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之魅
系别××工程系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刘珂
×××学校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中医之魅
摘要: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强调伦理与秩序、关注人事、注重整体、主张和谐,是中国人一贯的情结。中医历经千年而其内在精神始终不曾有大移易,原因也在于此。中医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印记。实际上,中医的理念一直便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外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记忆的反映。中医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以及据此而发明的治疗技术、养生方法等,凝聚着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念和人文情感,蕴涵着中国人一直持守的思维模式与生命哲学。从秦汉时代的《黄帝内经》到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中医经过历代先贤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形成了厚重博大的学术体系,但其在形成之初便已深深烙下的精神记忆却是亘古不变的,是世代秉持的,中医的血脉中始终充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独具风采且无可替代的精神。本文就从几个方面略谈一下自己对中医的一些观念、特点的认识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原因。
关键词:中医,黄帝内经,阴阳,五行,整体观,辩证观,分形观,气,五谷,五脏,七情,保养
正文:“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致中和。中医代表了一种多样的文化,代表着一种超越时代的理念,代表着一种真理。
一、中医里几个抽象概念
1.阴阳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写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简单来说,就是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2.五行
汉代医学家张仲景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天”就是大自然,敷布了春季气的展放,夏季气的上升,长夏气的平稳,秋季气的内收,冬季气的潜降。
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化育了肝心脾肺肾五脏,而五脏又分别配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等五腑,还分别配合筋、脉、肉、皮毛、骨这五体,即木:肝-胆-筋;火:心-小肠-脉;土:脾-胃-肉;金:肺-大肠-皮毛;水:肾-膀胱-骨。在这个配属过程中: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和自然是统一的,是协调的,人体各个器官也是统一的,也是协调的。所以五行学说不仅把人和自然联系了起来,也把脏腑、形体、官窍、情感联系起来了。因此,人体各个系统的气的运动特性,也就和五行相顺应。
3.气
气在中国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观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朴素的认识被引进医学领域在中医学
中逐渐形成了气的概念: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全天下就是一个气。有了这个气就运动,就生生不息,就变化不止。没有这口气就完了。
二、中医三个哲学观
1.整体观
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整体观,首先是指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中医是将人看做一个生命整体,对于健康中医是从整体来衡量的,这一点也是有别于西医的一个重要方面。什么叫病?有病就是阴阳不和。病治好了,就叫阴阳调和。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人能够其规律而适应之,就能辟邪防病保健延衰。
2.辩证观
中医的“辩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进行判断和推理,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从而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3.相似观(分形观)
新世纪,邓宇等发现了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观),即阴阳分形集,五行分形集,经络分形,藏象分形五系统。
分形藏象五系统:肝系统、心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等。
三、中医的一些特点
1.药食同源
中医的药物是运用各种自然动植物来调理脏腑的机能,讲究配伍和分量利用材质的天然性质进入人体中产生综合作用。古人早在《黄帝内经》就讲得很清楚,“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人要健康就一定要吃五谷(大豆、稻子又称大米、粟米即玉米、中麦即小麦、黍即大黄米俗称二大米),五谷是养命的;五果是人们吃得水果、蔬菜,是帮助你消化的;五畜为益,肉类是起到补益作用的。而西医药物都是化学制剂,一不能起到全面调理身体的作用,二是有很多毒素会积累在体内会引起很多副作用
2.防病于未然
中国传统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讲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也就是后来中医对病症“未有形而除之”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中医的重点在防病而不是治病。据统计,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病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联合国卫生署警告世人:“千万不要死于无知!疾病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3.三分治七分养
中医鼻祖——《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可见,好的身体是“养”出来的。这个“养”就是“保养”。先贤有云:宁可因食废药,不可因药废食。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吃药还有副作用。而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所以要健康,增强自身抵抗能力是第一。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正常饮食和作息保养好身体,就能很轻松地健康长寿。其实身体负荷都是有限度的,大家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难怪会出现这么多疾病!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谁都明白,但是大家有几人这样做了?
4.万事要合理适度
食要有方: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动要有道: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