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 1710-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近年来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特别提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议题。
2014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国家顶层设计,提出要“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要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
在此背景下,研究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国地方本科高校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而随着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人才类型之一。
在此背景下,各个高校开始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截止2016年6月,国内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达到168所。
以武汉市为例,开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有5所,分别是:武汉轻工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武汉传媒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截止2016年6月底,武汉轻工大学已经有三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武汉传媒学院已经有两届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毕业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是否对接?据此,地方转型高校应该如何去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基地,乃至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当下地方转型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课题界定
在此背景下,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武汉市现有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对接情况进行调查,以此来倒逼地方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教学工作,旨在构建出符合武汉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更好对接文化产业管理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是关于高校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是围绕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障碍及改进措施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张应强、蒋华林(2014)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地方本科高校以及行业企业等。
张应强(2014)认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如何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造,实现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型;如何实现教学体系由知识教学向实训教学转型;如何实现校企深度合作问题。
曲殿彬、赵玉石(2014)认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办学理念转型问题、办学定位转型问题、专业建设转型问题、培养体系转型问题、师资建设转型问题、教学模式转型问题。
科学研究转型问题。
管理方式转型问题、资源配置转型问题。
刘彦军(2015)提出了“目标——战略——路径”三位一体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体系,其中,目标是应用型高校;战略是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路径是组织创新创业之路。
汪大喹(2015)提出了地方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五个举措:实施分类管理;扩大高校自主权;落实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责任;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完善评价标准等。
二是关于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目前的研究也注意集中在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足及完善措施上。
在问题方面,何萍、马立军、王明成(2012)通过比较
分析认为,国内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有:培养目标定位没有差异性,课程体系设置没有遵循文化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学科基础课设置虽涉及学科较多,但内部缺乏有机联系,专业基础课程设置雷同等。
魏莉(2013)认为,培养的学生学科背景单一、知识面窄;学科体系不完善、学科地位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够等。
在措施方面,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理念、学科建设模式的角度探讨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优化措施。
夏兆敢(2011)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坚持能力本位的核心理念,突出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和意识型等方面能力的特点。
王志标(2012)分析了产学结合模式对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并从模块化教学、动态调整、交互融入、互利共赢角度提出了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进行产学结合的途径。
魏莉(2013)提出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强调文化产业的共性培养,关注文化产业的特性培养,突出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培养。
王光文(2014)提出从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角度阐述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综合来看,国内对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一,结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还不多,尤其是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接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第二,用实证方法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也还不足,虽然有些实证研究,但更多的是只是针对高校做了一定的实证研究,而对文化产业管理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实证调查尚不多见。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是就理论意义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发展。
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国内理论界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学科特性及学科范式还没达成统一的认识。
学者们在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较大分歧。
但不管怎样,社会需求始终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目前理论界尚缺乏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接的相关研究。
本课题以武汉市为例,探究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对接状况,并提出完善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是就应用价值而言,本题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转型及文化产业管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也需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本课题正是立足于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以此来倒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这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转型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武汉市现有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对接情况进行调查,以此来反思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不足,旨在制定出符合武汉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更好对接文化产业管理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2)研究内容
第一,做好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接的现状调查,具体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主要集中在武汉轻工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工商学院、武汉传媒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五所院校;二是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状况,主要对武汉市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三是两者的对接现状,重点以有毕业生或即将有毕业生的高校为调查对象。
第二,深入分析汉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不畅的原因,重点
反思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缺陷;第三,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角度提出武汉市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3)研究假设
假设一: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接不畅;
假设二: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接不畅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较为严重,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亟待改进。
(4)研究创新
本课题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角度创新,即从结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老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探究现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对接情况。
二是研究方法创新,即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文化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及两者的对接状况进行实地调研。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研究假设: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社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接不畅。
实证调查: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情况;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社会需求情况;两者的对接状况调查(毕业生)。
成因分析: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原因。
解决问题: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建议。
(2)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
利用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开展文献查阅、搜集、整理与分析,以了解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关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二是调查法。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问题,全面把握武汉市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接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分别对武汉市相关院校、文化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实地调研。
(3)研究步骤
理论研究阶段(2016.10.1-2016.12.31)。
毕业生调查(2017.1.1-2017.6.30)
分步研究成果形成(2017.7.1-2017.12.31)
毕业生调查(2018.1.1-2018.6.30)
最终研究成果形成(2018.7.1-201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