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研究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等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社会责任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社会责任规范及评价标准,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及审计的发展。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标签: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评价;评价指标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及矛盾越来越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受到关注。最早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Oliver Sheldon于1924年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企业所形成的社会利益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我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如何选择评价指标及如何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已被广泛接受,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通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或者标准。ISO26000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但该标准包含了很多西方的价值观,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制订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国资委在2008年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并在2011年出台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引》。但这些规范要么是针对特定的企业,要么是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某个部分,都缺乏完整性。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发展的滞后极大的限制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鉴证以及审计的发展。
1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责任内容的关注都集中在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方面。国外学者更关心企业在人权方面的社会责任问题,而国内学者倾向于从企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方面来定义社会责任的内容。本文认为企业所处行业、性质和发展程度不尽相同,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分为普遍性责任和特有责任。特有责任可由审计或鉴证人员在对企业进行评估后加以界定,而普遍性责任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于企业自身经营的社会责任。包括对投资者和债权人、企业职工以及供应商等负责。第二,对于政府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依照政府的要求和相关政策,制定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响应地方经济引导,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以及按照规定程序登记、注册、经营、缴纳税金等。第三,对于消费者的社会责任。这要求企业对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性能及质量承担责任,并履行对消费者的承诺,主要包括广告的真实程度、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等。第四,对于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产品的绿色程度、资源合理利用、排污符合标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从事公益事业、提供慈善捐助、引导正确的价值观等。第五,对于行业发展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应尽可能提高
自身的创新水平,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在与同行业竞争时,应严格遵守市场秩序,不能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垄断市场,为整个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2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2.1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1)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复杂多样、涵盖范围广泛,单一类型的标准难以做到全面评价,需要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析指标相结合。定性指标主要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证据,由审计或鉴证人员根据经验判断形成主观评价;而定量指标能够克服定性指标在评价过程中精确性较低的缺陷,能够以量化的数据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社会责任,更具科学性、准确性与可比性。
(2)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并不是都与经济要素、会计要素相关,所以仅靠财务指标无法全面准确的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必须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这不仅便于企业自身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也可以结合两种指标预测社会责任问题对财务业绩造成的影响,深化社会责任评价的意义。
(3)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既要考虑企业内部情况,也要考虑企业外部反映;既要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及管理,也要考虑形成企业财务记录结果的评价。因此,评价指标要最大限度地涵盖所有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活动和行为,以保证评价的全面客观。但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十分广泛,鉴证人员在确定评价指标时还应强调重点性原则,在全面把握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基础上针对重要事项进行重点核查,对关于法律法规事项、企业社会责任底线事项的评价指标应分配较高权重,并保证指标设计得当。
(4)成本效益性。
在确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时必须权衡可能产生的操作成本是否远远大于从该指标的评价结果中获得的效益。有些指标实则重要,但获取该指标相关数据的难度大,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所能带来的效益,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一般应放弃此类指标,转而使用其他质量稍差但获取成本较低的替代指标;或者当某一指标获取成本不高,但评价方法过于复杂繁琐,同样应该寻求操作成本较低的替代性指标。
(5)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必须简明易懂,便于分析,易于判断被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优劣,且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评价标准应充分考虑客观因素,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对其可控制的因素进行评价。
2.2评价指标示例
根据前文所述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本文选取了表1中的指标以构建评价体系。
表1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一览表
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企业经营投资者投资收益是否按时发放股利、是否公平对待投资者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投资信息
透明度是否自愿披露信息、是否按时发布资金使用状况报告及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对投资者的质疑或建议是否及时回应自愿披露企业投资信息次数债权人是否按合同约定使用借款、是否存在恶意骗贷和逃避债务的行为资产负债率、到期借款归还比率、债务诉讼次数、违反借款合同次数员工招聘
与雇佣招聘时是否有性别、种族、工种歧视,是否存在雇佣童工的情况,是否存在无故辞退员工的情况,是否存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不公平情况劳动合同违约率、侵犯员工权利个案总数、无故裁员人数及次数工作时间
与环境是否有劳动保护措施、是否按国家规定执行法定节假日、是否存在逃避员工工伤补偿的情况、员工加班次数及时长是否合理工伤事故率、职业病发病率、员工每年体检次数、员工安全保障费用比率、员工超时加班率培训
与教育是否积极组织员工培训、培训机会是否公平分配、是否支持员工参加更高学历与专业资格教育每年培训次数、每次培训时间、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员工培训经费支出比率福利
与待遇职工工资发放是否及时、工资提升情况、薪酬体系是否合理、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缴纳是否及时、最低工资标准是否与地方规定相符实际工资支付率、法定福利支付率、社保提取率、工资增长率供应商是否按时偿还拖欠账款
是否存在违约记录应付账款周转率
应付账款拖欠率政府税收缴纳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税金缴纳是否及时资产纳税率、企业纳税税率、按期纳税次数与应纳税次数的比率政策落实是否积极响应政府经济号召与引导、是否完成当期政府下达指标政府政策达标率合法经营企业注册、经营、注销等是否按规定程序处理,是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