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泉映月》赏析
【前言】
在人类的生活领域里,音乐的用途非常广泛,哀乐令人伤心,和乐令人和谐,军乐令人振奋,圣乐令人心净,艳乐令人心淫。。。音乐,对于人的道德、智力、感情和事业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加强音乐欣赏
教育,有利于以积极美好的音乐强化大学生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
的人生态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国家的
栋梁之材。优秀的音乐同时是也时刻放映着这个时代境况。就像阿炳的《二泉映月》。在那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只有他那如泣如诉的琴声在夜空中
回荡。这琴声表达了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痛苦的心声和对自由﹑光明
的祈求。那孤独的夜行者便是我国已故的杰出民间音乐家阿炳,那破旧的胡琴
的感人乐曲,便是极负盛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二泉映月》优美凄凉的旋
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关键词】
民间音乐标题的由来意境和神韵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于国际民间音乐协会(IFMC)之解释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
普罗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散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
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
民间音乐指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
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它无论从使用的乐器、演奏的乐谱还是演奏形式,都
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当地的民俗习惯相溶合,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
结合。
【作者介绍】
曲子的作者名叫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出生在江苏无锡。民间音
乐家,江苏无锡人。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
长道教音乐。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
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
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
誉为演奏能手。
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从小就学了击鼓,吹笛,拉二胡,弹琵琶。十五六岁时,已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乐师。而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疾病使他双
目失明了。贫病交加的他,流落在街头,生活极为艰苦。但他骨气刚毅,从不乞求别人的施舍,而是以卖艺为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瞎子阿炳。阿炳长期生活于社会的底层,有着鲜明的爱憎,他曾编演过许多乐曲,刚才我们所听到的,就是阿炳的二胡曲代表作《二泉映月》。由于他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他也曾编演过许多讽刺性的乐曲,向邪恶势力挑战,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曲目,表达了他对日寇及汉奸的极大的义愤,而他因此也成为了反动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1947年,阿炳遭国民党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活。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阿炳终于盼到了全国的解放,他的艺术生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炳,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可是,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竟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1914年其父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1949年7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
【二泉映月介绍】
《二泉映月》作为他仅保留下来的几首曲目之一,显得弥足珍贵。据说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奥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就这样,《二泉映月》流传了下来,而它也被看作是作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二泉映月》以一种抒情式的音乐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月映惠山泉的景色和作者那无限深邃的感情。全曲共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
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
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
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正文】
很多伟大人物和成功人士都爱好音乐,恩格斯年轻时就热爱音乐,曾写过
一部歌剧,尝试过作曲;卢梭是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他的音乐理论甚至音乐创
作在音乐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地质学家家李四光、数学家苏步青、科
学家钱三强都是音乐爱好者……音乐对人才成长的影响功能。美好的音乐能缓解
精神压力,促进人才成长。这一点要从音乐对人的影响来理解。爱因斯坦曾
经说过他一生的事业得益于童年时期的音乐训练。令人惊奇的是,这位世界一
流的科学家,儿时曾经被看成是个笨头笨脑的孩子。4岁时才开口说话,上学
后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满分5分的成绩,他总是拿1分。校长和老师一致
断言:这孩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当时他很沮丧,打算退学。但他的父亲并
没有放弃。老爱因斯坦开始教儿子拉小提琴,并一再鼓励他。后来,爱因斯坦
的小提琴拉得棒极了,经常被邀请登台演出。并且他开始变得自信起来,通过
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科学巨匠。学过音乐的孩子,是最聪慧、最敏感、最善解
人意的孩子。比起那些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而言,这样的孩子更有可能
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从小就学习长笛,虽然没有成为音乐家,但那段音
乐学习经理在我的一生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像上面说得那样他使我自信、勇敢、有修养。我虽然没有成为什么大的科学家,但音乐带给我的高雅却始终留在我
的血液中。音乐,对于人的道德、智力、感情和事业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大
学期间我虽然没有继续学习长笛,但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作为我学习音乐,陶
冶情操的另一个途径。学习音乐欣赏有利于以积极美好的音乐强化我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我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利于提高我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协调
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下面我就谈谈我对阿炳的《二泉映月》的认识
(一)《二泉映月》标题的由来
对于这首乐曲的标题,学者们争论不一。在江苏无锡市的西郊,有江南名山惠泉山。锡惠公园位于锡山与惠山山麓,映山湖连接其中。这里树
木茂密,风景明媚。山上的一泓清泉,经唐朝“茶神”陆羽品尝,评为“天下第二泉”。泉水至今不曾干涸。泉边茶亭,可供游人品茗,但水质想必已与唐时相
去甚远了。不远处,有一低小茅亭和竹炉山房, 独坐其中,十分清静。
据说阿炳失明前后常常在这里流连忘返,他对故乡的山水充满着深情。想来,在那些月白风清的深夜,阿炳便是坐在这里,将幽幽的琴声和着淡淡的月色,回荡在第二泉上。侧耳聆听,果有琴声从茶亭那边袅袅传来,如泣如诉,如怨如诉,为第
二泉平添一道凄美的风景。面对那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水面虽平,人间不平的现实,他心中倍感凄凉。也许眼盲的人于声响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