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泥塞施工教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掌握注水泥塞工艺原理,现场能够正确进行注 水泥塞操作。
注水泥塞的应用范围 学习目标
目 录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技术要求
注水泥塞各参数的计算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准备工作
1. 施工工具、用具和设备的准备
400型水泥车2台、15 m3计量罐1个、2 m3计量罐1个、1m 钢板尺1个、计算器1个、密度计1个、氯根化验设备1套。
(2)配水泥浆的水和隔离液的水必须与试验用水一致。 (3) 顶替液量必须计量准确,保证油套管水泥浆面平衡。 (4) 候凝时井内必须稳定,油套管液面必须在井口。 (5) 对于高压不稳定井或层间干扰大的井应采取加压候凝,一般 加压3~5 MPa。 (6) 候凝时间按表4-5要求进行,保证水泥塞凝固质量。 油井水泥候凝时间
技术要求
6. 如果地层漏失严重,可根据具体情况,先填砂或 使用堵漏剂进行堵漏。 7. 井筒内的液体要保持中性,矿化度不能太高, 否则将使水泥浆在井筒内速凝或不凝固。 8. 注水泥塞的管柱内壁要清洁,管柱和井口要密 封,保证在液体循环过程中不会“短路”,保证水泥浆 顶替深度的准确及反洗出多余的水泥浆。 9. 计算顶替量必须准确。 10、要有专人指挥,专人计量。
倒灰法打水泥塞
注水泥塞的应用范围 学习目标
目 录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技术要求
注水泥塞各参数的计算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封层 上返
2、堵漏 (堵水)
应用 范围
3、封窜
4、试 油井的 封闭
注水泥塞的应用范围 学习目标
目 录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技术要求
注水泥塞各参数的计算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m钢板尺一把
密度计一个
400 型水泥车2台
15立方米计量罐一个
准备工作
2.编写施工设计
1) 资料收集 (1) 作业井的套管规格、层位、射孔井段、 地层渗透率、温度、压力系数、产液量、液性、 漏失情况。 (2)水泥性能。
2)设计原则
(1) 水泥塞厚度一般应在10m以上。 (2) 被封堵层顶界到水泥塞面的距离必须大 于5m。 (3) 注水泥塞后井筒口袋深度应符合地质要 求。 (4) 用非清水压井注水泥塞时,修井液前后 均必须替入适量清水作隔离液,井深超过3500m的 井必须采用优质性能修井液
2
3
把油井水泥 将水泥摆放 和添加剂按设 在配水泥浆的 计要求用量备 操作台上。 足拉送到井场, 并在现场检查 水泥质量。
5.清水的准备 1 (1) 将清水 拉到井场,并 做氯根化验。
2
(2)将合格 的清水放入 1m3配水泥浆 罐内。 。
6. 井筒及管柱准备
(1) 通井、刮削彻底清除井壁上污物。 (2)若在自喷井注水泥塞施工,施工前 必须用合适的压井液进行压井,达到井筒 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相平衡。 (3) 若井漏失严重,必须采取填砂或 堵漏等工艺封堵漏失层段。 (4) 准确计算、丈量、配好注水泥塞 管柱,并做好记录。
D级 J级
3600~4880
注水泥塞的应用范围 学习目标
目 录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技术要求
注水泥塞各参数的计算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参数计算
淡水水泥浆的配制
(按干水泥100kg,密度ρ=3.15g/㎝3计 算) 水泥浆密 干水泥用 清水用量 水泥浆配制 度 g/㎝3 量 kg L 量V L 1.70 100 65.76 97.57 1.71 100 64.39 96.20
注水泥塞的应用范围 学习目标
目 录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技术要求
注水泥塞各参数的计算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操作步骤
1
将注水 泥塞管柱下 入井内至设 计要求深度, 管柱尾部为 光油管
油层
操作步骤
2 3 4
按设计要求在 循环井内液 连接进、出 2m3罐内配好施 口管线,并试压。 体,检查地面系 统是否工作正常。 工所需的水泥浆。 水泥浆应混合均 匀,不得混入杂 物,密度不得低 于1.85g/cm3。
水泥型号
候凝时间,h 24 48
G级水泥 J级、D级水泥
(7) 水泥塞面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8) 作业后套管无损坏。 (9) 修井液对油层无污染。 (10) 作业前明确分工,组织落实,统一指挥。 (11) 作业提升设备工作正常。 G级 0~2440
1830~3050
基本油井水泥,通过外加剂扩大使用 范围,有中、高抗硫酸盐型。 在中温和中压条件下,有中和高抗硫 酸盐型。 高温高压条件选用,加入缓凝剂,适 应更大深度范围。
技术要求
11、反洗井时, 泵的排量要适当低一些,以 免造成水泥塞位置下移。 12、替、顶、反洗水泥浆过程中,中途不得 随意停泵。 13、在顶替水泥浆中途,若水泥车出现故障, 应立即起出井内油管。
பைடு நூலகம்
技术要求
14、若顶替液将水泥浆顶替到预定位置,在上提油 管时提升系统出现故障,应立即反洗出全部水泥浆。 15、从配水泥浆到反洗井开始所经历的作业时间要 控制在水泥浆稠化时间的50%之内,反洗井中途不得 停泵。
3)注水泥塞设计编写要求 编写内容、格式应符合设计 的要求,详见相关内容中的设计 模式。
3.施工用液准备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备足符合要求的修井 液和清水。 (1) 在15m3储液罐内备足顶替用的修 井液。 (2) 在2m3罐中装入配灰浆用的清水。
4.油井水泥准备
1
施工前要在 实验室,对所 用的油井水泥 及添加剂的性 能进行抽样化 验。
5、 正替设计规定量的水泥浆。 6、 正顶替水泥浆
1)按设计要求,用与修井液相同密度的 液体将水泥浆顶替到预定位置,停泵。 2)卸管线、拆井口。 3)上提油管将深度完成在预计水泥面以 上1~2m的位置。 4)装好井口,上紧顶丝。
7
反洗水泥浆 (1) 接好反洗井管线。 (2)用修井液反洗井,洗出 多余水泥浆。
干水泥用量计算(吨)
干水泥密度 (水泥浆密度 1) 配水泥浆量 干水泥密度 1
干水泥密度为3.15g/cm3
淡水用量(L)
配水泥浆的干水泥袋数x每袋水泥配相应 密度的水泥浆所需淡水体积=淡水用量
顶替液用量的计算
配水泥浆体积 (注水泥管柱深度 ) 油管内容积 套管内容积 油管体积
注水泥塞的操作规程与质量标准 1、 注水泥塞的操作规程 (1) 压井起出井内管柱。
(2) 下管柱预处理:
A、 漏失严重的地层应先堵漏或填砂。 B、 大排量正洗井降温或脱气。 C、 井深超过2000m,被封夹层小于5m的井段需要对管柱 进行磁性定位校正深度。
(3) 注水泥塞施工: A、 按设计要求将管柱完成在注灰深度,座好井口。 B、 连接施工管线,试压25MPa,5min不刺不漏为合格。 C、 按设计要求的密度调配水泥浆。 D、 按设计要求正注入前隔离液,再替水泥浆,然后替 入后隔离液,接着泵入全部顶替液。 E、 上提管柱,将油管完成在设计灰面以上1.0~2.0m, 座好井口,用压井液反洗出多余灰浆。 F、 上提油管100m,装好采油树,向井筒内灌满同性能 的压井液。 G、 关井24~48小时。 H、加深管柱探灰面,反复试探3次,每次加压5~10kN, 确定灰面后,上提管柱20m,装好井口,装上压力表。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50.49 49.51
48.55 47.62 46.71 45.52
82.29 81.31
80.35 79.42 78.51 77.61
1.89 1.90
100 100
44.94 44.09
76.74 75.89
1、水泥浆用量的计算
(注水泥塞管柱深度—预计水泥面深度)×套管内容积
1.72 1.73
1.74
100 100
100
63.05 61.75
60.49
94.86 93.56
92.30
水泥浆密度 g/㎝3
干水泥用量 清水用量 kg L
水泥浆配制量V L
1.75 1.76 1.77
100 100 100
59.26 58.06 56.90
91.07 89.87 88.70
1.78
1.79 1.80 1.81 1.82
100
100 100 100 100
55.76
54.65 53.57 52.52 51.91
87.56
86.46 85.38 84.32 83.29
水泥浆密度 g/㎝3
干水泥用量 kg
清水用量 L
水泥浆配制量V L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I、 用水泥车反洗井后试压,试验压力见表的规定。 套管内注水泥塞试压标准 套管规格, mm <127.0 试验压力, MPa 14.0 12.0 停泵观察时 间,min 30 30 <0.5 允许压力降, MPa
127.0~ 139.7
168.3~ 193.7 >193.7
10.0
8.0
30
30
2、 质量标准 (1) 顶替水泥浆之前,要保证油管和套管液面在井 口。
8
上提油 管将深度完 成在预计水 泥面以上 80~100m的 位置。
9
装好井口采 油树,井筒内灌 满修井液,关井 候凝,时间按设 计要求。
注水泥塞的应用范围 学习目标
目 录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技术要求
注水泥塞各参数的计算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技术要求
1、自喷井注水泥塞前,必须用压井液将井压平衡 后,方可进行注水泥塞施工。 2、注水泥塞管线必须按标准试压,试验压力为 25MPa,5min不刺不漏。 3、注水泥塞管柱必须丈量、计算准确,累计长度 误差小于0.2‰。 4、必须保证油管挂密封盘根完好或采用悬挂式井 口装置。 5、井筒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保持平衡,既不喷, 也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