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小吃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辅材料:厦门的
蚝仔煎,选用珠蚝, 还要求没有用水浸泡 过的蚝肉,这样才不 失甘鲜。其他原料常 用青蒜,上等番薯粉。
• 典故:传说是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
因抗金有功,并光荣负伤,因此受到朝廷褒奖, 特许到海边疗伤,传说也来过福建。后来张蕴出 征安南,在同安吃到泉州东石蚝仔汤后很兴奋, 就命人用蚝与绿豆粉做成羹慰劳士兵,这是蚝仔 煎制作的初始阶段。 •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陈振龙从吕宋 岛带回了番薯种。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 成为推广救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样, 礁石上的蚝仔,也被挖剥来充饥,数量不多的人 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至清代,闽督李 鹤年吃到的蚝仔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许的葱花蒜 丝,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椒辣、 佳酱(甜咸均可)拌和。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泉州 大街小巷看到的蚝仔煎。
• 典故:据明朝屠本骏《闽小记》中写道:“其形
如笋而小,生江中,形丑而甘,一名土笋。”清朝 同治年间,任福建布政司的河南人周亮工在《闽小 记》中写道:“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甘鲜美,但 闻其生在海滨,形类蚯吲。”
• 主辅材料:主要材料是土笋,“土笋”是一种环
节动物,学名叫“星虫”,身长仅一二寸,却五脏 俱全
• 汉武帝时,汉高祖刘邦的孙儿刘安承袭父亲封为淮南王。 他喜欢招贤纳士,门下食客常有数千人。为了解决这么 多人的吃饭问题,他们利用淮河流域产盐有卤水做凝固 剂的条件发明了豆腐。三国时期,豆腐制作技术传到益 州(含今四川和重庆)后,在江阳县(今泸州市)的金 川驿地区(今富顺县)很受欢迎。因为这里也是一个重 要的盐产区,有一口“出盐最多”的富世盐井。同时地 处亚热带,土质肥沃,雨量光照条件好,适于大豆生长。 富顺由于产盐,与邻近地区的商贸往来十分频繁,人气 也就非常旺盛,餐饮业极为发达,豆腐这种新鲜食品自 然摆上了人们的餐桌。到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富顺因盐设 县时,这里的盐产量已列于剑南道(相当于今川东和重 庆市部分地区)之冠。盐业手工工人和居民、客商增多, 水陆交通便利,豆腐食品需求量大增。在一种偶然情况 下,一些等着吃饭的客人实在没有耐心等豆腐成型后再 加工成菜肴端上桌来,就跑到厨房,看见那锅内还慢悠 悠煮着的嫩豆腐,便要店主卖给他们,因为没有充分凝 固,无法煎炒,只能用盐兑水蘸着做“下饭菜”。 人们 惊喜地发现,这种吃法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 口,就一传十,十传百,“嫩豆花”即传到了民间。
典故:相传唐· 欧阳詹年轻时曾在南安九日山岩下搭建
• 主辅材料:豆花,全名豆腐 • 营养元素:豆花性质平
花,又称豆腐脑或豆冻,是由 黄豆浆凝固后形成的中式食品。 不过豆花比豆腐更加嫩软,在 岭南通常加入糖水或黑糖食用。 中国北方称豆花为豆腐脑,但 北方豆腐脑多半为咸辛味,使 用盐卤凝固,南方则多使用石 膏。 和,具有补虚润燥、清肺 化痰的功效。豆腐脑中含 有氧化剂、矿物质和维生 素,还含有一种牛奶所没 有的植物雌激素“黄豆苷 原”。
• 营养元素:土笋冻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
且有药用价值,当你喉咙疼痛时,Hale Waihona Puke Baidu了它立即止痛, 胜似灵丹妙药。它能降火消炎,清凉解热,是人们 在大热天十分喜爱的小吃。
• 蚝仔煎还可加上鸭蛋或其 他作料一起煎制,增加滋 味,食用时要配上香料, 如芥辣酱、辣椒酱和翠绿 的芫荽,这样色、香、味 俱全,吃起来十分可口。
典故
• 据说清朝年间,诏安城内有户官宦人家,祖母太夫人持家 严谨,三对儿子、媳妇以及孙儿、孙女十几口,都谨遵家 教,不敢逾矩,俨然有世家风范。长孙成婚后,新媳妇过 门三日即下厨房,亲自动手料理全 家膳食,自己却只能 在厨下吃家人用餐后的残羹剩饭。 长孙不忍心长期让爱 妻受委曲,三餐尽吃那残羹剩饭,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 买了几只猫仔来饲养。 每天饭后总借口到厨下用鱼、虾、 肉等菜肴,快速地为新婚媳妇做好新鲜可口的饭食。 有一回,长孙刚把新鲜可口的稀饭做好,放在桌上,老太 夫人就走进厨房检查来了,一脸诧异地问孙子在厨房忙什 么。长孙机灵地回答道:“做猫仔粥,把剩饭剩菜掺在一 起给猫吃。”因为家中确有养几只猫,老太夫人也就信以 为真了。
•
主辅材料 安溪名优特
产湖头米粉系以优质大米 为原料,配用五阆山下天 然矿泉水。 • 营养因素:含有丰富的碳 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 质、酵素等
•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 “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日,迷信的康熙决定提 前做圣诞。 • 快马传消息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 叔李日煜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当时 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姓生 活极艰难,实在无物上贺。李光地童年时曾被永春 帽顶寨大王林日胜捉上山寨,是安溪县城东岳庙和 尚德辉禅师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东岳庙学过 做水粉。此时,李光地忽然想到,湖头泉水制作的 米粉,口感柔韧细腻,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条再晒干 好带上朝去,到时自己还可当众表演吃法。堂兄和 叔叔都说如此甚好,但北方人喜食干食,御前亦难 汤水淋漓,建议带上湖头的笋丝香菇同炒,味道更 可显得与众不同。 • 这样,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他用肉 丝、虾仁、香菇炒熟,肉骨汤适量和米粉入锅油炒 翻动,快速提锅倒入瓷盘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帝 “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 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 沙茶面的做法很简单,面条 放入笊篱下开水锅烫熟,捞 到碗里,随自己的口味加入 猪肝、猪腰、鸭腱、大肠、 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 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 汤料,一分钟之内一碗面就 可上桌了。
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 精肉、荸荠、葱等,包 成如春饼的一条条,再 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 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 酥、脆、鲜,妙不可言。 五香卷在福建各地都 有,但最为出名的, 要属厦门和漳州龙海 石码的五香卷。
• 沙茶面是福建小吃,其妙
处在汤头。主料之一的沙茶 是选用上等的虾头,经拌盐 腌制两个月以上,再磨细, 将虾酱、蒜头酱按先后顺序 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却后加 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 芝麻等制成。
•
由于做“猫仔粥”要抢时间, 用滚汤涮鲜料和饭,加上好配料, 香甜适口,新媳妇喜欢吃,小夫妻 情意更深,恩爱无比。 • 时间过得很快,三十年媳妇也熬成 婆婆了。老人都谢世后,孙媳妇也 当家做主,膝下儿孙成群了。当夫 人做五十大寿时,做丈夫的问爱妻 想吃什么,她回想起当年情景,沉 思良久才说:“很久都没吃‘猫仔 粥’了,还是‘猫仔粥’好吃。” 做丈夫的欢天喜地说:“这容易, 现在不用偷偷煮了,我就去厨下办 来。”“猫仔粥”中注满了少年夫 妻的情爱,自然鲜美可口,回味无 穷。左右邻居听说“猫仔粥”好吃, 都来打听怎么做法。就这样“猫仔 粥”传出去了
• 福建省闽南地区小吃。主辅材料呈糊状,是由 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 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就着本地的 另一种小吃——油条吃。面线糊一般可加入多种 配料如大肠、小肠、虾仁、猪肝、卤蛋、煎蛋 (蛋都是剪碎后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肠 等等。
• 五香卷
• 主辅材料:用一种专
• 主辅材料用蚬子汁为
汤,在锅里烧开取其鲜 味,再把磨好的米浆沿 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 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 锅铲刮到汤里,加芹菜、 葱、虾皮、香菇等作佐 料,烧开后起锅就是一 盆滚烫的“锅边糊”了。
• 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 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寇,受到当 地民众的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粮 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 福州南郊,当地乡民摆下八仙桌,主动 送来大米、鱼肉、香菇、虾皮等,准备 热热闹闹地招待凯旋的战士们。就在此 时,又有一股倭寇袭击,戚继光问清情 况,马上集合队伍准备歼灭敌寇。老百 姓一听着急了,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士们 吃了饭再去打仗。不知是谁灵机一动, 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 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清汤, 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 刻钟,一锅又一 锅的鼎边糊就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 勇上阵,把倭寇全部消灭。 “过夏”吃 锅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 义的内涵。
• 主辅材料:主要用料有:野生深海鱼、虾、海蛎、 鱿鱼、精选土猪肉及猪腰等配料,用营养骨头高 汤精心烹制。
• 营养因素:
野生海鱼:有益气滋阴,补虚壮腰。 海虾:有补肾壮阳,开胃化痰。 海蛎:有“海里牛奶”之称,营养丰富,有强肝 解毒,淤血净化,恢复疲劳,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鱿鱼:含丰富蛋白质及氨基酸,起缓解疲劳改善 肝功能。
• 主辅材料:糯米、净
赤鱼肉、熟猪肉、冬菜、 蒜泥、香菇、胡椒粉、 嫩姜等
• 营养因素:含有丰富 的磷、钙、蛋白质, 米粒韧润,味道鲜美, 醇香可口。
草棚读书,并时常到金鸡溪边烧篝火借光夜读。有一次, 家中带来的粮食已经吃光,只好等待其兄欧阳漠为他送粮, 岂料,年迈的祖母亡故,举家吊孝,无暇给他送粮。饥寒 交迫中,欧阳詹猛然想到,为什么不去金鸡溪边钓些小鱼 充充饥呢?怎奈时运不济,欧阳詹在寒风中等候许久,竟 连一条小黄鳝都不曾上钩。欧阳詹只得升起篝火,将采摘 来的山药野菜倒入陶罐中煮以度饥饿。突然,竟从溪中跳 出一条红鲤鱼来,“扑通”一声落入陶罐中。不一会儿, 鱼香四溢。欧阳詹随手抓了一把海盐加入汤中,没想到味 极鲜美,让饥火中烧的欧阳詹好好地饱餐了一顿。 • 从此,欧阳詹就多了一项嗜好,就是到金鸡溪边垂钓, 并将钓来的鱼用陶罐熬成鱼汤。由于当时九日山盛产糯米, 欧阳詹就将吃剩的糯米倒入汤中,另外加入少许香菇、芹 菜、姜丝和辣椒,使得味道更加别致。 • 唐· 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高中进士,开始了他 的仕途生涯。鲤鱼跳入陶罐成了民间传说中“鲤鱼跳龙门” 的先兆,而欧阳詹当年无意中做成的鱼仔粥经后人改进, 也成了富有特色的泉州风味小吃,并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