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形象教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学作品的形象教育
古今中外,作家面前的现实生活和其思想感情在文学作品中都是通过形象表现的。作家不是直接向读者说教,而是要读者从全面领会文学作品所特有的形象之中找出它的思想意义,受到感染。这就要求教师必需想方设法使作品中的生活如实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看到作品中的境界,看到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寻找他们所表现的思想意义,形成对人物鲜明的态度。这就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教育——即通过作品所特有的形象来教育学生。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来实现形象教育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首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想像可以使作品中的生活图景象图画一样地呈现出来,成为学生可以看到、听到和触摸得到的东西。使读者获得与作者同样的感受。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按字面解释,实在无味: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树,黄昏的乌鸦飞回树上栖息。小桥下,溪水从两岸的人家门前流过。有个旅人骑着一匹瘦马,迎着凌冽的秋风,走在古老苍凉的道路上。夕阳正从西面落下,忧伤的旅人漂泊在远方。
可见要领会这首诗仅按字面解释是不行的,必须在想像中张开眼睛,看看由这28个字所构成的一幅生活图画。必须在想像中走近诗的境界,设身处地的体验作者的心情和处境。这样眼前就展开了
一幅孤独、寂寞、凄凉的生活图画。曲中多种意象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一个孤独的天涯游子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这样的景象哪能不挑起游子的乡思呢?如果读者也曾走过类似游子这样艰辛奔波
的生活道路,尝尽了人间的苦味,那么这一定会勾起他记忆深处那辛酸的回忆,反之,离开了想像,这种感受从何而来呢?
想像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文学作品不同于图画和电影。图画和电影中的形象与情景,可以凭感觉和直觉去感受它。而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图景是凭借语言和结构,媒介表现出来的,读者只能通过语言和结构间接地去感知它。这就是依靠读者的想象,把作品的语言,结构等变为可感知的形象。
因此,要使学生对作品中的生活图景有全面的了解认识,必须首先要求学生对作品的语言和结构有充分正确的理解。否则想像就没有凭借。对作品越熟悉,就越便于想像,想像的结果也就更加符合于原作的描绘,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在脑子里留下的印象也就更鲜明生动。
试想,如果对作品中的词句的含义根本不了解,甚至连作品中的字也认不来,那想像从何而来。但是仅仅了解词句的意义也还不够,还必须了解作品中某些词和句特有情味。如“枯藤、夕阳、昏鸦”等词就不仅仅是指自然现象中干枯的树藤、落山的太阳、黄昏的乌鸦,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因此在这里,它们
还意味着深秋傍晚的寂寥,清冷。
对于作品这个语言的集合体来说,它不是各种语言杂乱无章的凑合,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的完整有机体。刚才我们谈到不了解作品的语言,不能启发学生的想像。同样,不了解作品的结构,也不能感知作品的完整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善于应用分析和综合方法保证学生获得这样的印象,以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度。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思维。文学作品的教学是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生活知识,光靠想像,只能使学生认识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现象,教学中还必须要求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对所感知到的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才能认识生活的本质。
传授任何知识都要求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作品教学当然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呢?引导学生思维的工作主要是在学生感知具体材料的基础上对具体材料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综合。在教学过程中作品内人物个别行为分析主要是在“分段讲读”中进行,对各个部分的概括则是在“编写段落大意”中进行,而对整体综合则是指概括作品的主题思想。前者着眼于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后者着眼于作品的整体。但是,对人物个别行为的分析和对作品的各个部分的分析都必须是在对个别行为和各个部分想像的基础上进行。“评定人物”和“确定主题思想”也是应该放在“复习阅读”和“复述课文”之后,因为在“复习阅读”和“复述课文”时,学生再次的应用想像,对作品
获得清晰而完整的印象。当学生对人物和作品获得了正确的结论以后。留在他们脑子里的不能只是几个空洞的概念。比如,读了《景阳冈》后,当学生说出武松性格的英勇、豪迈、机智、沉着的时候,脑子里就应该同时浮现出武松打虎的姿态。
最后,要善于激起学生的感情。文学作品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认识生活,而且还要形成学生对于生活的强烈、鲜明的态度,即形成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爱憎分明,同情和谴责等感情,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体现在这里。平常我们说文学作品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有所知,还要使学生有所感,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感情的因素能使作品的形象更鲜明,更富有生命力。凡是曾使我们深受感动的作品,或者是曾经听过教师带着激动感情的讲述,都会在我们记忆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
感情总是由一定的具体事物,即为我们感知得到的事物所引起的。想像使作品的形象成为可以感知的东西。所以想像是感情产生的基础,比如读者对诗歌《静夜思》中的寂寞凄冷的境界和无限感叹的心情缺乏想象,就不能引起对诗人身世的同情的感情,对作品中的人物和环境想象得越清晰,也就越能深刻的体验着他们的感情,也就更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但是,感情又是始终伴随着想象的。当我们想像“床前明月光”的景象时,同时感到静夜月色的美;当我们联系第二句“疑是地上霜”时想象这幅图画,就会感到寂寥和清冷。而且感情越激动,这种想象活动就越强烈,作品的图
景也就能够更加清晰地在脑子里浮现出来。
引起学生感情的工作并不是在学生认识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后才
进行的,而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人物评定不应该是单纯的理性活动,当学生评价某一人物时应该同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确定的态度。在这些过程中有决定意义的是教师的感情。感情的传染性很大,语文老师应该是感情丰富而又深厚的人,同时还应该是善于向外表现自己感情的人。在讲述英雄人物故事时,首先教师必须真正受到感动,在教学时才能有火焰似的热情。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情感向外表现的强烈与否,不仅与他对作品的感受的深浅有关,而且与他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也有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想象能使我们直接清晰而具体地感知到作品中的生活图景,思维则使我们间接地了解了作品中的生活图景所表现的思想意义。感情总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随着认识的深化而逐渐深化。因此我们在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要能够恰当地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使文学作品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