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实用校本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扫盲实用教材
指导思想
扫除文盲是宪法规定的的基本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扫盲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扫盲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和《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杜绝新生文盲、扫除现有文盲与使脱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重点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扫盲教育。

大力开展扫盲课程和教学改革,建立以满足扫盲对象基本学习需求为导向的扫盲教育机制,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1990年以来,我国文盲人数减少了1亿人,并于2000年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十五”期间,全国共扫除近千万文盲。

我国扫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实现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0年“青壮年文盲率降到2%左右”的目标,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工作,大力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

扫除文盲是消除贫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各地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扫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扫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巩固扫盲成果,提高扫盲效益,扫除剩余文盲,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广泛的人力资源支持。

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我乡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为推进我乡“十二五”期间的扫盲工作,巩固提高扫盲成果,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制订规划,进一步完善措施,继续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农业技术培训与制止辍学工作结合起来,杜绝新生文盲,扫除现有文盲与使脱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

编写依据原则
要以改进扫盲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扫盲体系,切实使扫盲成为群众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经济收入、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乃至参与社会生活能力。

1.在《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的脱盲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与文盲学员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实用而急需的学习内容,特别要加强脱贫致富、农村实用技术、家庭理财、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以突出扫盲的实效性。

2.开发、编写、采集形象的、浅显易懂的教育资源,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帮助文盲学员和脱盲后人员理解、掌握所需学习的知识或技能。

3.研究开发适合文盲学员特点的脱盲测试方法,利用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形式对文盲学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测试,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模式来测试文盲学员的做法,以增强脱盲测试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4.持续推进脱盲后继续教育,切实巩固扫盲成果。

要将扫盲工作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摸清脱盲群众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以职业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加脱盲群众应用文字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教材特色
本教材内容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贴近农民生活。

教材能以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为大家提供生存、生活及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教材呈现内容时,采用了选择了生动有趣的案例,还配了很多图片,拉近学员与教材的距离,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

教材考虑到了成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接受能力。

除了上述共性的特点外,各教材又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生活中的读与写》的特色是能给学员“授之以渔”,从汉字的自身特征和学习者的学习规律两个方面出发,教会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集中识字,然后再从实用的角度巩固前面的学习结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生活中的数与算》从常见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数学情境为依托,涵盖了数字读写、加减乘除及简单四则混合运算、小数、比和百分数、计量单位等基本的数学内容,贴近农民生活,富有实用性。

《生活中的能与知》内容涉及面广,符合农村实际,实用性强,有助于学员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利和生活尊严,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内容呈现形式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适用范围
本教材的适用主要对象为15-50周岁的青壮年文盲。

也可适用50周岁以上的文盲接受扫盲教育。

目录
第一章生活中的读与写 (1)
第一节认识字 (2)
第二节珍惜时间 (9)
第四节我的家乡张掖 (10)
第三节健康的身体 (10)
第五节木塔寺 (11)
第六节中国姓氏的由来 (12)
第七节林则徐 (13)
第八节领条的写法 (14)
第二章生活中的数与算 (15)
第一节生活中的数 (15)
第二节算电费水费 (18)
第三章生活中的知与能 (21)
第一节爱护大自然 (21)
第二节“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张掖 (21)
第三节蔬菜大棚的种类与搭建 (23)
第四节身份证的使用 (24)
第五节二十四节气歌 (24)
第五节天气预报分类 (24)
第六节汇款 (25)
第七节农用器具的保养 (25)
第八节交通出行 (26)
第九节农业谚语 (27)
第十节养殖技术 (27)
第十一节甘肃2010计划生育新政策(节选) (28)
第十二节做守法公民 (29)
第一章生活中的读与写第一节认识字
第二节珍惜时间
珍惜时间的小故事
1、列宁惜时
有一篇回忆录,回忆一位同志向列宁汇报工作,列宁批准了他的计划,并问道:“那么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呢?”“明天开始”那位同志说。

列宁却批评他说:“为什么不今天开始呢:就是现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是非常珍惜时间的。

2、柯罗惜时
一位青年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大画家柯罗请教。

柯罗指出了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

”谢谢您!”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

”柯罗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可见柯罗是多么珍惜时间。

3、邱吉尔勤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之一的邱吉尔,平均每天工作十七个小时,还使得十位秘书也整日忙得团团转,为了提高驰缓的政府机构的工件效率,邱吉尔还制定了一种体制,他给那些行动迟缓的官员们的手杖上,都贴了一张一张“即日行动起来”的签条。

4、不闲一日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无论是画虾、蟹、小鸡、牡丹、菊花、牵牛花,还是画大白菜,无不形神兼备,充韵生动,奥秘晚穷,据说他在八十五岁那年的一天上午,写了四幅条幅,并在上面题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5、巴尔扎克的时间表
巴尔扎克在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两千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许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

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圆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人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6、惜时如金
徐特立于1929年赴法勤式俭学时,已经43岁了,然而他却信心十足,惜时如金,所以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初通了法语,可以到工厂去做工,实行勤工俭学了。

7、准确的时间表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遵循严格的生活规律,也每天晚上八点钟睡觉,清晨5点钟起床,他在30年中严格按照这一时间表活动,准确无误,以致于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时,当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门的时刻为标准来校对时间。

第三节健康的身体
一、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身体健康十项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挑剔所要做的事;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身体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且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二、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志:
1、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的缺点感到沮丧,甚至自暴自弃。

2、坦然面对现实,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缺陷和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3、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承认别人,限制自己;能接纳别人,包括别人的短处。

在与人相处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喜爱多于憎恶。

4、有较强的情绪控制力,能保持情绪稳定与心理平衡,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适度,行为协调。

5、处事乐观,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

6、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有经久一致的人生哲学。

健康的成长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

第四节我的家乡张掖
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面积42400平方千米。

人口126万。

汉族为主,另有裕固族.回、蒙古等25个少数民族。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北朝西魏改为甘州。

随恢复郡制。

唐初设州。

元置甘州路。

明设甘州卫。

清为甘州府。

1927年置张掖县,1985年撤县设市。

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

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

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张掖市在198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

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
巧,绚丽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之美景。

有大佛寺、西来寺、土塔、镇远楼、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

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特别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35米,为全国宝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山丹军马场闻名遐迩构画出独具西部特色的绚丽画卷。

这些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揽胜。

张掖主要旅游景点:马蹄寺·大佛寺·张掖·木塔寺·山丹军马场·山丹新河驿·甘泉公园·河西学院·镇远楼·肃南康隆寺猎场·张掖市森林公园·东大山·龙首山·道巷庙·甘州古塔·诸葛楼·东山寺和西武当·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许三湾城及墓群·牍侯堡·民勤会馆
第五节木塔寺
木塔寺原名万寿寺,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
塔。

位于张掖市县府南街,现为张掖中学校园。

寺与塔初建于北周或更早一些,经隋、唐、明、
清历代重修。

据《重修万寿寺碑记》载,“释迦
牟尼涅盘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万四千粒。

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中华震旦有塔
一十六座,甘州木塔其一也。

”另史籍载,木塔创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唐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曾令尉迟敬德重新监修。

明清时数次重修。

最早塔身15层,清末被大风所毁,民国十五年(1926)重修。

为张掖市五行塔之一。

塔高32.8米,八面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

塔主体为木质结构,外檐系楼阁式建造,塔身内壁空心砖砌,每层都有门窗、楼板、回廊和塔心。

窗上雕有花饰,门楣嵌砖雕横额。

全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靠差斗拱、大梁立柱连结,纵横交错,相互拉结,浑然一体。

其建筑技巧集世界之木工、铁工、画师技法于一体,制做精巧。

登上塔顶,扶栏远眺,全市风光尽收眼底。

木塔寺内现辟为张掖市民俗博物馆。

第六节中国姓氏的由来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

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

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

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

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

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

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

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

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

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

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

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

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4)以乡、亭之名为氏。

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

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

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

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

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7)以次第为氏。

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

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

但也有例外。

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以官职为氏。

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

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第七节林则徐
1840年英国海军的远征舰队出现在中国海岸,鸦片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结束了已经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公元1785年,也就是清乾隆50年,林则徐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个贫寒人家。

他自幼苦读,博览群书,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林则徐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士大夫传统,追求在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正是由于这种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显示出杰出的政治远见和才干。

在面对外来强敌和腐朽朝廷的双重压力之下,表现出大无畏的反抗精神和忍辱负重的坚毅品格。

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然而,林则徐此时所面对的英国舰队已经和他的先辈所遇到的外敌完全不同了。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华民族总是以文化优越的心理面对着也许在武力上更为强大的敌人。

可是,这时的英国却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他们的军舰已经装上了蒸汽机,而清朝皇帝连英国的地理位置尚且搞不清楚。

这是一个上升的文明与一个停滞的文明的相遇。

林则徐也许是最先意识到这个要害问题的中国人。

他不顾官场禁忌,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对外国书刊的大规模翻译。

他率先提出了建设近代海军的设想,林则徐因而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面对的是一个双重的难题,他要反抗一个强大敌人的侵略,又要向这个先进的敌人学习,这个中华民族前所未遇的双重难题,从这时开始还将长久的困扰的他的后辈,使他们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劫难。

公元1850年11月22日,66岁的林则徐因病在今天广东潮州普宁县去世。

林则徐失败了,然而他的名字和虎门硝烟一起被载入了民族史册。

林则徐没有找到拯救中国的答案,却为后来者指出了方向。

林则徐所领导的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向全世界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第八节领条的写法
一、什么是领条?
领条是领取物品的个人或单位的一种文字根据,它是在发放和领取物品的过程中,时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样式。

二、怎样写好领条?
(一)领取物品的同志要当面清点好所领物品的品种和数量,如实写到颁条上。

(二)数字要用大写。

大写的十个基数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三)如领取的是钱,又是整数.在数字后面要加上个“整”字,以防别人增添。

(四)要掌握镊条的写作格式。

领条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等四部分组成。

1.标题。

有两种写法:
(1)在第二行中间写“领条”二字.
(2)在第二行中间写“今领到”三个字。

2.正文。

如果标题写的是“领条”,正文要从下一行低两格写起;如果标题写的是“今领到”三字,正文要从下一行顶格写起,转行仍顶格写。

正文要写什么单位、领到什么东西、领多少等内容。

数字要大写。

有时既有小写,又在括号内写一次大写.
3.署名写在正文右下方。

重要的领条,要加公章或私章.有的署名既写单位名称文写个人姓名.遇此情况,最好既盖公章又盖私章.如果只盖一个章,则盖公章。

4.日期.写在署名下面,要写年月日。

有人只写月日。

例一:
领条
今领到
XX村会计室发给的粮食直补款捌佰捌拾捌捌元整。

领款人:刘建国
二00八年三十五日
第二章生活中的数与算第一节生活中的数
第三章生活中的知与能
第一节爱护大自然
离开了自然环境,人类无法生存。

是从人类自身利益的角度来提倡保护环境的。

人们只知道要保护环境,可不知道应该怎样保护。

然而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究竟怎样保护环境呢?
其实,保护环境的意识并非现在才有,我国古代就有朴素的保护环境的思想。

我们要继承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懂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保护环境,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其实,我觉得很简单的讲,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息息相关的。

从这次氯气泄露事件足以证明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保护公众的健康,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地球供养人类的能力,以及保留那些人类认为值得保留的有美学价值的或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举两个例子:像美国环境管理的起源就是来源于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影响;我们产生的大量垃圾如果不收集,会影响到我们居住的环境!目前环境保护就是这种,起点就是那种被动的、自私的动机!工业革命以来,以文明自居却无限扩张为所欲为的人类,已经使数百种动物因过度捕杀或丧失家园而遭灭顶之灾。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人工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当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鹰从污浊的天空坠向大地,当麋鹿的最后一哨干涸的沼泽上空回荡--人类就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我国政府也早就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
第二节“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张掖
张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在4.2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

1992年8月12日和2000年6月18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分别二度视察,并挥毫题写“金张掖”和“再铸金张掖辉煌”,又为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赋予了新的内涵。

“金张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深厚而久远的农业文明。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是千百年来张掖人为大自然的馈赠而自豪的真实写照。

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历来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和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同时还是生产多种农作物种子的理想场所。

由于降水量少、蒸发量高、大气干燥,所产种子不仅色泽鲜艳、籽粒饱满、发芽率高、水份含量低、商品性好,历来深受国内外客商的好评,而且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种子贮藏,在正常条件下种子贮藏4年,发芽率仍保持在90%以上。

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种子生产、贮藏优势十分突出。

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部门和种子公司大胆引进多抗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进行繁育,试验结果较当时推广的维尔156、张单488等品种亩增产30%以上。

育种优势的凸现和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张掖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这是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希望所在。

以“中单2号”为主的玉米杂交种子生产面积在张掖逐步扩大,制种业由此曙光展现。

在满足当地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向周边地区的销售数量逐年增加。

张掖被商家和专家称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

种子预约生产面积逐年增加。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有“田者择种而种之”、“取麦种,择穗大强者而斩”的论述。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种子已成为国际农业发展和竞争的焦点。

张掖制种业,尤其是玉米制种在10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面积和产值分别由1995年的2万亩、0.66亿元提高到去年的76万亩和16亿元,围绕的是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瞄准的是国内外市场,走的是产业化经营和科技创新之路。

对于玉米制种带来的好处,制种户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种玉米带田,以最高亩产算折合亩收入也就1020元,而一亩玉米制种的保底收入去年是1400元;再说,种制种田,春种有签约的制种公司给农户赊销种子、化肥、农膜等;夏管有制种公司的技术员盯在地里为农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秋收有制种公司上门拉运,制种农户简直就是制种企业的“上帝”。

这种待遇在10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农民偏爱制种的根本原因,除了收入有保障外,节水和劳动成本低的效益也十分突出。

据了解,制种玉米比大田玉米亩均节水200立方、节省劳力6个。

该县的25万亩制种年减少灌溉用水5000万立方,相当于两个小型水库,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