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几个理论是非问题_卫兴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面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并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社会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2011年
3月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提
出,“十二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而在过去的一个时期,我们着重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时,中央首次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那么,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概念以及相应的两种转变是什么关系呢?究竟是统一和并存的关系,还是要用后者取代前者?对此,学界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放弃了原来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的提法。

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并不准确,不符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意。

大家知道,在国内外的经济学论著中,曾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当作内涵相同的概念理解。

但后来从经济实践中看到,有些国家
GDP 增长了,经济社会却并未相应发展,结果
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资源浪费、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以致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于是,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作为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了。

可以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前提。

中央提出和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取代或者否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不可能转变。

只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要更广阔一些。

中央有关文件是两个概念并提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既讲转变发展方式,也提及转变增长方式。

特别指出: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显然,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减
卫兴华
关于经济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
的几个理论是非问题
作者: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摘
要]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否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前者是以后者为前提的,但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所包括的内容要更多。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方向可以有机统一,也可能产生矛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消除两者间的矛盾,实现统一。

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亦有变异。

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无关。

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不能将粗放型与集约型同外延型与内涵型的含义相等同。

创建高新技术产业是外延型扩大,但其经营与增长方式是集约型。

[关键词]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粗放型增长;集约型增长[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1)03-0005-05
少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代价的任务还需继续完成。

讲经济增长,主要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而言的。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概括地说,就是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

这种转变与否既不依存于也不会导致生产关系性质的改变。

经济发展及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则包括更多的经济社会生活内容。

如果说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的话,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就要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来看了。

不言而喻,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促进生产力发展途径与方式的转变,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与创新、管理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战略产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内容当然是重要的。

但只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是不够的,转变发展方式还包括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内容。

社会经济关系又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具有特定社会性质的关系,如教育的发展与普及状况、社会保障制度状况、居民医疗保健状况等,不管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包括这些方面的发展。

另一类是具有特定社会性质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发展及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应体现社会主义关系的发展,要防止和消除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出现两极分化,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从中央的指导思想来看,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而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关注民生。

应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趋势,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广大人民。

2011年的“两代会”将民生问题作为重点问题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1]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处理好两者转变的关系。

两者既可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关系,如集约型增长方式与科学发展方式相统一;两者也可以存在矛盾,如粗放型增长与科学发展相矛盾。

再者,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加快经济增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但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结构优化。

而调整结构,就要淘汰落后和过剩的产能,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两者的矛盾还表现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也可以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实现经济高增长,但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却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年均9.8%的速度快速增长,总体上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了,但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不平衡:诸如产业结构失衡、地区协调发展失衡、内需与外需失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失衡、社会和谐发展失衡,等等。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肯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时,也明确地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的期待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经济社会仍然不平衡”。

[2](p.5)突出的问题包括: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这表明,尽管经济快速增长的成就举世瞩目,但经济社会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

目前,一再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解决经济快速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这种不一致与矛盾。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讲经济发展及其方式的转变,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其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实现科学发展,也应是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与发展;既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应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统一。

判断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得失成败的标准,应是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标准的统一。

当前,收入分配失衡,出现贫富分化,社会
矛盾凸显,影响社会稳定与安全,是应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重视改革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别,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还提出坚持科学发展的四个“更加注重”。

一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二是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四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可以看出:我国发展经济、转变发展方式,面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已把关注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公平正义,提到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高度。

二、粗放型与集约型的内涵
变迁及其同计划经济与市场
经济有无内在联系
有的论著中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是计划经济的特点,集约型增长是市场经济的特点,这是一种想当然的不符合实际的说法。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几百年中,也经历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历史过程。

粗放耕作、集约耕作,原本是用于农业耕作方式的概念。

《资本论》讲资本主义农业和地租问题时就用过这两个概念,现在将粗放型、集约型扩展到一切经济部门。

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都会经历的不同阶段,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与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也无关。

西方学者论述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过程也要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粗放型和集约型概念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讲粗放型,意味着经济效率和效益低下,讲集约型,意味着效率和效益提高。

但最初在农业耕作中,讲粗放化耕作和集约化耕作,并不具有这种固定的含义。

粗放化耕作意味着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存在大量未被占有和未开垦的土地时,可以通过扩大耕地增加收入。

由于新耕作土地的好坏不同,收益也有差别。

如果新耕作土地肥沃程度更高,则是高效益的粗放型耕作,即便新耕作土地不更肥沃,也可由广种多收获得更高收益。

现在讲粗放型耕作,往往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等相联系。

但最初的粗放型耕作并未固定为这种内容。

马克思说,那些新近开垦、相对不肥沃的土地,在气候不坏的条件下,“至少已在土壤表层积累了许多易溶解的植物养料,以致它无须施用肥料,甚至只要进行粗放耕作,也能长期获得收成”。

[4](p.756)粗放耕作,投入低、成本小,即使亩产较低,但因耕作面积大,总产量可以很大。

“一个家庭可以粗放耕作比如说100英亩。

每英亩的产量虽然不大,但100英亩将提供相当多的剩余产品”。

[4](p.756)而集约化耕作,原来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增加投资提高产量。

马克思说:“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

”[4](p.760)至于追加投资的效益高低,并无固定关联。

现在将粗放型与集约型概念拓展和适用到整个经济增长与发展中来,其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一个时期,为了增加亩产,不计成本大量投入人力物力,搞粗放型耕作。

现在增加亩产,重在集约耕作。

而集约耕作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重在低投入高产出,精耕细作,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改进管理,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而粗放型、集约型概念扩展到整个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中来,其内涵也变化为与有无经济效率和效益以及效率和效益的高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三、粗放型与集约型同外延型
与内涵型是什么关系
在研究与讨论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中,还有两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需要澄清对其理解上的偏误。

长期以来,对粗放型与集约型同外延型与内涵型的关系问题存在不同看法。

不少学者将粗放型与外延型的含义相等同,又将集约型与内涵型的含义相等同。

其主要根据:一
是在外文中粗放型与外延型是同一个字,而集约型与内涵型也是同一个字。

在英语中,“粗放的”和“外延的”的确是同一个字即extensive,而“集约的”和“内涵的”,也是同一个字即in-tensive。

但是,经过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字义和词义上或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这种等同论的认识是难以成立的。

从字义或词义上看:无论外文或中文中,一字多义或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

如中文“沽”字,既有卖的含义,也有买的含义。

究竟是卖义,还是买义,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待价而沽”就是卖义,提酒具去沽酒就是买义。

决不能因为一个沽字既有卖义也有买义,就由此断言,在中文中,买与卖是同义的,是一回事。

同样的道理,哲学上所讲的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决不能转换成概念的粗放和集约。

将粗放型、集约型同外延型、内涵型两对概念相等同,是从有影响的学者的著作中理解有所偏离而延伸、扩展开来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组织全国学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主要是其中的再生产理论),涉及到这个问题。

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的辅导性读物《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一书的有关解读,由于没有全面把握《资本论》的原意,从而发生具有更大影响的某种偏离,产生了较为普遍和长远的学术影响。

它这样解释两种扩大再生产:“所谓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即增人、增资、增设备、增投料,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这里没有生产技术的进步,没有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没有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所谓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依靠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依靠提高活劳动和生产资料的效率取得的,……有时也把它叫做‘集约的’扩大再生产。

而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叫做‘粗放的’扩大再生产”。

[5](pp.285-286)将“内涵的”与“集约的”相等同;将“外延的”与“粗放的”相等同。

从理论的阐述上看,外延的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概念是马克思提出的,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把扩大生产场所和规模,无论是原有的同一企业扩大生产场所还是建立新企业以扩大生产规模,叫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而在原有场所和企业扩大生产就叫做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既可以是通过增加投入改进技术、提高要素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也可以是在原有的生产条件下,单靠增加投入来实现。

同样,扩大原企业的场所也好,建设新企业也好,既可以采用原有的技术设备和其他生产条件,也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效率。

前些年,中央提出转变增长方式问题时,有的学者写文章讲:由粗放型方式转向集约型方式,就是由外延型转向内涵型。

可是从实践上看,我国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增加,不仅国家要建设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而且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可见,不能限制外延型企业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我们反对乱铺摊子,乱上项目,要求原有企业挖潜改造、提高效率和效益。

但不能一概反对建立和增加新的项目和企业,即不能一概反对和否定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有的学者之所以对马克思所讲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解读有误,一是由于没有全面把握马克思的两处有关论述,只引证其中一处的论述;二是对所引证的一处论述作了简单的绝对化的理解。

马克思的第一处论述是在《资本论》第二卷阐述资本周转时讲的:“固定资本价值中这个转化为货币的部分,可以用来扩大企业,或改良机器,以提高机器效率,这样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就有了再生产,并且从社会的观点看,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

”[6](p.192)这里讲的是将固定资本的折旧费用于扩大再生产,是从一个企业内部的扩大再生产讲的。

引文中所讲的“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容易简单理解为外延型再生产是指没有生产资料效率提高的扩大。

其实,生产场所扩大并不排斥同时效率的提高。

引文讲的“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这句话自然容易理解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就是生产场所不扩大,只是通过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
规模。

但如果一个企业既不扩大生产场所,也不提高生产资料效率,只靠增加工人来扩大生产,比如将生产一班制改变为两班倒或昼夜三班倒,显然不能将此称作外延型生产,而是可视为没有生产资料效率提高的内涵型扩大。

如果读一下马克思另一处的论述,问题就更清楚了。

关于外延和内涵的含义,马克思还有另一处说明。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的流通》一章中讲:“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之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含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

”[6](p.356)这里讲的外延型和内涵型在考察的角度上与前一段话有所不同。

其一,前一段论述讲的是固定资本的折旧费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其二,是从一个企业内部的进行考察的。

后一段论述是讲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生产规模,是从扩充原有旧工厂的生产规模还是添设新工厂来进行划分的。

可以看出,这里无论讲添设新工厂还是扩充旧工厂,都没有再提生产资料效率提高或者不提高的问题。

可以这样理解:添设新工厂就是外延型扩大,至于是否提高生产资料效率,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同样,将追加资本用于扩充旧工厂,就是内涵型扩大,可以有生产资料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可按原有生产条件扩大生产。

显然可以看出:这种外延型扩大或内涵型扩大,都不能与粗放式或集约式扩大相混同。

如果从本源意义上考察农业的粗放型耕作和集约型耕作,倒是有与外延型与内涵型相重合的情况。

但按目前其内涵已发生变迁和发展了的概念——
—粗放型和集约型来讨论,这对概念已扩展到工业和整个经济部门,已不会与外延型和内涵型相一致了。

粗放型和集约型已成为一种经济的经营方式,与效率和效益的有无和高低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了。

从马克思关于外延与内涵的两处不同的论述来看,可以这样认为,马克思前一处论述,是从微观角度讲一个企业内部通过外延型或内涵型扩大生产规模的。

一个企业如果不扩大生产场所、不增加劳动资料和人力,而将折旧费用于扩大生产,就只有改良机器设备提高其效率,这是内涵型扩大。

如果将折旧费用于扩大场所并增加劳动资料,不管有无机器设备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都是外延型扩大生产。

马克思的后一处关于外延与内涵的论述,是从宏观角度考察的。

把新建和增加新的企业作为外延型扩大,把原企业的积累和追加投入称作内涵型扩大。

这里,不管原有企业有无场所的扩大和机器设备效率的提高,只要同一企业的生产扩大了就是内涵型扩大。

而新增企业,不管有无先进机器设备的利用和效率的提高,都属于外延型扩大。

当前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转变得越全面越彻底越好,但不应简单地说要由外延型全面和完全转向内涵型。

当然,也要强调重在提高现有企业的效率与效益,而不是重在铺新摊子,上新项目,特别要反对低层次重复建设。

但创建和增添新的企业的外延型扩大,则不能一概否定。

新建高新科技产业,是外延型扩大,不能说是粗放型扩大;从经营方式来讲它是集约型方式,是外延型扩大与集约型经营相结合。

如前些年新建上海宝钢,是外延型扩大,但决不能说它是粗放型增长,它的经营方式或增长方式是集约型的。

这样的方式是将外延型扩大与集约型经营与增长内在地结合在一起了。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
登)[N].人民日报,2011-3-6.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
报,2011-3-1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晓凌
Reflections over the All-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Converging Point of Interests”and“Community of Interests”:The construction of an all-dimensional“converging point of interests”and“community of interests”in vari-ous fields and on different levels between China and related countries and areas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of China’s peaceful rising development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21st century.To expand and deepen the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converging point of interests”and the“community of interests”on different levels and fields,we should take the view of an overall situation,follow the practical spirit and be equipped with the political wisdom.Cross-national companies are the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the“converging point of interests”and carrier of constructing the“community of interests”.(ZHENG Bi-jian)
Some Theoretical Yes-or-no Issues Concern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veloping Pattern Changes:To change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oes not mean to negate the task of changing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The former takes the latter as the precondition and contains something more than the latter.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y be organically unified but may also have some contradictions.To change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eans to remov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two and realize unification. The concepts of th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growths vary according to the step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transi-tion from extensive growth to intensive one is indispensable,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planned economy or market economy.In the present,th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growth cannot be understood in a simple way.To initiate hi-tech industries mean an expansion in the extension,but the pattern of management and growth will remain to be intensive.(WEI Xing-hua)
To Understand Correctly Several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Concerning Adhering to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with public-ownership as the mainstream and the concurrent development of multi-ownership econom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economic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socialism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cientific summary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which is determined by our country’s socialist nature and the national situation of the primary stage.As the major innova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guided by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s of the“three-represents”,the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must be correctly understood and adhered to in practice.(LIU Shi-jun QUAN Heng)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Also on the Linking Mecha-nism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theory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practice.It has been a good wish proposed by the western scholars and the utopian socialists without sound basi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Marx and Engels elaborated the scientific idea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With this as the founda-tion,our party created the thought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linkage mechanism with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is being explored and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ZHANG Yong-yue CHEN Cheng-ming)
On the Cours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ts Tendency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The double transition of economy from agriculture to industrial one,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in the past30years has brought forth the cultural and value divers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with the socialist mainstream culture dominated b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the commercial culture centered on the western economic notion and values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entered on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and values as a result.In brief,in the era of the drastic eco-nomic transition,which will goes on,the diversification and converging of culture is inevitable.Now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tendency of globalization is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aspects of economy,politics and culture.Furthermore,with the continual division and enlarged gap between social classes,the cultural diversification and accommodation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a developing direction,while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o stick to the basic notion of Marxism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as the basic value of all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WU Li)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ulture:The development in economy,politics,society and culture is the requirement to realize the overall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In the present stage,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for it provides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politics and society.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awarenes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deve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