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车辆增多,交通发达,为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严重局面和复杂情况面前,客观上迫切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很强的专业驾驶员队伍。
但伴随而来的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也给驾驶员的心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
在人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行为,对预防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几年的驾驶汽车,结合这次的驾驶技能培训,我在安全行车方面浅谈几点经验:
一、驾驶员心理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
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频繁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心理素质发生明显变化。
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员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
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驾驶员头脑不清醒,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
中,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四肢酸懒,行动迟缓,手脚不听使唤,动作的准确率明显下降;情绪低沉,烦躁不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厌倦心理,心理情绪常常不正常。
二是行车中遇到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
在行车时,驾驶员受到意料中和出乎意料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
如车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坦、驾驶单调会诱发驾驶员困倦;车辆连续转弯会使驾驶员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塞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
各类心理现象的重复出现会诱发驾驶员心理反映的改变,出现急躁、松懈、麻痹、骄傲、自卑、精神过分紧张等,这些心理在驾驶员面对实际或想象中的危险时产生不同的情感。
在不合理的情感支配下,如果碰见不顺心的事,有的驾驶员沉不住气,心浮气躁,举止失措,不顾前因后果,开赌气车、拼命车,往往使驾驶员的手脚和眼不能敏捷地配合,驾驶操作容易失误。
三是竞争日益激烈会使驾驶员产生逆反和利益所求心理。
据近几年事故统计,营运车辆的事故发生率占整个事故的大多数。
无序竞争,加上部分营运车辆驾驶员一味追求金钱,加之家庭负担的压力使驾驶员在长期紧张生活中形成了
心理扭曲,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反映。
他们有可能置安全于不顾,带着极大的逆反和利益所求心理驾驶车辆。
在这种逆反对抗心理的作用下,有意与同行争胜斗气。
为争抢客源甚至会强行超车会车,多拉快跑现象时有发生,以寻求精神安慰和心理平衡。
四是行车过程中任意妄为会使驾驶员形成侥幸和紧张心理。
在行车过程中,有的驾驶员不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按照操作要领驾驶车辆,遇到可能发生车祸的情况,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情况时,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是靠碰运气。
他们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技术高超而又未必能被交警查到,只要运气好就可万事大吉,对违章作业根本不予重视。
由于他们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驾驶车辆,行车中心理一直处在复杂、多变、波动的状态之下,深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惶失措,就是反应迟缓。
二、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驾驶员纠正不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信念、习惯,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个人和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关系。
驾驶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自己职业的责任,忠于
职守,爱岗敬业。
在日常行车中,以交通法规为准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坚决不做违反交通法规,违反安全制度的事情,自觉维护交通秩序,提高自我管教和约束的能力,不开赌气车、英雄车、带病车,发生矛盾主动礼让,出现意外尽量忍耐,坚持文明行车。
二要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是承担艰苦工作和承受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不同,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
驾驶员要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必须没有任何影响驾驶工作的疾病。
当驾驶员疲劳过度,患有疾病的就可能出现血压不正常,心脏功能失常,遇到紧急情况心理紧张,甚至昏厥,这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听力视力达不到驾驶要求,就不能把行车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迅速传至中枢神经,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以致发生行车过程中不感到疲劳,精力充沛,从容不迫地应对行车中各种异常情况和承受心理上的压力。
三要学习自我调节。
驾驶汽车要求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操作准确,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
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对承受精神压力下的反应能力和对承受精神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养成坚定、顽强、沉着、果断、机智的品格。
不为情绪左右,不为外界事物分散精力,形成安全驾驶所要求的心理定势,能用正确敏捷的思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果断、安全有效的处理日瞬万变的交通情况。
四要提高思想素质。
驾驶员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顽强的意志力,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思想素质,凡事要从大局出发,思前想后,不断提高自我疏导和道德鉴评能力,消除心理上的逆反心理,树立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安全责任感,真正做到“车行万里路,处处保平安”。
五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准确的动作、良好的行为能成为习惯,有些处世办事方式也可以成为习惯。
反之,如果养成某种不良习惯后,就会以一种惰性心理阻碍接受正确的东西。
所以驾驶员要坚决杜绝摒弃一些强烈的、主动的、长期形成的不良嗜好,时刻把乘客和车辆的安全放在心中,不赌博、不酗酒、不吸烟,生活上有规律,即使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也有节制。
学会用健康的心理和体育活动进行保健,养成热爱学习、钻研技术、爱惜车辆、作风顽强、团结战斗的作风,逐步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不自觉到自觉,培养严格遵守制度的好习惯。
(南华丁云平)
2009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