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基本性质》教案-01

《圆的基本性质》教案-01
《圆的基本性质》教案-01

《圆的基本性质》教案

单元导航

本章是在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初中几何知识的深化和延续.同时,圆往往结合三角形或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这些特殊的四边形,使得几何图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圆的有关概念、圆的轴对称性、圆心角和圆周角、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以及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这些内容是今后学习旋转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及两圆位置关系的基础.

圆的有关性质是学好本章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的基础,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而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以及圆心角、圆周角等定理,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圆的熟悉度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尽量体现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降低难度,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圆(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圆、弧、弦等有关概念,学会圆、弧、弦等的表示方法.

2.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正确判断.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加深对圆的完美性的体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弦和弧的概念,弧的表示方法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

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展示一些类似圆的形状的物体图片,例如高压锅封圈、?玉手镯……你觉得这些物体与哪种图形很类似呢?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2.你知道圆是怎样定义的吗?怎样作出适合某种需要的圆?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索

1.师生一起用圆规画一个圆,其圆心为点O.

2.教师示范:取一根绳子,把它的一端用图钉固定在画板上,?另一端系一支铅笔,然后拉紧绳子,并使它绕固定的一端旋转一周,这样就得到一个圆.(课本图3-1)

3.圆上的任意一点P(铅笔尖)到定点O(图钉)的距离相等吗?

二、概念形成(一)

1.圆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线段OP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如图3-1-1所示),另一端点P所经过的封闭曲线叫做________,定点O叫做圆心,?线段OP?叫做圆的_________.

图3-1-1 图3-?1-2

2.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做“⊙O”,读作“圆O”.

3.弦的定义: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__(如图3-?1-2中的AB).经过圆心的弦叫做__________.显然,直径等于半径的______倍(?如图3-1-2所示).

三、做一做

已知点O和线段a(如图3-1-3所示),请以O为圆心,线段a为半径作一个圆,并在圆上画出一条半径、一条直径和一条不是直径的弦.

四、概念形成(二)

1.弧的定义:圆上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简称弧.2.半圆、劣弧、优弧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________.小于半圆的弧叫做_________,?劣弧用符号“”和弧两端的字母表示,如图3-1-4中的劣弧BC记作BC,读作“弧BC”;大于半圆的弧叫做

_________,?优弧用符号“”和三个字母表示(弧两端的字母和弧中间的字母),如图3-1-4中的优弧BAC,记作BAC,读作“弧BAC”.

图3-1-4 图3-1-5 图3-1-6

3.如图3-1-5所示,你看到哪几条弦?哪几段弧?各如何表示?

?4.?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能够完全重合,?因此,?把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_________,如图3-1-6中的⊙O和⊙O是等圆.

5.想一想:等圆的半径相等吗?

6.补充: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________.

五、议一议

同一平面内的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怎样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请你与你的同伴议一议.

结论:一般地,如果点P是圆所在平面内的一点,d表示点P到圆心的距离,r表示圆的半径,则有:

例1(课本例1)如图3-1-7,在A地往北80m的B处有一幢民房,正西100m的C?处有一变电设施,在BC的中点D处有一古建筑.因施工需要必须在A处进行一次爆破,?为使民房、变电设施、古建筑都不遭到破坏,问爆破影响面的半径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图3-1-7

练一练(课本练习)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Rt∠,AC=3cm,AB=5cm,若以点C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cm的圆,试判断点A,点B和⊙C的相互位置关系.

例2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AD=4,如图3-1-8所示.

(1)以A为圆心,4为半径作⊙A,则点B,C,D与⊙A的位置关系如何?

(2)若以点A为圆心作⊙A,使点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则⊙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图3-1-8

练一练

如图3-1-9,△ABC中,∠A=90°,AB=3cm,AC=4cm,AD是高线,AE是中线.

(1)以点A为圆心,3cm为半径作⊙A,则点B,D,E,C与⊙A的位置关系怎样?

(2)以点A为圆心作⊙A,使点B,D,E,C四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求⊙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图3-1-9

课外同步训练

【轻松过关】

1.⊙O的直径为6,P为⊙O平面上一点,当OP=_______时,点P在⊙O上;?当OP_____时,点P在⊙O外;当OP_______时,点P在⊙O内.

2.圆内最大的弦长为12cm,则此圆的半径为_______cm.

3.在Rt△ABC中,∠C=90°,AB=15cm,BC=10cm,以点A为圆心,11.5cm?长为半径画圆,则点C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4.半径为7的圆,其圆心坐标是坐标原点,下列四个点A(3,4),B(4,4),C(4,5),D(4,6)在圆外的点是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优弧一定比劣弧长 B.与圆心距离相等的点都在这个圆周上

C.圆中的直径都互相平分 D.两条弦相等,则它们是等圆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直径是弦 B.半圆是弧

C.圆内最长的弦是直径 D.弧小于半圆

7.两圆的圆心都是点O,半径分别为r1,r2(r1

A.点P在大圆外 B.点P在大圆内

C.点P在小圆外 D.点P在大圆内小圆外

8.如图3-1-10,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B⊥CD于点E,?则圆中不大于半圆的弧有()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图3-1-10

9.任意画一条线段,然后以这条线段为直径画圆.

10.如图3-1-11,在⊙O中,点A,O,D以及点B,O,C分别在一条直线上.(1)试写出图中所有的弦和劣弧.

(2)在△ABC中,∠BAC=90°,AO是BC边上的中点,BC为⊙O的直径,判断点A是

否在圆上?并说明理由.

图3-1-11 【适度拓展】

11.在△ABC中,∠ACB=90°,AC=2cm,BC=4cm,CM为中线,以点C为圆心,

长为半径画圆,则点A,B,C,M与圆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12.如图3-1-12,AB是⊙O的直径,CD是⊙O的弦,AB,CD的延长线交于⊙O外一点E,且DE=OB.

(1)试说明∠C=2∠E的理由;(2)如果∠AOC=60°,求∠E的度数.

图3-1-12

【探索思考】

13.如图3-1-13,AB为⊙O的一条固定直径,它把⊙O分成上,下两个半圆,?自上半圆一点C作弦CD⊥AB,∠OCD的平分线交⊙O于点P,当点C在上半圆(不包括A,B两点)上移动时,点P的位置如何?

图3-1-13

14.如图3-1-14,点B,E,G,M在半圆O上,四边形ABCO,ODEF,OHMN都是矩形,?设AC=a,DF=b,NH=c,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b>c B.a=b=c C.c>a>b D.b>c>a

图3-1-14

【趣味阅读】:圆的历史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从阴历十五得到圆的概念的,那么是什么人作出第一个圆的呢?

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用一种尖状的石器来钻孔,一面钻不透,?再从另一面钻.石器的尖是圆心,它的宽度的一半是半径,这样以同一个半径和圆心一圈圈地转就可以钻出一个圆的孔.

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转盘上制成的.

6000年前,半坡人就已经会造圆形的房顶了.

古代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着走比较省劲.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时,就把几段圆木垫在重物的下面滚着走,这样比扛着走省劲得多.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轮.约在4000年前,人们将圆的木轮固定在木架上,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会作圆并且真正了解圆的性质,却是在2000年前,是由我国墨子给了圆的概念:“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给圆下定义要早100年.

必修5《装在套子里的人》说课稿

《装在套子里的人》说课稿 第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5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必修3已涉及小说单元,已帮助学生掌握了分析人物和环境的方法,本单元是高中必修课小说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单元目标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所以,本课的鉴赏既要求我们对之前所掌握相关知识与能力进行回顾巩固,也要求学生在把握情节、探究主题的能力上有所突破。 第二、学生学情分析: 从之前学生鉴赏小说的情况来看,学生读完小说文本之后的阅读体验与小说主题之间落差较大,而且,根据本次月考小说阅读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探究小说主题的能力有所欠缺,与主题相关的选择题和主观题得分都不高,所以,教会学生如何探究小说主题已具有必要性。同时,在此之前,学生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小说篇目时已经初步掌握了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的理解与分析方法,而且学生已在第一课时中通过初读课文对内容有了整体感知,也通过第一课时梳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了文章情节,这为我们在这节课中进一步深入探究小说主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以教材特点和单元目标为终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探究出小说主题,更深刻地理解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由别里科夫的死因入手探究出小说主题,总结出“结”求“解”的方法;通过回顾鉴赏过程,明确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性及勇于创新的重要性。 第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小说主题。 2、教学难点:总结出“结”求“解”的方法;明确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 第五:教学策略 本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我采用的是教师导读,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三环双线的教学模式。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梳理文脉,这是在第一课时完成的。再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精读探究,探究过程中,在准确把握学情起点、明确终点目标的前提下,为学生搭建了探究死因、分析人物、挖掘环境三个台阶,引导学生以默读、个读、齐读等方式深入研读文本,一步一步走向终点,探究出主题。最后,再总结出鉴赏方法。让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这篇小说的知识,还形成了探究小说主题的能力。 第六: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七:教学程序及设想: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文(由《“老掌柜”难舍芭蕉扇》导入)。 转眼间夏天过去了,还记得当初夏日炎炎的时候,咱们教室头顶上那几把电扇为咱们立下了汗马功劳,相信每位同学都有吹电扇的经历吧?可是,对于电扇,有个人是这样看的:“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张国生《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诗词写景和议论的特点; 2.领会本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 1.理解诗词大意; 2.理解上下阕的内容层次及艺术手法; 3.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默写。 教学难点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具电脑,投影仪,录音机,自制电脑软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投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教师略作解释,请学生发表意见(根据经验,学生会认为是吹捧之词)。 2.投影著名诗人柳亚子赞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一段文字: “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赴陕北看大雪沁园春词一阕,展读之余,叹为古今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况余子乎!” 教师说明:这段文字决不会是吹捧,因为他写于194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那时吹捧毛泽东,可能有杀身之祸。 下面,我们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 二疏通字词,理解本词大意。 解释下列词语:

[沁园春]词牌名。 [北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大河上下]黄河的上上下下。 [顿失滔滔]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意思是黄河水结冰了。 [山舞银蛇]群山好象银蛇在舞动。 [原弛蜡象]高原(上的丘陵)好象白象在奔跑。 [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分外妖娆]特别艳丽多姿。 [娇]美好可爱。 [折腰]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略输]稍差。 [文采]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 [稍逊]稍差。 [风骚]义同“文采”。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的《离骚》。后来“风骚”代指文学才华,。 [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娇纵宠爱的人。 [弯弓]拉满弓。 [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俱,都。 [数]数得上。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flash动画制作教案

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王德 亿利东方学校

第一周FLASH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熟悉FLASH的界面。 2、掌握几个基本工具的使用:选取工具、变形工具、填充工具、线条工具、椭圆工具、矩形工具、颜料筒工具、墨水瓶工具。 3、掌握几个基本术语:图层、元件 4、记住几个快捷键 5、完成四幅绘制图案 教学重点:应用工具画图 教学难点:复杂遮照的创建。 教学过程: 一、界面环境介绍 二、工具箱的介绍 工具箱提供了用于图形绘制和图形编辑的各种工具。工具箱内从上到下分为4个栏:“工具”栏、“查看”栏、“颜色”栏和“选项”栏,单击某个工具的按钮,即可激活相应的操作功能,以后把这一操作叫作使用某个工具。 (1)“工具”栏:工具箱之“工具”栏内的工具用来绘制图形、输入文字和编辑图形。 (2)“查看”栏:工具箱之“查看”栏内的工具是用来调整舞台编辑画面的观察位置和显示比例的。其中两个工具按钮的名称与作用如表1-1-3所示。 (3)“颜色”栏:工具箱之“颜色”栏的工具是用来确定绘制图形的线条和填充的颜色。其中各工具按钮的名称与作用如下。 (笔触颜色)按钮:用于给线着色,也叫作描绘颜色。 (填充色)按钮:用于给填充着色。 (从左到右分别是:黑白、没有颜色和交换颜色)按钮:单击“黑白”按钮,可使笔触颜色和填充色恢复到默认状态(笔触颜色为黑色,填充色为白色)。在选择了椭圆或矩形工具后,“没有颜色”按钮才有效,变为,单击它可以在没有颜色和有颜色之间切换。单击“交换颜色”按钮,可以使笔触颜色与填充色互换。(4)“选项”栏:工具箱之“选项”栏中放置了用于对当前激活的工具进行设置的一些属性和功能按钮等选项。这些选项是随着用户选用工具的改变而变化的,大多数工具都有自己相应的属性设置。在绘图、输入文字或编辑对象时,通常应当在选中绘图或编辑工具后,再对其属性和功能进行设置,才能顺利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动手用一下工具 1、使用工具制作一个“笑脸”或“哭脸” 2、渐变工具的使用:几个关键概念 颜色调板 填充变形工具的使用 3、用椭圆画个画环 操作步骤: 1、用填充色画圆,并设置笔触的粗细。 2、设置边线的填充色为“七彩色”。 3、将该线形圆环转换成填充色:修改--形状--将线条为填充。

装在套子里的人 说课稿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计 本课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集中学习了四篇中外优秀小说,要求学生把握小说的文体特点,学习小说的三要素。尤其要学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特色语言。要求在小说文体的特点理解上,结合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来综合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理解人物与小说情节和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准确理解各种风格流派的语言特点,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语言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学生一般较容易理解“套子”的含义,但是对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对小说语言的讽刺效果则难于全面准确地理解。本课教学,将力求从这些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阅读。 三、教法、学法设计在具体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注意了利用小说的线索——“套子”,从文体分析入手,以人物形象解剖为主,联系语言特点,展开了对本课的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的互动,让学生多读、精读、巧读、多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多向分析:如分析华连卡姐弟的形象、分析别里可夫的社会意义等。学生活动有100字的内容概述训练,有形象思维再现训练——素描别里可夫画像。课后作业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却可以做得非常个性化,尊重了学生思维个性的发展。本课时没有在课前介绍写作背景,是想尊重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体现从人物表象到深层含义的逐步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我探究的快乐,摆脱惯性思维的羁绊,更加及时、深刻地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教学程序安排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了对小说文本语言的关注。引入初中课文《变色龙》,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形象的回忆,引导学生类比别里可夫。 整个教学过程由三部分组成: (一)、联系别里可夫和“套子”的关系,“套子”和本小说三要素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1、作者也巧妙地刻画了“套子”式的外貌、思想特征,细腻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个性化人物形象;2、是“套子”下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毁了他的美好爱情,是“套子”的约束限制了他的发展,禁锢了他的思想,促成了他的毁灭,对“套子”的外延逐层拓展,串连起个性人物的悲剧人生;3、作者对“套子”作用的夸张描述,展示了典型环境的社会沉疴。(二)、四、深化研习,拓展提高,体会典型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从分析学生体会人物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华连卡姐弟的形象意义上下手,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与小说线索“套子”、小说环境的关系,同时通过华连卡姐弟俩的分析,强化德育效果。 (三)细化分析,从语言品味的角度深入认识小说的魅力,加深对小说表现力的体会,巩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反观自身,认识自我,自己是否也装在一些不该装的套子里,又该如何

研讨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及反思

研讨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及反 思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教师范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2.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折腰zhé思汗hán今朝zhāo 三、诵读课文,理解词意。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出来?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5.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讨论并归纳: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6.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7.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讨论并归纳: “惜”。统领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8.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 先分组讨论,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

沁园春雪教案

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课时安排: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读《七律长征》,谈感受。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介绍毛泽东 毛泽东(1893 — 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今天学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三、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四、读诗词体会魅力 1、自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2、教师指导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3、齐读或者抽读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 五、再读这首词,感知 1.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上阕:写景抒情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颂当代英雄 领字分别是“望”、“惜” 六、三读诗文思考

沁园春雪优质课教案设计

沁园春雪优质课教案设计 筠连县第三中学詹蓉生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感受其音乐美,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感情朗读课文; 2、研读诗词,体会其意境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3、品读诗词,领悟其语言美,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朗读很熟悉,已具备了基本的朗读知识和技能,对节奏韵律有所掌握,但思维和审美能力需加强。教师利用他们已有知识兴趣,引导进入特定情境,培养其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理解写景、抒情想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雪景,引入新课,揭题: 引导学生描绘雪景,并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交流)相机引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咏雪的词。词中展现了塬上怎样的雪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教师揭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目标同上)引导学生明确。 (三)、诵读诗词,整体感知,感受其音乐美: 1.教师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聆听范读,客观评价优点及不足。 2.学生明确字音及停顿,自由朗读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并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请学生多次齐读这首词,教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 教师点拨: (1)“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以豪迈的语调来朗读。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用赞颂、高昂的激情来朗诵。 (3)“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要略转低沉,用稍带批评的口吻来朗诵。 3整体感知:(概括诗词的主要内容)。句式:“这首诗上阕主要写--------------,下阕主要写---------------。” (四)、研读诗词,体会意境: A、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望”字统领到哪一句?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装在套子里的人》说课稿

《装在套子里的人》说课稿 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这五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本单元作为高中必修课小说教学的结末单元,对总结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习惯至关重要。在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小说的三要素等内容已分析得非常的细致。因此本课既是对中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对小说学习的一个总结。 2、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和单元提示中的要求,我确立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夯实字音字形基础知识;概括小说情节;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从小说三要素和塑造人物的手法入手分析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别里科夫形象的社会意义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人物关系单纯,情节简单,因此学生对情节的概括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对于小说的人物性格及主题把握,却很难做到准确深入。故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为: (1)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 (2)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二、说学情: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在高一下半学期必修3(第一单元)已学过《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小说,学生对小说已有一定了解。并且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学习中比较透彻而深入的学习了小说的三要素,这就为本课教学时学生自主赏析小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小说的情节性比较强,学生很感兴趣,因此要借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3、我教授的班级是普通班的十四班,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课堂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因此虽已学过但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在本课教授时,注重对旧知识的回顾,既要大胆放手的让学生自己去赏析,又要及时引导、补充,指出学生的思维盲区。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 沁园春·雪 教案

1.沁园春·雪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读《七律长征》,谈感受。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介绍毛泽东 毛泽东(1893 — 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今天学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三、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四、读诗词体会魅力 1、自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2、教师指导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3、齐读或者抽读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 五、再读这首词,感知 1.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 上阕:写景抒情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颂当代英雄

动画设计教案设计

《动漫策划》课程整体设计方案课程名称动漫策划 课程代码 040813 所属学院(部):艺术设计与传媒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总学分 4 总学时72 编制人胡拥军 审批人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动漫策划》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关于动漫策划、前期创意与设计的专业核心实训课程,是艺术设计(影视动画方向)与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和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适合所有艺术设计与动漫画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操技能的实训,能对动漫策划师与其相关的制作过程、方法和技能,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如何提高故事创作、选题、改编的专业水准,如何适应不同风格,如何获取灵感;在实践操作指南和互动练习的帮助下,学习如何开题、创作故事梗概、将故事概述改写成文字脚本,然后完成概念主体设计草图,再制作成分镜头脚本;能够创建专属自己的工作空间,找到进入专业动漫策划与设计师领域的途径,为今后从事动漫策划与设计职业奠定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使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和实训,能够把握动漫策划与前期创作艺术的审美特征,掌握一些动漫画作品的前期创作规和特殊性律以及绘制风格技巧,并完成毕业设计之前的开题与前期创作,而且争取使部分学生作品能够参加本学期内国内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动漫大赛”和“第四届金龙奖”的比赛。通过动漫策划与前期设计基础理论的讲授,让学生对视听语言原理与前期策划与创意有一个比较基础的了解,配合观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动画影片以及漫画、商业插画作品,并针对知识点进行练习,让学生能够进行自己前期剧本创作以及角色设计、道具设计、场景设计以及分镜头的绘制,让学生对动画短片的前期策划创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了解动漫策划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不同的工具与材料、艺术语言、创作构思进行形象体现和实际操作,实施职业人员必备的思想、艺术修养和基本功训练;并模拟动漫企业运作的基本模式、工作流程以及基本岗位职责和分工,掌握在公司中的相关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团队意识。 (2)课程内容设计 第1单元动漫策划概讲 一、策划职业和其重要性。 1、策划的重要性 2、策划职业 二、动漫品牌策划。 第2单元动画策划与监制过程 一、制作前的工作 1.“制前作业”前面的第一步——企划 2.交涉成功或企划通过后——找到投资者 3.如何计算制作经费 二、前期制作阶段(前期创作的工作) 1.故事版本写作 2.文字脚本

《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开课教案

《裝在套子裏の人》 教學目標 1、瞭解契訶夫及其作品。 2、學會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方法。 3、把握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の複雜性及其社會典型性。 4、學習領會作品中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の運用。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別裏科夫是怎樣一個人及這個人物の典型意義。 2、學習抓住肖像、語言、行動和心理活動の描寫來刻畫人物の方法。 3、理解領悟以諷刺手法來刻畫揭露醜惡事物の表現手法,品味語言の諷刺意味。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本單元是我們非常喜歡の小說單元,前面已經學過幾篇小說,相信同學們對鑒賞小說會有一定の心得,請同學們思考該如何去鑒賞一篇小說? 可以從小說の三要素入手。分別為典型情節、典型人物、典型環境 本篇小說の故事情節我們在本課前已經研究完成,關於典型環境文中很少涉及,所以這節課主要任務是研究人物形象。 二、作者及作品相關內容簡介 1、契訶夫(1860-1904)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1860~1904)是十九世紀末俄國傑出の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舉世聞名の短篇小說巨匠和劇作家,是歐美三大短篇小說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法·莫泊桑、俄·契訶夫、美·歐·亨利)之一。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說《第六病室》,短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凡卡》、《帶閣樓の房子》、《裝在套子裏の人》,劇本《櫻桃園》等。他の作品取材極為廣泛,對地主、官吏、資產階級、小市民、知識份子、工人和農民都作了非常真實而深刻の描寫。他の藝術特點在於以簡練の手法,幽默の筆調,從平凡の日常生活事件裏反映出重大の社會問題,特別是揭露了沙皇政府對人民の殘酷壓榨和剝削,諷刺庸俗腐朽の市儈習氣,同情被侮辱與被損害の“小人物”,但局限於表達民主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帶著明顯の抑鬱哀傷の色彩。 2、寫作背景 19世紀末期の俄國正是農奴制度崩潰、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沙皇專制極端反動和無產階級革命逐漸興起の時期。沙皇政府面臨著日益高漲の革命形勢,極力加強反動統治,沙皇政府の忠實衛道士,也極力維護沙皇の反動統治,仇視和反對一切社會變革。 作者寫這篇小說就是為了揭露和諷刺這種人醜惡の本質。

沁园春雪教案

1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3.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是一种能够令人产生多种情绪的精灵…… 当窗外那像柳絮、像芦花般的雪花,正在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的时候,当郊野大地被雪花装饰得像铺上白色的地毯一样的时候,望望它们,会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当一代伟人毛泽东看到北国茫茫的冰雪时,他会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自主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qìn)莽.莽(mǎng)红装.素裹(huāng)折.腰(zhé)稍.逊(shāo)成吉思汗.(hán)今朝.(zhāo)分.外妖娆.(fèn)稍逊风骚.(sāo)数.风流人物(shǔ)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āng素裹(装)顿失tāo tāo(滔滔)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 3.诗歌朗读: 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4.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明确:上片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动:山舞银蛇,原驰蜡(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明确:望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明确: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分组读,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明确:描写北国雪景。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动画角色设计教案

教案 一动画角色设计基础理论 (一)动画角色 1、含义:动画中的角色相当于一部影片中的演员,是动 画中以生命形式进行表演的主体,在字义的解释为 Animation character或是Cartoon character。(图 1) 动画角色是能够传达感情和意义的假定形象,是现实生 活中不存在的由艺术家创造的形象。动画角色可以是写 实的人物,也可以是动物、植物,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如汽车、玩具等),甚至是源于神话的各种形体的排列 组合(如悟空、邪魔等异类角色)。(图2) 动画角色是设计师创造的虚拟的卡通形象,它们源于生 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 求。图3 2、分类:动画角色有主次之分:主要角色(主角)的活 动与故事情节主线相连;次要角色(配角)在故事中或 多或少有所涉及,并配合主要角色演绎故事。主角与配 角在动画中均不可缺少。图4 3、动画角色的视觉形象构成:动画角色的视觉形象由静、 动两方面组成:静,以角色造型为主;动,以角色动作 为主。图5

动画角色的造型,除了需要设计角色外部形象外,还要 使其性格特征在外形中显现,通过动作进一步表现角色 的个性。所以完整的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需要动、静 结合,缺一不可的。(这个会在后面的课程详细讲解) 图6 4、制作动画片所需的基本元素:需要故事(剧本)、角 色、场景这三个基本元素。故事是动画片的精髓,故事 乏味的动画片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剧本是动画 片的基础,动画片制作的所有环节均围绕剧本展开(图 7);场景是角色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是界定故事 发生的位置和状况的空间,是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重要 元素,也是动画片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图8)(二)动画角色设计 1、概念:动画角色设计是众多艺术造型方式中的一种,是指 综合运用变形、夸、拟人等艺术手法将故事剧本中的动画角色 设计为可视化形象,其目的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力 与生命力。(图9) 动画角色的创造需要设计者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动画 角色夸、随意的表现手法和戏剧性的表演形式是一般的艺术作 品难以企及的。 2、动画角色设计的创意、构思步骤: A:研读剧本,提炼出角色信息:

小说单元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教材位置及特点 教学大纲中规定,高中生应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考纲中亦规定高中小说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中外文章、文学作品,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单元课文包括《祝福》、《边城》、《荷花淀》、《装在套子里的人》四篇小说。本单元欣赏我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开创于五四时期,它继承我国古代小说的优良传统,又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经验,富于民族特色和现代意识。外国小说反映了世界各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各种流派,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训练重点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的语言。作为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小说单元的起始单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本单元的教学无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习惯将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装在套子里的人》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文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A、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 B、学习课文中运用的表现人物形象性格的写法(侧重在肖像、语言、 行动、心理方面)。 C、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结合高一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A、分析小说主人公性格特点,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 B、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二、说教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

沁园春雪优质课一等奖

沁园春雪优质课一等奖 2015-10-29 16:59 2397次 臧玉虎 地区: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学校:新沂市堰头中学 共1课时 1 沁园春雪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感受其音乐美,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感情朗读课文; 2、研读诗词,体会其意境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3、品读诗词,领悟其语言美,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朗读很熟悉,已具备了基本的朗读知识和技能,对节奏韵律有所掌握,但思维和审美能力需加强。教师利用他们已有知识兴趣,引导进入特定情境,培养其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理解写景、抒情想结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一)、谈雪景,引入新课,揭题: 引导学生描绘雪景,并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交流)相机引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咏雪的词。词中展现了塬上怎样的雪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教师揭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目标同上)引导学生明确。 (三)、诵读诗词,整体感知,感受其音乐美: 1.教师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聆听范读,客观评价优点及不足。 2.学生明确字音及停顿,自由朗读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并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请学生多次齐读这首词,教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 【教师点拨】: (1)“北国风光……分外妖娆。”以豪迈的语调来朗读。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用赞颂、高昂的激情来朗诵。 (3)“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要略转低沉,用稍带批评的口吻来朗诵。 3整体感知:(概括诗词的主要内容)。句式:“这首诗上阕主要写--------------,下阕主要写---------------。”(四)、研读诗词,体会意境: A、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望”字统领到哪一句?

动画制作教案设计

动画制作 第一节“动画基础知识”(第1课时)共2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获取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学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 动画。 过程与方法: 借助Ulead GIF Animator软件将一组相关图片合成动画,理解动画的原理,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体会中国传统动画的艺术精髓,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下载动画素材,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行为与创新: 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GIF动画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动画制作原理 难点: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GIF动画 三、学习方法 观看演示、完成任务、自主探究、互帮互助 四、学习过程 1、引入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你知道动画有那些分类吗? 老师下面给大家播放三个动画,这三个动画分别对应着动画的两个分类,观看过程中请思考它是哪两个分类。 (播放“跳动的豹子.gif 、“喜羊羊与灰太狼8”、奇妙仙子) 看书第二页第一段落,教师总结: 在制作技术与手段上: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 计算机动画:平面动画与三维动画 动画是如何制作成的呢? 2、活动 活动1: 教师给出8张豹子图,使用软件Ulead GIF Animator将其拼命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效果。

总结动画原理:利用人眼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让一系列渐变的图像在前一幅图像还没有消失前显示出下一幅图像,形成了动态的影像。 得出结论:动画是将一张张静态的图片通过软件连续地播放,产生影像的动态效果。 活动2:看看可以提供动画素材的网站。 看书并上网实践 活动3:下载GIF动画,并观察动画 下载flash动画 3活动4:阅读动画历史的材料,了解动画发展历史 中国动画发展历程(补充学习) 20世纪中国的动漫产业先驱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出的《大闹天宫》就是他们制作的,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 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 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高中语文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2、学习小说中幽默讽刺的手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小说形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腐朽事物的辨识能力,张扬创新个性。

【教学重点】 1、认识沙皇政府忠实卫道者们的反动腐朽的本质。 2、理解别里科夫的典型形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品味语言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 1、分析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及时代意义。 2、揣摩作品语言的讽刺意味。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找出表现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生活及思想方式,从而更深刻地探究其时代意义。 2、研究性学习,联系实际,扩展作品丰富的内涵,启发学生多维思考作品折射出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契诃

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想必对作者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么,契诃夫作品的讽刺韵味,令人捧腹的幽默语言你们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另一篇代表作《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解题: 1、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90年代是他创作的旺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2、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98年,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19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19世纪末期,俄国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开课说课稿(获奖)

《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开课说课稿(获奖) 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这五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本单元作为高中必修课小说教学的结末单元,对总结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习惯至关重要。在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小说的三要素等内容已分析得非常的细致。因此本课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对小说学习的一个总结。 2、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高考考纲对小说阅读和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和单元提示中的要求,我确立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括小说情节;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从小说三要素和塑造人物的手法入手分析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别里科夫形象的社会意义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易,人物关系单纯,情节简单,因此学生对情节的概括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对于小说的人物性格及主题把握,却很难做到准确深入。故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为: (1)对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 (2)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二、说学情: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在高一下半学期必修3(第一单元)已学过《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小说,学生对小说已有一定了解。并且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学习中比较透彻而深入的学习了小说的三要素,这就为本课教学时学生自主赏析小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小说的情节性比较强,学生很感兴趣,因此要借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3、我教授的班级是宏志小班十三班,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课堂气氛活泼有余,爱动嘴,不爱动手,,因此虽已学过但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在本课教授时,注重对旧知识的回顾,既要大胆放手的让学生自己去赏析,又要及时引导、补充,指出学生的思维盲区。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本文生字词,理解本词中关键词句。 2、了解作者及本词的写作背景。 (二)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学会体会词人情感。 2、学习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写法。 (三)情感目标:感受作者作为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品读诗句、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1、诵读法2、师生合作探究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雪是文人墨客常吟诵的对象,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孤寂死灰、了无生气的世界,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那是一个灿烂至极、瑰丽奇幻的世界,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曾描绘过雪景,在他的笔下,这个被冰雪覆盖的世界又有一番怎样的情趣?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沁园春.雪》。 二、介绍作者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和生活所迫,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14岁被父亲停学,但并未放弃学习,每天下地,总是悄悄地带着书,一有机会就溜到后山读书。 三、写作背景 本词写于1936年2月。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日帝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对派奉行不抵抗主义,毛泽东率抗日先锋队准备渡河,开赴抗战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雪后毛泽东登上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大好河山,诗人满怀豪情地写下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这首词发表于1945年抗战后,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应柳亚子先生索词的要求,把《沁园春.雪》抄赠给他,不久,本词就发表在重庆报刊上。一时震动整个文坛,蒋介石召集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没有一首能比得上《沁园春.雪》。 四、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1、听读课文,听录音,做好标记,注重重音、节奏、生字词 莽莽mǎng 分外fèn 妖娆ráo 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数shǔ朝zhāo 2、听读完后,让学生交流听读感受。 提示:读出了豪放、气势磅礴、令人振奋…… 3、学生模仿录音自读,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好重音、节奏、语调等技巧。 4、全班朗读。 5、学生朗读比赛,学生互相点评。 6、感知课文,提问学生。 思考题:听读后,本词上下阙分别写出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装在套子里的人》精品教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 说课 学校提出了“三六一”互动教学模式,在我看来,其意义的核心在于尊重教育规律,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根本,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合作力,探究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断是互动,这里的互动,我个人认为,主要的意思在于学生是显性的动,老师是隐性的动,学生的背后是老师,老师来指挥、引导、助推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讲得唾沫飞溅,学生在下面恹恹欲睡,其实不是一堂好课。我们现在的课堂是老师讲最少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动,结果学生有最大的收获,这样的课才达到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准备本学期强力推动学生作读书笔记,以读书笔记为抓手,让学生动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篇较为简单的课文,但语言较为诙谐幽默,思想性较强,强调一种社会批判功能,征对当下对语文的要求,语文课应是一当生命的课堂,而不是一种政治的说教,所以我们把这一课主要作为我们培养学生批注能力的训练课,同时理解人物形象,表达对自由生命的推崇和追寻,对时代发出呼唤。 教学目标: 1、学习批注的方法、能结合课文进行简单的批注。 2、掌握小说鉴赏的方法,分析课文中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像。 3、在把握形像的基础上,理解人性,发出对生命自由的歌颂。 第一课时 介绍十种批注方法: 1、知识性批注。对文章中的背景材料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的批注。如对《桂林山水》中桂林的地理位置及山水奇特的成因的批注便属此类。这类批注可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查找资料获得,可适用于理解一些文本的时代背景、写作缘由,它可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训练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联想性批注。在阅读过程中由此及彼联想到的词句、名言俗语、诗词歌画、逸闻趣事等进行的批注。如由《林海》中的“万古长青”联想到万众一心、万水千山、万紫千红,由“一碧千里”联想到翠色欲流、万古长青,由“红豆酒”想到“红豆诗”。这类批注可丰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感悟性批注。阅读作品时对自己产生的独特的感受、理解、体会进行的批注。如有学生由张思德的事迹(《为人民服务》),体会到“生命的最大意义在于活着奉献,死得其所。”这类批注方法对于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是很有效的,教师可利用一切文本对学生进行此种训练。 4、赏析性批注。即对自己认为好的词句篇段进行欣赏、分析的批注。如对“武松一步一步埃下冈来”(《景阳冈》)的“挨”字,结合武松酒酣之后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后,批注到“这个挨字是走字的意思,但比用走字准确而传神地写出了武松空手打死老虎后精疲力竭、走路非常吃力的样子。此种批注方法着重用于对优美词句段的分析,教师可结合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来指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5、创造性批注。运用逆向思维、类比思维、多元理解论对文章中的材料进行批注。如学习《将相和》一文,批注到“如果赵国没有蔺相如,那么,当亲王没有诚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时,赵国的大臣们会……”此类批注方法,依赖于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文本阅读环境,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6、朗读性批注。对作品朗读时的语气、语调、感情等进行的批注。如对《草原》第一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