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六美”感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六美”感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用活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

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语文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总还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只要感情真实,语言动人,就永远给学生一种艺术的美。

二、创设情景鉴赏语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景,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田野,来到荷花池,眼前出现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进而让学生身入其境的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洁白的荷花。音乐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

这样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获得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三、巧用插图感受形象美

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总是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方式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美感的获得,首先在于对形象的感知。有些课文,学生可以依据语言文字,经由想象,直接浮现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尚不发达,加之表象储存贫乏,有时仅凭文字的叙述,很难使学生呈现形象,唤起美感。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插图,把文字内容诉诸于视觉的画面,(因为图画比文字更容易产生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地产生意象整体,以达到陶冶美感和高尚情操之目的。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写道: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花照

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单*这样的描述,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意象,唤起美感。教材以图辅文,在凝冻的瞬间,董存瑞威武高大的形象,钢铸般的脸,坚毅的目光,整体透出这伟大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教学时,通过对插图的欣赏,能使学生获得主人公的整体的形象感知,理解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舍身为国的品质,体会包含其中的壮美和崇高,受到心灵的震撼,学会“真正用人性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样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将同时受到良好的训练而发展起来。

四、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人们都说当老师的是每天与粉笔打交道。不错,课堂上教师离不开板书。写得一手好字,自然给每天都望着黑板的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板书美,不仅强调老师要写得一手好字,还要求老师在板书时必须注意板书的位置,板书的条理。一句话,板书要合理。有的老师一节课把黑板写得满满的,写了擦,擦了又写;有些老师却不喜欢板书。前者往往给学生以杂乱的感觉,抓不住重点,后者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所以,该板书的要板书,多余的板书则应省略。板书应力求简洁、明了,既要给学生以美感,又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像教《小珊迪》一课时,我认为这样的板书的确是较合理地把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与中心,整体与部分,主要与次要,重点与难点都揭示出来。

外貌---- 冷同情

语言---- 饿请求

小珊迪轧伤还钱诚实悲伤

行为激动

挂念弟弟善良赞美

通过板书,还可以教学生自己整理学过的知识,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还可以

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板书,从而认识作者布局谋篇的结构美。

有的教师本身素质好,板书时,还可以即兴配合图画来增添美的色彩。

五、启发想象体味整体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美。想象是储存于大脑的表象,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意象(主观把握了的表象)的过程。把文字转化为意象的阅读,一刻也离不开这一基本的心理活动方式。因此,在阅读中,“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爱因斯坦语)。想象的触觉伸得越长,由文字所唤起的意象愈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就愈生动,愈深刻。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其中概括着的、凝冻着的内容融化开来,再造意象的整体,从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拓展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依*具体的视觉形象,比依*抽象的文字符号更容易唤起想象,而且由前者唤起的想象较后者的更生动得多、丰富得多。例如,教学《长城》时,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