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 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
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 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
★上行激动系统:
指脑干网状结构向丘脑的上传系统。 如果该系统功能↓
如:应用催眠药、麻醉药 →皮层由兴奋状态→抑制状态。
(五)丘脑的感觉机能
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内、外膝状体。
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
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 射纤维
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 多次换N元 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 ③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 ④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
①引起特定的感觉
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
功 能 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
状态(上行激醒作用)
①三次更换N元
①多次更换N元
特 点 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 ②投射区广泛(非点对点关系)
2.中枢抑制过程的特征
(1)突触后抑制 ① 传入侧支性抑制 ② 回返性抑制
特征:是超极化抑制。
兴奋冲动 抑制性中间N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N元产生IPSP 突触后N元发生抑制
①传入侧支性抑制:
兴奋冲动传入
侧支兴奋
抑制性中间N元

触 后
抑制性中间N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优选第四节神经系统活动 的一般规律
连锁状与环状联系
二、突触的活动规律
(一)突触的分类
1.根据突触形成的部位 轴-胞、轴-树、 轴-轴、树-树突触。
2.根据机能影响 兴奋性、抑制性突触
3.根据传递信息的方式 化学性、电突触。
4.根据结合形式 包围式、依傍式突触。
(二)突触的结构
1. 化学性突触 ① 突触前成分
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
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
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 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 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 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
2.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N、 N中枢、 传出N、
效应器。
3.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
1.中枢兴奋过程的特征 ⑴单向传递 ⑵中枢延搁 ⑶总和: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 ⑷后放: ⑸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对缺氧、CO2↑、 药物敏感
(如pH↑→N元兴奋性↑;士的宁→递质释放↓;咖啡因→递质释放↑)。
⑹易疲劳性
6.反馈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感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




环 境 的 各 种 变 化
感 受 器
换 能 作 用


经 传导路 脑




综 合 产 生 主 观 感 觉
一、感受器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及分类
1.形态学不同可分为: • 特殊感觉、表面或皮肤感觉、深部感觉、内脏感觉 2. 生理功能不同可分为: • 外感受器、距离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内感受器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
2.抑制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
1)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 通透性↑ ——局部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
胆碱类 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Ach)
单胺类
儿茶酚胺 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
吲哚胺 5-羟色氨 (5- HT)
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
肽类
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
脑-肠肽、心房钠尿肽等
嘌呤类 腺苷、ATP
气体
NO、CO
脂类
PG类
递质的共存 神经调质
(压力、化学、机械感受器等) 3. 刺激性质不同: • 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
器、光感受器、声感受器等。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 适宜刺激 2. 感受器的阈值 3. 感受器电位 4. 感觉的编码 5. 感受器的适应 6. 感受器的反馈调节
二、感觉传入通路
(一)外周感觉神经 (二)脊髓的感觉传入通路 (三)头面部的感觉传导途径
兴奋一N元 抑制另一N元
意义:调控其它N元,以便
活动协调同步。
交互抑制
② 回返性抑制:
N元兴奋冲动沿轴突传出
突 触
侧支兴奋 抑制性中间N元

膜 产 生
抑制性中间N元 释放抑制性递质
EPSP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兴奋 效应细胞
原兴奋的 N元抑制
意义:调控N元本身,使其活
动及时终止。
回返性抑制
⑷机制: 先刺激轴2
(四)感觉投射系统
1.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
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 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
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
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
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 组 成 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
轴2兴奋释放递质(GABA)
轴1部分去极化(Cl-电导↑)
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1
轴1产生AP幅度↓
轴1 Ca2+内流量↓
轴1释放递质量↓ 胞3EPSP幅度↓
特征:是去极化抑制。
胞3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 = 胞3抑制
(六)反射活动的协调
1.诱导
交互抑制
2.扩散
3.最后公路原则
4.优势原则
5.大脑皮层的协调作用
递质、受体 ② 突触间隙 ③ 突触后成分
受体、离子通道、水解酶
2. 电突触
结构基础: 缝隙连接
(三)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
1. 兴奋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
突触前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通透性↑——Na+内流 ——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inhibition)
意义: 减少或排除干扰
信息的传入,使感觉 功能更为精细。
(四)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突触延搁 (3)总和作用 (4)易疲劳性 (5)敏感性
(五) 递质与受体
1.神经递质 (neurotransmitter)
分类
家族成员
2. 受体(receptor)
阻断剂( blocker) 激动剂(agonist)
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递质 受 体
拮抗剂
N1
N2
Ach
M
M1 2 (心)
α1 NE (突触α前2 膜)
β1 (心) β2
筒箭毒
六烃季铵 十烃季铵
阿托品
ຫໍສະໝຸດ Baidu
酚妥拉明
苯苄胺 育亨宾碱
心得安
三、反射活动的规律
1.反射
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