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于先民的亲迎礼于黄昏时进行,此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之意,讲究天人合一的华夏先民选择了这么一个微妙的时刻,巧妙地诠释了婚义,同时也给这个仪式带上了神圣虔敬的情愫。
后来,当“昏”字加上了“女”字偏旁写作“婚礼”的时候,亲迎不再限于静谧的黄昏了,当然这一仪式的神圣意识也逐渐淡去。
昏礼属于嘉礼之一,嘉礼以亲万民。
周制昏礼是后世婚礼的范本,后世的婚礼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交流中有所发展,也融合了不少新的习俗,不过从纳采至亲迎、合卺而入洞房,即使内涵风韵数易其容,但基本仪制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
《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
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
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
婚前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婚前礼
传统婚俗之看亲篇: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
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
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
雅称“相亲”。
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
“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
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
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
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
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
传统婚俗之过礼篇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
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
“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
“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
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或女方)不能由男方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的东西若干。
.
给多少算多少。
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
传统婚俗之说媒篇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
这种说合,就叫“说媒”。
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
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正婚礼传统婚俗之婚礼篇
1. 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
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抬床的人。
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
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5. 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和象征。
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
嫁妆险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
当然各地的风俗语和讲究都不一样。
6. 上头:男女双方都要旱灾行的婚前仪式。
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7. 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
婚礼前准备:
一、祭拜: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基本流程:
花轿: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
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
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美满幸福。
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生活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
结婚典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传统中式婚礼用品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的婚礼物品来装饰。
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
这些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一些传统婚礼元素: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
旗锣伞扇:位于迎亲队伍中、花轿之前,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
鞭炮: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
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长久之意。
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平安”同音,取其“安”“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
马鞍:“鞍”与。
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称心如意”红红火火。
秤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内。
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各种有趣的结婚风俗习惯:
结婚风俗习惯之新人同喝同心酒
中国独龙族青年男女相爱之后,便赠物订婚。
在喝过同心酒后,才算正式结婚。
在结婚仪式上,双方父母都要介绍自己孩子情况,并勉励新郎新娘婚后要互相关心,勤俭持家,和睦相处,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然后递给新郎新娘一碗米酒。
新郎新娘接过酒后,当着来宾向父母表示﹕一定遵从父母教诲,互相尊重,互相爱护。
尔后两人箍紧肩膀,脸腮相贴,捧起酒碗,同饮而乾。
喝过这同心酒,就表明两人今后将同心协力,相亲相爱了。
结婚风俗习惯之新娘子绝食
中国彝族姑娘有在结婚前绝食习俗。
据说,这种绝食之风来源於一个故事。
在遥远古代,有个姑娘出嫁到远方。
行至半路,她要解大小便,不幸被藏在林中一只老虎吃掉了。
老虎吃了新娘之后,变成新娘样子。
后来,新郎妹妹在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告诉了哥哥。
哥哥从山上砍了许多竹子,编成了篱笆,把屋子围往,就藉口出去请人修盖屋顶,把虎妻关在里面。
但等新郎回来后,篱笆被拆除了,妹妹也被虎妻吃掉了。
后来,新郎用计把虎妻用酒灌醉,绑在木桩上放火烧死了。
这个故事显然是用来告诫新娘,婚前要杂空,不然,就会有灾祸临头。
在结婚前十天,新娘就开始绝食。
如果口乾,就含一口水嗽口,再吐出来。
这种绝食,彝人称之为杂空。
哪位姑娘杂空时间越长、越彻底,就显得新娘越坚强、越有毅力、越懂礼节,就会受到社会舆论赞颂。
其实,新娘绝食目主要是避免结婚去新郎家路上和到新郎家三天中解大小便。
因为这被认为是伤风败俗,很不光彩事,会受到众人取笑。
结婚风俗习惯之婚前实习
中国台湾省阿美人把婚姻看得特别着重,他们在女子出嫁之前必须先到男方家实习,男方家认为满意后,女子方能与男子成妾习俗。
阿美人认为,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女子持家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家庭兴败。
因此,阿美人家庭事务多由女方负责。
女子在婚前到男方家实习,是为了锻炼和检验女子持家能力。
阿美人把这段时间称为米达别,意思是婚前难关。
男女青年恋爱后,女方要主动去男方家实习。
接受男方家.
考验。
在实习期间,女子除住宿在自己家外,吃饭、干活都在男方家。
男方家在对女方考查过程中,不歧视、不虐待,而把她当成一家人来看待。
男方家对女子实习感到满意后,就通知女方实习结束,这时男女双方就可喜结良缘了。
结婚风俗习惯之汤圆作答结婚风俗习惯
中国广东省饶平县一带,男女双方议婚时,为避免直接了当带来尴尬局面,往往用汤圆来作答复。
如果碗中五个汤圆全是豆沙和麻糖做馅,那
如果五个汤圆全都没馅,是实心丸子,那麽说明婚事告吹了。
如果五个汤圆只有三个有糖馅,就表示女方犹豫不决;麽就说明女方同意了这门婚事; 所以,求婚男子吃汤圆时,心中总是忐忑不安,不管多烫,也要一口气吃完,急於看到自己运气如何。
结婚风俗习惯之已婚女子剃光头
实际之中。
据传说,在很早已婚女子剃光头是居住於中国云南双江县拉祜族妇女一种独特风俗习惯。
她们认为光头更好看。
这一习惯源於生活
以前,拉祜族人善於打猎,每次男人出去打猎,妻子也要跟着去帮忙。
为了防备在打猎中被猴、熊、虎、豹这类动物抓住头发,就把头剃得光光。
同时又认为这是民族妇女美标志。
因此,姑娘们从结;现在,拉祜族妇女已不再和男人一起进山打猎,但她们仍觉得剃光头舒适、卫生、不妨碍劳动婚之日起就把头剃得光光,中、老年妇女更是如此。
每逢各种盛会,她们就大大方方地跟着自己丈夫前住参加。
之出嫁忌回头结婚风俗习惯,一旦违背了,就会被认为是不吉利。
在迎娶新娘时,忌当天进男家,只能在村边一个僻静地方留宿一在中国云南普米族婚俗中,有许多禁忌,男方要先搭好木棚,准备好留宿时要夜﹙如新娘、新郎是同村人,或者相隔很近,能在早晨太阳刚升起时候把新娘子接到男家,可以不留宿野外)吃住全部食品及用具。
留宿之夜男方家和村子里人都可以前去游玩、作伴。
入睡前由主人烧香,念上几句祝词,一般不举行什麽仪式。
另外,新郎在出嫁途中忌回头张望,忌新娘子骑骡子和穿白衣服。
不许回头张望是夫家开始要求妻子一心向着夫家象徵。
新娘子忌骑骡子是由於出於对生育考虑,忌穿白衣也是善事忌白表现。
结婚风俗习惯之结婚抢吃饺子
中国满族婚礼很有特色,流传过结婚吃饺子习俗。
姑娘出嫁那天,要吃完娘家包饺子,然后才由新娘兄弟、叔婶护送上车,这叫押车。
到了婆
家,便在新房举行结婚仪式。
新房外屋开始煮上了大、中、小个头不等子孙饺子。
不等饺子煮熟,前来参加婚礼男女老少便一齐去抢饺子,气氛十分热烈融洽。
但是不论怎样抢,都会给新娘、新郎留下一碗。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