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

合集下载

油基润滑剂成分

油基润滑剂成分

油基润滑剂成分一、引言油基润滑剂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润滑剂,其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和添加剂。

基础油是润滑剂中最主要的成分,而添加剂则可以提高其性能,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工业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基润滑剂的成分,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

二、基础油1. 基础油的定义基础油是指作为润滑剂中主要成分的石化原料。

基础油通常由石蜡、裂解汽油和重质蒸馏残渣等石化产品混合而成。

2. 基础油的分类根据API(美国石油学会)标准,基础油可以分为五个等级:API Group I、API Group II、API Group III、API Group IV和API Group V。

其中,Group I是最低级别,Group V是最高级别。

- API Group I:由裂解汽油或重质蒸馏残渣制成。

这种基础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烃和杂质。

- API Group II:由Group I经过加氢处理得到。

这种基础油比Group I更稳定,含有较少的不饱和烃和杂质。

- API Group III:由重质蒸馏残渣经过高度加氢处理得到。

这种基础油比Group II更稳定,含有更少的不饱和烃和杂质。

- API Group IV:也称为合成基础油,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

这种基础油具有优异的性能,但成本较高。

- API Group V:包括各种非传统基础油,如生物基础油、酯类基础油等。

3. 基础油的性能基础油的性能取决于其组成、结构和加工方式。

一般来说,好的基础油应具有以下性能:- 良好的润滑性能;- 良好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 良好的清洁分散性;- 低挥发性和低毒性;- 良好的密度、粘度和流动性。

三、添加剂1. 添加剂的定义添加剂是指为了提高润滑剂性能而向基础油中添加的化学物质。

添加剂可以改善润滑剂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效果,并提高其抗磨损、抗氧化、清洁分散等性能。

2. 添加剂的种类添加剂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示:- 抗氧化剂:用于延长润滑剂的使用寿命;- 抗磨损剂:用于减少机件磨损;- 清洁分散剂:用于保持机件清洁;- 极压抗磨剂:用于提高润滑剂在高负荷下的抗磨性能;- 黏度指数改进剂:用于提高润滑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稳定性;- 泡沫抑制剂:用于防止润滑油产生泡沫。

培训资料-基础油

培训资料-基础油

培训资料
基础油
一、润滑油基础油:
(一)、分类及含义:
1、矿物油基础油:是由原油加工提炼而成。

2、合成基础油:是由不同化学结构组分反应制成。

(二)、矿物油分类及代号:
1、分为石蜡基基础油SN、中间基基础油ZN、环烷基基础油DN三类。

2、根据粘度指数分类:超高粘度指数、很高粘度指数、高粘度指数、中粘度指数、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五类。

国外石油公司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国内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三)、润滑油基础油标准:
1、通用基础油标准:是根据粘度指数分类,以适用范围分为通用基础油标准和专用基础油标准。

(1)、通用基础油标准:
HVI通用基础油标准,粘度指数不小于95,可用于调配粘温性能要求较高的润
滑油。

中性油牌号分为HVI75、HVI100、HVI150、HVI200、HVI350、HVI400、HVI500和HVI650八个牌号,光亮油牌号分为HVI120BS、HVI150BS。

HVI通用基础油标准Q/SHR 001-95
见附件1
MVI通用基础油标准,粘度指数不小于60,可用于调配粘温性能要求不很高的润滑油。

中性油牌号分为MVI75、MVI100、MVI150、MVI250、MVI350、MVI500、MVI600、MVI750和MVI900九个牌号,光亮油牌号分为MVI90BS、MVI125/140BS。

MVI通用基础油标准Q/SHR 001-95
见附件2
LVI通用基础油标准,属于低粘度指数基础油,调变压器油、冷冻机油等低凝点润滑油,不生产,简单了解。

2、专用基础油标准:分为深度精制基础油标准(S)和低凝基础油标准(W)两类。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

我国于70年代起,制定出三种矿物基础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中间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分别以SN、ZN和DN加以标志。

为适应润滑油基础油加工工艺和高档润滑油品种发展要的需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在2002年颁布了基础油正式标准,并于2009年进行修订。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新版《通用润滑油基础油》(Q/SY 44-2009)企业标准中,按HVIS(高黏度指数深度精制I类基础油)HVIW(高黏度指数低凝I 类基础油)MVI(中黏度指数低凝I类基础油)HVI(高黏度指数I类基础油)四个品种,II类村基础油分HVIH(高黏度指数加氢II类基础油)HVIP(高黏度指数优质加氢II类基础油)两个品种,III类基础油分VHVI(很高黏度指数加氢III类基础油)一个品种。

项目I II IIIMVI HVIHVISHVIWHVIH HVIP VHVI饱和烃/% <90 <90 ≥90≥90≥90黏度指数80≤VI<9595≤VI<12080≤VI<11110≤VI<120≥120中国石化总公司从90年代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中性油分类方法,并根据国内原油性质和粘度指数,把中性油分为UHVI(Ultra High Viscosity Index)(超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40)、VHVI(很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120)、HVI(高粘度指数,粘度指数>80)、MVI(中粘度指数,粘度指数40-80)和LVI(低粘度指数,粘度指数<40)四大类。

另外,根据大跨度多级内燃机油、液力传动油、高性能极压工业齿轮油等高档油品对中性油的性质要求,又订出了HVIS和MVIS两类深度精制的中性油标准,以及HVIW和MVIW两类深度脱蜡的中性油标准。

这些中性油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蒸发损失和倾点等指标均较前面几种中性油规定了更高的要求。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精选文档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精选文档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的。

因为单靠基础油并不能满足发动机油诸多的性能要求,基础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精选成份,具有最基本的粘度特征,而添加剂是化学物质,用以改善和提高机油的品质。

(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所谓矿物油,即是直接从石油精炼的用于制作润滑油的物质。

而合成油是利用原油或煤炭中较轻的乙烷、丙烷等裂解成乙烯,再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它们重组而成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杂质,比矿物油具有许多天然的优点。

(2)添加剂添加剂是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事实上,优质润滑油表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

一般来说,发动机油需具备和满足以下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适当的粘度;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损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能。

2、基础油的加工工艺经过减压蒸馏后:传统工艺: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腊、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现代工艺:加氢精制、加氢脱蜡(降凝)、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3、基础油的分类(1)中国基础油分类标准通用基础油:UHVI(VI>140)、VHVI(VI>120)、HVI(VI>80)、 MV(VI:40-80)、 LVI(VI〈40〉高粘度指数、低凝点和低挥发性中性油:HVIW中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MVIW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基础油:HVIS中粘度指数低凝点低挥发性中性油:MVIS(2)基础油分类的国际标准?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类别I:硫含量>%,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类别II:硫含量<%,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类别III:硫含量<%,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类别IV:聚a-烯烃(PAO)合成油;类别V:不包括在I-IV类的其他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3.合成油 合成型基础油有多种,PAO主要采用乙烯齐聚的C8、C10馏分的聚合油; 酯类油由脂肪酸和脂肪醇
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反应脱水制得;天然气采用(费一托合成技术,即GTL技术)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 基础油。
在本质上,合成油具备了润滑油中最好的成分,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 因此合成油品质较好,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得多。目前,合成 型基础油的价格还是太高,不能被普遍接受。随着润滑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选用加氢基础油、合成油 是大势所趋。在调配高档内燃机油时,合成油加入加氢基础油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性。
酸值
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 酸值(又称中和值),以mg KOH/g油表示。
破乳化性能
在规定时间下,表示油品的破乳化性的量度值叫做破乳 化时间,以min表示。
感谢聆听
THANKS YOU FOR WATCHING!
矿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示意图
不同原油生产的基础油性能对比
国标分类
基础油的分类
美国石油学会API对基础油的分类标准
Ⅰ类 粘度指数 80-120 饱和烃 % <90 硫含量% >0.03
Ⅱ类 80-120 ≥90 ≤0.03
Ⅲ类
Ⅳ类
>120
≥90
聚α烯烃
≤0.03
Ⅴ类
酯类或除Ⅰ-Ⅳ 类外
Ⅰ类基础油由溶剂精制加工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50SN 400SN 650SN Ⅱ类基础油采用加氢精制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00N 150N 500N Ⅲ类基础油采用加氢异构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GROUP Ⅲ Yubase 2/4/6/8 Ⅳ类基础油是合成基础油 不能满足上述四类标准的基础油为Ⅴ类油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标准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产品的主要成分,其质量对润滑油的性能和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国际标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矿物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和生物基础油。

矿物油基础油是指从石油中提炼的原油,经过加工和精制而成的润滑油基础油。

矿物油基础油主要包括精制基础油和加工基础油。

精制基础油是指通过加氢精制、脱色和脱臭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基础油,其性能稳定,适用于高级润滑油产品的生产。

加工基础油是指通过溶剂萃取、分馏和加氢处理等工艺得到的基础油,其性能较精制基础油略逊,但价格更为经济,适用于一般润滑油产品的生产。

合成油基础油是指利用化学合成方法或生物合成方法制备的润滑油基础油。

合成油基础油具有较高的性能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高端机械设备的润滑。

合成油基础油主要包括聚α烯烃基础油、酯基础油和液态聚合物基础油等。

生物基础油是指利用植物油、动物油或微生物发酵油等生物原料制备的润滑油基础油。

生物基础油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可再生性,对环境友好,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的润滑需求。

在润滑油基础油的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的机械设备和工作条件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对于高速、高温、高负荷的机械设备,可以选择合成油基础油,以保证润滑油的性能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对于一般工况下的机械设备,可以选择矿物油基础油或生物基础油,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环保性能。

总的来说,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矿物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和生物基础油,每种基础油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合理选择润滑油基础油,可以有效提高润滑油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

润滑油基础知识及分类

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是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的。

因为单靠基础油并不能满足发动机油诸多的性能要求,基础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精选成份,具有最基本的粘度特征,而添加剂是化学物质,用以改善和提高机油的品质。

(1)润滑油基础油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所谓矿物油,即是直接从石油精炼的用于制作润滑油的物质。

而合成油是利用原油或煤炭中较轻的乙烷、丙烷等裂解成乙烯,再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将它们重组而成的物质,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含杂质,比矿物油具有许多天然的优点。

(2)添加剂添加剂是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

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

事实上,优质润滑油表现的是一种综合性能。

一般来说,发动机油需具备和满足以下这些要求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适当的粘度;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抗氧化性;热稳定性;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损性能,防腐蚀、抗锈蚀性能。

2、基础油的加工工艺经过减压蒸馏后:传统工艺: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腊、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现代工艺:加氢精制、加氢脱蜡(降凝)、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3、基础油的分类(1)中国基础油分类标准通用基础油:UHVI(VI>140)、VHVI(VI>120)、HVI(VI>80)、MV(VI:40-80)、LVI(VI〈40〉高粘度指数、低凝点和低挥发性中性油:HVIW中粘度指数深度精制中性油:MVIW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基础油:HVIS中粘度指数低凝点低挥发性中性油:MVIS(2)基础油分类的国际标准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类别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类别I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80-120;类别III:硫含量<0.03%,饱和烃含量≥90%,粘度指数>120;类别IV:聚a-烯烃(PAO)合成油;类别V:不包括在I-IV类的其他基础油。

国内润滑基础油的分类

国内润滑基础油的分类

国内润滑基础油的分类
国内润滑油基础油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制订标准,共计有三大系列:一是黏度指
数大于95的以大庆石蜡基原油为代表的低硫石蜡基中性曲系列sn,二是黏度指数大干60
的以新疆中间基原料油为代表的中间基中性曲zn系列;三是以环烷基原油生产的中性油
系列dn。

每个系列中性油按粘度划分为从轻到重的若干个粘度牌号。

从1993年起,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基础油分类方法,着手建立的基础油分类系列标准;新的基础油系列标准根据原油性质和黏度指数,订为很高黏度指数vhvi、高黏度指数hvi、中黏度指数mvi和低黏度指数lvi四类。

在基础油指标上增加了碱氮、蒸发损失和氧化安
定性指际。

另外,根据调制多级内燃机油等的需要,增加了高黏度指数低凝点hviw和中
黏度指数低凝点mviw基础油标准;根据调制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液力传动油等
产品需要,增加了高黏度指数深精制hvis和中黏度指数深精制mvis基础油标准。

黏度等级的分割润滑油基础油的黏度等级按赛氏通用型黏度分割,基为数值为某黏度
等级基础油运动黏度所对应的赛氏通用型黏度整数近似值;高黏度组份称为中性油,黏度
等级以40c赛氏通用型黏度(s)则表示;低黏度组分称为明亮油黏度等。

润滑油的组分

润滑油的组分

润滑油的组分润滑油是一种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上的润滑剂,能够减少摩擦、磨损和腐蚀,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和寿命。

润滑油的组分决定了其性能和适用范围,下面将对润滑油的组分进行详细介绍。

1. 基础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分,占据了润滑油总体积的大部分。

基础油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了润滑油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常见的基础油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和动植物油。

•矿物油:矿物油是从地下的石油矿藏中提取的,经过精炼和处理后得到的润滑油基础油。

矿物油的种类多样,包括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工业齿轮油等。

矿物油具有丰富的资源、低成本和良好的润滑性能,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

•合成油: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或物理合成的方式得到的润滑油基础油。

合成油分子结构均匀、稳定性好、温度范围广,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磨损和抗高温性能。

合成油在高温、高负荷和极端条件下表现出色,适用于高性能机械设备和特殊工况。

•动植物油:动植物油是从植物油和动物油中提取的润滑油基础油。

动植物油具有天然、环保和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在某些特殊领域有一定的应用,比如食品加工、药品制造等。

基础油的选择主要根据润滑油的使用环境、负荷要求和温度范围等因素来确定。

2. 添加剂添加剂是润滑油中起到调整性能并提供特定功能的成分。

添加剂可以分为抗氧化剂、抗磨剂、抗腐蚀剂、清净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抗泡沫剂、抗往返式混合剂、减摩剂、润湿剂等。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抑制油品氧化和酸化反应,减少沉积物和胶凝物的生成,保持润滑油的性能稳定。

•抗磨剂:抗磨剂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磨损和热蚀。

•抗腐蚀剂:抗腐蚀剂可以防止润滑油在潮湿环境中被腐蚀,保护机械设备不受腐蚀的侵害。

•清净分散剂:清净分散剂可以分散胶凝物、沉积物和杂质,防止它们在机械设备中沉积和堵塞。

•粘度指数改进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以提高润滑油的粘度指数,使其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变化更小,保持润滑性能稳定。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指标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指标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指标一、什么是基础油(Base oil)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大约 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二、基础油的性能(技术指标)在观察基础油的好坏,主要看的是基础油的性能,也就是常说的技术指标。

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般理化性能(1)外观(色度)(2)密度(3)粘度(4)粘度指数(5)闪点(6)凝点和倾点(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8)水分(9)机械杂质(10)灰分和硫酸灰分(11)残炭特殊理化性能(1)氧化安定性(2)热安定性(3)油性和极压性(4)腐蚀和锈蚀(5)抗泡性(6)水解安定性(7)抗乳化性(8)空气释放值(9)橡胶密封性(10)剪切安定性(11)溶解能力(12)挥发性(13)防锈性能(14)电气性能(15)润滑脂的特殊理化性能(16)其它特殊理化性能以上是测试基础油的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

但一般情况下,技术指标往往都是一般理化性能,知道基础油的理化性能,就很容易判断基础油如何。

三、基础油的分类通常来说,基础油主要有以下5大类(1)I类基础油,主要是通过原油萃取得来,较高的硫含量,粘度指数比较低,目前已经很少采用。

(2)II类基础油,通过对原油进行脱腊、脱硫,清除基础油里面的不利物质,从而得到更加稳定的基础油,目前许多润滑油公司采用此类润滑油。

基础油的分类和简介

基础油的分类和简介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很多人搞不清楚润滑油是如何分类的,那我们就从我国润滑油的规范说起.与多数基础工业一样,我国润滑油最先也是延用了前苏联的规范(ro系列规格),我国随后的企业标准、石油(SY)、石化(SH)标准及国家标准(GB)均由苏联规范改编而来。

润滑油的分类润滑油分为工业润滑油和车用润滑油两大类。

其中车用润滑油油包括发动机油,水箱及冷却系统用油,自动波箱油,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用油,润滑脂等。

有关润滑油的构成以及合成油与矿物油概念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

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是添加剂。

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

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

发动机油的添加剂主要有: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抗磨损添加剂等。

上述添加剂并不是多加就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

因此,润滑油才需要进行台架试验以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确定或评定配方的性能优劣。

因为含量占绝大部分,因此,基础油的性能对成品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

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储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部分非深度加氢基础油也应称为矿物油),合成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基础油(其成份多数并不直接存在于石油中)。

合成油与矿物油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俗称的说法。

API (美国石油协会)对基础油共分五类,通常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称为合成油。

通常的合成油为:PAO类,XHVI类,酯类。

此外VHVI类基础油性能介于合成油和矿物油之间,虽有人称其为合成油,但其性能(如粘温特性和抗氧化性等)较PAO,XHVI和酯类有较大差距。

PAO和XHVI是最广泛用作发动机油的基础油,其中,XHVI是壳牌专利技术的合成型基础油,美孚的合成机油主要以PAO为原料,嘉实多的合成油多以酯类为基础油。

润滑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分类标准一、概述润滑油是一种在机器内部各摩擦表面之间起润滑、冷却、防锈和清洁等作用的油类物质。

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应用场景,润滑油有多个分类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润滑油的分类标准,包括基础油类型、粘度等级、质量等级、特殊性能要求、应用领域、添加剂要求和环境温度范围等方面。

二、基础油类型1. 矿物油:由石油提炼得到的基础油,是最早的润滑油原料,成本较低。

2. 合成油: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基础油,具有较高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3. 生物基油:由可再生资源提炼得到的基础油,环保性能较好。

三、粘度等级粘度等级是衡量润滑油粘稠度的指标,通常用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等级进行标识。

常见的粘度等级包括:0W、5W、10W、15W、20W、25W、SAE20、SAE30、SAE40等。

四、质量等级1. API(美国石油学会)质量等级:API对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分类,常见的质量等级包括:API SF、API SL、API SM等。

2. 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质量等级:ACEA对润滑油的性能要求比API更为严格,常见的质量等级包括:ACEA A1/B1、ACEA A3/B3等。

五、特殊性能要求1. 高温性能:对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高温性能的润滑油。

2. 低温性能:对于低温环境下工作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低温性能的润滑油。

3. 抗磨性能:对于摩擦表面磨损较大的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抗磨性能的润滑油。

4. 抗氧化性能:对于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抗氧化性能的润滑油。

5. 清洁性能:对于需要保持清洁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清洁性能的润滑油。

6. 防锈性能:对于需要防止金属表面生锈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防锈性能的润滑油。

7. 导热性能:对于需要传递大量热量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导热性能的润滑油。

8. 密封性能:对于需要保持密封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密封性能的润滑油。

润滑油的分类以及作用

润滑油的分类以及作用

润滑油的分类以及作用润滑油是指用于降低摩擦和磨损的润滑剂,可以用于各种机械设备、汽车、船舶等领域。

润滑油的作用是提高机器零件之间的滑动性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并降低能源消耗。

润滑油的分类按照基础油性质分类•矿物油:也称为精制石油或白油,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基础油,主要用于一些基础润滑油产品。

•合成润滑油: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合成或改性得到一类新型润滑油。

按照运动状况分类•液压油:用于液压系统推动液压泵,使得工作物体产生线性或旋转运动的润滑油。

•齿轮油:用于齿轮传动系统,平稳地传输动力,并承受高负荷和强烈冲击作用。

•车用润滑油:如变速箱油,机油等,用于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上的润滑油。

•工业齿轮油:用于工业设备上的齿轮润滑,相对于车用齿轮油而言,更具有适应多样性和维护期。

润滑油的作用降低摩擦和磨损润滑油涂覆在机器零件表面形成保护膜,降低机器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使得机器能够正常运转,并提高使用寿命。

例如,添加在减速器上的润滑油,可以减少不同齿轮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提高传动效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冷却和清洁润滑油能够进行冷却和清洁机器零件表面,以保持机器运转稳定。

在汽车中,润滑油能够在发动机内部形成润滑膜,降低高温环境对发动机的影响,并且协助冷却系统承担降温任务。

密封和防腐蚀润滑油能够在机器内部形成密封层,防止灰尘和其他杂质沉积在机器内部,避免零件锈蚀、腐烂和氧化,从而保持机器的良好状态。

结论润滑油在机械工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改变基本油和添加剂的配比可以获得不同用途的润滑油。

润滑油的作用包括降低摩擦和磨损、冷却和清洁以及密封和防腐蚀等。

因此,在选用润滑油时需要根据不同机器的运行状况和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润滑油种类及使用方式。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基础油是炼制润滑油产品的重要原料,根据其化学组成和性能特点,可以将基础油分为不同的分类。

基础油的分类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相关行业组织制定,以确保基础油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特定的要求。

1.按照石蜡含量分类1.1 非蜡基基础油非蜡基基础油是指在炼油过程中去除了绝大部分或全部蜡质的基础油。

非蜡基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低温性能,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润滑要求,如北方寒冷地区的机械设备。

1.2 蜡基基础油蜡基基础油是指保留了较高含量蜡质的基础油。

蜡基基础油由于蜡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和润滑性,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润滑要求,如发动机和工业齿轮箱等。

2.按照硫含量分类2.1 低硫基础油低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低于0.03%的基础油。

低硫基础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耐磨性,适用于长期使用和高负荷润滑的设备,如航空发动机。

2.2 中硫基础油中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在0.03%至0.5%之间的基础油。

中硫基础油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润滑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设备的润滑系统中。

2.3 高硫基础油高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在0.5%以上的基础油。

高硫基础油在润滑性能方面较差,主要用于特殊工艺要求或特定工业领域,如军工设备或特种机械。

3.按照粘度指数分类3.1 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低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80以下。

低粘度指数基础油具有较大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小的场合。

3.2 中粘度指数基础油中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80至120之间。

中粘度指数基础油具有较好的黏滑性,适用于一般机械设备的润滑要求。

3.3 高粘度指数基础油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120以上。

高粘度指数基础油具有较小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

综上所述,基础油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非蜡基基础油和蜡基基础油、低硫基础油、中硫基础油和高硫基础油、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中粘度指数基础油和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等。

润滑油主要成分

润滑油主要成分

润滑油主要成分润滑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汽车等领域的重要润滑剂。

它主要由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而添加剂则用于增强其性能,并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1.矿物油基础油:矿物油基础油是由天然石油经过精炼处理而成的。

根据精炼程度的不同,矿物油基础油可以分为几个等级,如API(美国石油学会)标准中的API级别。

API级别通常根据石油油井中的地质特征和细菌污染程度来划分。

2.合成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是通过合成化学方法制造的,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合成油可以由多种化学原料合成,如单体、聚合物、聚合等。

常见的合成油基础油包括聚α烯烃、酯类、聚醚、硅烷烃和液晶聚合物等。

3.类合成油基础油:类合成油基础油是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混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矿物油的低成本和合成油的高性能特点。

类合成油基础油可以根据混合比例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性。

除了基础油,润滑油还包含各种添加剂,用于改善其性能和保护机械设备。

以下是常见的润滑油添加剂:1.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防止其在高温和氧气环境下氧化。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二-正丁基对甲酚(DMTP)和二-二己基对甲酚(DTPD)等。

2.抗磨剂:抗磨剂能够减少机械设备各个部件之间的磨损,提高润滑效果。

常见的抗磨剂包括磷酸盐类化合物、硫脲类和二硫化钼等。

3.极压添加剂:极压添加剂能够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形成保护膜,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摩擦和磨损。

常见的极压添加剂包括硫醚、硫化脂和硫化酯等。

4.清净分散剂:清净分散剂能够清除机械设备中的沉积物和杂质,防止其对润滑油的运动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清净分散剂包括胺类和酚醛树脂等。

5.抗泡剂:抗泡剂能够减少润滑油中的气泡形成,防止它们对润滑效果的干扰。

常见的抗泡剂包括有机硅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等。

综上所述,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包括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体,通常由矿物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和类合成油基础油等组成。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基础油是指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润滑油原料,它是制造各类润滑油产品的基础。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基础油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基础油分类标准。

1. 根据粘度等级分类根据粘度等级的不同,基础油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常见的有SAE粘度等级和ISO粘度等级。

SAE粘度等级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制定的,用于标识发动机油的粘度。

常见的SAE粘度等级有0W、5W、10W、15W、20W、25W等冬季起动等级,以及20、30、40、50、60等运行温度等级。

ISO粘度等级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用于标识工业润滑油的粘度。

ISO粘度等级以数字表示,如ISO 32、ISO 46、ISO 68等。

2. 根据炼制工艺分类根据炼制工艺的不同,基础油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有溶剂抽提基础油、精炼基础油和加氢基础油。

溶剂抽提基础油是通过溶剂抽取石脂油或重质馏分得到的,其含有较高的杂质和不饱和烃,适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润滑油产品。

精炼基础油是通过精炼工艺对溶剂抽提基础油进行加工得到的,其杂质和不饱和烃含量较低,适用于一些对质量要求较高的润滑油产品。

加氢基础油是通过加氢处理精炼基础油得到的,其不饱和烃含量更低,质量更稳定,适用于高性能润滑油产品。

3. 根据石脂油含量分类根据石脂油含量的不同,基础油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有重质馏分基础油、轻质馏分基础油和混合基础油。

重质馏分基础油是由原始原料经过蒸馏得到的,其石脂油含量较高,适用于一些对质量要求不高的润滑油产品。

轻质馏分基础油是由原始原料经过蒸馏得到的,其石脂油含量较低,适用于一些要求较高的润滑油产品。

混合基础油是将重质馏分基础油和轻质馏分基础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其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4. 根据硫含量分类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基础油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

常见的有低硫基础油和高硫基础油。

低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较低的基础油,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较少,对环境影响小。

食品级润滑油基础油(最详解)

食品级润滑油基础油(最详解)

食品级润滑油基础油详解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白油)、合成基础油(PAO)、植物油基础油、硅油、含氟油五大类。

矿物基础油矿物基础油(白油):别名石蜡油、白色油、矿物油(允许与食品接触,但不能食用);化学结构:它是由石油所得精炼液态烃的混合物,主要为饱和的环烷烃与链烷烃混合物,原油经常压和减压分馏、溶剂抽提和脱蜡,加氢精制而得。

性能特点1、成分液体石蜡性状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在日光下观察不显荧光。

室温下无嗅无味,加热后略有石油臭。

密度比重0.86-0.905(25度) 不溶于水、甘油、冷乙醇。

溶于苯、乙醚、氯仿、二硫化碳、热乙醇。

与除蓖麻油外大多数脂肪油能任意混合,樟脑、薄荷脑及大多数天然或人造麝香均能被溶解。

2、性质无色半透明油状液体,无或几乎无荧光,冷时无臭、无味,加热时略有石油样气味,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挥发油,混溶于多数非挥发性油,对光、热、酸等稳定,但长时间接触光和热会慢慢氧化。

本品允许含有食用级抗氧化剂。

3、应用在食品工业可用作被膜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可用于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鲜蛋,最大使用量为 5.0g/kg;其他使用参考:作为面包脱模剂,对烤盘腐蚀性小,不产生不愉快的气味;作为食品机械润滑剂,不腐蚀机械;此外也可用以延长水果、蔬菜、罐头的储存期。

4、白油安全性ADI:高黏度矿物油0~20mg/kg(FAO/WHO,1995);中或低黏度矿物油一类0~lmg/kg(暂定),二类、三类0~0.01mg/kg(暂定)。

5、白油种类矿物油有些领域叫白矿油或白油,常用的有工业级白油、化妆品级白油、医用级白油、食品级白油等。

不同的类别的白油在用途上也有所不同。

工业级白油,是由加氢裂化生产的基础油为原料,经深度脱蜡、化学精制等工艺处理后得到,可用于化学、纺织、化纤、石油化工、电力、农业等,可用于PE、PS、PU等生产。

食品级白油,是以矿物油为基础油,经深度化学精制、食用酒精抽提等工艺处理后得到。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与性能测试方法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与性能测试方法

• 其他指标 • 色度、密度、中和值、残炭等
• 氧化安定性 • 润滑油抵抗氧气的氧化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 永久性变化的能力。 • SH/T 0193 • 将试样、水和铜催化剂线圈放入一个带盖的玻璃 盛样器内,置于装有压力表的氧弹中。氧弹充入 620kPa压力的氧气,放入规定的恒温油浴中,使 其以100r/min的速度与水平面成30°角轴向旋转。 试验达到规定的压力降所需的时间(min)即为试 样的氧化安定性。
• • • •
饱和烃含量 反映精制深度,影响抗氧能力,粘度指数。 SH/T0753 根据薄层色谱(TLC)分离原理 ,将试样用 甲苯溶解 ,在硅胶棒上分别用正庚烷 、甲 苯展开剂展开后 ,采用氢火焰 (EID)扫描技 术进行检测,最后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饱 和烃 、芳烃 、极性化合物 (胶质 +沥青质 ) 三个组分的质量分数 。
• 根据GB/T 265测得试样在100℃时和40℃ 时的运动粘度,通过查表计算得到。
• 倾点 • 油品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式样能 够流动的最低温度。反映润滑油的低温流 动性。 • GB/T 3535 • 试样经过与加热后,在规定的速率下冷却, 每隔3℃检查一次试样的流动性,记录观察 到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作为倾点。
基础油的理化指标及测试方法
• • • • • 粘度 粘度的表示方法:运动粘度和赛氏粘度 测试方法 GB/T 265 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 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 粘度 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 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 运动粘度。
• 粘度指数 •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特征 的约定量值。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 度随温度变化越小,粘温性能越好。 • GB/T 1995 • 分为方法A(适用于粘度指数小于等于100的 石油产品)和方法B(适用于粘度指数大于等 于100的石油产品)

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成分

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成分

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成分1. 引言润滑油,这个在我们生活中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东西,简直就是机械界的小助手。

有了它,机器才能顺畅运转,不然就像人没喝水一样,干巴巴的,啥也干不了。

今天,就让我们轻松聊聊润滑油的基础油,看看它的主要成分究竟是什么。

2. 基础油的种类2.1 矿物油首先,我们得说说矿物油。

这家伙可是润滑油界的老前辈,源自大自然的馈赠,主要通过石油提炼而成。

就像古老的传说,矿物油陪伴了机械行业的成长。

它的特点是价格相对便宜,使用广泛,像是你家里那瓶随便买的油。

虽然不是什么顶尖货,但在很多场合,它的表现可是杠杠的。

2.2 合成油接下来是合成油,听上去就像高科技的产品,确实是现代科技的结晶。

这种油通过化学合成制成,能在极端温度下工作,就像超人一样,能适应各种环境。

合成油的流动性好、耐高温和抗氧化能力强,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价格稍贵,但在高负荷的条件下,它的表现绝对值得这份投资。

3. 基础油的主要成分3.1 碳氢化合物说到基础油的成分,我们不得不提到碳氢化合物。

这些小家伙是润滑油的“骨架”,就像我们身体的骨头,缺了可不行。

它们主要由碳和氢组成,决定了润滑油的性质,比如粘度和流动性。

简单说,碳氢化合物越多,油的粘稠度就越高,适合不同的机械需求。

3.2 添加剂基础油里还有一个神秘的角色,就是添加剂。

这些小精灵可不能小看,像是调味品一样,给润滑油增添了不少风味。

添加剂可以提高油的抗氧化性、降低磨损,甚至还能防止泡沫的产生。

就像一场盛大的派对,基础油是主角,而添加剂则是那些让派对变得精彩的DJ。

没有它们,润滑油的表现可就逊色了不少。

4. 总结总之,润滑油的基础油由矿物油和合成油两大类组成,里面包含的碳氢化合物和添加剂共同决定了润滑油的性能。

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机器,都在借助这些基础油悄悄运转。

像是机器的血液一样,没有它们,机械的世界可就要瘫痪了。

希望大家在使用机械的时候,别忘了给它们喝点润滑油,毕竟,好的润滑油才是让机器持久运转的秘密武器!。

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

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

T551 551 金属减活剂 噻二唑衍生物
T561 561 金属减活剂 噻二唑衍生物
T601 601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乙烯基正丁基醚
T602 602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甲基丙烯酸酯
T603 603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异丁烯
T603A 603A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异丁烯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合成基础油:
1、聚α-烯烃油:由α-烯烃聚合而成。与矿物油比较,具有优异的破乳化性、优异的抗高温结焦积炭性、优异的粘温性、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润滑性、挥发性低、成本较高。
T406 406 油性剂 苯骈三氮唑脂肪酸胺盐
油性剂 亚磷酸三苯脂
油性剂 磷酸三乙酯
油性剂 油酸丁酯
油性剂 硬脂酸丁脂
油性剂 苯二甲酸二辛酯
油性剂 风吹菜油
油性剂 油酸
油性剂 SOS 油性剂
油性剂 SOAE 油性剂
4、氟油和氟氯油:通过氟化剂氟化或氟化乙烯聚合而成。与矿物油比较,具有特殊的化学惰性、优异的热稳定性、优异的润滑性、成本高、粘温性较差。
5、聚醚:由环氧烷聚合而成。与矿物油比较,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出色的润滑性、优良的粘温性、良好的抗轻烃稀释性、良好的抗氧化性、成本较高。
T708 708 防锈剂 烷基磷酸咪唑啉盐
T743 743 防锈剂 氧化石油脂钡皂
T746 746 防锈剂 烯基丁二酸酯
防锈剂 烯基丁二酸酯
防锈剂 羊毛脂镁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