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后感
今年的继续教育专业课,我报读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因为我本来就是广州人,对本地的乡土历史比较感兴趣,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我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下面,把我学习《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学后感分享一下。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一课主要分为六大章节。
第一章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五个阶段”,这一章是该课程的引论,讲的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五个发展阶段,早在秦汉时期,海上丝路已经兴起,始发点则在日南、徐闻、合浦。三国时期开通了印度洋的海上丝路的开通,确立了广州南海交通枢纽的地位;唐代是开创中西海上丝路新纪元的历史时期,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路,又向东北伸展,接通了朝鲜、日本。广州也因应迅速繁荣,臻于极盛之境,并以世界东方大港而闻名于世。宋元一承唐代开放海外贸易的政策,并有所推进。从明末至清,我们看到海上丝绸之路已从南海、印度洋、太平洋扩展到大西洋,直接与西欧国家贸易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对海上丝路发展的整体脉络有了较为清晰的梳理和认识,使我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轨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第二章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及航线”,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我国古代海交史上一条以“南下西进”为航向的主要国际通道,对其出海口及所形成的航线研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可以说广东沿海和南海的诸多河口港湾孕育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其中广东的西南地区、粤东的潮汕地区、广州等地的港口在中外交流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这些港口为依托,形成了多条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线,特别是广州的港口历经千年而不衰,使得南海航线蓬勃发展。这个章节作者挑选了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港口和航线作一番深入探讨,使我们对得天时地利的广东沿海地区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章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人物、文物及遗址”,这一章主要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朱应、康泰、义净、拘那罗陀、潘振承等人物作简单介绍,对西汉南越王墓、"南海一号"沉船、徐闻、广州等地出土的文物作一些梳理,同时对如今保存较好的如秦汉造船工场、光孝寺、南海神庙等遗址作些简介。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让我更重视史书记载的历史事实,同时更了解出土的新材料以及相关的遗址以期印证古文献记载。
第四章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管理和商品结构”,这一章讲述我国历朝对广东海外贸易的管理及主要进出口商品。从唐代以前的对外贸易由广、交等州掌管到唐、宋、元、明的市舶司制度,再到清朝的海关制度,阐述了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系统及其重要意义;通过海上丝路主要与东南亚、印度洋、红海、欧洲等地进行丝绸、瓷器、茶叶、糖、五金、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其地域之广、规模之大反映了我国封建王朝强盛国力。
第五章是“广东海上丝路的政治经济效应”,这一章讲述我国历朝对广东海上丝路对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广东成为中外商品的集散地,贸易的繁荣直接促进了农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同时相关的造船业、纺织业等迅速发展,广东的城镇经济也得到明显的发展。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可以得知今天广东经济的领先地位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海上丝路的发展,发展经济不可以割裂历史。
第六章是“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这一章通过海上丝路进行的不仅是商品贸易,同时中外文化交流也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选取宗教、艺术、科技、风俗、哲学五个大的方面作介绍,突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丰富多彩以及岭南文化在对外交往中不断吸纳新的事物,也反映出中外之间的友好交往。通过这章的学习我明白要弘扬中华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及对外交往的友好情谊。
总之,“丝绸之路的最初起点在中国,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最早在广东”,“广州始终是
整条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港口“,海上丝路对广东的馈赠也不薄。漫步南粤大地,俯拾即是的海上贸易遗址,让我们感知到丰富的海洋文化。天后宫、南海神庙、十三行,正是海洋文明的产儿;徐闻古港、黄埔古港、樟林古港,依稀可以让人想见当初“商船辐辏,千帆竞发”之盛况;广州秦代造船遗址、“南海I号”、“南澳I号”、红头船,真实地记录着广东古代远洋造船技术的发达;“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千门日照珍珠市,万户烟生碧玉城”、“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自唐入宋至清,文人墨客不吝用诗句盛赞海上丝路为广州带来的繁华。