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和B细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细胞和B细胞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概述
定义: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

一、造血干细胞(HSC)
1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持续赋予机体造血功能的细胞。

2.表面标志
(1)CD34
(2)CD117(C-Kit):即干细胞因子(SCF)受体
3.造血干细胞来源:
→骨髓
→外周
→脐带血
→胎盘
二、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
来源于骨髓→在胸腺内发育成熟→移行至外周淋巴组织→执行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T细胞表面标志及其功能
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CR)
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
b.所有成熟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c.与CD3分子结合成TCR-CD3复合物;
TCR多样性原因:
①组合多样性
②连接多样性
N序列插入概率高,故TCR多样性远高于BRC
亦发现于NK
细胞
表面受体包括
(T细胞受体):TCR-CD3复合物,T细胞通过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产生活化T细胞的第一信号,由CD3传递至T细胞内辅助受体:CD4和CD8
3.辅助(共、协同)刺激分子
①CD28:与APC表面的辅助刺激分子B7-1/2结合并相作用,为初始T细胞活化提供最重要的第二信号
②CD40L:与CD40结合提供第二信号
CD4,CD8 (T细胞的辅助受体)
病毒受体:HIV—CD4分子
抗原: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人T细胞激活后还可表达MHC-II类分子(活化后有抗原提呈能力)。

5. 丝裂原受体:刀豆素A(ConA)、植物血凝素(PHA)PWM商陆丝裂原
丝裂原(mitogen):亦称有丝分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
6.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 receptor, CKR)
IL-1R,IL-2R,IL-4R,IL-6R,IL-7R等
T细胞表面的协同信号分子
(刺激)CD28?由二条相同多肽链组成的二聚体。

几乎所有的
CD4+T细胞和50%的CD8+T细胞表达CD28。

转导T细胞活化的
辅助信号,称为协同刺激信号或第二信号。

配体是B7家族分
子,CD28和B7-是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所
必需的协同刺激信号。

(抑制)CTLA-4? 又称CD152,为同源二聚体表达于活化T细
胞,配体亦为B7分子,CTLA-4与B7结合后介导抑制信号,使
免疫应答恢复到相对平衡状态。

CD40L CD4CD3/TCR/CD3CD28CD2LFA-1
ICAM-1 CD40MHCII/外源性抗原CD80/86LFA-
3/CD48
CD40配体(活化后表达):双向活化
CD2(LFA-2):介导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黏附,为T细胞提供活化信号
LFA-1/ICAM-1:介导黏附
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和TCR重排
淋巴样祖细胞→祖T细胞(pro-T cell)→前T细胞(pre-T)→未成熟T细胞→成熟T细胞
成功表达TCR的为αβT细胞
T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后获得特性:
①TCR多样性
②识别抗原的高度特异性
③对自身抗原不产生应答
④识别抗原受自身MHC限制
⑤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Double negative
Pre-T之前为DN 重排αβ基因后进入pre-T
T S:抑制性T细胞,属于CD8+,未分离出,无法取证T H:辅助性T细胞,CD8+
T D:CD4+T细胞
T C:CTL CD8+
TCRab T细胞和TCRgd T细胞特性的比较
按T细胞的功能分类
1.辅助性T细胞( help T cell,Th)
通常所说的CD4+即指Th,未受抗原刺激的初始CD4+T细胞为
Th0。

2.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Tc)(需预先致敏)CTL表达CD8,通常所说的CD8+细胞指CTL。

同样具有细胞毒作用的γδT细胞和NKT细胞不属于CTL
杀伤机制:
1.分泌穿孔素,颗粒酶,颗粒溶素直接杀伤细胞
2.表达Fasl或分泌TNF-α分别于靶细胞表面的fas和TNFR结
合诱导细胞凋亡
CTL在杀伤细胞时自身不受损害,可以连续杀伤多个靶细胞特点:与预先致敏,有抗原特异性,受MHCI类分子限制
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
表面标志:CD4,CD25 Foxp3(重要标志,参与分化和功能,缺少可导致自身免疫病)。

负调控作用方式
1.直接接触抑制靶细胞活化
2.分泌TGF-β,IL-10等细胞因子抑制免疫应答
3.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
Th1为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效应T细胞,参与许多自身免疫病。

CD4+T细胞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最终效应细胞是活化的巨噬细胞
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分类
初始T细胞(Na?ve T cell)
指未受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

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

接受刺激后活化。

存活期短。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Te)
行使免疫效应的主要细胞,不再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存活期短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
存活期长,接受相同抗原后迅速活化。

按分泌的细胞因子谱分类
CD4-T:Th0,Th1,Th2, Th17
CD8-T:Tc1,Tc2
CD4+辅助性T细胞亚群
按CD4+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谱的差异分为四个亚类
Th0 细胞
Th1细胞
1.分泌IFN-γ、IL-2、IL-12、TNF-β等;
2.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3.对Th2细胞的分化、发育与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4.参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移植排斥反应、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等,迟发型超敏反应。

Th2细胞
1.分泌IL-4、IL-6、IL-10等;
2.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3.对Th1细胞的分化、发育和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4.主要参与I型超敏反应、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Th3
细胞是适应性调节T细胞的一类亚群。

表型特征为
CD4+CD25low,在黏膜免疫应答中分化而成,主要通过分泌TGF-β而下调Th1和Th2细胞功能。

Th17:在参与固有免疫和某些炎症发生,在自身免疫病中起重要作用
Th17细胞
分泌IL-17,IL-6等;
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
主要参与自身免疫病,慢性感染
CD8+T 细胞
CD8+特异性介导靶细胞凋亡机制
1)释放穿孔素,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2)高表达FasL,通过Fas/FasL途径导致靶细胞凋亡3)释放颗粒酶,借助穿孔素的穿孔作用进入靶细胞,导致细胞凋亡
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1.直接杀伤靶细胞
2.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3.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
4.产生细胞因子
滤泡辅助性T细胞,帮助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和Ig 列别转换
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
1.属于αβT细胞,除表达T细胞受体外,还表达NK细胞的受体或NK161
2.激活的NKT可以迅速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分泌IL-13调节CD+8-T细胞功能,从而控制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3.分泌IFN-r,TNF等Th1型细胞因子,又可增强抗肿瘤免疫。

4. NKT细胞活化后具有NK细胞样细胞毒活性,可溶解NK细胞敏感的,主要效应分子为,Fas配体以及IFN-γ。

B淋巴细胞
(一)B细胞表面标志及其功能
细胞抗原受体B-cell antigen receptor(BCR)
(1)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2)B细胞的特征性标志
(3)Igα(CD79a)/Igβ(CD79b)异二聚体形成 BCR-Igα/Igβ复合物;
BCR多样性的产生机制:
①组合多样性
②连接多样性
③受体编辑
④体细胞高频突变
CD分子
CD79a/CD79b 、CD19、CD21 、CD81 、CD40 、CD80/CD86
CD79:B细胞最特异性谱系抗原
CD19:B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
CD21(CR2):表达于成熟B细胞,EB 病毒受体
CD81:属于B细胞的活化复合物,在BCR与特定抗原结合后参与免疫应答。

CD80(B7-1)/CD86(B7-2):共刺激分子
CD40:表达于B细胞,主要通过与表达在活化的CD4-T细胞上的CD40配体CD40L相互作用传递信号。

B细胞表面其它标志物
3.细胞因子受体:IL-1R、IL-2R、IL-4R、
IL-5R、IL-6R、IL-7R
4.补体受体(CR):CR1---C3b、CR2---C3d
CR2也是EB病毒受体
受体:可与IgG、IgM、IgA的Fc段结合
6.丝裂原受体:PWM商陆丝裂原,SPA葡萄球菌蛋白A
小鼠B细胞常用的丝裂原是LPS
抗原: MHC-I类分子、MHC-II类分子
活化第一信号BCR:CD79b/CD79a/IgM /CD79b/CD79a→ITAM
CD19/CD21/CD81
B细胞活化辅
助受体
活化第二信号CD80/86(活化后才表达) CD40最重要
T细胞和B细胞表面标志的区别
T细胞和B细胞表面标志的关联性
T细胞激活后上调IL-2R,CD40L,CTLA-4(CD152)
B细胞激活后上调CD28
(二)B细胞的分化发育
•中枢发育: 发生于骨髓
pro B cell--pre B cell--immature B cell (mIgM+)--mature B cell (mIgM+ mIgD+)
Antigen Independent
外周发育:发生于外周免疫器官出现于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Antigen dependent
B细胞的发育阶段
接受抗原刺激后成熟(三)B细胞亚群及功能
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
1. 初始B细胞
2. 记忆B细胞
3. 效应B细胞(浆细胞)根据反应特异性分类:
细胞
细胞
B1细胞表型:CD5+ mIgM+
主要存在于腹腔,胸腔和肠黏膜固有层中,可低亲和力识别非蛋白质抗原(如细菌多糖)。

功能:产生以IgM为主的低亲和力抗体,无抗体类别转换;无免疫记忆;无再次应答
B2细胞表型:CD5-mIg D+
由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布于脾脏,全身淋巴结及淋巴组织。

通常所说的B细胞即指B2细胞。

脾脏中B2细胞分类:
(1)边缘区B细胞(MZB)
(2)滤泡B细胞(FOB)
功能:(1)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抗体的作用);
(2)提呈抗原;
(3)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免疫调节。

B1细胞和B2细胞的异同
(四)B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1. 产生抗体,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
中和作用、调理作用、激活补体、 ADCC效应;
2. 提呈抗原:记忆B细胞,活化的B细胞;
3. 分泌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由骨髓中淋巴样祖细胞分化而来,之后经过骨髓途径和胸腺途径发育成熟。

(一)NK细胞概述
(二)NK细胞表面标志及受体
表面标记CD3-、CD56+、CD16+
表面受体
(1)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
结合靶细胞表面糖类配体,促使NK发挥杀伤作用。

(2)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识别自身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产生抑制信号。

(三)NK细胞作用特点
作用特点:
1. 杀伤作用出现早(CD8-T cell),无特异性TCR;
2. 作用是非特异性的,无须致敏即直接杀伤靶细胞。

3. 无MHC限制性
注意:NK细胞不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和模式识别受体,主要通过KAR和KIR识别自己和非己
(四)NK细胞主要生物学功能
1 细胞毒作用
★自然杀伤: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 ADCC作用↓
(四)NK细胞主要生物学功能
2 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是IFN-γ的主要来源。

★活化巨噬细胞,诱导T细胞激化。

3 NK细胞杀伤活性的调节
NK细胞仅杀伤异常或病变的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组织细胞。

(活化性与抑制性受体调控NK杀伤能力)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APC的种类-CD4 T 细胞
专职(professional)APC:能组成性表达MHC-II类分子、可直接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

具有较强的抗原提呈作用,包括巨噬细胞(M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B细胞等。

非专职(non-professional)APC:不表达或者地表达MHC-II类分子,在炎症或者某些细胞因子作用下诱导表达MHC-II类分子。

抗原提呈能力弱,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及间质细胞等。

APC的种类-CD8 T 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被胞内病原体感染而产生病原体抗原或者细胞发生突变产生突变蛋白抗原的细胞(靶细胞),可通过MHC-I类分子途径递呈这些内源性抗原肽给CD8+ T细胞而被识别和杀伤。

DC 概述
* 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 人外周血DC仅占单个核细胞的1%以下* 分布全身各组织、器官(脑以外)
* 形态上呈树突状
* 高表达MHC-II类抗原和多种粘附分子
* 吞噬功能较低
DC 分类及表面标志
根据DC的来源,可分为:
髓样DC(myeloid DC):与单核、粒细胞有共同前体细胞淋巴样DC(lymphoid DC)/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C):与T、NK细胞有共同前体细胞
表面标志
* 病原微生物的受体;
* FcR、B7 、ICAM-3 、CD40、CD44以及其它粘附分子等。

还有模式识别受体PRR
主要特征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激活初始T细胞)
---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APC
---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生物学功能
1.抗原的加工、处理与提呈抗原
2.免疫调节作用
(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
1.来源及组织分布
生物学特征
★组成: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组织内的巨噬细胞
★表面标志:MHC分子、黏附分子、共刺激分子、补体受体,Fc受体、细胞因子受体、Toll样受体等
★产生多种酶及分泌产物:
产生各种溶酶体酶、溶菌酶、髓过氧化物酶等;
分泌近百种生物活性物质
MPS的功能及其机制
1.吞噬杀菌作用
机制:其表面成份对病原体所表达“非己”成分的特异性识别与结合。

2.分泌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
如TNF、IL-1、-6等。

3.提呈抗原,提供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4.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1.细菌被吞噬在吞噬细胞内形成吞噬体;
2.溶酶体和吞噬体合成吞噬溶酶体;
3.吞噬溶酶体内多种杀菌物质和水解酶将细菌杀死并消化;
4.菌体残渣被排除细胞外。

(三) B淋巴细胞
摄取抗原的方式
* BCR特异性摄取抗原
* 胞饮作用
与吞噬作用不同,胞饮作用主要是将细胞外液体摄入进入细胞内并产生非常小的囊泡。

(四)兼职抗原提呈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