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人格特性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特质的质性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在不断解放,单亲家庭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作为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也会有差异。家庭教育方式的正当与否、学校教育关注的程度以及社会关注重点的不同,会影响单亲家庭大学生消极人格和积极人格的形成,消极的人生观、缺失的幸福感、失衡的金钱观等消极人格会阻碍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较强的独立性、过硬的抗挫能力等积极人格对这类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要促进单亲家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应该从学校教育机制、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大学生自我心理应对机制等方面來实施,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积极引导,有利于健全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单亲家庭;消极人格;积极人格;影响因素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解放。据中国民政部门统计,1980 年中国离婚对数为 34.1 万对,1990 年为80万对,2000年为121 万对,2003年为133.1万对,2005 年为161.3万对。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离婚人数增加趋势迅速。①而且在单亲家庭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大多数的单亲家庭是由母亲来维持的,在单亲家庭中,女性多于男性是个不争的事实。离婚率的不断攀升,核心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家庭模式由单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单亲家庭在整个家庭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关于单亲家庭子女教育,心理发展,性格特点等等方面,学者做了相应的研究,并且有了了不同程度的学术成果。尽管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投入很多精力,尽可能使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子女不受其负面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生活在单亲家庭背景下的子女与完整家庭的子女在群体性格特点上仍然表现出较大差异。一项调查显示,分别有85.19%和96.30%的单亲家庭大学生“宁愿自己呆着,不愿和别人在一起”,“不喜欢集体娱乐,喜欢单独性活动”;而在对照组的完整家庭大学生中,做出同样选择分别仅有9.26%和11.11%。②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青春晚期和青年早期,

①王世军. 坚强与无奈·单亲家庭[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②方淑琼.单亲家庭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肇庆学院学报[J].2002(2)

不仅身心会发生急剧的变化,自我意识也将由分化、矛盾冲突逐渐走向统一,可以说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否,关系到其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平稳度过人生的关键阶段,甚至关系到学校、社会的稳定。可见,单亲家庭大学生的逐年增加及其人格完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然而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往往被忽视或者说不够理想。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工作,通常过多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而忽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单亲家庭大学生这一人数逐渐增多群体的人格进行积极引导。所以,研究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问题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欧美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较为重视,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两大方面。有些国外学者认为青少年问题的形成往往与单亲家庭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但更重要的不是单亲家庭状况,而是其生活环境及教育方式的作用。在国外学者对单亲家庭儿童性格的研究上有两种倾向:一是单亲家庭的“无影响论”,另一种是“有影响论”。持“无影响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发生性格变异的子女不是在单亲家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父母婚姻过程中的冲突。持“有影响论”观点的学者认为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有较高的心理失调现象,人格发展异于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子女。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的调查认为,幼年不幸的经历往往有利于个人独立性、自主性、自强性的发展。①

随着近年来离婚率在中国的不断攀升以及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突出,国内学者在单亲家庭问题上的研究也逐步深入。而大学生人格教育一直都是高校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大学生人格问题上的学术论著和文献也相对较多。但是,在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人格问题上的研究却比较薄弱。在总结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国内相关研究的一些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状况和现实行为与完整家庭子女有较大差异。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自卑、逆反、猜疑、反抗、嫉妒、孤僻等等。2.国内在单亲家庭对子女人格影响上的研究绝大多数倾向于负面影响,只有少数学者提出了单亲家庭的正面教育功能,如:自我成长、子女的成熟与独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财务自主性的增高等方面。3.关于人格问题的研究,国内有许多相关理论文章。但是,专门针对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研究的文章还比较少。

国内外在单亲家庭问题上的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关于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我们对此进一步关注。

第二章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特质现状及表现

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整体与个体的心理要素,是一种具有动力一致性、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健全人格的主要特点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

①王世军. 坚强与无奈·单亲家庭[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即一个健康的人首先要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其次,认识、情感、价值、道德、审美等要素完美结合,身心系统经常处于平衡、稳定状态、人格整体上比较和谐、统一;最后,能够充分感知、理解自身与生活,并和生活融为一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其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的特殊性,其人格特质对于完整家庭里面大学生来说具有相对的差异性。

由于单亲家庭的特殊性,单亲家庭大学生从事实上可能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比如缺少母爱或父爱,家庭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差,生活压力比完整家庭的压力要大,因而单亲家庭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和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消极、抑郁、憎恨、易怒、自卑、嫉妒、孤僻等等。单亲家庭子女的消极人格具体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极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人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它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调查和访谈过程中,在单亲家庭背景生活和成长的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经历,让他们在人生态度上有着消极的表现。李来自一个贫穷的单亲家庭,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跟母亲离婚,而母亲由于要维持家庭生计,对他关心的比较少。家庭关爱的缺失导致他对家庭怀有不满之情,且常常感叹世界的不公。这类群体对人生持淡然的态度,认为人生没有什么意义,活着的只是自己。而且在大学生活中很少参加什么集体活动,人生和生活缺乏目标,由于生活目标的缺失必然会使生活变得空虚,所以他经常逃课、泡网吧等,网络中的虚拟世界让他找到了暂时的停留空间,在交流,这样就形成时常流露出厌世的情绪。而其他几位单亲家庭大学生也或多或少表现出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这将会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矫正,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危险。

二、缺失的幸福感

幸福观是一个人对幸福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且先不论单亲家庭大学生在为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而感到满足。单亲家庭这个事实就已经在他们的心中烙上了不幸福的印记。郑和李一样来自单亲家庭,不同的是他由父亲抚养长大,且生活较为优渥,物质上的充实并没有给他带来精神上的幸福。母亲在他读小学的时候离开了家,从那时起就被其他同学嘲笑为没妈的孩子,亲情的缺乏、社会的另眼相看、同学讥笑的目光还有自己孤孤单单的生活,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法给他带去快乐,带去幸福。他常常感到悲伤和不幸,并且在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幸福感的缺失使单亲家庭的大学生不能积极面对生活,这样的生活态度不能让他们在逆境中健康成长。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没有幸福感的围绕下无法顺利建立和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