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肾活检9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小儿肾活检9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S x c s s we e d a n e she ttsB r s o it d ne rtsi l i a e urhe on r e o y nd n s a d 1 a e wih i a e r i g os d a paii vi us a s ca e ph ii , udng 5 c s sf t rc f m d by bips f i g n c s t nc i i e o a lay r lf rtv o euln ph ii. nd c pilr p o ie aie glm r i e rtsCon l i n c r n o t e e d t ,mos e da no e r o sse t i p y fn i s cuso Ac o dig t s aa h toft ig s swe e c n itntwih b o s dng h i e e a e ,nd ci ia e e i wa tpa allw i ahoog c lca sfc to Dig o e n y ba e n c ii a pp a a ec e d t xc pt5 c s sa lnc ls v rt y sno r le t p t l i a ls i a in. a h i n s so l s d o ln c la e rnc a l a o n mida no e ,xc s rd ly d te t e tRe l i p y ndn r fg e tm po tn ei a os sa d te t e to l m eu a s a e . s ig s se e so ea e r a m n . na o s f igswe eo r a b i i ra c ndig n e n r a m n fg o r lrdie s s Ke ywo d : n lgo e ua ie s ; na i p y; t olgi i g ss r sRe a lm r lrd s a eRe l o s Pa b h o cd a no i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非典型肾炎

非典型肾炎

非典型肾炎医脉通导读非典型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典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GN)伴或不伴肺出血。

病理特点为: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 沿GBM多形线性沉积;光镜检查可见弥漫性新月体/坏死性GN。

《Kidney International》期刊发表的一篇综述对20例非典型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主要内容如下:病理特点光镜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PGN)(图1a,b)是最常见的肾损伤类型(共9例患者),其特点为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白细胞浸润导致管腔堵塞。

3例患者(15%)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图 1b, 2a),其特点为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细胞增生。

6例患者(30%)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PGN),其特点为系膜增生不伴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

2例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见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图1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单形性IgG肾活检结果。

光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伴单核细胞浸润,周围毛细血管堵塞(a,b)。

肾小球基底膜轮廓正常。

轻度间质性炎症 (a PAS染色,放大倍数 _200;b三色染色,放大倍数_400)。

电镜: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变窄,(c,d)。

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伴阶段性缺血性褶皱。

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c 放大倍数_4000;d 放大倍数_10,000)。

免疫荧光:肾小球基底膜和少数远端小管IgG,lambda线性亮染(e)(左上放大倍数 _200,右上,左下,右下放大倍数_400)。

电镜20例患者均未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电子致密物沉积(图1c和2c)。

14例患者(70%)未见肾小球电子致密物沉积。

其余的6例患者(35%)中有 3例患者可见少量系膜和/或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1例患者可见大量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1例患者可见大量膜内电子致密物沉积。

病理学病例分析

病理学病例分析

患者,男,61岁,退休工人。

突然呕血1小时入院。

患者去年7月份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于1小时前进食晚餐后出现恶心,呕出鲜红色血液,量约300ml,无血凝块。

伴头晕、心悸、口干。

入院后又呕鲜血约500ml,头昏、乏力,次晨共解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150g。

患者有乙肝病史多年,确诊“肝硬化”1年余。

入院体检:体温℃,脉率80/min,呼吸22/min,血压105/70mmHg,慢性病容,颈侧见2处蜘蛛痣,巩膜清,有肝掌、腹膨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总蛋白L,白蛋白L,球蛋白L,A/G ,总胆红素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L,肌酐120μmol/L,葡萄糖L。

乙肝标志物测定(ELISA法):HBsAg 阳性、HBcAg阳性、抗HBc阳性。

胃镜:食管中下段静脉中-重度曲张。

B超: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中等量腹水。

腹水常规为漏出液。

腹水病理:未见癌细胞。

住院后因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1、根据提供的病史及检查结果,你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

2、肝硬化的概念,了解发病机制?3、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如何叙述其临床病理联系。

答:1诊断:门脉性肝硬化(晚期)依据:1呕鲜血约500ml: 上消化道出血;2 两处蜘蛛痣,巩膜清:激素代谢障碍;3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肿大和腹水4肝肾功能:总蛋白48.1g/L,白蛋白27.6g/L,球蛋白20.5g/L,A/G ,总胆红素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L,肌酐120μmol/L,葡萄糖L:物质代谢障碍;5乙肝标志物测定(ELISA法):HBsAg阳性、HBcAg阳性、抗HBc阳性:大三阳;6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肝硬化失代偿期;7未见癌细胞:排除肝癌2肝硬化:指由于反复交替发生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而导致的肝结构改建,肝变形、变硬。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特征和诊断方法研究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特征和诊断方法研究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特征和诊断方法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特征以及临床诊断方法。

方法:选取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2014年3月-2015年3月),对这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诊断特征以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临床、影像以及病理学诊断的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结论:为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将临床、影像、病理学结合进行诊断,以此提高患者的确诊率。

关键词: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临床;影像;病理学;诊断骨肉瘤是青少年常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是特殊类型的骨肉瘤,其临床、影像、病理学的诊断特征与其他类型的骨肉瘤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与动脉瘤骨囊肿的临床特点比较相似[2],因此,为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诊断时,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本文主要对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学诊断特点做分析,详情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20例(2014年3月-2015年3月),这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年龄在10岁-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58±2.14)岁,其中女性患者占40%(8例),男性患者占60%(12例)。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患处存在压痛、肿胀等,所有患者的患处均不存在浅静脉曲张。

1.2 方法这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均给予X线、MR检查,其中2例患者给予CT检查。

使用MR扫描仪对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的全身进行扫描,主要包括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平扫T2WI、T1WI,如有必要,可加用T2WI脂肪抑制序列。

为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实施增强扫描时,可为患者静脉滴注对比剂(Gd-DTPA),按照患者的体重给予患者对比剂的剂量(每千克0.1mmol)[3]。

通过螺旋CT扫描仪为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实施常规的平扫,将扫描的冠状面以及横断面的图像进行重组,CT扫描层厚为3毫米-5毫米,摄取的图像主要为软组织窗以及骨窗。

肾活检50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肾活检50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ABS TRACT:Ob j e c t i v e T o s u mma r i z e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k i d n e y b i o p s y t y p e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 a n d
l a b o r a t o r y e x a mi n a t i o n . p r o v i d e t h e b a s i s f o r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 Me t h o d 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2 0 0 5
Cl i ni c a l a na l ys i s of 5 0 c a s e s wi t h r e n a l bi o p s y pa t ho l og y
Z h a n g J i a n ,C a p Me i — l i n g ,Ha p J i n g - j i n g ( P a t h o l o g yDe p a r t me n t o fWu h a i P e o p l e s ' Ho s p i t a l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Wu b a i ,O l 6 O O O )
t o 2 0 1 1 5 0 c a s e s o f r e n a l b i o p s y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l i n i c a l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a t a . 1 a b o r a t o y r e x a mi n a t i o n . c o mp a r i s o n a n a l y s i s . Re s u l t s t h e p a t i e n t s a g e d 1 5 — 6 4 y e a r s o l d . a v e r a g e a g e i s 3 9 . 5 y e a r s o l d . i n c l u d i n g 1 2 c a s e s o f mi l d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g l o m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3 c a s e s o f mi l d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3 c a s e s o f f o c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s c l e r o s i n g g l o m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2 c a s e s e n d o c a p i l l a r y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g l o m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2 c a s e s wi t h 1 me mb r a n o u s n e p h r o p a t h y , 2 c a s e s o f p u r p l e p a t c h n e p h r i t i s s e c o n d a r y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 mo d e r a t e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g l o m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mo d e r a t e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s e v e r e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wi t h i s c h e mi c h a r d e n i n g . s e v e r e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wi t h r e n a l a r t e r i o l a r s c l e r o s i s . g l o me r u l a r mi n o r l e s i o n 。 oc f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诡 s c l e r o s i n g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wi t h

病理病例分析题

病理病例分析题

尸体解剖xx死因-病例分析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分析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

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

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萎缩-病例分析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参考答案:1. 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Castleman病1例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Castleman病1例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Castleman病1例蒋明远;张玄子;刘永冬;邹海涛;杨国锋;钱朝庆;李颖【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4【总页数】2页(P572-573)【关键词】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astleman病;淋巴瘤【作者】蒋明远;张玄子;刘永冬;邹海涛;杨国锋;钱朝庆;李颖【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3+11 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因“发现淋巴结肿大5年,蛋白尿1年,水肿2个月”入院。

5年前患者无意间触及肿大腋窝淋巴结,1年前发现小便泡沫增多,就诊于当地医院,查24h尿蛋白:1.91g/24h,肾活检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给予“甲泼尼龙40mg/d,逐渐减至20mg/d”维持、“环磷酰胺累积剂量6.8g”治疗。

2个月来患者诉乏力,伴双下肢水肿。

入院查体:双侧颈部、腋窝、左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者位于腋窝处(见图1),约5cm×6cm大小,质软,无触痛,与周围皮肤无粘连。

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肝功:ALB 32.3g/L,余正常;肾功:BUN 15.69mmol/L,CREA 129μmol/L;24h尿蛋白:0.45g/24h;腹部彩超:(1)肝大、脾大声像;(2)腹腔少量积液声像;多次复查胸水常规及生化检查:漏出液,未发现癌性细胞;CT及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均提示双侧颈部、腋窝及左侧腹股沟多发增大淋巴结;肾活检提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见图2);淋巴结(右颈、左侧腹股沟)活检示:Castleman病,浆细胞型(见图3)。

临床生理学内分泌案例分析

临床生理学内分泌案例分析
内分泌案例分析
2021/5/27
1
内分泌病例
患者女性,48岁。因腰下部疼痛就诊,患者自述情绪越来越不稳定, 时而高兴时而抑郁,睡眠也不规律,以前正常的月经周期也变为每4~ 6个月才来1次,前3年体重增加了50磅,而且伴有肌无力和易挫伤等倾 向。体格检查显示锁骨以上及面部和躯干脂肪组织丰富,四肢末端却 瘦小而且伴有肌肉萎缩,皮肤细薄并且有较多淤伤,腹部有紫色淤痕, 上唇和皮肤毛发过度生长,神经检查显示邻近肌群反应减弱但是深部 肌腱反射正常,血压164/102mmHg,脉搏76次/min,X线显示第3腰椎 压缩性骨折伴有脊柱骨质疏松,化验检查显示空腹血糖108mm/dl,电 解质检查显示碳酸氢盐水平轻度升高和钾盐水平轻度降低,白细胞计 数16,000/L,92%为中性粒细胞,2%为淋巴细胞。
9.为什么患者血细胞中中性粒细胞过多而淋巴细胞减少?
糖皮质激素影响血液与造血系统: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 加,血小板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
7.精神症状
多数患者有精神症状,但一般较轻,表现为欣快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少数患者会出现类似躁 狂、抑郁或精神分裂症样的表现。
2021/5/27
8
8.易有感染
库欣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易有各种感染,如皮肤毛囊炎、牙周炎、泌 尿系感染、甲癣及体癣等等。原有的已经稳定的结核病灶有可能活动。同时感染 不易控制,可发展为败血症和毒血症。
对胃肠道的影响
GC可促进胃腺分泌盐 酸和胃蛋白酶原,也 可增高胃腺细胞对迷 走神经与促胃液素的 反应性,故长期大量 应用GC易诱发或加重 消化性溃疡
调节水盐代谢
GC有一定的促进肾远曲 小管和集合管的保 Na' 排K作用,另一方面cCc 能降低人球小动脉的血 流阻力,增加肾血浆流 量和肾小球进过率,还 能抑制血管升压素的分 泌,因而有利于肾排水

(完整版)病理病例分析

(完整版)病理病例分析

心血管系统病例解析一男,53 岁。

因心前区难过 6 年,加重伴呼吸困难 10 小时住院。

住院前 6 年感心前区难过,多于劳累、饭后发生,每次连续 3~5 分钟,休息后缓解。

住院前2 月,痛渐频频,且休息时也发生,住院前 10 小时,于睡眠中突感心前区剧痛,并向左肩部、臂部放射,且伴大汗、呼吸困难,咳出少许粉红色泡沫状痰液,急诊住院。

体格检查:体温℃,心率 130 次/min ,血压 80/40mmHg 。

呼吸急促,口唇及指甲发绀,不断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液,皮肤湿冷,颈静脉稍充盈,双肺底部可闻有湿鸣,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

住院后经治疗无好转,于次日死亡。

解析谈论:1.本病例的主要疾病是什么?死因是什么?2. 患者临床病症及体征的病理改变基础是什么?参照答案:一、病理解剖诊断(一)动脉粥样硬化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功能衰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 II~ IV 度狭窄2.心肌梗死贫血性3.心源性肝硬化4.四肢水肿5.主动脉粥样硬化伴钙化、出血及腹主动脉粥样溃疡形成。

(二)双肺曲菌感染小脓肿形成,左胸腔积液。

二、死因:冠芥蒂、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

病例解析二患者,男,45 岁,干部。

2 年前出现头痛头晕,健忘等病症,血压 150/95mmHg 服用降压药后自觉上述病症缓解, 2 天前出现激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急性病容、血压 140/90mmHg, 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尿蛋白〔+〕。

解析谈论:1、做出病理诊断及依照?2、解析各种病变的关系?3、试讲解临床主要病症和体征?参照答案:1.原发性高血压 (缓进型),右侧脑桥出血。

依照 :高血压病史,激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及右侧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血压 140/90mmHh, 双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尿蛋白 (+)。

2.高血压--心脏肥大--心里衰竭 ;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3.颅内压高升一 >激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 ;右脑桥出血一 >右侧面神经麻痹及左侧上下肢瘫痪 ; 心功能不全一 >双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 ;肾功能不全 (肾动脉硬化严重时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 )一>尿蛋白(+)病例解析三 ----综合病例解析死者,男, 57 岁。

体表血管脂肪瘤手术治疗论文

体表血管脂肪瘤手术治疗论文

体表血管脂肪瘤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体表血管脂肪瘤的诊断及其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体表血管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和手术治疗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结果:所有20例体表脂肪瘤患者均对术后效果感到满意。

术后无积液、无感染、无切口瘢痕等任何并发症出现, 术区包块消失, 皮肤表面平整、光滑、柔软。

结论:体表血管脂肪瘤手术治疗效果好,预后良好,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血管脂肪瘤;手术;探讨【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26-01血管脂肪瘤又名血管性脂肪瘤、毛细血管扩张性脂肪瘤或者血管纤维脂肪瘤,是指脂肪细胞和薄壁小细胞交织在一起构成的皮下结节,小血管内带有纤维素血栓,是一种体表常见的良性病变。

我院之前收治的20例体表血管脂肪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疗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计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

年龄23-60岁,平均42岁。

其中单发者12例,多发者8例;涉及面颊部、颈后、肩胛部、上臂、前臂、腰部、臀部、大腿等8个部位,大小不等,长径约1.0-13.0cm。

1.2 麻醉选择:根据肿瘤的部位,估计可能浸润的深度、面积大小决定麻醉方式,颜面或躯干多选用局部浸润麻醉或静脉麻醉,而四肢则选用臂丛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1.3 临床分型:根据形状,血管脂肪瘤可分为:①结节状:直径在0.5-3.5cm时,呈现圆形或者分叶状,边界清楚,稍可移动,表面的皮色正常,质地柔软或者坚韧,有弹性;②斑块状:呈现扁平分叶状,边界不太清楚,不易移动,质地比较硬;③条索状:此种类型比较少见;④弥漫浸润型:此种类型更加少见,仔细触诊可发现有浸润性的斑块[1]。

1.4 病理特征:血管脂肪瘤不同于普通的脂肪瘤,脂肪瘤瘤体内并无明显的血管增生,没有纤维蛋白性的血栓,而血管瘤主要是血管性增生,而无脂肪增生。

病理病例分析实验报告(3篇)

病理病例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分析病理病例,了解疾病的病理特征,提高病理诊断能力。

二、实验材料1. 病理切片: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肉芽组织、慢性肺淤血、混合血栓、肾贫血性梗死、纤维素性心包炎等病理切片。

2. 显微镜:用于观察病理切片。

3. 病理学教材、图谱:用于对照学习。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切片:观察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肝小叶的中央带和中间带改变较明显。

病变严重时空泡增大,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

2. 观察肉芽组织切片:观察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大量炎细胞组成。

表浅部新生毛细血管的方向大致与肉芽的表面垂直;间质疏松水肿,有较多炎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此外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纤维母细胞体积大,形态不规则,常为有突起的星形或梭形,胞浆丰富略呈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疏松,染色浅,核仁明显。

3. 观察慢性肺淤血切片:观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致使肺泡壁增厚。

肺泡腔可见较多巨噬细胞和心力衰竭细胞,后者胞浆内含多量棕色颗粒。

部分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及淡粉色的蛋白质水肿液。

4. 观察混合血栓切片:观察闭塞静脉内可见粉染带状、条索状或块状的血小板梁,有分枝相互连接,其间有粉染丝状纤维素网,网眼内可见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

血栓周边可见肉芽组织长入。

5. 观察肾贫血性梗死切片:观察梗死区为淡粉色,无细胞核结构,但仍可见肾组织结构轮廓。

梗死区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

6. 观察纤维素性心包炎切片:观察心包表面为纤维素渗出,纤维素为粉染颗粒状无结构物质,呈网状分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肝细胞脂肪变性:切片中可见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肝小叶的中央带和中间带改变较明显。

病变严重时空泡增大,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

这表明患者可能患有脂肪肝。

2. 肉芽组织:切片中可见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大量炎细胞组成。

卡瑞利珠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卡瑞利珠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体质量67 kg,乙肝病史30余年。

2020年4月因肝癌转移行肿瘤切除手术,术后1个月开始口服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12 mg,qd,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因胃肠道反应不耐受,自行将剂量调整为8 mg,qd。

2020年6月29日患者治疗方案调整为仑伐替尼联合卡瑞利珠(200 mg+5%葡萄糖100 mL,q 2 w,ivgtt,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治疗,滴注时间为30 ~ 60 min。

自卡瑞利珠首次治疗后约12 d患者双脚及脚踝逐渐出现散在点状鲜红色圆形丘疹,数量逐渐增多,后范围逐渐扩大至腰背部。

经皮肤科会诊,诊断为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未给予特殊处理,建议患者避免抓挠或摩擦,并进行药学监护,治疗期间未出现出血及破溃。

患者怀疑为仑伐替尼所致,遂自行停用,丘疹范围进一步扩大,患者自述咽部疼痛,口咽部黏膜出现红色斑点。

经药师教育劝导,患者恢复口服仑伐替尼(12 mg,qd),约10余天后患者皮疹明显好转。

卡瑞利珠第二次治疗后约10 d患者双脚再次出现点状鲜红色圆形丘疹,较第一次有所减轻,身体其他部位未见皮疹。

未给予特殊处置,于5 d后皮疹完全消失。

期间一直未停用仑伐替尼。

此后应用卡瑞利珠未再出现RCCEP,患者病情缓解,予以出院。

卡瑞利珠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于 玲1,刘 哲2,刘行梅1,王冬雪1,肖 芳1(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吉林长春 130041;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吉林长春 130041)[摘要] 1例55岁男性患者,因肝癌晚期伴腹腔转移,术后口服仑伐替尼(12 mg,qd),1个月后抗癌方案调整为仑伐替尼联合卡瑞利珠(200 mg,q 2 w,ivgtt),卡瑞利珠首次治疗后12 d,患者双脚及脚踝出现点状鲜红色圆形丘疹,诊断为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遂自行停用仑伐替尼,后范围进一步扩大至腰背部及口咽部黏膜,经药师劝导,患者恢复口服仑伐替尼(12 mg,qd),约10 d后RCCEP症状明显好转。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C3肾小球病?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C3肾小球病?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C3肾小球病?
马放;占永立;张改华;李深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年(卷),期】2018(019)005
【摘要】病例王某某,男,33岁,主因“反复蛋白尿4年,血肌酐持续升高半年”,2017年5月4日再次收住入院。

【总页数】2页(P456-457)
【作者】马放;占永立;张改华;李深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小儿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3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J], 陈光磊;周柱亮;潘涛;李长春;贺发贵;马路
2.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在IgA肾病中的研究现状 [J], 杨宏宇;吕继成;张宏
3.小儿毛细血管内增生性IgA肾病的临床与牛津病理分型特点分析 [J], 刘扬;陈光磊;李长春
4.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病变临床病理分析 [J], 关爽; 孙海峰; 刘树军; 穆兴国
5.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J], 胡章学;钟慧;张秀辉;米绪华;陶冶;付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卡瑞利珠单抗引起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的病例分析

1例卡瑞利珠单抗引起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的病例分析

1例卡瑞利珠单抗引起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的病例分析近年来,采用新型免疫方法和药物,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时代,但是同时也带来诸多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问题。

与既往的化疗、靶向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多有不同,需要高度重视,积极防治。

1病史简介患者女性,69岁,身高155cm,体重55kg,因“食管癌10+月,放化疗后6+月”入院。

1.1现病史10+月前(2020-07-01)患者因“吞咽梗阻6+月、加重2个月”至我院就诊,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

于2020-07-09、2020-07-30行TP方案化疗2周期,2020-08-24至2020-09-30行放疗28次,放疗计划:GTV 56Gy/28F,CTV/PTV 50. 40Gy/28F.于2020-9-01行第一次顺铂60mg同步化疗,化疗后患者恶心、呕吐明显,食欲差,出现III度骨髓抑制,后未行同步化疗。

2020-10-27、2020-12-02行2个周期TP方案化疗。

2021-02患者出现咽部异物感、吞咽稍梗阻,未予以相关处理,后症状逐渐加重,患者遂于我院就诊,完善胃镜检查,活检示:<食管>送检组织中散在重度异性鳞状细胞癌巢,考虑鳞癌。

2021-3-18至2021-05-13规律行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200mg免疫治疗,现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

1.2既往史1+年前(2019-12),患者于外院完善OGTT实验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以阿卡波糖50mg三餐前口服降糖,空腹血糖约在7mmol/L左右。

化疗期间测空腹血糖升高,加用二甲双胍0.85mg,bid(早、晚餐后即服)降糖治疗,后患者自行停用二甲双胍降糖,服用阿卡波糖口服降糖治疗,现血糖控制可。

否认其他药物、食物过敏史。

1.3入院体检T:36.5℃,P:78次/分;R:20次/分;BP:118/74mmHg。

1.4入院诊断1.食管上段鳞癌放化疗后及免疫治疗后;2.2型糖尿病。

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分析10例

血管球瘤临床病理分析10例

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分析10例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59摘要目的:血管球瘤内有多数厚壁的血管或多量毛细血管,其外为多层血管球瘤细胞所围绕,其形态大小较一致。

但恶性血管球瘤的主要特征是浸润转移而不是异型性。

血管球瘤几乎均为良性,恶性血管球瘤罕见。

手术在止血带下进行,在手术放大镜下操作。

本瘤位于皮肤,须与汗腺的小汗腺末端汗管瘤鉴别,少数发生在手足以外部位的血管球瘤,要与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

血管外皮细胞瘤细胞不如血管球瘤一致,细胞境界不清,排列不规则,血管的形态奇异,如树枝状或鹿角状。

关键词血管球瘤诊断鉴别abstract glomus tumors are most thick walled vessels or large quantities of capillaries,which is a multilayer glomus tumor cells are around,the size of its shape is consistent.but malignant glomus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s the main feature of instead of atypia.glomus tumors are almost as benign,malignant glomus tumor is rare.operation was performed under tourniquet,in operation under magnifying glass operation.the tumor located in the skin,with sweat eccrine acrospiroma differential end,a few occur in the hand and foot outside the area of glomus tumor with cavernous hemangioma,phase identification.hemangiopericytoma cells asglomus tumor cell line,ambiguous realm,irregularly arranged,vascular morphology of singular,such as dendrimers or staghorn.key words glomus tumor;diagnosis;differentiate血管球瘤(glomus tumor)又称为血管球血管瘤(glomangioma),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位,但以四肢,特别是手指、足趾末节多见。

卡瑞利珠单抗诱导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肝癌肿瘤应答相关性研究

卡瑞利珠单抗诱导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肝癌肿瘤应答相关性研究

卡瑞利珠单抗诱导的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肝癌肿瘤应答相关性研究光琴;刘开才;卢今【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22(25)9【摘要】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所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RCCEP)与肿瘤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后RCCEP的发生率、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价值。

结果在随访18个月的时间内,70例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有52例(74.3%)出现RCCEP。

RCCEP 发生在皮肤表面,主要发生在头、脸和躯干。

根据形态学特征,RCCEP可分为“红痣样”、“珍珠样”、“桑椹样”、“斑片状”和“肿瘤样”5种类型。

RCCEP病理显示真皮毛细血管内皮增生和毛细血管增生。

RCCEP的发生率与较高的客观缓解率(OR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36.5%vs.11.1%,P=0.042)。

结论RCCEP发生在皮肤表面,是皮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免疫反应。

RCCEP的发生与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卡瑞利珠单抗的肿瘤反应呈正相关。

【总页数】5页(P798-802)【作者】光琴;刘开才;卢今【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药剂科;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六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临床诊治专家共识2.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3.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4.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1例分析5.沙利度胺预防及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91例临床与疗效

成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91例临床与疗效
以儿童为常见 , 成人较少见。现将我科 18 93年 3月 ~20 09年


8月经 肾穿刺确诊 的成人 E P N9 例进行 临床 与疗效分析 。 n G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临床 表 现 急 性 肾 炎综 合 征 5 9例 ( 4 8 、 S型 6 . %) N
2 (0 8 ) 隐匿性肾炎型 4例 ( . % ) 8例 3 . % 、 44 。
E R ) 例 1 1 。其 中急性肾炎综合征完全缓 尼松 内服 。( ) 5 中药治疗 : 急性 肾炎综合 征型用 急性 肾炎合 剂 终末期肾病( S D 1 ( . % )
5 9 .%) 好转 3 ( . %) 进入 E R 例 51 , S D 1例 ( . %) 17 ; ( 花、 银 连翘 、 蒲公 英 、 丁 、 地 野菊 花 、 牛蒡 子 、 韦 、 石 小蓟 、 白茅 解 5 例 (32 , S型完 全缓解 2 2例 ( 86 ) 好转 6例 ( 14 ) 7 .% , 2 . % 。隐匿性 肾 根、 土大黄、 牛膝 、 陈皮 ) S 。N 型水肿期呈 脾肾 阳虚 时用 温 肾健 N 10 0 。 脾利湿 ( 附子 、 熟 干姜 、 黄芪、 茯苓 、 泽泻 、 白术 、 炒 山药 、 大腹 皮 、 炎型 4例均完全缓解( 0 . % ) 车前子 、 陈皮 ) 水肿消失后呈气阴两虚时用益气滋 阴以参芪地 , 黄芪、 白术 、 贞子、 炒 女 旱莲草 、 石韦 、 白花蛇舌草 、 甘草、 陈皮 ) , E P N病理呈急性期 7 nG 7例完 全缓解 6 7例( 7 O , 8 . %) 好转 1.% , S D1 13 , 4例均完全缓解。 黄 汤加 减 , 呈阴虚湿热 时用滋 阴清热 ( 生地 、 知母 、 白芍 、 当归 、 9例( 17 )进入 E R 例 (.% )吸收期 1

儿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儿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注: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弥漫增生,球内炎性细胞浸润(PAS×400);B:免疫荧光ISA4+弥漫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19A×400)图lDEP.HSPN患儿肾组织病理3.DEP—HSPN的治疗及预后:随访末8例患儿中6例患儿尿蛋白转阴,2例患儿仍有轻度蛋白尿,7例患儿仍有镜下血尿。

所有患儿肾功能、Alb、Cho均恢复正常。

见表4。

4.同病理分级的DEP.HSPN与非DEP.HSPN患儿比较:48例非DEP.HSPN患儿中病理为Ⅲ级病变者共39例。

与这39例患儿比较,DEP.HSPN患儿病程较短,临床多见肉眼血尿,24h尿蛋白量高,更多呈肾炎性肾病表现。

病理上,DEP—HSPN患儿系膜增生及内皮细胞增生明显,肾小表38例DEP.HSPN患儿的肾组织病理·419·球毛细血管袢坏死较常见。

两组年龄、性别、血压、症状(腹痛、关节肿痛)、肾功能、血清IgA、抗O、新月体及肾小球硬化比例、肾小管和肾间质病变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预后方面,8例DEP.HSPN患儿平均随防(7.00_+2.20)月,l例临床痊愈,7例轻微尿检异常;而39例非DEP.HSPN患儿平均随防(7。

27±2.40)月,22例临床痊愈,17例轻微尿检异常。

两组随防末24h尿蛋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及肾功能均正常,但DEP.HSPN患儿更多遗留持续性镜下血尿。

见表5。

5.肾病水平蛋白尿的DEP.HSPN与非DEP.HSPN患儿临床、病理和预后比较:8例DEP.HSPN患儿中,7例为肾病水平蛋白尿。

48例非DEP—HSPN患儿中,27例为肾病水平蛋白尿,而这27例患儿中,病理为Ⅱ级者l例,Ⅲ级者18例,Ⅳ级8例。

与这27例非DEP.HSPN患儿比较,DEP.HSPN患儿24h尿蛋白量更高,但新月体比例较低。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症状、肉眼血尿比例、临床分型、肾功能、血清IgA、Alb、Cho、抗O、系膜增生程度、肾小球硬化及毛细血表48例DEP.HSPN患儿随访末资料管袢坏死的比例、小管间质病变损伤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目的 : 观察以肾小球毛细血管 内增生为主患者的 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方法 :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 内收 治 年
的2 0例毛细血 管内增生为主患者的临床表现、 中医证候特征 、 肾脏病理特点及 随访 结果等。结果 :0例 患者 中, 2 临床表现为
急性肾炎综合征 2例(0 0 、 1 .%)慢性 肾炎综合征 1 50 、 例( .%)肾病综合征 1 7例(50 ; 8 .%) 中医证型 中, 气阴两虚证 占6 .%、 0O 湿 热证 占 7 . %、 5 5 血瘀证 占 5 .%。肾脏病理诊断为毛细血管 内增生性 IA 肾病 6例 (0 0 、 05 g 3 . %) 毛细血 管 内增生性非 lA 系 e
胞增生外, 常合 并基底膜增厚及 新月体形成 ; 不同病 因毛细血管 内增生 患者预后 差别较 大 , 急性 链球茵感 染后 肾炎大 多预 如 后 良好 、 毛细血 管内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肾小球毛 细血管 内皮病大部 分能完全或部分缓 解 , 而毛 细血管 内增生性 IA肾病及 g
毛 细 血 管 内增 生性 非 IA 系膜 增 生性 肾 炎 治疗 反 应较 差 。 g
1 病例纳入标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完整 的临床与 肾脏 组织病 理学资 中医辨证论治等 , 随访 1 ~5年 。
料( 包括光镜、 免疫荧 光及 电镜 ) ( ) ;2 肾脏病理 改变以毛细血管
. / , 5gL 2 部分缓解 : 治疗 后尿蛋 白下 内增生为主( 包括急性链球 菌感染 后 肾炎 、 毛细 血管 内增 生性 0 3g d血清 白蛋 白>3 / 。( ) 0 且为 0 3 3 5g d 血清 白蛋 白 >3 / . - . / , 5gL。( ) 3 未缓 IA肾病、 g 毛细血管 内增 生性非 IA 系膜增生 性 肾炎 、 细血 降 >5 % , g 毛 治疗后未达上述指标。 管 内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 肾小球毛 细血管 内皮病 ) ( ) ;3 根据不 解 : 同病 因进行较为规范合理的治疗 , 并随访观察 1 以上。 年 2 一般资料 院行 肾活检 、 出院后 门诊 随诊的患者 2 , 7例 , 1 , 0例 男 女 3例 年龄 1 ~7 , 3岁 0岁 平均 3 . 0 0岁。 8 统计学方法 对患者 的临床表现 、 中医证候特征 、 肾脏 20 0 4年 6月 ~20 0 9年 5月我 院肾病科住 病理特点 、 治疗方法及随访 结果 等进行综合分析。

9 4 ・ 1
中国中西医结合 肾病杂志 2 1 年 l 月第 1 卷第 1 期 00 O 1 0
c I WN, c br 0 OV 1 1N .0 J T O t e 2 1 , l 1 , o 1 o 0 .
2 O例 毛细 血管 内增 生患 者 临床 与病理 分 析
李燕敏① 占永立① 王 丽① 韩 东彦① 饶 向荣① △
膜 增 生 性 肾 炎 5例 (5 O )毛 细血 管 内增 生 性狼 疮 性 肾 炎 5例 (5 0 、 性 链 球 茵感 染后 肾 炎 2例 (0 0 ) 肾 小球 毛 2 .% 、 2 . %) 急 1 .% 、
细血管 内皮病 2例(0 0 , 1 . %) 除肾小球毛细血管 内皮增 生外, 有 系膜增 生 2 伴 0例( 0 %) 基底膜增厚 8例 (0 0 、 月体 10 、 4 .%)新
结 果
1 临床 表现 急 性肾炎综合 征 2例 (0 0 、 1 . %)慢性 肾炎 3 主要检查指标 尿常规及沉渣、4h尿蛋 白定 量 , 2 血浆 50 、 7例 ( 5 0 。 肾功 能: 8 . %) 总蛋 白、 白蛋 白、 肌酐及 肾小球 滤过率 , 血 血清 I 、g IM、 综合 征 1例 ( . %) 肾病 综 合 征 1 A e IG、g C 期 ( F KD 1 G R>9 ・ n 1 17 - ) 0mlmi_ ・ .3I 2 2例 (0 0 、 K n 1 . %)C D 补体 C 、 4抗核抗 体 、 中性 粒细胞 浆抗 体 , 电图 、 3C 、 抗 心 肾脏 B 2期( F 6 ~8 ・ n l 1 7 2 8例 (0 0 、 K G R 0 9ml mi_ ・ . 3m- ) 4 . %) C D 超等 。 . 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u ( ) 1 本虚证包括肺 肾气虚 、 肾 3期( F 0 9 mlmi _ ・ .3 II ) J 脾 G R 3 ~5 ・ n 1 1 7 r 2 9例 ( 5 0 , K t 4 . %) C D
形成 1 例 (0 0 ; 2 6 . %)按照个体化 治疗原则 并随访 1 以上 , 年 完全缓 解 5例 ( 5 0 、 2 . %) 部分 缓解 8例 (0 0 、 4 . %) 未缓 解 7例
(5 0 。结论 : 3 . %) 毛细血管内增 生患者临床以 肾病 综合征 多见 , 中医证型 以气阴两虚、 挟湿挟瘀 为主; 肾小球 内皮及 系膜 细 除
( 关键词) 毛细血管 内增生
慢性
病因
毛细血管 内增生作为一种较为常见 的病理现象 , 可见于多 变( ~3分 ) 0 。 5 2 肾脏病理损伤积分分组_ ( ) . 2 1 总积分分组 : J 根据 肾 种肾小球疾病。虽然此类患者肾脏病理改变相似 , 但病 因不 同, 治疗反应及预后相差甚远。现将我 院近 5 来收治 的 2 年 0例 以 小球 、 肾小管 间质 及 肾血管 的 总积分 情况 分为 4组 : A组 ( < 毛细血管内增生为主患者 的临床病理 资料进行 综合分析 并报 5 )B组 ( ~9分 )C组 (0 4 )D组 ( 5 ) 分 、 6 、 1 ~1 分 、 >1 分 。
告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6 治疗方法 根据病 因、 临床表现 、 肾脏病理结果等制定 个体化治疗 方案 , 包括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 ( E )血 管 AC I 、 紧张素转换 酶受体 拮抗剂 ( R 、 皮质激 素、 A B)糖 免疫 抑制剂及
7 疗效评定 标 准 ( ) 全缓 解 : 1完 治疗 后尿蛋 白定 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