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的哲理与情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诗词中的哲理与情思
内容摘要:哲学是一门世界观的学科,是对各门学科的思想总结。因而在我们
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哲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中国古代,苏轼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独特的创作笔法,在诗词中流露出淡淡的哲理蕴味和浓郁的人性情怀,因而成了我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苏轼的生平、人生理想、艺术风格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详尽的论述将其诗词中的哲理与情思有机地结合起来,、情理并重,不偏不倚,也算是一种心得吧。
关键词:哲理与情思创作旨趣文化视角人性论认识论
如果有人问我:“在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拜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苏轼”,这样说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与自己十几年的人生感受息息相关的。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他的一首诗《题西林壁》,上了中学之后又学习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被他那种豁达、豪放的情怀深深地感动了,并由此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总觉得他的诗词中有一种淡淡的哲理蕴味,但又非西方哲学中单纯的理论主义,而是把生活感悟、人情世故、社会伦理与文化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有幸拜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对其生平和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临逢毕业论文构思之际。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他,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认识,见贤思齐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时势造英雄”的观点,应该说苏轼的生平也恰好印证了这个观点;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悉心教导。母亲程氏深明大义,教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这对苏轼后来的官宦生涯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苏轼勤奋好学,思想通达,在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更加如鱼得水。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
“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继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辨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注释1)
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能坦然接受,而且认为他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曾说:“庄子盖助孔子者,,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苏轼文选》卷一)。他又认为“儒道不谋而同”(《南华长老题名记》《苏轼文选》卷一二),这在无形中构成了苏轼人生哲学观的基础。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喜忧参半,悲喜交加;喜从何来?他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早年平步青云,在仕途上是非常顺利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对他来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而欧阳修的赏识和鼓励有使他在文学方面有了更高的成就。忧从何生?苏轼平生受到了两次最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在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往黄州,一呆就是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那年被便往惠州,62岁时被贬往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的,这一贬又是六年,苏轼去世前的自题画像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诗集》卷八四)(注释2)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注释3)和李白一样,正因为有了政治上的不如意,才使他在文学上有了更深的造诣,安逸的环境培养不出时代的伟人,从这个意义上将,苏轼集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于一身,流芳百世,成了我国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诗中理趣,情理并至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这是长久以来的说法,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而情是感性认识,理则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种升华,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诗《题西林壁》和《惠崇春江晚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从最普通的生活现象中总结出一个道理:水到底是冷还是暖要问鸭,为什么呢?这用我们哲学上的话说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小见大。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且把这种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独创。再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对于同一座山,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便会有不同的结果,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有这样的观点,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所以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二者不谋而合,由此可见,苏轼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超前性,这点毋庸置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有提出了一个自我认识论的问题,,我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认识世界并且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而这似乎又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在我国古代庄子和他的朋友惠子的对话中就已经谈及到这个问题: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里所说的鱼,吾之间知与不知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认识与被认识之间的关系。佛洛伊德曾把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称为三步人格结构;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自我,这种“我”是由与生俱来的各种本能、原始欲望构成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比本我高一个层次的便是自我,这是面对现实的我,他是人格中受到教化的那个部分。自我代表人的常识、理智,它遵循现实原则,受到了一定的压制。人的最高层次便是超我,超我指道德化、社会化和理想化的自我,它代表着传统道德和宗教准则,对自我的选择进行严格的监督,朝我不断地凭借犯罪感和内疚感来惩罚自我不合乎准则的选择。
在佛洛伊德看来,现实的人是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合为一体的人,但是由于三者的特点和所遵从的原则不同,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三者总是存在激烈的冲突,因此要使三者协调起来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见,自我即人的理性部分经常处于危难之中,它要受到三方面的压迫:本我,现实和超我。所以说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协调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