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物象而取其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物象而取其真”
摘要荆浩《笔法记》中的“度物象取其真”,虽然只有寥寥数字,却涵盖广泛。

“度”揭示了中国画的观察方式,“物”与“象”揭示了中国画的观察对象,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是决定最终能否达到不悖于中国画本体的“真”的前提。

关键词:度物象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度物象而取其真”出自唐末五代荆浩所著的《笔法记》。

原文是:“曰:‘画者,华也。

但贵似得真,岂此扰矣。

’叟曰:‘不然。

画者,画也。

度物象而取其真。

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

不可执华为实。

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

’”
荆浩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元人汤垕在《画鉴》中推其为“唐末之冠”。

荆浩在绘画实践上,开创了北派山水画,后经关仝、范宽、李成等人的发展,成就了山水画得以全盛的坚实基础。

在绘画理论上,全文约两千字的《笔法记》是荆浩对中国画功能论、本质论、笔墨论的详尽阐发,其中论述的“六要”“四势”“二病”“四品”等构成了较为完备,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中国画创作理论体系。

在此之前,虽然有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但他们在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所不及。

由史籍所载的“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隐居于太行山之洪谷,号“洪谷子”;与邺都青莲寺高僧相往来且受资助为其作禅房山水等记述来看,荆浩在思想上是受儒、道、释相互杂糅影响的,因而《笔法记》的内容实质涵
盖广泛,寥寥数字的“度物象取其真”值得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反复解读。

一度
“度物象而取其真。

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

”“度”是“取”的前提。

“度”字的含义有很多。

《前汉·律历志》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法制也。

论语曰,谨权量,审法度。

”《尔雅·释诂》说:“谋也。

”由此可见,“取”可以是出于纯视觉层面的判断,或是认知层面的分析,抑或是哲学层面的思辨的结果。

《尔雅》云:“画,形也。

”绘画从根本来说,是形的艺术。

对于形的描绘首先离不开对外界物象的观察。

被描绘物象的大小、长短、高矮、胖瘦、比例等属性都需要做一番仔细的考量,然后才能依照绘画的规律在二维纸面上予以再现。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是很擅长于此的。

佛罗伦萨画派的画家巴奥洛·乌切洛毕生都在研究当时还没有人系统钻研的透视学,他像对待数学那样,进行烦琐的测量计算,观察人与物在与画家的视线成不同角度时,所呈现出的状态,并逐一地测量因为透视而缩短了的线条。

到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达·芬奇更深化研究了空气和雾霭对远景在色彩和形状上的影响,创立了空气透视和隐没透视的原理,在他的绘画作品如《蒙娜丽莎》《圣母子与圣安娜》《岩间圣母》当中广泛运用,大大增强了空间的真实感和深度感。

这些透视都属于焦点透视的范畴,强调的是视点在绝对静止的情况下观察得到的停顿空间,所以又被称为
“定点法”。

从西方绘画对物象的观察方法这一角度来说,“度者,度长短也”的释义是很适用的。

然而,当”度”作为反复权衡,来回考量来解释的时候,它所对应的是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固定在一个点透视的“动点透视”观察方法。

动点透视也有人称之为散点透视,指的是画家在移动中观察物象,而不是固定在一个点进行观察和组织画面的观察方法,也就是郭熙所说的“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

南朝时王微在《叙画》中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

”如果只是固定在一个点不动,那必然是看不周全的,要想看得周全,需前后左右来回地看,而这样的看,是经过思考,有所计划与权衡的。

此时,画家作为主体在不断的变化自己视点的同时,会将自己置身于客体的变化当中,客观物象就变得不再是主体的对立体,而是一个主体能身在其中的“可游”世界。

“可游”与“可看”有着根本的不同。

“游”是一个流动的、变化的、身临其境的一种审美感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对审美有主导作用及选择性,造成“步步移、面面看”在寻觅及选择中有了视觉审美的变动节奏,既能俯瞰远望而“一览众山小”,又能仔细揣摩而“尽精微”。

正是因为“游”的方式存在,使得春夏秋冬、百花齐放等不同的物象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定,被放置在一幅作品中,也照样显得合情合理。

这样的作品在构成形式上,“物象组合既有区域定点透视,同时也有变动视点的连动组合(前者常用于区域局部组合,后者则用于局部与局部间的组合发展),区域
定点透视与物态连动的非定点透视在一气势向的连动下而被和谐、巧妙地聚合在同一作品中。

”于是,中国画艺术产生了手卷、条幅、条屏等具有展动性的格式形制。

如五代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物活动情节,通过床榻、屏风等加以分割或连接,展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生活的五个场景,场景的组织与转换构建了全幅画面的视点节奏变动。

再如,清龚贤的《溪山无尽》,高27.7厘米,长726.7厘米,画幅如此之狭长,用固定视点的透视法是不太可能完成的,画家必然要用到移动视点,分段对物象进行选取和组合,这些组合与选取都需要经过画家反复的权衡,才能营造出“可游”的画面。

所以说,“度”揭示了中国画特有的观察方法。

二物
西方绘画的对象“物”,带有浓烈的、对于知识探究的自然科学主义色彩。

达芬奇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惟一的模仿者……它以精深而富于哲理的态度专门研究各种被明暗所构成的
形态……绘画的确是一门科学,并且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儿。

”达芬奇在这里对于“物”的观察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即用心地去看各种事物,看完一件再看另一件,把比较有价值的事物挑选出来,然后进行组合和归纳。

“物”在西方画家眼里,是站在画家对立面上的各种物理形态及其属性,当它经过画家熟练技巧的刻画而呈现在作品里时,我们所看到的《蒙娜·丽莎》才如此地活灵活现。

在那双眼睛周围,人们
甚至可以看到当中细微的血管,感受到其中流淌着、循环者的血液;那鼻子显得细嫩而漂亮;红润的嘴唇透露出生命的气息,微微上翘的嘴角蕴藏着丰富的、令人难以捉摸的细微表情。

“物”的形态在这里被画家极尽能事地予以表现。

而在中国画家看来,“物”并非单纯的形态这么简单。

在荆浩生活的由唐转宋时期,发生了“传统中国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重要的思想突破”,它带来了新儒家的崛起与发展,为后来的元明思想奠定了基础。

新儒家的程朱与陆王学派,围绕着“格物致知”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其争论的焦点在对“物”的不同理解上。

程颐认为“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

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

”程颐将“格”训为“穷”,将“物”训为“理”,格物即是穷理。

之后,朱熹对其进行了继承并发挥:“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在他看来“天下万物,无一物不具天理”。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画家受到“习儒”的影响,“写物必究其理”。

苏轼、米芾、黄庭坚、郭熙、王诜、李公麟、董逌、韩拙、晁补之等都有以“理”论画的著述。

如韩拙《论观画别识》说:“物之众,有绪则不杂。

盖各有理之所寓耳。

”苏轼《净因院画记》说:“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董逌《广川画跋》说:“观物者莫先穷理,理有在者,可以尽察,不必求于形似之间也。


在这里,“理”作为一个形而上的存在是万物的根本。

而对于被观察的对象“物”而言,“形”是不重要的,即使在对“形”的描绘过程中有所失准,看上去不那么接近真实原貌,结果也不会对整幅画有破坏性的影响。

“物”这一对象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物”与“物”之间是相通的,是遵循着一定的秩序之下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而“物”与“物”之间相连的根本是“理”,“理”所呈现的是一种存在的永恒。

对比起来,西方绘画对于“物”先单个观察,再“捆绑”观察,“物”是孤立的、暂时的,因而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西方画家是避不开对投射在“物”上的光线细微变化的描绘的,这使得他们钟情迷恋于那种“光泽和水灵灵的感觉”。

在中国画里,是找不到这些光影因素的,画面所呈现出的永远都是李泽厚所说的那种“浅浮雕”式的含蓄内在美。

由此看来,赵佶“孔雀升高,必先举左”,要求的是对物象符合常理的描绘;郭熙“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要求的是对物象符合常态的描绘;徐熙、崔白花鸟的“野趣”受到喜爱,要求的是对物象符合日常生趣的描绘。

将宋代绘画推向写实高峰的,是画家对“物”之“理”的细致观察,而非“物”之“形”的刻意描摹。

虽然如朱良志所说,中国画当中的“理”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儒学的“理”,但“理学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对绘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画家的思维和整体的绘画风格的影响方面,我们须‘浑沦’地看,而不能‘破碎’地看。


新儒学中的另一支,在经历了元代朱子之学的繁盛和朱陆思想和合之后,至明代王阳明时得到了发展壮大,成为“心学”。

其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王阳明训“格”为“正”,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

”格物由穷理变为了不随外物迁迷的“师心”。

“心学”在对“物”的对待上,主张“心即是物,物即是心”,画家画“物”也就成了写“心”,这其中又受到禅宗思想的诸多影响。

相比起来,西方绘画所对待的“物”就没有这些内涵了。

三象
“象”是中国画中一个非常独特且复杂的观察对象与表现对象。

《左传·僖公十五年》说:“物生而后有象。

”唐林琨《象赋》说:“物皆有象,象必可观。

听之则易,审之则难。

借如玉京上天,贝阙中海,其名可识,其象安在?象以影随,影图象遍,居暗莫察,因明则见。

众象之德,唯人是则。

”可见“象”离不开“物”,而对“象”的观察与把握却因人而异。

“象”是一类对象或者关系的外现,它可以呈现为阴晴晦暗的变化、日月星辰的交替、山石树木的生长态势,云岚雾霭的升腾消散等宏大、遥不可及而又具有一定恒常性的运动变化状态。

“象”于可见的层面上,是形而下的“器”,于对恒常状态把握的层面上,则上升为形而上的“道”。

人们对于“象”的把握,按颜延之的“图载”说,可以通过“卦象”系统、文字系统和图画系统来达成。

文字经由书写发展成为了书法艺术,图画则发展成了庞大的中国画体系。

如何通过中国画体
系来观察“象”、再现“象”,查律曾做过论述。

他举郑板桥画竹的体会来分析: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
“烟光日影露气”之竹是自然所生之“象”,“‘胸中之竹’即‘意’所生之‘象’,‘手中之竹’即赋‘形’之于画之‘象’”,“‘意’中之‘象’是一个不完全确定的、动态的、感性的存在,当其‘形’于纸时渐而明朗起来。

心中之‘象’在下笔的那个时间过程中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最为重要的是画家此时的心境及对于画的整体修养和能力”。

由此可见,中国画中对于“象”的观察与把握程度,是与画家自身的修为紧密相关的。

由上论述可知,“度”“物”“象”三者本身的涵盖较广,只有正确解读了其内涵,对中国画的观察方式与观察对象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去追求不悖于中国画本体的“真”。

参考文献:
[1] 韩昌力:《如飞如动——气化思想与书画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 余英时,程嫩生、罗群等译:《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7年版。

[4] 朱良志:《扁舟一叶——理学与中国画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 查律:《“象”与“笔墨”——中国画物象呈现方式研究》,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版。

作者简介:欧来荣,男,1976—,广东罗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工作单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