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思想选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思想史选讲
第一讲孔子教育思想
一、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某曲阜)。他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其父为下级武官。三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幼好学,二十六、七岁时曾做过“委吏”和“乘田”(管仓库和官牛羊)的小官,常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大约三十岁时,孔子开始讲学,长达四十余年。由于他创办私学,顺应历史潮流,内容符合时代要求,教学方法得当,在社会上名声渐响。在五十多岁时当上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升任司寇,但仅三个月就被迫离开鲁国,奔走于宋卫陈齐等国,开始十四年的流亡生涯。后重返鲁国,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后孔子对其一生做如是说:“吾十有五儿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聚徒讲学和整理古籍两件事情,弟子多达三千,贤者七十有二。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化教育上,孔子有两大贡献,其一是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其二是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我们研究孔子教育思想,主要是依据《论语》一书。
二、孔子主要教育思想
(一)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相对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来讲,教育乃为根本。
2、教育和人的关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二)主X教育对象应该“有教无类”
1、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时间条件又允许的人,无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2、扩大受教育的X围,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三)教育目的上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主X培养能够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2、冲击了当时强调等级出身的宗法观念,主X“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四)教育内容上强调伦理道德,但也不忽视其他方面。
1、特别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认为一般知识的学习应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2、《诗》、《书》、《礼》、《易》、《春秋》等都向学生传授,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比较全面的锻炼。
3、排除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4、缺陷是忽视自然知识,鄙视生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五)教学原则与方法
1、因材施教
2、启发诱导
3、学思并重
4、由博返约
(六)关于道德教育
1、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
2、道德教育原则
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七)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讲孟子教育思想
一、孟子其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某邹县)人。他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也是继孔子之后的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家庭贫困,是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曾“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终使其成材。孟轲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之门人,而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后人将子思、孟轲并称为思孟学派。学成以后,孟子曾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仁政”、“王道”思想,前后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由于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不合时宜,而无法被接纳。最后退居讲学著书。
尽管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为“邹国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加封为“邹国亚圣公”。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并提,奉为儒家经典。明嘉靖九年(1530年)被封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孟子》一书已早被中外学者介绍到世界各地,并对人类文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孟子教育思想
(一)性善论
1、人性本善,人有先天的“良能”和“良知”,人有善的天性。所以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二)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明人伦”的“治人”的“劳心者”。孟子并不认为人的完善道德品质是先天的,而人的本性仅具有善的萌牙,是谓性“善端”,有待于以后教育的“扩弃”和“完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教育,人的“善端”就得不到发展,甚至于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与禽兽无异”。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国家的治理。
2、孟子理想中的政治是以教育入手的,而教育又是扩充完善的过程。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对“劳力者”的教育则是为了使之成为统治者的顺民。
(三)道德教育思想理想人格
1、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孟子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内部修养,主要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持志养气、存心养性、动心忍性、反求诸己、知耻改过
(四)教学思想
1、他提倡的“深造自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学生加强自学,变罐输为主为自学为主体很有相似之处。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他认为高深的造旨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
2、他还提倡启发思维。孟子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达到他预期的效果。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要做到、教学生如射手X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便是教师引导的结果。
3、孟子还提倡“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仍然很有作用。
4、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他谈到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X。
第三讲董仲舒教育思想
一、董仲舒其人
董仲舒(前179一前104年),汉广川(今某枣强)人。我国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儒学大师,有“汉代孔子”之称。
董仲舒生在富贵之家,少年时酷爱学习。他以“三年不窥园”的闭门钻研精神钻研儒家典籍,兼习先秦其他名家学说。在中、青年时,他就成为当时学问渊博、兼通五经、擅长《公羊春秋》的专家,成了远近闻名的经学大师。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汉武帝选拔贤良的时候,董仲舒以儒学博士的身份接受了他的亲自策问。此次策文中,他以“天人三策”一举成名,被汉武帝封为中大夫。公元前135年,汉王朝在辽东和长陵两地的庙殿遭到雷击后发生了大火。董仲舒在家中草拟了一份奏章,名叫《灾异之记》,他以《春秋》之义和“天人感应”推论这是上天用此火灾来谴告汉王朝有“不义”之处,以及某些“于礼不当”和“在内不正”等情形。他因此惹祸。后离开京师,任江都易王X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年),董仲舒任胶西王X端的国相。前121年辞职归家。
董仲舒退居在家除了治学外,还很关心国家大事。同时汉朝政府也仍然重视他的学问和见解,每次有国家大事,就派专使来征询意见。前104年,董仲舒去世,汉武帝亲自为他选择安葬之地,并在陵前修建董子祠。出于对董仲舒的尊敬,据说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陵园时,三十丈之外,便下马步行,随从臣子照例这样做。
董仲舒著作有《春秋繁露》(系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有17卷,82篇和《董子文集》。
二、教育思想
(一)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这本书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