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分层布置的点滴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作业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只要存在教学活动,就同时伴随着作业的布置。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的影响,现在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繁重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效性作业、重复性作业、机械记忆性作业、惩罚性作业,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传统的作业形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甚至使部分学生因为作业完不成,而被老师训斥、批评,还有可能改变一个本来很有前途的学生。目前,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学杂费的免除,学生学习的物质负担降了下来,但学生学习的精神负担还很重,而进行作业改革是减轻学生精神负担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二、问题分析

经过对学校语文作业布置和评价情况的调查研究和与部分学生的谈话,我对传统语文作业的低效和弊端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1、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的,思考的是学生应怎样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等。老师考虑的是让学生怎样学得好,而学生思考的是作业是否有趣,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就缺乏“沟通”和“润滑剂”。托尔斯泰曾说:“只有学生们满意的那种教学方式,才是正确的。”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们满意,那学生们才快乐,那做作业也是如此。什么样的语文作业才是学生们满意的、快乐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作业。老师应主动探求学生的心理和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作业。因此,让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才是他们喜欢的,而在传统语文作业中,老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2、传统语文作业让学生被动做作业,缺乏主动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学方式的问题。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未曾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以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来换取成绩;这种学习负担加重到一定程度,科学知识就会走到它的反面,由帮助人的力量变为压迫人的可诅咒的东西。因此,学生在强化机械训练中被强制性地做作业,当然是痛苦的。其次,有些教师还过多地看重书本知识,以为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学会了,学生也就具备了书本上阐述的能力了,其实,能力的形成不在于学生做了多少作业。再者,虽然“考试作为一种甄别”已经提出来了,但“学习的目的就是成绩优秀,名列前茅。”这种想法还是充溢于一些教师的脑海,因此,教师在教学和作业的布置上还是倾向于知识的积累,还是被考试这个指挥棒所左右,眼中没有学生,更没有学生能力的形成、兴趣的激发、情感的陶冶这些非智力因素,因此,在作业的布置和评价上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基于此认识,老师在转变教学方式和提升教育理念的同时,“研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才能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走出教材,迈向社会。

3、学生是有个性和差异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就千差万别。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想让每位学生都一样,都把作业做得精彩,那是永远也做不到的。因为,“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面向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就是要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好学生”“中等学生”和所谓的“待优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分层次作业”也就能迎合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发展能力了。

4、教师在对学生语文作业的评价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口头作业的评价不能很好落实;书面作业的评价忽视了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只给出“优”“良”“及格”的成绩或写出简单的评语。作业批改有时甚至成了教师宣泄对学生不满的载体:“Χ”打得越来越大,“作业不认真”“字迹潦草”等评语也赫然出现在作业本上。这些评价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影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甚至影响到学生做人的态度和将来的发展。在新的评价理念指导下,我在实施“多元化”作业评价方面进行了探索,力求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个性飞扬。

三、问题解决的内容

一提到创造性作业,我们就会想到美国孩子的作业,他们小小年纪就要撰写和成人一样标准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设计外出旅游路线,考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等。谢泳教师曾评析:“中国的教育是完全的应试教育,而美国的教育重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中美教育的最大区别。中国学生看起来很有知识,这一点要远远超过美国学生,但因为是以现成知识为基本追求目标,所以完成应试后,那些知识很难再派上用场,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应试能力很强,而创造力很低的原因。”但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事实上我们的很多教师已经认可并在积极地改变这种差别。爱因斯坦在阐述“什么是教育”的时候指出:当你把学校里学的东西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爱因斯坦会认为“剩下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创造能力”。如果把创造能力作为语文作业布置的尺度,那么语文作业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在做作

业的过程中经历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做作业的过程,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德水平。

1、语文作业布置的内容

一是“兴趣作业”。只有兴趣,才能成为学生主动去做作业的不竭动力。

二是“研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在这些研究、实践的活动中,形成学生综合的能力。

三是“分层次作业”。面对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分层次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学生自己的最好的发展。

2、语文作业评价——多元化评价

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评出好学生和差学生。作业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做作业,而不是评出好作业和差作业。因此,在作业评价上,我运用等级评价,淡化分数的作用;我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等级的评分优劣,以搜集资料的功夫深浅和有没有独特又言之有拒的观点为准,以主动、创新、拓展的作业为准;我注重全方位评价,教师不再是评价的权威,让小组长、组员、自己、教师都来参与意见。我这样做,尽量让评价是开放的、持续的、自主的、发展的,让学生在这种充满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的生活中自由成长,快乐发展。

四、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做作业。

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所以作业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我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1. 续写。在学完课文后,为了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续写。学生通过用心想象和体会,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如在学完了《中彩那天》后,我布置学生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当时是怎样的?并把它写下来。这次作业学生充分想象,结合课文中人物的特点对后来发生的事进行了续写,学生写的文章很生动。

2. 剪集。在学习课文时,为了延伸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可让学生将有关资料搜集在一起,或剪裁下来,给全班同学阅读或欣赏,扩大视野。每篇课文都有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我布置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剪辑,制作画报,配上说明文字,让课文更丰富生动。在剪辑、制作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做作业的积极性。

3. 体验。学完课文后,为了让学生明确某些自然现象的存在,可布置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然后有顺序地说说观察或实验的过程结果。如观察大蒜、土豆的生长过程,加上自己的思考记录其生长过程就是很好的语文作业。

4. 观察。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掌握观察方法,我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有意注意身边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位置、状态变化,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学好语文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打好基础。如观察下雨天行人的样子,着急时人的表情,口渴时动物的样子等等。

5. 作图。为了便于深入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某些课文,在第一课时后,可以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作图。通过作图,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后,为这一课设计“板书设计”,学生就很感兴趣。有的把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和奇、秀、险”特点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形式。这样布置作业,既引导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在兴趣的激发下培养了设计和绘图的能力。

(二)、创新作业内容,让学生在研究与实践中做作业。

我在设计语文作业内容时,既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也注意四个结合,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如学生进行的写字比赛、诵诗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作业内容。

2. 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在技术与设计课上学了扎风筝,我就让学生把扎风筝的过程写下来,这样,学生在实践操作后就对扎制风筝的过程非常熟悉,所以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还可以与美术课上学习的手工、泥塑、绘图等结合起来,让学生给所作的实物配上说明,设计标签。当然与科学课结合可以进行小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等等。

3. 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结合。每逢节假日,学校总要搞很多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活动,我就充分利用这个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