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和汉书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除了二者体例内容不同,更重要的不同还在于深层次的内容,我认为有以下三点不同。

一、人物记叙侧重点不同
《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

《汉书·公孙弘卜式宽传》对于武帝和宣帝朝涌现的各类人材作了概述,其中提到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在《汉书》中有一席之地,分别为他们立传。

通过叙述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全面地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此时涌现出一批草莽英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

《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固然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除《世家》外,《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都是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庭的兴衰史。

在汉初的功臣传记中,只有《绛侯周勃世家》写了周勃、周亚夫父子的事迹,其他人的传记基本是止于其身。

西汉盛世培育了一大批官僚世家,他们不是一代为官,而是几代人相承,常盛不衰。

《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如《霍光金日磾传》、《张汤传》、《杜周传》、《韦贤传》、《萧望之传》、《冯奉世传》、《翟方进传》等,传主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记叙几代人的事迹。

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了多方面的展示。

二、笔法不同
《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如:班固对于霍光的记叙:“光为人沈静详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

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

”(1)连脚步的尺寸都掌握得很准确,霍光为人处事的小心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班固对于金日磾dī亦有类似叙述:“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

赐出宫女,不敢近。

上欲纳其女后宫,不肯。

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

”(2)通过目不忤数十年,不敢近所赐宫女,不肯送女进宫三件事情,把金日磾的笃慎表现得很充分。

霍光、金日磾都以谨慎著称,然而,两人的谨慎程度又存在差异。

霍光的谨慎止于自身而已,对于其家属则缺少必要的约束。

金日磾则不同,他不但自己尽量杜绝细小的过失,而且对于后代严格管教,把任何可能引起麻烦的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如书中记载:汉武帝视金日磾之子如己子,然而,金日磾并不因为弄兒受到天子的宠爱而放任自流,相反,倒是管教得更加严厉,甚至不惜把和宫女相戏的亲生骨肉杀死,以绝后患。

霍光死后才三年,霍氏便遭灭族之罪。

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作为俘虏留在汉地,最终成为股肱之臣。

其子孙历经武、宣盛世,一直到哀、平之际,七世为内侍,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对于霍、金两个家庭的不同结局,班固运用精细的笔法准确地揭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当然,霍氏的覆亡也是强臣震主所致,对此,书中另有明确的交待。

在结构方面,《汉书》不仅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比如,西汉旧例通常是以列侯为相,先封侯,后拜相。

公孙弘却属例外,他是无爵位而拜相,于是,武帝封他为平津侯。

《汉书·公孙弘传》在叙述此事后写道:“其后以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

”类似的提示语在《汉书》中还有多处,显得非常醒目。

《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

对于人物的轶闻这类事情,司马迁或把它放在传记的前面,或者穿插在中间,也有的放在末尾,没有固定的位置。

《汉书》则不同,凡属传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往往把人物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通过对人物正面、反面、侧面的多角度及丰富的细节去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生动传神;同时,又尝试多种多样的叙述手法来忠实地记录历史,让读者在历史的发展中了解历史人物的悲喜命运,了解他们的精神与力量;又通过了解历史人物来感受历史的宏大苍凉,了解世事沧海桑田的变幻;再把两者结合起来,了解作者的态度及独特的历史感受。

这样,人物、历史、作者三方面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作者关于人的思想得到了好的体现。

在具体的创作中,以上三方面的融合的效果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达到的,细节描写在《史记》的绝大多数篇章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鸿门宴的一段,范增要项羽杀刘邦,以目示意而项羽不采,刘邦冒险“自来谢项王”经过及逃回后“立诛曹无伤”的情节,及后来乌江自刎前的“宝马赠父老,头颅送故人”的描写,把项羽的英雄气概和妇人之仁,刘邦的厚颜狡诈与当机立断表现得淋漓尽致,楚汉相争的结果也就不言自明了;同时,读者也能在阅读中深刻的感受到司马迁发自内心而流露于字里行间的对项羽这位失败的英雄的同情与赞扬。

这样,形成了用艺术的方式在细节描写中刻画人物,以人物的行为推动整个历史事件的发展的史记笔法。

这种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叙述历史,完全是以人为中心的;它把人作为历史的主体,认为人的活动推动历史的前进。

另外,司马迁在创作时有意采用当时的口语,甚至把一些古书上的记录译成流畅的西汉口语来表述,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和接受他的书,这是完全从读者的角度考虑的,是他以人为中心的创作态度的又一体现。

(1)(2)《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三、《史记》比《汉书》客观
无论是对《史记》还是对《汉书》而言,汉高祖刘邦都是一个不能够绕过,且极难下笔的人物。

两汉的臣子如何刻画汉朝的开朝君主,这本身就是史学家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难题,而刘邦却偏偏又是一个色彩斑斓、瑕瑜互见的人物,其臧否抑扬的分寸更是难以拿捏。

通过对同一人物的不同记叙,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

关于刘邦的称谓,在班固的《汉书·高帝纪》中,凡有提到刘邦的地方都称“高祖”,无论是在刘邦称帝前还是称帝后都是一样的,显得非常地统一而且恭敬有礼。

司马迁的《史记》则不然。

虽然在《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有称刘邦为“高祖”的,可是在记载刘邦自起义以至立沛公之前的事情时都是称刘邦为“刘季”。

事实上,季是刘邦的排行,而不是字。

仅从这一点看,司马迁不仅仅有别于班固的毕恭毕敬,而且流露出了他对于刘邦未发迹之前的行为并不十分肯定,而这一情感态度在《史记》中的其他许多地方也多有流露。

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颂扬了刘邦不少的功绩,比如写到刘邦的顺应人心:“(汉军)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虏,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

”①进入咸阳后,刘邦还下了这样的政策:“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悉除秦法。

”②从中可以发现,司马迁并不吝惜笔墨去写刘邦的雄才大略、任人唯贤,善于收纳人心。

可是,司马迁并没有使《高祖本纪》完全沦为刘邦的赞歌。

同时,他也直接刻画了一些揭露刘邦缺点的历史事实。

如写刘邦发迹之前:“高祖……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妪、武负(妇)赊酒……”司马迁在刻画刘邦形象态度十分客观,而不是避重就轻,阿谀奉承。

而班固为维护刘邦形象,在《史记》基础上有意删改,掩饰史实。

在《史记》、《汉书》的对照中可以发现,《史记》与《汉书》记载相同人物的有49篇,而在这么多的人物刻画中,有许多描写是完全相同的,有的段落甚至是一字未差。

而在一些有差别的地方,往往是班固“为尊者讳”而做出的有意的改动。

在《汉书·高帝纪》中可以看到对于一些不利于高祖形象的事情班固往往轻描淡写而过。

例如鸿门宴一事,司马迁用了1500字来描绘,可以说刻画得十分精彩。

然而到了班固的《汉书》中却被删减成了大约500字,只留下对事件的一个大致刻画。

这不能不说是无意的。

此外在这段史实的刻画上,班固对于有损刘邦形象的地方,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都删去,而把彭城之战、陈平问楚、彭越韩信会兵垓下等楚汉相争的重大事件,从《史记·项羽本纪》里面抽出,写进了《汉书·高帝纪》中。

这样一来,班固增删史料的意图就显得非常明显,就是维护刘邦的形象。

在写刘邦时,还有一个不可绕过的人物,那就是项羽。

《史记》和《汉书》对待项羽的态度明显不同,《史记》有《项羽本纪》,可汉书却作《陈胜项籍列传》,将项羽和陈胜放在一起列为一传,可见对其地位的不重视。

司马迁作《项羽本纪》,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由秦亡到汉朝建立,中间共有5年时间,这5年时间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攻势、控制局势的是项羽,所以司马迁实事求是,将其列入本纪。

但是班固却将其列为列传,而且和陈胜同传,有明显贬低的意味。

这样的处理方
式和对项羽的态度可以反映出班固为朝廷服务的心态。

班固更多接受的是一种传统的观念,自己认为司马迁“是非颇异于圣人”。

⑥可见班固的是非观是与圣人保持一致的,也就是一种正统的封建史学观,从这一方面讲,其针砭时政的批判力度是远不及《史记》的。

注释:
①②③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9.
④司马迁.报任安书.
⑤班固.汉书·高帝纪.中华书局,1999.
⑥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99.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9.
2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99.
3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M].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4赖汉屏.史记评赏.三民出版社,2006:40.
5冯家鸿.论司马迁班固之孰优[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0,(4):26.
6张光全.论司马迁班固的实录精神[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7《史记》与《汉书》批判精神之对比
8汪受宽撰《<汉书>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
9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