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主要活动,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多姿多彩的游戏,能够给孩子的心灵插上一对幻想的翅膀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同时,游戏的过程也是幼儿锻炼身体,学习、生活的过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组织一项健康有益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促进调动激发发展
一、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有计划的观察
对幼儿游戏的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观察非常重要,它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教师可以获取关于幼儿游戏的丰富信息:幼儿喜欢的游戏类型,玩具和游戏设备,喜欢的游戏空间,乐于参与的游戏主题,与同伴、教师互动的方式以及有关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认知与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信息。在一日活动工作中,我们只要反复地去尝试,在幼儿每次游戏时都进行认真地观察,并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从中去分析幼儿在游戏中情绪、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情况,去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制订出适合幼儿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计划,真正地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如在玩“娃娃家”的游戏时,幼儿对我布置的家感到很陌生,甚至于不敢放手去玩,我观察到这一现象后,马上改变了策略,说:今天请小朋友们重新来装饰一下,把娃娃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愿意吗?这下可好,原本静静的娃娃家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教师提供充足的材料,并鼓励幼儿自己选择“家、床、桌子”等物体的替代物,幼儿兴趣十分高涨,积极地讨论、商量,并动手布置。有的用丝巾连起后围成圆圈代替家,用大纸箱放倒做桌子,用几把小椅子摆成床;有的用大积木块围成家,用泡沫垫一块连一块拼摆成床,用蛋糕盒当桌子,一切准备妥当。在角色分配时,幼儿也能进行协商,用他们自己的方法解决,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先做爸爸、妈妈……在参与探索中,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创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三、具体指导幼儿游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教师
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指导方法,让幼儿始终处于主体活动的地位。
首先,对于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当他们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时,教师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可以引导幼儿模仿,起暗示性指导的作用。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段时间,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的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
其次,对于不同的游戏主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玩游戏时,由于使用材料不同、游戏的规则不同,在游戏中活动范围的大小不同等因素,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形式和问题。在角色游戏中可能是因不会与人交往而发生冲突,或材料不能满足需要而产生问题;在结构游戏中可能需要的是技能或是提供辅助材料方面的指导;在表演游戏中也许就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道具使用方面的问题等。在同一类主题的游戏中,由于幼儿已有经验的多少等原因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例如“办家家”的游戏,不管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幼儿都喜欢,但是他们在游戏中表现的内容是有差异的,这是由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验所决定的。所以对不同游戏主题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
再就是对于同一主题不同的情节发展阶段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同一主题的情节发展要经历产生、发展、高潮、结束等阶段。幼儿在每一个阶段的游戏情节,表现和需要是不一样的,教师如果不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就可能使幼儿的游戏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总之,我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使孩子们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会学习的孩子更会玩,放手让孩子去游戏,千万不要把孩子束缚成“呆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