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战略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讲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1、“地理上的二元经济”
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地理上的二 元经济”,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空 间上并存的二元结构。
2、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
形成原因: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主要是地 区之间人均收入和工资水平差距的存在。
发展初期,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是大致相等。如果某些地区 受到外部因素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在累积因 果循环作用下,区域间的差距会不断加大。出现经济发达地 区和落后地区并存的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
尽管官方的研究认为近年来政府一直实施的经 济结构调整政策在客观上起到了弱化不平等现 象的作用,但他们也承认,地区经济差距的扩 大是不争的事实。 “十二五”期间还将坚持把缩小差距作为区域 战略和政策的着力点。
“十二五”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 展有以下七项重点任务: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大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积极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面深化区域合作。 ——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水平的差异
农村工业化方面,中西部的发展程度远低于东部。 以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占农村从业人数的比例衡量, 2000年东部平均为36.8%,中部24.2%,西部只有 18.9%. 西部地区城市化程度低。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差距拉大,我国 政府意识到这种差距可能带来发展中的不平等, 并采取了许多有利的措施来弱化经济发展的不 平等,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老工业基地、逐 步取消特区优惠、中部崛起等,就是在经济发 展平等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三)倒U形理论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PPT课件
17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快于发达国家,但 由于人口压力很大,人均增长受到很大限制。发 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点较高,由于垄断高 科技,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 势。另外,在经济结构及其发展阶段上,发达国 家的经济进入“后工业社会”,而发展中国家很 多目前还徘徊在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过渡阶段。 许多发展中国家单一的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以出口几种产品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技术水平落 后,资金短缺,外债严重,人口增长迅速,国内 收入分配极不均衡。还有,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上的差距更大,文化教育事业落后。
1820年 1913 1950 1977 1992 1994 2000 3:1 11:1 35:1 44:1 72:1 74:1 75:1
15
资料:西方七国与非洲国家
人口 GDP 贸易总 占世 占世 额占世 界% 界% 界%
西方七国 11 65 50
非洲国家 14 1
2
16
2012世界人均GDP排名最高 12.2万,最低312美元,将近 400倍
12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突出表现在南北贫富差距扩大日益严重。
13
南北贫富差距扩大
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富的20%和 最穷的20%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1960年
为30∶1,1990年为60∶1,1999年为 74∶1,现在已达到80∶1。
14
南北贫富差距扩大
世界最富有国家和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比
东非
西非
南非
2003
1.9
2004 4.8 4.8
3.2
4.7 6.5 4.0
2005 5.4 4.8 4.6 9.3
6.9
2006 4.9 4.9 5.3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快于发达国家,但 由于人口压力很大,人均增长受到很大限制。发 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起点较高,由于垄断高 科技,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 势。另外,在经济结构及其发展阶段上,发达国 家的经济进入“后工业社会”,而发展中国家很 多目前还徘徊在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过渡阶段。 许多发展中国家单一的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以出口几种产品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技术水平落 后,资金短缺,外债严重,人口增长迅速,国内 收入分配极不均衡。还有,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应用上的差距更大,文化教育事业落后。
1820年 1913 1950 1977 1992 1994 2000 3:1 11:1 35:1 44:1 72:1 74:1 75:1
15
资料:西方七国与非洲国家
人口 GDP 贸易总 占世 占世 额占世 界% 界% 界%
西方七国 11 65 50
非洲国家 14 1
2
16
2012世界人均GDP排名最高 12.2万,最低312美元,将近 400倍
12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突出表现在南北贫富差距扩大日益严重。
13
南北贫富差距扩大
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富的20%和 最穷的20%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1960年
为30∶1,1990年为60∶1,1999年为 74∶1,现在已达到80∶1。
14
南北贫富差距扩大
世界最富有国家和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比
东非
西非
南非
2003
1.9
2004 4.8 4.8
3.2
4.7 6.5 4.0
2005 5.4 4.8 4.6 9.3
6.9
2006 4.9 4.9 5.3
平衡管理_PPT课件
因此,管理是门艺术、 是一种技巧、
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能量的体现。
1、我对平衡的认识
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一个大牌的艺术家, 无一不是平衡的高手。
二、平衡管理的特点
基于对平衡的认识,我认为平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平衡具有相对性 平衡具有动态性 平衡具有立体性
2.1 平衡的相对性
3、平衡小技巧
3.1用精神平衡物质
通常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花少量的钱给予他人最大精神享受; 用情感降低他人的物质需求; 用荣誉平衡金钱; 用未来平衡现实,未来的美好抵消现实的不满,发展空间。
3.2 用小舍平衡大得
“舍得”二字的含义是要有舍才有得,先 舍后得、不舍不得。
“舍与得”既是一种大自然的规则, 也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规则。舍与得就如 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 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存于天地,存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 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规律。
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 平衡必须是相对的。
平衡管理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均分权力、不是均分利益、 不是取悦每一个人,它真正追求的目标是“相对”平衡。从 管理目标来说,相对的平衡,也是为了追求相对的不平衡。 (这就是 “辩证的”平衡)
2.2平衡的动态性
平衡管理是动态管理,它 在变与不变之间平衡。
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又不能盲目创新、不守规矩。所有 的管理都要适应环境,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平衡。随着时 间、空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不同,这种平衡也将不同。也正是因 为这种动态性,使管理充满着灵活性和创造性,才使管理被称为一门 艺术。
三、平衡特点与技巧 1、我对平衡的认识
平衡是一种艺术,看两幅画
三、平衡特点与技巧
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能量的体现。
1、我对平衡的认识
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一个大牌的艺术家, 无一不是平衡的高手。
二、平衡管理的特点
基于对平衡的认识,我认为平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平衡具有相对性 平衡具有动态性 平衡具有立体性
2.1 平衡的相对性
3、平衡小技巧
3.1用精神平衡物质
通常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花少量的钱给予他人最大精神享受; 用情感降低他人的物质需求; 用荣誉平衡金钱; 用未来平衡现实,未来的美好抵消现实的不满,发展空间。
3.2 用小舍平衡大得
“舍得”二字的含义是要有舍才有得,先 舍后得、不舍不得。
“舍与得”既是一种大自然的规则, 也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规则。舍与得就如 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 又统一的矛盾体,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存于天地,存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 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规律。
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 平衡必须是相对的。
平衡管理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均分权力、不是均分利益、 不是取悦每一个人,它真正追求的目标是“相对”平衡。从 管理目标来说,相对的平衡,也是为了追求相对的不平衡。 (这就是 “辩证的”平衡)
2.2平衡的动态性
平衡管理是动态管理,它 在变与不变之间平衡。
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又不能盲目创新、不守规矩。所有 的管理都要适应环境,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寻找到新的平衡。随着时 间、空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不同,这种平衡也将不同。也正是因 为这种动态性,使管理充满着灵活性和创造性,才使管理被称为一门 艺术。
三、平衡特点与技巧 1、我对平衡的认识
平衡是一种艺术,看两幅画
三、平衡特点与技巧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答案提示: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承担义务,但发达国 家负有更大的责任。 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的恶化负有主要责任。工业 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以不能持久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过 度消耗世界的自然资源,对全球的环境造成损害,发 展中国家受害更为严重。因此,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 务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和保护环境。
二、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
活动探究 南北差异
列举更多的事例,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人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工 业生产、教育水平上等方面的差别程度。
发 达 国 家
第三产业比重大,高新 技术产业领先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商品率高
人们大多居住在城市, 交通四通八达
教育设施完善,国民受 教育程度高
发
展
中
国
家
第一产业比重大,工业以 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为主
农业生产以手工种植为主, 大多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
人们大多居住在乡村, 交通比较落后
教育投入少,很多儿童 没有机会接受教育
二、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
2 南北差异
世界上不仅存在着“南北差异”,发展 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 差异。既有像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 国等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国,也有像罗马 尼亚、墨西哥等具有一定工业化水平的 国家,还有联合国大会确定的49个经济 最不发达的国家。
全球变暖
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三、“只有一个地球”
2 保护地球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上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 号,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基础。
三、“只有一个地球”
活动探究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地球,我们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你认为,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在共同行动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二、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
活动探究 南北差异
列举更多的事例,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人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工 业生产、教育水平上等方面的差别程度。
发 达 国 家
第三产业比重大,高新 技术产业领先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商品率高
人们大多居住在城市, 交通四通八达
教育设施完善,国民受 教育程度高
发
展
中
国
家
第一产业比重大,工业以 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为主
农业生产以手工种植为主, 大多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
人们大多居住在乡村, 交通比较落后
教育投入少,很多儿童 没有机会接受教育
二、发展问题与南北关系
2 南北差异
世界上不仅存在着“南北差异”,发展 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 差异。既有像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 国等高收入的石油输出国,也有像罗马 尼亚、墨西哥等具有一定工业化水平的 国家,还有联合国大会确定的49个经济 最不发达的国家。
全球变暖
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三、“只有一个地球”
2 保护地球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上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 号,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基础。
三、“只有一个地球”
活动探究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地球,我们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你认为,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在共同行动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经济发展不平衡PPT
一 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 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 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 二 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 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 三 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 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 四 体制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 有体制的因素。
我眼中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眼中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逐步升温,全球经济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 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 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成为世界经济金融最令人迷惑难解 的现象。虽然不断有学者提醒,持续失衡的世界经济将面临崩盘的危 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自2003年至今, 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自2003年至今, 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我国更是以近10%的惊人速度增长着。 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我国更是以近10%的惊人速度增长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也表示,世界经济形势 “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 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 中发表“危言” 中发表“危言”呢?是居安思危,还是别有所图。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早在上世纪80年代,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早在上世纪80年代, 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 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失衡就曾经 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 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来对这种以贸易失衡为 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 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2月23日,IMF 23日,IMF 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 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纠正世界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避免相互指责》 济发展的不平衡——避免相互指责》的主题演讲,才正式提出了世界 经济失衡的概念,随后国际经济学界即对这一问题展开热议。当下, 主流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正在持续加剧,主要表 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我眼中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眼中的“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逐步升温,全球经济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 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 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成为世界经济金融最令人迷惑难解 的现象。虽然不断有学者提醒,持续失衡的世界经济将面临崩盘的危 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自2003年至今, 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自2003年至今, 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我国更是以近10%的惊人速度增长着。 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我国更是以近10%的惊人速度增长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也表示,世界经济形势 “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 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 中发表“危言” 中发表“危言”呢?是居安思危,还是别有所图。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早在上世纪80年代,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早在上世纪80年代, 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 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失衡就曾经 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 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来对这种以贸易失衡为 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 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2月23日,IMF 23日,IMF 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 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纠正世界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避免相互指责》 济发展的不平衡——避免相互指责》的主题演讲,才正式提出了世界 经济失衡的概念,随后国际经济学界即对这一问题展开热议。当下, 主流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正在持续加剧,主要表 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城乡发展不平衡[优质PPT]
Three 城乡经济差异对城乡教育均衡的影响。经济是教育的基础,
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必然导致城乡教育差距。一些贫困地区负担不起子女的教 育经费,使很一些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农村学生不能入学。在城市地区, 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拥有充足的资金,和农村地区形成反差。这种现象没有考 虑到城乡间的经济水平的差异,客观上偏袒了经济水平高的城市人群而忽视 了农村居民,使城乡学生在受教育机会上存在不均等。
(四)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滞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与城乡产业特性有关。现在的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 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与城市区别的一大特征。 而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注定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 然要慢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 产业的差异加速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在农村,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 农业的附加值低,致使农民增收困难。虽然农村有部分乡镇企业,但是可吸纳 的劳动力有限,仍存在大批剩余劳动力,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城市,以二三产 业为主,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使政府有大量的利税收入。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 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 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 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 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 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 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 U的形状。Y轴表示的是基尼 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 间或收入状况。
(二)建国后,我国长期的二元制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 大
1.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但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以及西方国家的封锁下,实现工业化的途径和手段,似乎只能是从农业中取 得资本的原始积累。于是,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 “剪刀差”(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 所出现的差额。它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
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必然导致城乡教育差距。一些贫困地区负担不起子女的教 育经费,使很一些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农村学生不能入学。在城市地区, 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拥有充足的资金,和农村地区形成反差。这种现象没有考 虑到城乡间的经济水平的差异,客观上偏袒了经济水平高的城市人群而忽视 了农村居民,使城乡学生在受教育机会上存在不均等。
(四)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滞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与城乡产业特性有关。现在的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 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与城市区别的一大特征。 而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注定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 然要慢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 产业的差异加速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在农村,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 农业的附加值低,致使农民增收困难。虽然农村有部分乡镇企业,但是可吸纳 的劳动力有限,仍存在大批剩余劳动力,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城市,以二三产 业为主,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使政府有大量的利税收入。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 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 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 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 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 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 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 U的形状。Y轴表示的是基尼 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 间或收入状况。
(二)建国后,我国长期的二元制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 大
1.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但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以及西方国家的封锁下,实现工业化的途径和手段,似乎只能是从农业中取 得资本的原始积累。于是,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 “剪刀差”(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 所出现的差额。它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
城乡发展不平衡PPT课件
城乡差距的表现 城乡差距的原因 城乡教育不平衡 我们的解决方案
教育差距
居民收入 差距
就业差距
医疗差距
表现
生活消费 差距
社会保障 差距
公共投入 差距
(一)城乡差距在解放前就存在
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官僚资本的积聚,大地主大资本家的搜 刮,造成了农村长期贫困的局面。
(二)建国后,我国长期的二元制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 大
(四)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滞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与城乡产业特性有关。现在的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 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与城市区别的一大特征。 而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注定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 然要慢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 产业的差异加速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在农村,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 农业的附加值低,致使农民增收困难。虽然农村有部分乡镇企业,但是可吸纳 的劳动力有限,仍存在大批剩余劳动力,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城市,以二三产 业为主,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使政府有大量的利税收入。
教师资源分配不平衡 农村与城市的学校相 比,一是教师配备较 少,职业素质偏低; 二是高学历教师比重 中,城市明显高于农 村。
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 农村地区学校办学设施 简陋,基本设施不能保 障。体育娱乐设施简陋 或者是没有,这些都制 约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 普及计算机还是一种奢 望。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 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 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 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 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 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 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 U的形状。Y轴表示的是基尼 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 间或收入状况。
教育差距
居民收入 差距
就业差距
医疗差距
表现
生活消费 差距
社会保障 差距
公共投入 差距
(一)城乡差距在解放前就存在
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官僚资本的积聚,大地主大资本家的搜 刮,造成了农村长期贫困的局面。
(二)建国后,我国长期的二元制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 大
(四)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滞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城乡之间的差距首先与城乡产业特性有关。现在的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 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其与城市区别的一大特征。 而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的特点,注定了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 然要慢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2. 产业的差异加速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在农村,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 农业的附加值低,致使农民增收困难。虽然农村有部分乡镇企业,但是可吸纳 的劳动力有限,仍存在大批剩余劳动力,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城市,以二三产 业为主,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使政府有大量的利税收入。
教师资源分配不平衡 农村与城市的学校相 比,一是教师配备较 少,职业素质偏低; 二是高学历教师比重 中,城市明显高于农 村。
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 农村地区学校办学设施 简陋,基本设施不能保 障。体育娱乐设施简陋 或者是没有,这些都制 约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 普及计算机还是一种奢 望。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 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 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 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 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 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 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 U的形状。Y轴表示的是基尼 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 间或收入状况。
1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2 、纳克斯特别强调市场容量狭小对经济增长的限 制和大幅度扩大市场容量对经济迅速增长的决定作用。 3、纳克斯注意平衡增长和国际专业化的关系。 4 、纳克斯主张同时全而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但 他并不主张各部门都按同一比率发展,而是主张按不同 的比率来投资和发展各部门的生产。 纳克斯选择平衡增长战略理由:一是各部门平衡增 长可以产生扩大市场规模形式的外在经济,进而导致递 增收益。不仅获得内在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获得外在经 济效益,提高社会获益能力,从而使投资更加有效率, 生产的收益更高,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二 是各部门的平衡增长可以帮助供给和需求保持平衡,使 经济均衡而稳定地增长。三是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也要求各部门同时得到发展。被称为“温和的”平衡增 长理论。
第三,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 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重新 重视并强调了农业的作用和同时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第四,平衡增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一定程度 上的批判和对旧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否定。
(五)平衡增长理论的缺陷
第一,平衡增长受到资源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 水平低下的限制。发展中国家资源稀缺,资本有 限,因而平衡增长的计划难以实施,即使实施了, 缺少企业家和较高水平的管理的配合,投资项目 也难以建成或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率,资源配置就 会出现巨大浪费,所以平衡增长是不可取的。 第二,平衡增长过分依赖于计划化和国家干预。 国家干预过强,价格刺激会愈发不灵,市场体系 更难以建立,而且国家干预下形成的经济效率不 高,也会影响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经济发展中产业部门、 地区发展优先顺序的选择
引
言
发展中国家生产落后,供给不足, 市场容量狭小,而资源,特别是资本又 很稀缺,在谋求经济发展中,难以做到 百废俱兴。 因此,经济增长从何处着手,各个 产业部门如何协调,投资如何布局,都 存在着权衡取舍和先后顺序的问题。
《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课件
了地区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差异。
城乡发展差距
02
城市与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制约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的差距
03
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经济实力雄厚,而一些中小城市和欠发
达地区则面临发展困境。
行业发展不平衡
01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差异
传统产业如制造业、采矿业等面临产能过剩、转型升级等问题,而新兴
提出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策略
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区域协调等多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中国 经济的均衡发展。
研究背景
01
02
03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也伴随着发展不平衡的 问题。
地区差异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 陆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 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问题凸显
《发展不平衡的中国》 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 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发展不平衡的中国
探讨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各领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及其影响。
分析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包括历史、地理、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 ,导致发展不平衡。
详细描述
通过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各地区协调 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缩小地区发 展差距。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
总结词
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要手段。
详细描述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引 导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向高端产业转移,提升整体经济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可以使发展中国 家有效地利用其有限的经济资源加速经济 增长。
.
7
不平衡增长战略
(二) 关于不平衡增长的实施,赫希曼认为有 两个途径: 一是重点投资于社会固定资本. 一是政府直接或间接地投资于直接生产活动。
.
8
(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相对性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对立统一的。
.
42
3.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转变
• 转变之三:区域开发阶段演进 • 中国区域开发进程与国际产业转移进程相对应, 形成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 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应了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历史阶 段和空间进程 • 我国:区域开发的重心迁移对应了国内外产业转 移(发展)的阶段转变。
.
43
历史上制造基地的转移
1 • 1800年代后期 – 美国的工业革命加速了全球低成 本制造基地从欧洲向美国转移
• 长三角
•?
• 珠三角
• 长三角
• 电子
• 轻工
• From:台
• From:香港 湾
• 环渤海
• 重化、 现代服 务业
• From: 欧美日
• 环渤海
•
• 阶段1: 衍生能够 连接GVC 的附属价 值链
• 阶段2:
通过本土市 场的巨大能 量,以 NVC引领
GVC
韩
构建能够
• Ⅰ:切入全球价值链阶段
.
36
极群化增长
全国范围内,增长极点向增长极 群,最终向增长极域的转化已是大 势所趋,在此基础上,增长极群落 之间、之内的区域统筹发展已是特 定区域发展的无法忽视的现实背景 。
.
37
.
38
.
39
.
40
中国万亿省市列表
2001年 广东省 2002年 山东省、江苏省 2004年 浙江省 2005年 河南省、河北省 2006年 上海市 2007年 辽宁省、四川省 2008年 福建省、湖南省、湖北省 2009年 安徽省、北京市 (14个)
.
11
(一)“发展极”理论
“发展极” (development poles)——佩鲁(法 国)
.
12
1. 什么是“发展极”
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 最快,这些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行业在空 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种中心,这种中心就 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 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 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市中心。如 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 等。
第崛起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的有序实 施,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经历了一个从南到北、从东 到西的梯次推进过程。至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 区域格局已经基本清晰。
• 北上(沿海北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 • 西进(沿大江、大河及主要交通干线西进:如重庆两江
新区)
• 南扩(以原有发展重点为核心向周边扩散:如厦门扩区、 深圳扩关)
.
3
二、不平衡增长战略
(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
赫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 1958年)
.
4
(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
首先,赫希曼认为,平衡增长的思想是在 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萧条时期,由于开工不足 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资本存量和其他生产要 素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平衡增长理论试图用发达国家的情况来说 明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忽视二者在基本 经济条件上的差异,其理论是“早熟的”。
第 十二 章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
1
第一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一、平衡增长战略 二、不平衡增长战略
.
2
一、平衡增长战略
● 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 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各部 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
● 平衡增长发展战略强调的是资本 存量在各个行业同时扩张到一定规模 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效益。
.
41
2009 省市GDP列表
广东省 37775.49 山东省 33621.32 江苏省 33478.76 浙江省22716.98 河南省19724.73 河北省17067.99 辽宁省14696.23 上海市14344.73 四川省14050.78 湖北省12566.05 湖南省12299.85 福建省11855.08 北京市11469.28 安徽省10191.48
• 转变之二:空间发展形态升级 • 与珠三角等地发展起步时所处的局部区域化阶段基本依赖产业、
城市等“增长极点”而增长的局面有所不同,进一步的突破将 有赖于特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的空间扩散与组团承接。 • 与此相对应,区域空间发展单元的精细化、网络化和“极群化” 发展成为主流,特定区域的空间发展形态将更多地表现为区域 内各级城市群落的协作,通过区域性“增长极群落”之间的协 调整合而获得大规模的效益溢出,实现多极互动的全面发展。
.
20
(四)“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 结构的优势及其转移;
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 度发展的根本动力;
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 区转移。
.
21
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1.传统经济的平衡发展状态. 2.现代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略.
.
5
(一)赫希曼对平衡增长战略的批评
其次,发展是经济从一种类型向其他更先进的类型 转变的渐进过程,各国的增长过程存在“关联效应”, 是不平衡的。
关联效应”指经济运行中一个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 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这种关联可以分为前向关联和 后向关联。前向关联是一个部门和吸收它产出的部门之 间的联系;后向关联一个部门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 间的联系。具有关联效应的产业能通过产业扩张引诱投 资增加,而引致投资又通过关联效应反过来推动该产业 进一步扩张,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部门获得发展,促进经 济增长。
.
22
三、中国的区域发展
(一)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和自然地理因素 从历史上看,东南沿海地区最先接触先进的生产
方式和经济制度,而内陆地区相对比较延迟。 从地理角度看,自东向西呈现出不平衡的资源条
件。
.
23
(二) 中国区域发展的近期趋势 1. 地区差距扩大 2. 城市化水平增加 3.产业分工 4.全国整体战略部署 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扭曲的产品价格 产业微利 环境污染
消费力低下
.
26
1. 对策
构建新的国内PRC格局:“资源地区”与“生产区域” 互为“产品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双向循环。
国内R(资源)地区
国内P(生产)地区
国外C(消费)地区
理顺资源价格 提高消费力
寻求合理价格 提高消费力
.
27
3.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转变
• 转变之一:区域发展重心迁移 • 改革开放至今,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次
适应本土 市场的独 立NVC
Ⅲ:引领 全球价
Ⅱ:构建国 家价值链
值链阶 段
.
阶段
46
THANK
.
47
1.“回波效应”
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 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 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
16
2.“扩散效应”
“回波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当“发 展极”达到一定程度后,它还会产生 “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因为发 达地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 要素供应紧张,从而引起生产成本上升, 有利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必然向其他 地区寻找出路,这时,会出现资本技术 向落后地区扩散的现象。
.
28
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发展单元——沿海北上
.
29
跨区高铁建设
.
30
.
31
.
32
.
33
.
34
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我国区域发展的格局转变
• 转变之二:
– 区域战略单元分化
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2009年11月:长吉图发展战略 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战略
• 2009以来,区域经济发展28大新国家战略集20中09年制7月定:辽,宁打沿海破经济原带有发展的战略大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经 济发展就是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对立统 一过程,任何将它们对立化的做法都将对经 济发展造成危害。
.
9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一、区域发展理论 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 三、中国的区域发展
.
10
一、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思路: 一个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个是从区际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侧重研 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均衡与协调问题。
.
13
2. 发展极的形成条件
一是在一个地区内存在着具有创新能力的 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 二是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三是要有适宜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
14
3. 发展极的辐射作用
(1)技术创新的示范和扩散效应。 (2)资本的集中与扩散功能。 (3)产生规模效益。
.
15
(二)“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 理论
1
2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各行 各业制造基地逐渐东移,中国 已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制造
基地
3 4 5
.
44
我国区域开发的3阶段演进
• 1990-2010
– 切入全球 价值链
• 2010-2030
– 构建国家 价值链
• 2030-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