• 波普尔的反历史主义理论在20世纪上半叶对历 史主义的打击是很沉重的,其开放社会的非中心 非权威理论倾向已经被西方学术界普遍接受。
对历史主义的进攻
• ⒉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和新批评: •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使文学理论越出历史的
轨迹而进入形式的漩涡,经过新批评、结构主 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文艺批评 在文本无叙述和无关联语义的支离破碎的文学 片断中进行着互文性的实验 • 作家—作品—读者的中心位移导致作家权威失 效,文本崇拜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批评家成 为了文本意义的再生父母,误读成为现代解读 的独特锁钥,历史意义和文化灵魂在语言解析 的过程中都成了意义的碎片 • 由此历史主义终于让位给了形式主义
对历史主义的进攻
• ⒊解构主义:
新历史主义小说
• 新的史学哲学观念认为,不可能有一部真 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各种历史 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 每一代人都有权利做出自己的解释。历史 是业已逝去、不可重现与复原的,人只能 找到关于历史的叙述,强调历史的文本性 与文本的历史性的相互交织性,即被阐释 和编织过的历史。没有一种历史的叙述是 惟一的,人们只是选择自己认同的某种被 阐释的历史。
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出现 的 主要取材于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在 创作观念与视角上,有意识地拒绝政治 权利观念对历史的图解,以一种民间的、 个人化的立场来书写历史的小说。
• 新历史主义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 • 首先,西方史学哲学观念的影响。新历史 主义小说以西方现代主义的史学哲学方法 为思想基础。
• 其次,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国社会转 型中社会现实的急剧变动,使许多作家难 以把握现实生活。 • 第三,中国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弱化。
•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作者一部分是新写实作 家,如刘震云、刘恒等,一部分是先锋作 家。 • 代表作品有莫言的《红高粱》、苏童的 《妻妾成群》、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 和《故乡相处流传》、叶兆言的“夜泊秦 淮”系列小说等。
• 新历史小说对传统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模式 的解构和对民间精神的张扬也体现在《红 高梁》的人物形象塑造上。
• 人物形象特征都鲜明地表达出一种向民间 价值尺度认同的倾向。
• (二)、对历史客观性、真实性的质疑 • 对历史不确定性的表现。 新历史主义小 说中,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使历史的客观 性、真实性自行解构。
• 《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讲述的一个抗 日故事。 • 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框架 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
• 小说的主要情节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 一条是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与 过程,一条是“我爷爷”、“我奶奶”即 余占鳌和戴凤莲的爱情故事。 • 《红高粱》在情节构成上摆脱了主流意识 形态的观照,依照着民间自发的、原生形 态的故事和主题模式。
什么是新历史主义
什么是新历史主义(1)新历史主义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是70年代末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萌芽的一种新的批评方法。
主要代表人物有格林布拉特、海登•怀特、多利莫尔、蒙托斯和维勒等人。
(2)新历史主义之新是相对于历史主义之旧而言的。
历史主义是指研究历史的历史哲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坚持任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必须建立在关于人类历史的深思熟虑之上。
②强调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着历史进程并容许做长期的社会预测和预见。
③注重思辨的历史哲学为被看做一个整体的人类历史总方向提供一种解释的模式。
④注重批判的历史哲学将历史最终看作一种独立自主的思维形式。
(3)对历史主义的进攻:①20世纪初叶历史主义遭到了政治思想家波普尔的批评,认为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各种历史的阐释,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终的确定的解释。
他强调历史主义的总体计划要求权*力集中,这种集中的权*力因难以控制会侵害个人的权*力,必然导致极*端主义。
②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使文学理论越出历史的轨迹而进入形式的漩涡,文艺批评在文本无叙述和无关联语义的支离破碎的文学片断中进行着互文性的实验,作家-作品-读者的中心位移导致作家权威失效,文本崇拜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批评家成为了文本意义的再生父母,误读成为现代解读的独特锁钥,历史意义和文化灵魂在语言解析的过程中都成了意义的碎片。
由此历史主义终于让位给了形式主义。
③解构主义从语言哲学入手对历史主义清算之后仍然无法找到历史哲学的出口,在写作-文本-批评三维上仅仅注意批评之维,必然在艺术意义与历史语境、文学本质和历史意识等问题上造成观念的对立和偏激化,因此历史意义对文本中心论具有纠偏去弊之效,历史意识是文本解读意义的不可缺少的维度。
(4)在新历史主义正式命名之前,美国的文化符号学、英国的文化唯物主义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哈贝马斯以及法意新历史学派等,已经将历史意识、历史批判、文化诗学作为自己文化解释和审美分析的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历史小说观念:新历史小说的出现,可视为鲁迅《故事新编》创作观念的承传和超越。
由于道德失范、政治宽松和艺术民主,当今新历史小说拒绝接受“十七年”小说惯用的政治——历史话语,改变用历史小说阐释历史教科书的做法,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异端”性。
1:新历史小说家通过重叙历史,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在“五四”新文化背景上形成的“现代”话语,家庭的潜在文化语义就是封建、保守的营垒,是腐朽、堕落、衍生罪恶的渊薮,是民主自由与个性主义的否定力量。
而新历史小说家将目光从宫廷、议政、战事、暴动、改朝换代这样巨型景观转向了村落、家族、血缘、人伦、性这些微型社会组织及其冲突。
这表明新历史小说家对家族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作了重新的审视和认同,因而写出来的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蕴涵。
这类作品如《白鹿原》、《苍河白日梦》、《旧址》、《呼喊与细雨》、《活着》、《故乡天下黄花》等。
2:新历史小说家注重建构个人的历史话语。
他们不愿以“再现”的手段去绘制与社会历史毫厘不差的真实图景,而宁可通过想象和虚构追求感觉的真实、情调的真切,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话语去探寻奥秘和重构历史。
李锐在《旧址》中的题记:“我们的叙述不会给世界和时间带来任何增损,我们的叙述只是为了自己”,他还说自己只是“一意孤行地走进情感的历史,走进内心的历史”,看来,他并不钟情于历史的真实,强调以主体化的视角观照历史,这一点,体现出新历史小说家对历史的个人性的认识和体验。
李锐的《传说之死》,主人公六姑婆出身名门望族,并且是古城第一位女共产党员。
她曾舍命救过后来当上部长的弟弟,是一位对革命有过贡献的功臣。
如果按照传统的创作方法,应该把六姑婆塑造成一位颇具传奇色彩和叱咤风云的人物,并且是一篇可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但是作者却洗去这段历史中的那些最能表现革命本质的浓烈的火红色调。
而另辟蹊径,从疼爱和保护弟弟的亲情人性方面,去描述这位用香火自毁容颜以永不嫁人,终身信佛之志的六姑婆,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党的地下交通站重任的,又是如何为了“杨家的根”,怎样奋不顾身从敌人的监牢和枪口下将她弟弟救出来的。
总之,六姑婆似乎没有多少革命的自觉意识,却完全具有甘愿牺牲自我的人性亲情的意识。
从中可看出,即使带有浓厚“正统”色彩的故事,由于作者个人历史话语的顽强楔入,我们所见到的历史景观与已既定的历史面目发生较大的差异,凸现了历史被重新“书写”的个性化特征。
(三)新历史小说的审美特征:新历史小说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在对历史的解构和意义的消解,诸如人物的世俗化,故事的虚构摹写和文本的戏仿艺术等。
而这些方面,鲁迅早在《故事新编》时就有意尝试过。
鲁迅的《故事新编》除了取材神话、传说外,主要取材春秋战国的史实,但他并不以修撰正史的方式,为古人树碑立传,而是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写出人物世俗化的特点。
《理水》,塑造了治水英雄禹的形象。
关于禹的传说,先秦典籍多有著述,然而,鲁迅祛除禹头上的神秘光圈,着力描绘他“乞丐似的”穷困艰苦和“铁铸”般的意志。
有一段描写就很典型:“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伸开了两脚底都是栗子般的老茧。
”小说结尾处还有一个令人回味的描述:“但幸而禹爷自从回京以后,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着,是要漂亮的。
”禹,在鲁迅强大的艺术聚光灯照射下,现出凡人的一面,暴露了一些人性的弱点。
这些圣人,在鲁迅笔下都突出其形象的“世俗化”和“非英雄化”的特点。
而这一点,对后世历史小说创作颇有启示作用。
1:人物的世俗化,成为新历史小说自觉追求的审美特征之一。
作为反拨和重构历史的需要,新历史小说由再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显赫的历史人物以揭示必然的历史本质,转变为叙述日常生活的风俗活动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展现历史的本色。
新历史小说是借一种历史氛围、历史情调、历史话语方式,在生命存在的体验上来展示人物的命运,以现代意识把对现实生命存在的思考,放在假定性的历史框架中来加以表现。
作家在有意或无意间偏离或疏远了正统的历史,他们感兴趣的甚至是“正史”所不屑写的妾、妓、兵、匪,其身份一反传统话语中的政治色彩,而带有十足的民间性。
新历史小说比较喜欢展示历史中处于“边缘性”的人物,写他们吃喝拉撒,婚丧嫁娶,朋友反目,邻里争斗等生活的日常性、世俗性、甚至是卑琐性的一面。
2:故事的虚构摹写,是新历史小说第二个审美特征。
新历史小说家对历史不再保持谦卑,时常轻而易举地进入历史,从从容容地展开想象,至于史料的搜集和疑难考订均被洒脱地省略了。
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由一个中篇《伤心太平洋》和一个长篇《纪实和虚构》组成的。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我”就是王安忆,父亲就是王Ⅹ,曾祖父开创了我家的出洋史,同乡王木根说他还保留一本福建同安王氏家谱;母亲就是茹Ⅹ,她是一个浪子的女儿,“集孤儿与被抛弃于一身”,解放后以“同志”身份重返上海,等等,都说得有名有姓,可谓言之凿凿。
但它又同时带有虚构性,在本书《跋》中,王安忆明白地说过:“我以交叉的形式轮番叙述这两个虚构世界。
我虚构了我的家族,将此视作我的纵向关系……我还虚构了我的社会,将此视作我的横向关系。
”同时,她又说:“我在虚构时候往往有一种奇妙的逆反心理,越是抽象的虚构,我越是要求有具体的景观作基础。
”这就说纪实和虚构是难分难解的,互相牵制,实者似实而虚,虚者似虚而实。
这样小说就把纪实和虚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3:文本的戏仿,是新历史小说表现出来的第三个审美特征。
鲁迅把《故事新编》中文本的戏仿,称之为“油滑”手法,它表现了作者一种新的思维向度和艺术创造天赋。
《出关》中对《庄子》中哲学语言的戏仿:庄子——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
你且听我几句话: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
鸟有羽,兽有毛,然而王瓜茄子赤条条。
此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说有衣服对呢?……这段话,其实是鲁迅把《庄子》中几段话杂糅在一起,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的形式,达到了文本的戏仿效果。
新历史小说出于解构历史,消解意义,必然要建构自己独特的话语机制。
而文本的戏仿便是最能代表他们历史话语的审美追求。
莫言《丰乳肥臀》对古人诗句、现实生活中的严肃或通俗歌词的文本戏拟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的结尾:是一种文本的戏仿,它是对历史的严肃性和正义性的嘲讽和消解,让人觉得历史的前进不过是既有事实的重新演绎而已。
(四)代表作家作品:1:刘恒北京长大,当过兵,文学编辑、知青。
现实经历并不特别,但他的作品总感觉其经历中有创伤经验(创伤是关联心理学、文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创伤和记忆有关,记忆和语言有关,语言和主体成长有关,主体成长是文学关注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
新写实小说视角尽可能放的很平,刘恒也关注当下经验,但他并不关注经验的日常性,而关注日常的本能,欲望(希腊神话关注人的日常性,希伯来神话关注宗教、超验的东西。
)。
刘恒的叙述和中国注重社会经验的主流文学不同,他更重内心经验,即心理学上的第二宇宙,强调人生中的创伤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苍河白日梦》以中国近现代史为背景,20世纪家族小说之一。
(类似的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叙述人是一个家奴,是活到一百岁的时候,用回忆的语调讲述家族故事。
小说以讲述型取代书写型。
百岁老人与年轻作者的讲述含有一种历史沧桑感,老人是一个家族边缘的窥视者,其视角是有局限的。
这给读者的想象留下很大余地。
二少爷表面上有启蒙思想,深层里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人格上的侏儒,人格严重分裂。
二少爷的形象让人对启蒙话题有所思考。
(可与巴金三部曲中的青年启蒙者比较)。
传统家族小说多以进化论、阶级论把家族成员分为老少两种,老代表保守,少代表新生,这已经是现代性叙事中的一个标准规范。
但在这部小说中,父亲形象没有一点权力,什么都不操心。
他唯一的担心是死。
母亲只知吃斋念佛,父亲只知吃药以延年益寿。
2:格非《大年》,以辛亥革命前后为背景,大旱之年,地主丁伯高的院子被一群饥民围住,丁家常客私塾先生建议分粮,丁听从了,矛盾化解了。
与传统的地主、农民构成小说主要驱动线不同,这篇小说的人物关系很复杂。
豹子、私塾先生、玫构成了小说的核心,替代了丁伯高与豹子的结构。
三个人的关系是一种性关系,而非财产关系。
小说真正的驱动是两个男人争夺一个女人的关系。
这是作者对乡村关系的一个新理解。
与传统的阶级、经济、政治关系不同,是一个人的情欲的关系。
3:叶兆言“夜泊秦淮”《状元镜》、《十字铺》、《半边营》、《追月楼》。
四篇小说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到45年抗战胜利。
剔除了以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来构成的小说,叙述重点放到家常的世俗的生活上。
《十字铺》:士新与季云被放到对比的关系上。
士新形象萎缩、木讷,侍从原型,走上坡路。
季云:风流才子,敢作敢为,白马王子原型,走下坡路。
真珠:才女、美女。
士新步步为营,季云最终被杀。
小说讲了一个吃到天鹅肉的故事,是反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
南山先生把家安在妓院中,这是一种反讽。
季云和南山的关系既有上下辈关系,又有朋友关系,这打破了传统家族中的权力关系。
小说把爱情至上主义、英雄至上主义、理想至上主义、一切都放到了务实的基点上。
(五)总结:1:意义:新历史小说有自己的对立面,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的讲述规范、意义规范来说是新的。
(1)结构上的颠覆:题材上选择家族日常世俗经验,替代传统的革命历史重大事件的题材。
题材由大变小,使小说内部事理逻辑被颠覆。
新历史小说内在逻辑和结构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压迫反压迫的关系,变成了更复杂的血缘、欲望关系。
(2)意义的颠覆:结构形态之后是意义形态,传统的历史进步论变成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循环论。
这是新历史小说在意义上的颠覆。
(3)选择边缘身份的人讲述历史也是其文体上的变化之一。
(4)“新历史小说”受“新写实小说”的影响很大,除取材外,主要特征与“新写实”极为相似,尤其“新历史小说”在“记史”的掩盖下,将新写实小说被琐事的“实录”遮蔽的“故事性”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使得新历史小说的可读性甚至远在新写实小说之上,从而最后完成了对先锋小说文体实验导致的精英化倾向的反拨。
2:缺点:“新历史小说”对历史的文学化的重构,对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化的历史文学当然是一个突破。
但它本身的弱点也很快暴露了出来。
新历史小说的作者们太强调对历史决定论的反拨,以至于常常陷入另一种模式之中;他们对叙事快感的过分热衷也让他们随意放纵自己的想象力,甚至顾不上逻辑和情理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