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师培训模式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教师培训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作者:王晓秋字数:2677来源: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2013年11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家强,“善于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此,市教师进修学院要加强教师培训课程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构建教师培训机制。
一、构建教师培训课程
教师培训课程,要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校教师专业现状,关注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构建一个科学适度、实用有效的课程体系。
(一)构建教师基本理念课程
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专业标准》提出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这个基本理念体现了目前中国教育现状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作为学校广大教师应做到:
1.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工作面对的不是物,而是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有发展的人,育人是教师工作的第一要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育的开篇,教师培训的首页。
2.学生为本教育。学校是为学生而创立的,教师是为了学生而生存的。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教育,教师工作的根本价值就是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丰富潜能的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帮助与指导。因而,在培训过程中,始终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权益,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强化教师职业素养。
(二)构建教师专业知识课程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专门性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专业信念和专业能力的基础。在培训中应侧重:
1.侧重研究学科课程。课程是本学科教学的指南,是教学的依据,是纲目性的文件。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把握课标,学会创造性理解运用课标,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科进行解读诠释。
2.侧重研究学科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作为教师要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学会创造性的加工处理使用教材。根据课标整合教材,通过集体研讨等形式,哪些教材是了解的、理解的或掌握的,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和生成教材的能力。
3.侧重开发素材性课程资源。教师的培训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应该承认,书本上的知识是重要的课程资质,具有客观属性。但同时,更不能忽视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动,研讨答疑、实用案例等多元化的资源形式。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现代的教学以由教育者控制的预设过程变成了师生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原来的线性模式变成了一个动态
生成过程。所以,教师和学生的亲历经验、体验感受、问题困惑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构建教师实践能力课程
教师的专业是实践的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落实到教师:“育人实践”能力提升上。教师培训课程必须体现对实践的关注,发展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帮助教师构建实践性知识。
1.关注教师实践课程意识。教师的培训课程自然要体现对教育实践的关注,从教育现实问题出发要选择组织教师培训课程内容,要把当前教育的热点、难点、纳入教师的培训课程,要尽可能设计实践任务和作业,把实践体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整合到课程实施中。要努力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经历,通过自传日志、案例教学、行动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对实践课程认识理解。
2.关注教师实践课程知识。教师的实践依赖的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既来源于实践活动的认识,也来源于实践情境重新解读理论、概念与原理,从而批判审视与发展自身的认识方式和行动框架。因此,教师培训课程既不是纯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是单纯实践能力训练,而应是理论在学习与实践体验的交叉互动中帮助教师构建实践知识。要创造条件使教师有机会到实践中去观摩实践,验证理论,从而丰富实践性知识,去发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3.关注教师实践课程效果。实践性课程应是内容多样的系列设计,如案例教学、对话教学、情境教学、反思教学等设计问题指向性
的培训内容。并通过行动研究、叙事探究等活动激发教师对培训的热情,使之积极参与投入其中提高培训的质量。
4.关注开发末端课程资源。从课程种类划分,可分为三级课,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为高端课程,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而作为末端校本课程,则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校本课程形同虚设,没起到应有的价值作用。对此,要加大末端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创编学校学校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生本课程。特别是以生本课程为主,编写符合学校办学理念、教育特点、学具一格,生本课程教材。让教师在教书中编书,编书中促进培训。
二、创新教师培训模式
教师培训的本质,旨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而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关键是培训过程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另外就是培训过程中的创新性,在实效中注重创新,在创新中注重实效。
(一)开展岗位研修式培训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伴随着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因而,教师进修学院要为教师终身学习、岗位学习提供支持。
1.要为教师在岗位学习提供有教育教学价值的内容,潜心静读、夯实基础、内修素质。
2.要组织教师开展岗位研修,科学统筹规划,阶段分步实施。选择自我发展方向,确定自我发展目标,制定自我成长规划。
3.要推动教师通过共同体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实现专业发展,致力于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方法和策略。
(二)开展“走出”“请进”式培训
“走出去学、拿回来学、消化中学、研究中学,”这是培训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开展走出去学。现代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全纳的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全面的教育。现代的教育又是一种多元的教育,它融合了教育的各种元素,是一种多维教育思想教育智慧的集合体。每所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教育的不同侧面,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学百家,成一家”,独具特色。对此,就要走出去学,学他校的办学思想,学校文化,学他人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为我所用,补齐短板。可分类、分层、分段组织校长层面、教导主任层面、骨干教师、班主任教师、教改实验教师分期、分批由近及远考察学习,先利用本市教改先进校这个优质资源组织学习,再到临近省、市参观学习,“学真经,取真文”,为己所用。
2.开展请进来学。请进来学与走出去学,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有异曲同工之处。有计划、有目的的邀请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专家、学者、名师,分别对教师、特别是教改实验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现场观摩、跟踪指导。拉近与专家的距离,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用“短、平、快”的方式,实现教、研、培相长。
(三)开展互动研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