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微专题训练 茶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微专题
茶文化
一、单选题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现呈黑色得名,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其中湖南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

目前当地形成了黑茶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但黑茶质量良莠不齐,2018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湖南省安化县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黑茶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南方地区
A.气候适宜B.土壤肥沃
C.市场广阔D.种植历史悠久
2.安化县举办黑茶文化节有利于
①提高黑茶质量②提升品牌价值效应③挖掘本地市场④促进加工技术创新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A 茶叶喜湿、喜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选项A正确。

2.D 安化县举办黑茶文化节,加大宣传,有利于提升黑茶的品牌效应,促进加工技术创新。

茶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饮品,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还衍生了反映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礼仪的茶文化,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台湾乌龙茶曾因劣茶冒充等原因而经历漫长的低谷期,近年依靠DNA检测技术杜绝了劣茶冒充,并辅以茶叶定制和茶文化等营销手段,提升茶叶附加值,使得乌龙茶产业再度振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台湾乌龙茶知名度高的前提条件是
A.销量大 B.产量大 C.价格低 D.质量好
4.为再度振兴乌龙茶,台湾乌龙茶协会制定的产业发展战略是
A.重塑品牌形象 B.采用高新技术 C.拓展消费市场 D.改进营销手段
5.目前,台湾乌龙茶价格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茶叶质量提高 B.运输成本上升 C.人力成本上升 D.茶叶产量有限
3.D 从所给的材料当中提到省茶冒充可知台湾乌龙茶质量好,深受人们喜爱,由此打开市场,形成知名度高的茶叶品种。

4.A 台湾乌龙茶处于低谷期的原因是劣茶冒充损毁品牌形象,要想再度振兴乌龙茶,必须杜绝劣茶冒充,重塑台湾乌龙茶的品牌形象。

由题干可知,台湾乌龙茶再度振兴的措施并不是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拓展
消费市场;改进营销手段也是为了打假。

5.C 本来茶叶知名度就很高,茶叶质量提高对价格影响较小,茶叶价值较高,较小,运输成本在整个茶产业中所占比重极低;只有农产品产量极其稀少且该农产品缺乏替代物时,其产量才会对价格产生影响,而我国作为产茶大国,名茶众多,故乌龙茶产量不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排除A、B、D,茶树日常管理、高品质茶叶制作过程中均需大量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导致茶叶价格呈上升趋势;C选项正确。

“小罐茶,大师作。

”作为中国茶行业历史上第一个由8位国宝级制茶大师联手倾力打造的全品类
茶叶品牌,小罐茶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

台湾高山乌龙茶是十大小罐茶之一,严选海拔1000米
以上的梨山华岗乌龙茶,因高山寒冷,每年采茶只有春冬两季,产量远低于其他茶区。

据此完成下列
各题。

6.台湾高山乌龙茶当选十大“小罐茶”之一,取决于
A.茶叶品质 B.劳动力价格 C.茶叶品牌 D.大师推荐
7.高山茶的种植面积日趋扩大,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有人却发起了“拒绝购买高山茶”的活动,其主要理由是
A.茶业产量增大,品质难保证 B.影响农业结构,经济效益下降
C.易产生水土流失 D.易破坏生态平衡
8.“小罐茶”上市以来被很多消费者所喜爱,但也因其价格高而饱受争议。

影响“小罐茶”价格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劳动力 B.劳动力、运输C.技术、运输 D.技术、品牌6.A 由材料“严选海拔1000米以上的梨山华岗乌龙茶”中的“严选”可知,高山乌龙茶当选十大“小罐茶”之一,取决于茶叶品质,A正确。

7.C 台湾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高山茶生长的地区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易出现水土流失,C 正确;市场决定了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通过“拒绝购买高山茶”的方式可减少高山茶的市场销量,从而降低因大面积开辟茶园而对当地植被的破坏。

8.D 由材料“由8位国宝级制茶大师联手倾力打造的全品类茶叶品牌”可知,小罐茶价格高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和品牌,D正确。

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

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

图为石阡县某山头南侧的茶园。

回答下列各题。

9.图中“石阡苔茶”茶园的主要分布地()
A.土壤为酸性 B.位于阴坡 C.地形平坦 D.人口稠密
10.石阡苔茶的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

这主要得益于()
A.地理环境,独特形成 B.手工炒茶,经验丰富
C.历史悠久,文化优势 D.知名品牌,产品形象
9.A 茶树的生长环境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与人文环境关系不大,D排除。

茶树喜欢生长在向阳、酸性、排水条件好的坡地上,据此,选A。

地势平坦不利于排水,BC排除。

10.A 石阡县气候温润,境内与周边皆无大规模工业污染源,保留了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

石阡苔茶就是在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环境里,在石阡悠久的饮茶文化中培育而成。

故答案选A,其它选项可排除。

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

“山间铃响茶香来”,生动地描写了当地川藏“茶马互市”的景象。

“一春心事在新茶”,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而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主要是因为
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 B.位置优越,交通发展便利
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 D.需求较大,沿线资源丰富
12.与浙江相比,四川春茶上市上的主要原因是
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 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
C.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 D.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
13.中华传统名茶多产自东部地区,如龙井等。

为提升“川茶”品牌影响力,四川应
A.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茶叶质量 B.推广机械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C.挖掘文化内涵,改进生产工艺 D.加强交通建设,提高外运能力
11.A 材料提到,“茶马古道”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四川和西藏相邻,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是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的主要原。

12.C 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由于四川是盆地地形,冬季冷空气受到北侧山脉阻挡,则可知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是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

13.C 四川是茶的发源地,但中华传统名茶多产自我国东部地区,说明四川的茶叶制作技术水平较低,茶叶的品质较差,所以挖掘文化内涵,改进生产工艺,有利于提升“川茶”品牌影响力。

唐代《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1957年,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种茶的地形须选择在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

历经多次失败后在青岛太平山麓试种茶苗成功。

目前山东海滨地区青岛、日照是山东绿茶最主要生产基地。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茶区”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推测四大茶区中,生产年限长的古老茶树最多的茶区是
A.华南茶区 B.西南茶区 C.江南茶区 D.江北茶区
15.山东“南茶北引”成功的地区,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
A.受海洋影响,气温更适宜茶树生长
B.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更适宜茶树生长
C.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
D.茶树品种更优良,种茶技术更先进
14.B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且自然条件不利于人类活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少,保存古茶树最多。

故选B。

15.A 茶树对热量要求比较高,沿海地区冬季受海洋调节作用影响,气候相对温暖。

所以山东“南茶北引”成功的地区,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故选A。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为中国特有的茶类。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制作工艺复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主要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

目前乌龙茶热方兴未艾,茶产品远销国内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福建乌龙茶产业发展的特点是
A.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B.茶叶加工以全手工为主
C.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各地 D.出口贸易以原茶为主
17.福建乌龙茶产业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有利于
A.共享集聚效益 B.优化产业结构C.保护传统工艺 D.扩大市场规模
18.继承和发扬传统乌龙茶加工工艺的措施是
A.扩大生产规模 B.合理布局茶产业C.降低生产成本 D.实行品牌化经营
16.A 根据材料“乌龙茶产业一直以来主要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可见其企业规模小,数量多,A正确;乌龙茶制作工艺复杂,发展历史悠久,已经有全手工向半自动化、自动化方向发展,B错误;加工的乌龙茶产品主要销往内地和日本、东南亚地区,销售网络不会遍布全球,C错误;出口贸易中茶产业包括青茶、半发酵茶,品种较多,D错误。

17.C “以家庭经营”意味着茶企业之间可能缺少合作意识,相互存在恶性竞争,材料中没有说明有关茶联盟、合作社等集聚组织形式,故A错误;家庭作坊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故BD错误;没有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经营模式,则有利于传统工艺的保护,故C正确。

18.D 扩大生产规模。

合理布局茶产业、降低生产成本与继承和发扬传统乌龙茶加工工艺无关,故ABC均错误,D正确。

西南茶区是我国茶叶生产的后起之秀,2009年以来发展很快。

下图为2009—2014年中国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转移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我国茶叶生产中 ()
A.名优茶产量重心移动速度快于茶叶产量重心移动速度
B.粗放的传统手工作坊方式在西部地区比较多见
C.2014年湖南的名优茶产量和茶叶产量都居首位
D.一带一路建设使茶叶重心西移的速度加快
20.与江南茶区相比,西南茶区发展茶叶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
A.地价较低,生产水平高 B.经济发达,市场广阔C.交通发达,运输便利 D.生态环境好,多高山茶
19.A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4年,名优茶产量中心移动距离比产业产量中心移动距离远,说明名优茶产量重心移动速度快于茶叶产量重心移动速度,A正确;图中没有关于粗放的传统手工作坊方式在西部地区比较多见的信息,B错误;2014年名优茶产量重心和茶叶产量重心均位于湖南,但并不意味着该年湖南的名优茶产量和茶叶产量都居首位,C错误;“一带一路”陆上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地区,海上主要包括太平洋和印度洋等,我国茶叶重心在南方,和“一带一路”无关,D错误。

故答案选A。

20.D 西南地区人口较少,经济欠发达,因此和江南地区相比,该地发展茶叶生产的显著优势是生态环境好,多高山茶。

从生产水平、经济水平、交通等方面看,江南地区均处于优势。

故答案选D项。

台湾高山茶是相对“平地茶”的统称。

以海拔1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乌龙茶为主,台湾多地生产。

高山上凉冷,早晚云雾缭绕,平均日照短,故所产茶叶苦涩成分降低,受到人们的喜爱。

据此回
答下列小题。

21.高山茶多地生产说明了台湾()
A.红壤广布B.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C.岛内多山D.品质好,畅销人们喜爱
22.高山茶畅销的原因()
A.名字与众不同,有传奇色彩B.独特的生长条件
C.采茶、制茶的工艺复杂D.历史悠久,种茶经验丰富
21.C 从材料中可知,高山茶分布海拔高,台湾高山茶多说明台湾山多,C正确。

22.B 材料中显示高山凉冷,早晚云雾缭绕,平均日照短,高山茶苦涩成分少,受到人们的喜爱,高山茶畅销的原因是由于高山上独特的生长条件,B正确。

普洱茶以云南省当地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茶农采用特定加工工艺,经发酵后加工制成。

在以马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普洱茶要借助路上运输时间进行二次发酵。

如今,“渥堆发酵”工艺可将普洱荼漫长的自然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

“渥堆发酵”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较高温度、偏低降水量的环境中发酵24小时左右。

勐海县位于云南最南端,很多普洱茶生产企业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催生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发酵B.传统经验丰富
C.运输时间缩短D.原料优质丰富
24.普洱茶在勐海县最好的发酵时间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3.C 根据材料得知,在过去由于运输时间较长,普洱茶有充足的发酵时间,而现在交通便捷,不能很好的发酵普洱茶,故交通运输时间变化催生了普洱茶“渥堆发酵”的技术。

气候、传统经验,原料因素不是催
生技术变化的原因,只是当地发展茶业的优势,排除A、B和D。

故正确答案选择C。

24.A “渥堆发酵”的技术环境要求是气温较高、降水量偏低的环境,勐海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结合该地的热带季风气候特点,该地春季3-5月份,降水较少,气温较高,非常适合发酵。

故正确答案选择A。

明前茶是在春分到清明期间头轮采摘的绿茶,有贵如金之说,有的省份生产的绿茶只能叫做早春茶,而不是明前茶。

完成下列各题
25.下列不属于明前茶品质较好的原因是
A.清明节前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清明节前采摘的茶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滋养
C.清明节前气温比较低,茶树茶叶生长相对较慢
D.采摘时时间尚冷,少受虫害侵扰,无需施加农药
26.下列省份能真正称为明前茶的是
A.海南B.云南C.广东D.浙江
25.A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明前茶采摘的时间为春季,我国夏季光照最为充足。

所以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关。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6.D 根据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

浙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福建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

武夷山“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驰名中外。

茶王"大红袍"就根植在峡谷最深底部靠北的峭壁岩缝中,四周山峦屏障,岩壑间幽涧流泉,云雾弥漫。

读图完成下题。

27.武夷岩茶生长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日照充足②日照较短③冬暖夏凉
④高温多雨⑤烂石砾壤⑥深厚红壤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27.C 根据材料,岩茶生长在峭壁岩缝中,四周山峦屏障,云雾弥漫,日照较短,光照不充足,①错②对,排除AD。

崖壁海拔高,云雾多,夏季气温较凉爽;冬季,大气削弱作用弱,进入地面太阳辐射多,气温较暖和,所以该地冬暖夏凉,③对。

海拔高,该地对流弱,不可能出现高温多雨天气,④错,排除B。

烂石砾壤适合茶叶生长,⑤对。

岩石上土壤难以发育,土层较薄,没有深厚红壤,⑥错,故选C。

西湖龙井茶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

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大特色。

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天下,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

这最主要得益于
A.精心采摘,手工炒茶B.历史悠久,文化优势
C.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D.知名品牌,产品形象
29.每年冬天,当地茶农为减少茶树受霜冻的影响,常采用熏烟驱霜的方法,这是因为烟雾能够A.增强地面辐射B.增强大气逆辐射
C.提高地面温度D.增加太阳辐射总量
28.C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以及分析材料的能力。

西湖龙井茶的特点与当期的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相关,C正确;与社会经济条件关系不大,ABD均错误。

故选C。

29.B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每年冬天,当地茶农为减少茶树受霜冻的影响,常采用熏烟驱霜的方法,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霜冻的目的。

故选B。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带,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藏区马匹肺活量大,耐力好,品质优良,而云南茶树品种丰富,所以藏区与云南形成了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

读下图“茶马古道”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0.云南茶树品种丰富的原因有
①纬度低②地表起伏大③土壤肥沃④河湖众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1.修建茶马古道的自然障碍有
A.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B.夏季风不稳定,旱涝频繁
C.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 D.冻土广布,影响路基
30.A 图中的西南茶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纬度低,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图中的地形崎岖,起伏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因此我国西南茶树品种丰富的自然原因是①纬度低,②地形崎岖,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故A项正确;当地土壤呈酸性,肥力较差;当地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对其影响不大,故③④错误。

31.C 当地纬度低,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A项错误。

夏季风不稳定,旱涝频繁,但旱涝频繁不是古道修建的主要障碍,B项错误。

当地穿过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地形、地质复杂,是古道修建的主要障碍,故C项正确。

云南等地,纬度低,温度高,无冻土分布,故D项错误。

茶叶具有降脂、减肥、助消化、补充维生素等功能,藏族人民是世界上茶叶人均消费量最高的民族之一。

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汉、藏之间形成了以茶马交换为主的交通要道,称之为茶马古道,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下图是“茶马古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2.下列关于藏民喜饮茶叶的原因正确的是
A.藏民以肉食为主 B.西藏气候寒冷干燥
C.藏民闲暇时间多 D.西藏地区水质较好
33.“茶马古道”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交通条件的改善 B.政府的大力支持
C.饮食习惯的地域差异 D.茶马需求的地域差异
32.A 藏区居民生活在高寒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膳食结构中牛羊肉的比重较大,茶叶能够较好地分解人体内过量的脂肪;海拔高,气温低,蔬菜产量低,食物中蔬菜缺乏,饮茶有利于补充维生素,所以选A。

33.D 根据材料提示,中国西南地区汉、藏之间形成了以茶马交换为主的交通要道,称之为茶马古道,说
明茶马需求的地域差异明显,是“茶马古道”兴起的根本原因。

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4.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生长于多云雾环境,甲地是我国乌龙茶主要产地。

读左图分析甲
地盛产乌龙茶主要自然区位因素为
A.光照B.地形C.土壤D.热量
35.该区域名优茶品种多但以原料出售为主,本地品牌企业少,60%以上的茶叶由茶农个体生产
经营。

未来该地乌龙茶发展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集约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
B.茶农之间加强合作,进一步提高个体经营比重
C.生产初级产品为主,提高附加值
D.加强宣传,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市场占有比例
34.B 根据题目,乌龙茶生长于多云雾环境,甲地是我国乌龙茶主要产地。

读左图分析,甲地位于河流上游,应是山地地形,多云雾天气,所以盛产乌龙茶主要自然区位因素为地形,B对。

光照、土壤、热量不符合适宜的生长环境,A、C、D错。

35.D 该区域名优茶品种多,但以原料出售为主,本地品牌企业少,60%以上的茶叶由茶农个体生产经营。

针对这一问题,未来该地乌龙茶发展主要方向应加强宣传,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市场占有比例,D对。

该地生产集约化程度低,A错。

个体经营不易形成规模,创建品牌,B错。

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C错。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
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6.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

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市场优势B.地理环境优势
C.科技优势D.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37.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一定明确的界线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59.B 黄山毛峰的市场不能影响其独特的色、香、味、形等,A不对;根据材料,地理标志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黄山毛峰独特的色、香、味、形是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中生长而形成的,B对;黄山毛峰独特的色、香、味、形与科技没有关系,C不对;茶叶的特征主要由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影响,与文化关系不大,D不对。

故选B。

60.A 黄山毛峰产地属于毛峰的种植区域,在该种植区内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该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但是没有明确的边界,A不对,BC对;毛峰产地的地理环境影响该区域的发展,形成独特的茶文化等,D对。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答案为A。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常绿灌木,鲜叶需人工采摘。

“南茶北引”是我国农业科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设想,经过50多年的不断摸索,目前在在青岛、日照、临沂等地已经形成规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8.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茶叶品质较好的原因
①气温年较差大②纬度高,生长更为缓慢③病虫害少④迎风坡降水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9.近年来,茶叶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成本上升 B.种植面积缩小
C.农药化肥成本增加 D.土质退化严重
38.B 本题主要考查了农作物生长的条件。

茶叶的品质取决于光合作用强弱。

与南方相比北方地区,纬度位置高,作物生长的周期长;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更为寒冷漫长,容易冻死害虫。

39.A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茶叶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茶叶投入因素的变化,与土地、气候、种植面积等相比,工人工资增长变化较大。

所以,主要原因为劳动力成本。

宜红茶区位于东经109°-112°,北纬29°-31°31′。

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早在公元3世纪西晋时,《荆州土地记》就记有:“武陵七县通出茶”。

唐代陆羽《茶经》载:“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山南,以峡州上”。

宜红茶制作工艺复杂,一直以来主要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

目前宜昌市政府全力向国内外推介宜红茶,宜红茶热方兴未艾,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0.宜红茶产业发展的特点是
A.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B.茶叶加工以全手工为主
C.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各地 D.出口贸易以原茶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