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质量,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家长和老师们普遍认为在小学阶段指导课前预习(尤其是高年级)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适合初中的学习。但预习需要有计划性,而且是要有规律性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学习内容,看看自己在无老师课堂讲解指导的情况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预习,能够清楚地知道在所学的新内容中,哪些是自己通过预习已经能够掌握的,哪些是自己在预习中不明白,但借助工具书能够自己弄明白的。哪些是自己弄不懂的,需要在正式上课的时候认真听的,或者是需要向老师单独请教的。课前预习的好,上课的时候就能够有的放矢。预习的不好,学习起来就会非常的吃力。甚至于耽误了很多时间,但学习效果不明显。所以,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当前,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仍是很多语文预习仅仅流于形式,无章可循,难见成效,主要存有以下问题:1、学生没有时间预习或预习不充分就进入课文学习。2、学生不会预习,缺少预习的方法。3、教师对学生缺少必要的预习指导。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预习水平差,成为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效率的绊脚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反思、自主调节学习方法的水平相对

较差,教师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之外,还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在教给学生的预习方法时,要尽量细化,可操作性要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预习六步法,作为要求高年级段学生的常规性预习步骤,每一步骤的具体方法、要求如下:

一、默读。

1、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不错字、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不读破句。

2、第二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小节数,边读边画出生字、生词、成语,不理解的词语。

3、第三遍读课文,要求画出好词、好句,并准确流利。

课文读熟了,也就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第一障碍,它是实行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前预习始终的最基本方式。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发现,一篇课文学完了,有的孩子读起书来仍然是结结巴巴,错误一大堆。所以古人所提倡的“书读百遍”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二、查问。

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了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并要求在书上生字旁边写上两个词,其中一个词必须是课文中的。如果课文中组不成词,能够都是课外的。解释词语的预习,词义必须联系上下文解释,这样可避免学生不动脑筋地抄袭词语解释。

三、朗读课文。

字词关过了,再读课文,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要求同学们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能够学会抓关键词句来概括,用铅笔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是对学生阅读水平的一个训练。知道了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教给学生概括全文的方法:能够是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连接起来,也能够抓重点段落的段意连接。一开始,学生概括的水平肯定不太好。没关系。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的概括水平会提升很快的。预习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概括的课文内容写在课文后面。

四、品词析句,即时批注。课文大意了解了,就该品词析句了。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即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批注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读课文中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能够是对一个词的理解,也能够是对一句话的理解,还能够是对一段文字的感受。总来说之,读课文读到哪里有体会有想法了,就即时记下来。然后通过课堂上跟同学互相交流,加深自己的体会感受。提升自己的语文感悟水平。

五,思考。

看看课后的练习题,结合练习题,自己想想,能不能够完成练习题的要求。能够用铅笔把自己的答案简单写写。如果解决不了,要清楚哪个问题让自己犯难。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即时记录下来。

六、拓展延伸。

这是预习的最后一个步骤。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更深入的理解课文。鼓励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人水平。来搜集一些跟课

文相关的资料,协助学生理解课文。

通过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的更深入。进而提升学生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水平。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实行课前预习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措施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在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习惯的同时,我还注意以下事项:

1、学生要做预习笔记。养成边读边思边记的习惯,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2、教师阶段性指导必不可少。

3、教师要对预习效果实行有效地检查、评价。

4、合理安排预习时间,提升有效预习的效果

5、反馈时间即时化,调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部分自觉的同学按要求预习,另一部分同学,有些懒惰。预习时就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就需要老师不停地监督和提醒。为了督促每个同学都能够按要求预习,在开学的第一天,我把预习的步骤就抄写在黑板上,让每个同学都记在语文书的第一页。目的便于提醒同学们按照这几个步骤来预习。虽说这样做了。但还有很多不自觉的同学,我们的学生在预习这方面还需要督促和监督。我希望在我的督促和监督下,全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会有所提

综上所述,合理、科学地协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知识掌握扎实,智力得到锻炼,水平得到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的我,仍将持续探究,持续地创新,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持续增添新的预习内容。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地使用达到最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