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规律、教育原则与教育艺术

[教学目标] 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必然性;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规律所制定的教育工作基本准则;教育艺术是贯彻教育原则的机智与策略。本章要讨论这几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说明其教育意义和启示,在丰富同学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步帮助他们明晰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分析讨论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等现代教育一般原则。

[教学难点] 教育规律、教育艺术的概念;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教育规律

————————

话题导入:

好学校是崇尚教育规律的学校,好校长是谙熟教育规律的校长,好老师是善用教育规律的老师。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译文: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达到认识明确;只有达到认识明确,而后才能意念诚实;只有意念诚实,而后才能心思端正;只有心思端正,而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好家族;只有整治好了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只有治理好了邦国,而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思考:中国的教育缺少了什么?

————————

关于教育规律的断想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就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教育故事,但蕴涵着古老而朴素的教育智慧,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检验的智慧,值得我们去‚虚心涵咏,切己体察‛。这就是教育的规律。

某人嗜书,藏书颇丰。家中有鼠,啮书多本。被好事者发现,立即撰文总结规律:主人爱书,熏陶了耗子,故他家的老鼠也酷喜啮书。听了令人忍俊不禁。但目前的教育界确有很

多人热衷于演绎这样的笑话。他们一厢情愿地从结果展开丰富的联想,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拉为因果,总结出很多花花绿绿时髦却自相矛盾的教育规律,害人利己。这是教育的伪规律。

教育是农业,好的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和雨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提是种子播种在肥沃的土壤里,而不是播种在岩石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的应是瓜和豆,而不是金子和银圆。如果把种子种在岩石上,或者在土壤里种下的是金子和银圆,而希冀有所收获,那只能是痴人说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翻土撒播,灌溉种子,还得学会等待。假设你忘记了这条定律问到:如果我今天播下种子,明天会收获什么?答案只能是:湿的种子。教育必须遵循规律。

……………………

一、规律和教育规律概述

1.何谓规律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规律是这样论述的:“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关于规律的注释为:“规律亦称法则,……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然而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内部矛盾所构成,而规律则是就事物的发展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它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的相对静止的内容。规律是反复起作用的,只要具备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根据以上哲学界的注释不难看出,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和可重复性等属性。或者说,只有同时具备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和可重复性等属性,才能确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这种联系具有规律性的意义,是规律性的联系;反之亦反。

规律就是(1)关系;(2)本质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非本质要素之间的关系;(3)事物自身内部本质要素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本质要素之间的关系。

按规律发生作用的特点,仅从类别上讲,规律有两种:确定性规律和统计性规律。所谓确定性规律是一种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规律类型,意指可以根据物体的初始状态来准确地判定物体的整个运动,预知这个物体每个定时点上的位置和运动速度或者说运动状态。如万有引力定律就属于这类规律。这种规律观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之中,并呈现出一种因果式、单向的直线性

联系,一个事物的产生与变化既是前一个事物产生与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下一个事物的产生与变化提供一个原因。秩序和规律充斥于整个系统之中,系统的演进因其“严格必然性”或“严格因果关系”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和预测,科学能够而且必定能够通过对世界运动规律的把握而征服和控制世界。

而统计性规律则是指这样一种规律:“它在组成统计集团大量现象的领域,即在事物和现象的总体中发生作用。这些大量的事物和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共同存在,或者只是在时间上重复,依次相互更替,并由一定的标志联合起来,从而形成某种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统计性规律是大量现象的规律,是平均数的规律,它不能完全决定个别事物和现象的命运,它容许个别事物和现象离开总体发展方向的偶然趋势存在。

按照规律存在的领域,规律可以被分为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社会规律是以人的活动为载体,是和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是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居于更高层级上的物质运动规律。应该说,社会规律也具有不可选择性、必然性、重复性等特点。但相对于自然规律的“必然”有一定的弹性,社会规律决非“铁板一块”、“说一不二”和毫无例外。作为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具有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所谓社会规律的主体性,是指人在改造社会的历史实践中,使主体本质力量凝聚在对象身上,使对象获得新的性质和形式等主体赋予历史的规定性,从而使社会历史日益进步和发展。社会规律中包含着人的意志,因此自觉的能动性成为社会规律的又一重要特征,社会规律不能离开人的主观意识、意志独立存在的,它只能存在于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之中,并由人的自觉活动支配起作用。

2.教育规律

教育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人类活动,自然规律式的必然性、可重复性、客观性等明显特征是相对较少的,也是较难以发现的,这甚至引起了一个疑问:教育规律是否真的存在?

人类社会由有机界发展而来,但又超越了有机界,社会总体上的运动方向也是唯一的,向上的,即不断进化的。这种运动方向的唯一性和向上性,使社会产生了需要,因而社会规律不仅具有因果必然性,而且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必要的和应当的。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就不仅仅是一个因果规律,绝不仅仅包含着“因为……,所以……”,而且包含着“为了……,应当……”,即包含着应然性与合目的性。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