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诉求的审思与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诉求的审思与展

一、审思――教育公平与效率诉求在现实实践中的经济学范式

近年来,关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和探讨一直是社会各界争论的热点,在教育中诉求公平,提高效率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由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国家政策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也主要是针对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在将效率和公平问题放入教育领域来探讨时,就难免沿用了经济学中的概念和思维逻辑,教育公平与效率在现实实践中的经济学范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性”人、“经济”人、“知识”人假设

经济学宏伟的理论大厦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之下的,即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理性人。经济学的这个假设将理性奉为一个合格的市场主体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情感、关怀、同情等人类丰富的品质被作为干扰因素拒斥在经济学的大门之外,或者像公平一样被作为一种披着人性光辉的理性工具而被强调。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下对人性单向度的偏重带来了对技术、科学和知识的需求,因为这

些能够迅速被运用在经济生产中的元素能够在短时间内预见到它的效益。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被作为一个产业而被提出,”教育产业”这个词正是这个现代化语境下的产物,经济话语中对“人”的狭隘定义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教育中培养“人”的方向和价值取向,赫伯特・马尔库塞使用了单向度的“人”这个概念。所谓“单向度的人”就是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的人。

(二)教育公平与效率概念的经济学沿袭

目前国内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的不同,在对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也呈现出了多个侧重点,但却始终有对经济学习惯和范式的沿袭。

在经济学领域中效率意味着资源的合理配置,一切都是以效率为归宿的,这是其直接性目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直接性目的在进入人们视野和思考范围的优越性,它也被很自然地拿来作为一种价值框架和判断标准,于是,一切都无法逃脱为经济和效率服务的命运,包括公平,也嬗变为经济的侍女,为了经济和效率而被提出和被考虑,最后接受经济标准和效率指标的评估和检验。

(三)宏观经济学手段在教育公平与效率诉求中的运行

理论界在公平和效率概念上的这种经济学倾向也带来了教育实践中经济学范式的泛化,经济学中效率优于一切的宗旨带来了教育效率的扩张,而对教育公平不管从什么视角和层面进行诉求,都无法掩盖以教育绩效标识教育发展的符号性和虚幻性。

1. “看不见的手”。经济学领域中的效率是自由市场效率,市场中的“所有的人主要都关心他们自己的福利。但是,尽管决策是分散作出的,而且决策是利己的,但结果并不是混乱的,而是有效率的”,就像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所说的,“每个人……及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利益。在这种场合下,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面对效率问题,经济学家通常提倡自由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也往往沿袭了这种经济活动的取向,教育成为市场的附庸和迎合者,任凭这只“看不见的手”将教育带入狭义上效率至上的歧途。经济发展、技术革新需要怎样的人,学校和教育就生产怎样的人,这些被统一化“生产”出来的人如果最大化地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则被评估为教育的高效率。考试成绩、就业率、薪酬、进入各行各业精英阶层的比例等等这些数据成为了教育效率高低的“客

观”检测指标。于是,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不断适应新技术模式化的“工业人”,而走向“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资本时代又惯性地沿承了工业时代所认定的教育模式,变化只不过是将“工业人”转变成了市场所需要的“信息人”或者“符码人”罢了。

2. “计划”教育。在意识到无政府状态下的自由市场面临的种种弊端下,政府出于自身的政绩和政治因素考虑,着手对经济进行干预,社会公平和福利被提出,但在此我们不得不强调,政府的政绩和政治因素往往更多地是与经济相挂钩的。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中的优先顺序,而教育公平则常常是作为这种社会公平建构的内在要素而被强调,这就面临着一个极大的教育异化的风险,因为现代经济充斥着一种“符号消费”和“快餐消费”模式,消费者所关注的往往并不在于新产品的使用价值本身,而在于新产品被标识的符号。由于社会公平只是促进经济活动的手段,而教育公平是作为社会公平的延伸而被提出和强调,这就意味着以教育公平为主体的教育改革不是一个相对独立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改革域,因为它没有与经济竞争、社会消费、政治控制等现代性语境相区别,于是“计划”教育,往往一方面在试图使改革的措施迎合至上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率,另一方面教育改革本身也在被这种现代性的经济生活语境所同化,教育改革本身的精神内核和使用价值不再受到关

注,改革内容没有了长期性的坚持,甚至长期坚持某一项改革措施而不定期推出新的改革措施才意味着改革的失败,经济视野下的短期、直接目的性取向使教育决策者和普通大众乐此不疲地在各种“教育快餐”中转换。

(四)微观教育公平与效率诉求中各角色及角色间关系的经济学模式

经济学模式在整个教育领域的泛化也体现在微观中的关系上,经济生活只是人类众多生活领域的一个方面,这就决定了经济生活中的人具有某些固定的角色特征和局限性,“关系”这种传达意义的机制和过程被固定为某些角色身份之间单向度的模式并沦为了实现经济效率和收益的工具,政府成了垄断型设备供应商,学校成了集中化的产品加工厂,老师成了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学生是被送进工厂的半成品,社会成了最终产品的收购方、而家庭成了迎合设备,工厂和收购者的半成品供应方。

在这样一种关系系统中,一方面关系中的个体被简化和固定化了,“校长”、“老师”、“学生”、“家长”这些带有角色定位指向的名词将教育过程中的人固定在了某个维度和身份中,关系就是这些固定化的身份之间约定俗成的固定化联系,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附庸而失去了它的完整性和自主性,成为了跛足的教育。另一方面,关系本身也不再被作为意义本体的存在而在主体间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